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01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9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编辑昆明东三环路桥工程施组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设备动员周期进场计划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工作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钻孔桩机

QPS-15

反铲挖掘机

PC-200

PC-300

推土机

上海5/35

压路机

徐州Y214

装载机

洛阳Z50

平地机

YY160B

摊铺机

GMTS美国

搅拌机

JZ750

自卸汽车

日野KB402

20

振动压路机

CA25S

汽车起重机

武陵QY25

平板车

60T

翻斗车

DFH-1

油压千斤顶

油泵

纠偏千斤顶

对焊机

UN1-100

电焊机

BX3-300

碗扣架

砼钢导管

汕头东方

发电机组

空压机

10m3

破路机

洒水车

东方140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1工程概况:

昆明城市东三环路工程(南段)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车速为50Km/h,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50m,双向八车道,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南段为虹桥立交——朱家村立交,全长2.84km。

本工程为第四合同段,里程为k7+950~k8+348.99,全长0.399km。

包含昆河铁路地道桥、贵昆公路地道桥、以及路基、路面、排水、防护、环保等工程。

一般路段道路路基宽度40m,其路幅构成为:

3.00m(人行道)+3.00m(非机动车道)+1.50m(设施带)+0.5m(路缘带)+4×

3.75m(行车道)+0.50m(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0.50m(路缘带)+4×

3.75m(行车道)+0.50m(路缘带)+1.5m(设施带)+3.00m(非机动车道)+3.00m(行车道)=50.00m。

下穿段道路路基宽度38.3m,其路幅构成为:

1.5m(路肩)+0.75m(路缘带)+4×

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8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4×

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1.5m(路肩)=38.30m。

2.2施工条件与施工环境

2.2.1现场条件

昆明城市东三环路工程(南段)现场进出交通十分便利,水、电供应条件优越。

然而昆明城市东三环路工程(南段)横穿昆河铁路、贵昆公路,两条路段交通流量大十分繁忙,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交通畅通。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成为完成此项工程的关键。

在施工临时设施布置方面,能够使用的施工场地面积有限,必须进场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为可移动式的,生活设施在施工现场就近处租用民房,以满足需求。

2.2.2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A.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位于昆明盆地东部边缘,场地位于1:

5万大板桥图幅内,其自然地理座标为东经102°

45′-102°

46′,北纬25°

01′-25°

03′。

地貌主要受侵蚀及冲湖积作用控制。

地面高程为1904.80m-1928.30m,相对高差24.50m,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坡度3°

-10°

,其间地形稍有几处小起伏,总体地形较平坦,地势开阔,拟建场地地形条件较好。

整条线路穿越区以厂矿及民房等为主,建筑特密集。

本标段为侵蚀堆积地貌。

ZK11-ZK53孔,高程1904.80-1918.40,平距1625m,相对高差13.60m;

地形稍有几处小的起伏,坡度一般为8°

10°

B.气象条件

昆明市属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变化不很明显,干、雨季分明,享有“春城”美誉。

据昆明丁坝气象资料,昆明多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31.2℃(1969年5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7.8℃(1983年12月29日)空气湿润,多年平均相对适度79%,日照时间长,约2400小时,霜冻极少,具有良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昆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18.2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302.8mm(1966),最小降雨量为719.9mm,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9.2%。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39.50mm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风向频率为32%,夏季则以西南风及南风为主导风,风向频率各为30%。

C.水文地质

线路区基岩水埋藏较深,对拟建工程无影响。

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型孔隙潜水,地下水赋存、运移受岩性、成因类型及地貌控制,一般第四系冲洪积、冲湖积富水性中等,第四系坡洪积及湖积相富水性弱。

主要含水层为④a、⑤1a、⑤2、⑤2b、⑤3、等砂土层。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0.40-9.20m,稳定高程1901.90-1921.10m。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其迳流、排泄方向与区内地形坡向一致,总体由北向南排泄。

在场地勘察期间,对ZK38、ZK46孔进行了简易抽水试验。

其中,ZK38孔稳定水位0.80m,当降深为1.20m时,流量为10.7升/分钟;

ZK46孔稳定水位1.5m,当降深为1.40m时,流量为8.0升/分钟。

根据潜水非完整的流量计算公式,地层的渗透系数分别国:

K38=[0.366QLg(0.66/γw)/ls]=0.019m/d;

