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046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7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docx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综合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下面数据属于哪种系列?

公比q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

375,750,1500,30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

25,40,80,100,125等(单位为mm)。

(3)自6级开始各等级尺寸公差的计算公式为10i,16i,40i,64i,100i,160i

(4)自3级开始螺纹公差的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的技术基础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5、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6、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7、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8、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C、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测量器具零位不对准时,其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4、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有_____________

A、游标卡尺测轴径时所产生的阿贝误差。

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

C、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随时波动。

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

5、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量块即为长度基准。

B、可以用量块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载体。

C、用1级量块可以3等量块使用。

D、测量精度主要决定于测量器具的精确度,因此测量器具的精度越高越好。

6、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A、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

B、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

C、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D、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

7、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5mm

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

C、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

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99.5mm

8、下列有关标准偏差σ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σ的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B、σ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σ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D、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σ值通常为常数。

9、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

10、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三、填空题。

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系统误差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5、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代替。

6、一个完整的测过程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要素。

7、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___________;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1、试用83块一套的量块组合出尺51.985mm和27.355mm。

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µm和7µm,试用测量的相对误差对比此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的高低。

3、在立式光学比较仪上对塞规同一部位时行4次重复测量,其值为20.004、19.996、19.999、19.997,试求测量结果。

4、在立式光学计上对一轴类零件进行比较测量,共重复合测量12次,测得值如下(mm),20.015,20.013,20.016,20.012,20.015,20.014,20.017,20.018,20.014,20.016,20.014,20.015。

试求测量结果。

5、用83块套的量块组成尺寸为59.98mm。

第三章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装配精度高的配合,若为过渡配合,其值应减小;若为间隙配合,其值应增大。

()

2.图样标注φ30+0.0330mm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

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

4.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

5.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

6.配合H7/g6比H7/s6要紧。

()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

8.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

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10.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11.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

13.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

14.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__。

A.φ30H7/f6和φ30H8/p7

B.φ30P8/h7和φ30H8/p7

C.φ30M8/h7和φ30H8/m7

D.φ30H8/m7和φ30H7/f6

2.下列配合代号标注正确的有__。

A.φ60H7/r6

B.φ60H8/k7

C.φ60h7/D8

D.φ60H9/f9

3.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当的有__。

A.H8/u8

B.H6/g5

C.G6/h7

D.H5/a5

4.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的有__。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配合公差

D.孔轴公差之和

5.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__。

A.φ30H7/g6

B.φ30H8/g7

C.φ30H7/u6

D.φ100H7/g6

6.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有__。

A.无论气温高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都介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之间,就能判断其为合格。

B.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20.0lmm,最小为19.98mm,则可知该零件的上偏差是十0.01mm,下偏差是—0.02mm。

C.j~f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D.对零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

7.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孔、轴配合采用过渡配合时,间隙为零的孔、轴尺寸可以有好几个。

B.φ20g8比φ20h7的精度高。

C.φ50+0.0130mm比φ25+0.0130mm的精度高。

D.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上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

8.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对于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es,且为负值或零。

B.对于轴,从j~z孔基本偏差均为下偏差,且为正值。

C.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均无关。

D.与基准轴配合的孔,A~H为间隙配合,P~ZC为过盈配合。

9.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应用主要解决__。

A.公差等级。

B.基本偏差。

C.配合性质。

D.配合基准制.

10.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基轴制的有__.

A.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

B.同一轴与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C.滚动轴承内圈与轴。

D.轴为冷拉圆钢,不需再加工。

11.下列孔、轴配合中,应选用过渡配合的有__。

A.既要求对中,又要拆卸方便。

B.工作时有相对运动。

C.保证静止替传递载荷的可拆结合。

D.要求定心好,载荷由键传递。

12.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过盈配合的有__。

A.需要传递足够大的转矩。

B.不可拆联接。

C.有轴向运动。

D.要求定心且常拆卸。

13.不同工作条件下,配合间隙应考虑增加的有__。

A.有冲击负荷。

B.有轴向运动。

C.旋转速度增高。

D.配合长度增大。

三.填空题

1.φ30+0.0210mm的孔与φ30-0.007-0.020mm的轴配合,属于__制__配合。

2.φ30+0.012-0.009mm的孔与φ300-0.013mm的轴配合,属于__制__配合。

3.配合代号为φ50H10/js10的孔轴,已知IT10=0.100mm,其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盈)分别为__mm、__mm。

4.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mm,上偏差为__mm。

5.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__原因是__。

6.配合公差是指__,它表示__的高低。

7.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工艺等价原则”,高于IT8的孔均与__级的轴相配:

低于IT8的孔均和__级的轴相配。

8.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__。

9.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__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__配合。

10.φ50H8/h8的孔、轴配合,其最小间隙为__,最大间隙为__mm。

11.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__配合。

12.φ50+0.002-0.023mm孔与φ50-0.025-0.050mm轴的配合属于__配合,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为__和__mm。

四.综合题

1.公差与配合公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2.设基本尺寸为30mm的N7孔和m6的轴相配合,试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

3.设某配合的孔径为φ15+0.0270mm,轴径为φ15-0.016-0.034mm,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尺寸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