K46=0.012m/d。

D.工程地质

昆明市东三环线经过地段地基岩土主要分布有:

上部第四系上更新统人工堆积填土,冲洪积、坡洪积、湖积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砂砾层;

中部第三系湖积泥炭质土、粘土(岩);

下部为第四系残积质粘土。

本标段地质构造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如下:

(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

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①3耕植土结构松散、欠密度,厚度较薄,且不均匀,不能作基础持力层。

(2)第四系坡积层(Q3dl+pl)

④低液限粘土:

可硬塑状,中压缩性。

γ=19.20kN/m3,a1-2=0.27mpa-1,Es1-2=8.38mpa三轴剪切试验Ck=46.52kpa,Φk=3.44°

fak=200kpa,顶板埋深0.30-12.90m,厚度0.30-7.90m,平均2.92m。

该层土具弱膨胀性。

④a低液限粉土:

中密,中压缩性。

该层fak=240kpa,顶板埋深1.6m-12.20m,平均厚度1.07m。

(3)第四系湖积层(Q11)

⑤1w低液限粉土:

γ=19.4kN/m3,Es1-2=7.6mpa,CK=30.22kpa,ΦK=2.12°

该层fak=165kpa,顶板埋深2.40-15.25m,地基土基底摩擦系数为0.30。

⑤1a低液限粉土:

中密,γ=20.40kN/m3,Es1-2=9.23MPa,Ck=36kpa,ΦK=3.84°

该层fak=165kpa,顶板埋深2.90-24.10m。

⑤1b有机质高液限粘土:

高压缩性,γ=17.6kN/m3,Es1-2=5.47mpa,fak=35kpa。

⑤2低液限粉土:

中密,局部相变为粉砂。

γ=20.22kN/m3,Es1-2=12.33mpa,三轴剪切实验Ck=54.06kpa,ΦK=5.55°

fak=220kpa°

,顶板埋深6.70-32.10m,地基土基底摩擦系数为0.35。

⑤2a低液限粘土:

可限状,中压缩性,a1-2=0.22mpa-1。

γ=19.6kN/m3,三轴剪切实验Ck=36.99kpa,ΦK=2.52°

fak=130kpa,顶板埋深13.20-34.20m。

⑤2b级配良好砂:

中密,局部夹薄层粉土。

该层顶板埋深8.0-41.20m,fak=200kpa。

⑤2c有机质高液限粘土:

高压缩性,γ=16.2kN/m3,Es1-2=6.09mpa,fak=45kpa。

⑤3粉土质砂:

饱和,中密。

γ=19.9kN/m3,Es1-2=13.31mpa,fak=200kpa,该层顶板埋深49.20m-53.10m,fak=200kpa。

⑤3a有机质低液粘土:

可塑状,高压缩性。

γ=18.7kN/m3,直接剪切试验Ck=41.95kpa,ΦK=17.51°

fak=150kpa,顶板埋深51.90m。

仅在个别孔中出露。

⑤3b低液粘土,局部夹薄层粉土。

该层顶板埋深54.08m,fak=250kpa。

⑥低液限粘土:

可塑状,中压缩性。

γ=19.10kN/m3,a1-2=0.27mpa-1,Es1-2=7.7mpa,Ck=24.11kpa,ΦK=1.28°

该层fak=175kpa,顶板埋深22.40-31.50m。

⑦低液限粘土:

γ=20.10kN/m3,a1-2=0.33mpa-1,Es1-2=3.28mpa,直接剪切试验Ck=68.0kpa,ΦK=12.24°

该层fak=200kpa,顶板埋深31.90-49.00m。

(4)寒式系残积土层(Qel)

⑧低液限粘土(寒式系沧浪铺组):

该层fak=300kpa,顶板埋深57.30m。

2.3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

《昆明城市东三环路工程(南段)施工招标文件》(第四合同段),附件、补遗书。

以及与此有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JT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委标准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N

2.4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2.4.1施工区段的划分

施工区段划分为三个区段:

第一区段K7+950~K8+040,第二区段K8+040~K8+180,第三区段K8+180~K8+348.99。

施工区段的划分以在保证工程施工有序无交叉的原则下,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施工:

2.4.2施工力量组织

本项目拟投入以下各专业施工队伍:

桥梁施工队:

完成昆河铁路地道桥、贵昆公路地道桥的施工。

道路施工队:

对本工程的路基、路面、辅助车道及人行道施工并同时配合各专业施工队的土方开挖、回填工作。

防护施工队:

完成全线防护工程的施工。

管线施工队:

对本工程的排水管线进行施工。

2.4.3总体施工组织

2.4.3.1总体施工组织的原则:

保持现状交通的原则。

维持好现有交通,保证车辆畅通,不随意封路,不随意占用行车道。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按步骤有秩序的施工。

专业分工明细,施工步调一致。

充分利用时差,创造施工条件。

2.4.3.2主要项目施工总体组织

A、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建立项目经理部,配备相关管理人

员和技术人员,确定资源来源和数量,建立临时办公室和生活设施,组织交通方案,施工现场与行车道的隔离,建立测量控制网等。

B、总体实施顺序:

先桥涵、路基土石方,后防护工程、排水管线,再路面及附属工程

2.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2.5.1桥梁工程施工

2.5.1.1施工方案

昆河铁路地道桥与贵昆公路地道桥为主线上两座框构通道桥,是本合同段控制线路贯通的关键点。

昆河铁路地道桥的施工顺序为:

A、工作基坑施工;

B、降水;

C、预制框架;

D、顶进设备安装;

E、线路加固;

F、顶进。

贵昆公路地道桥施工顺序:

A、降水;

B、基坑开挖;

C、基础处理;

D、现浇框架桥;

E、回填;

F、进出口边坡防护;

G、恢复原有道路。

2.5.1.2昆河铁路地道桥施工方法

A、工作基坑开挖

在铁路一侧开挖工作坑,另一侧开挖接收坑,基坑支护采用钢板桩。

基坑靠铁路侧应进行边坡稳定计算,采用放坡开挖。

根据地质资料,应在开挖前进行基坑降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确保基坑的稳定。

开挖后的余土应运离基坑。

B、坑底地基处理

工作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地质分析,根据下卧土层情况采取地基加固措施,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基底处理可采取降水疏干土体,或换填处理等措施。

C、滑板施工

滑板底部设计横向锚梁,在基坑底部挖槽,砖砌地模,槽形锚梁与滑板混凝土一次浇筑。

滑板顶面作成5‰坡度的“头高尾低”的上坡,两侧做导向墩。

表面平整误差小于2mm。

滑板表面涂润滑剂。

D、后靠施工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后靠梁,梁体的结构刚度依据框架桥最大顶力进行计算,后靠梁与滑板连成整体,后靠梁土体支护借助基坑开挖时的钢板桩作支撑。

E、润滑隔离层施工

为保证框构桥能在滑板上顺利启动滑行,在滑板上做润滑层,并在其上铺隔离层,减小顶进摩阻力。

润滑材料用机油、石蜡、滑石粉、黄油调制。

搅拌均匀后涂在滑板面上。

F、顶进施工

顶进前在箱体两侧和顶面涂刷润滑剂,减少顶进时的摩阻力,润滑剂的材料与滑板上的相同。

在框架前端安装刃脚,刃脚采用钢板与型钢焊制,在预制框架桥前端预埋螺栓,刃脚固定在螺栓上。

顶进过程采用人工出土,提升架运至地面。

顶进时必须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与施工安全,此前应对铁路线路进行加固,并与铁路部门沟通限制行车时速。

在顶进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每顶一个冲程测一次,及时提供框构桥的移动值,并判断是否需要纠偏。

2.5.1.3贵昆公路地道桥施工方法

A、土方开挖

测量定位放线,用挖掘机开挖,人力配合清理基坑底土方及进行坑底修整。

基坑开挖防护采用钢板桩支护。

混凝土垫层采用现场搅拌浇筑。

B、框构桥施工

钢筋先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绑孔。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和10×

10cm枋木拼装。

分成底板、边墙、顶板进行三次施工。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利用吊车吊送和砼流槽一次性浇灌完成,拆模后混凝土采用喷膜养护。

C、回填施工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桥身两侧回填土采用分层填筑人工配合机械分层夯实,回填土必须采用经检测达到要求的土质。