4.设某配合的孔径为φ45+0.142+0.080mm,轴径为φ450-0.039mm,试分别计算其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及配合公差带图。

5.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L=60mm,最大间隙Xmax=+40μm,孔公差Th=30μm。

轴公差Ts=20μm。

试按标准规定标注孔、轴的尺寸。

6.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φ50mm,孔公差为IT8,轴公差为IT7,已知孔的上偏差为十0.039mm,要求配合的最小间隙是十0.009mm,试确定孔、轴的尺寸。

7.某孔φ20+0.0130mm与某轴配合,要求Xmax=+40μm,Tf=0.022mm试求出轴上、下偏差。

8.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φ30,最大间隙Xmax=+23μm,最大过盈Ymax=-10μm,孔的尺寸公差Th=20μm,轴的上偏差es=0,试确定孔、轴的尺寸。

9.某孔、轴配合,已知轴的尺寸为φ10h8,Xmax=+0.007mm,Ymax=-0.037mm,试计算孔的尺寸,并说明该配合是什么基准制,什么配合类别。

10.已知基本尺寸为φ30mm,基孔制的孔轴同级配合,Tf=0.066mm,Ymax=-0.081mm,求孔、轴的上、下偏差。

11.已知表3-1中的配合,试将查表和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表3-1

公差带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极限盈隙

配合公差

配合类别

φ80S7

φ80h6

12.计算出表3-2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

表3-2

基本尺寸

Xmax或Ymin

Xmin或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25

0

0.052

+0.074

0.104

13.计算出表3-3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

表3-3

基本尺寸

Xmax或Ymin

Xmin或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45

0.025

0

-0.050

0.041

14.计算出表3-4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

表3-4

基本尺寸

Xmax或Ymin

Xmin或Ymax

Tf

ES

EI

Th

es

Ei

Ts

φ30

+0.065

-0.013

+0.099

+0.065

15.指出中表3-5三对配合的异同点。

表3-5

组别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相同点

不同点

φ20

φ20

φ20

φ20±0.0065

φ20

φ20

16.比较下列各轴的尺寸标注在制造和使用上有何异同。

(1)φ30-0.007-0.028mm

(2)φ30+0.013-0.008mm

(3)φ30+0.043+0.022mm

18.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35mm,孔公差为IT8,轴公差为IT7,已知轴的下偏差为-0.025mm,要求配合的最小过盈是-0.001mm,试写出该配合的公差带代号。

19.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φ30mm,孔的公差带代号为N8,已知Xmax=+0.038mm,Ymax=-0.016mm,试确定轴的公差带代号。

20.某轴φ250-0.013mm与某孔配合,要求Ymin=-0.001mm,Tf=0.034mm,试确定孔的公差带代号。

21.将配合φ8H6/f5从基孔制换算成基轴制,并画出公差带图。

22.将配合φ50H7/p6从基孔制换算成基轴制。

23.将配合φ50H8/j7从基孔制换算成基轴制。

24.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φ35mm,要求Xmax=+120μm,Xmin=+50μm,试确定基准制、公差等级及其配合。

25.设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φ60mm,要求Xmax=+50μm,Ymax=-32μm,试确定其配合公差带代号。

26.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φ75mm,配合允许Xmax=+0.028mm,Ymax=-0.024mm,试确定其配合公差带代号,

27.某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φ45mm,配合要求的过盈量为-29.5μm~-50μm,试确定其配合公差带代号。

28.某IT8级的基准轴与某孔配合,基本尺寸为40mm,设计要求间隙变化的范围为+0.025mm~+0.130mm,试选取适当的公差等级和配合,并按机械制图标准标注孔、轴尺寸。

29.有一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Ф30mm,要求配合间隙在+0.020~+0.055mm之间,试确定孔和轴的精度等级和配合种类。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与检测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

2.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

3.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

4.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

5.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

6.图样标注中Φ20+0.021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

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

8.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

9.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

10.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

11.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2.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3.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

14.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

15.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

16.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17.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

18.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

19.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

20.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属于形状公差的有__。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2.属于位置公差的有__。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3.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__。

A.圆度。

B.素线直线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B.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球Φ”。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D.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5.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6.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__。

A.同轴度。

B.径向全跳动。

C.任意方向直线度。

D.圆柱度。

7.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__。

A.径向全跳动。

B.端面全跳动。

C.同轴度。

D.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8.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__。

A.平面度。

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

9.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10.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__。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11.某轴Φ100-0.015mm

则__。

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9.985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12.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__。

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

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Φ0

C.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零。

D.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实体边界。

1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ax一形位公差。

B.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尺寸一形位公差.

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ax十形位公差。

14.某孔Φ10+0.0150mm

则__。

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01mm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0.01mm。

三、填空题

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2.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区域。

3.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4.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5.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__。

6.由于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7.当零件端面制成__时,端面圆跳动可能为零。

但却存在垂直度误差。

8.径向圆跳动在生产中常用它来代替轴类或箱体零件上的同轴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__。

9.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__,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

10.在任意方向上,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__,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

11.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9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mm,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小实体尺寸是__mm,作用尺寸是__mm。

12.某轴尺寸为Φ40+0.041+0.030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31mm,轴线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