D、路面恢复

及时恢复贵昆公路的路面交通,框构桥顶部的路基可采用局部加强,增加水泥稳定层厚度,确保路面恢复交通后的稳定。

E、进出口及边坡施工

边坡、进出口翼墙以及排水在前后段路基开挖成型后进行。

2.5.2排水工程施工

2.5.2.1施工方案

排水管线为DN500~DN1200的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和钢筋混凝土平口管,分布于全路段范围内。

排水管线在本工程中为重要项目。

对整个工程是否按期完工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路基路面工程的影响。

因此,排水管线工程施工必须合理安排,根据管线走向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交通组织的要求,采取错开施工,互不干扰的施工顺序,各施工区全面铺开,并按先深后浅,先大后小的施工顺序,开挖后在基底设置临时排水沟确保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雨水、地下水排除。

在各种管道铺设完后分层回填夯实。

2.5.2.2施工方法:

管线基坑开挖采用1.0~1.2M3反铲挖掘机进行,不能利用的余土配合10吨以上自卸车运往弃土区抛弃。

基坑坡度视土质及挖深而定,土质较好,挖深不超4.0m时,可采用1:

0.67放坡,否则应放缓,对无法放坡的部位采用支撑防护。

基坑开挖采用端部开挖法为主,辅以适当的横挖和人工修整,开挖完成应用人工对坑底土基进行整平和夯实。

基础砼由现场临时搅拌站拌制,用机动翻斗车运输,砼运至浇筑段后通过溜槽送至基坑下入模,侧模采用钢模板架立,用木枋作围楞、立柱、支撑,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管道安装采用16t汽车起重机进行吊装,轻型管道可用人工搬运和吊入。

所有管道管材均为专业制品厂定型产品,提前订购并运送施工现场。

基坑回填管道两侧采用打夯机夯实,管顶50cm以下范围内填土采用人工回填夯实,管顶50cm以上至地面填土按路基要求填筑压实。

2.5.3涵洞工程施工

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挖土时应注意不要破坏既有涵洞,人工配合挖除基底余土及周围土方,并进行坑底修整,并对基坑找平夯实。

余土运至指定地点堆放,预留回填土堆放应离基坑边不少于1.5m,确保基坑开挖及施工时的稳定。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钢筋在加工场地预制加工完成后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涵身两侧回填应采用打夯机辅以人工夯实。

2.5.4道路工程施工

2.5.4.1施工方案

本标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主要包括主车道、中央分隔带、设施带施工。

该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多,其施工区域范围集中,工程量大。

路基挖多填少,挖方需运出弃掉。

为尽量避免施工高峰期车辆多的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现有交通干扰影响,故采用分区域施工法。

每个施工区可分二个施工阶段:

第一施工阶段路基工程施工,先拆除原有路面、结构物、废方弃运,换填石渣,借土回填,辗压密实等工作。

第二施工阶段为路面结构施工,即底基层、基层的施工。

施工顺序依次流水作业,合理穿插施工,缩短道路部分施工工期,保障施工总体施工进度要求,为提前完工奠定基础。

2.5.4.2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联合作业法,配合人工修理路槽及边坡,开挖顺序采用“混合开挖法”(即横挖法和通道纵挖法混合进行),分层进行,并控制好纵坡及横坡,以利排水。

当开挖接近路床标高时预留有适量的压沉量(通过试压确定),然后用推土机推平,人工辅助修整。

整平后用震动压路机压实,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用打夯机夯实,按设计要求处理新旧路基的衔接。

路基土方回填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推平及人工配合整平,压路机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法。

路基填筑分段采用“水平分层法”施工,“先低后高,先中后边”,即先填低处,后填高处,先填路中,后填路侧。

路基碾压采用CA25S型振动压路机,实行分层碾压,碾压顺序是“先边后中,先轻后重,推铺整平后及时碾压,当天回填当天压实,避免松土遭雨淋湿。

”碾压不到的地方配用打夯机夯实。

水泥石粉渣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

水泥石粉渣混合料通过运输车运输施工现场,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

摊铺时确定摊铺宽度和摊铺厚度,摊铺宽度一般比路面宽度每边各加宽50cm,松铺系数一般按1.3左右考虑。

按设计要求整平并调出路拱,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直至表面无轮迹无推移为止。

在施工水泥石粉渣路面基层、底基层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在水泥的初凝时间内完成从摊铺到碾压成型的全部施工过程。

摊铺过程中处理好纵向、横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