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224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力提高版解析版

初三化学真题大专题练习之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

【历年中考真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CuO固体

B

鉴别CH4和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鉴别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燃烧产物的气味

D

分离铁粉、铜粉

用磁铁吸引固体粉末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都出现水珠,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另一种是涤纶,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磁铁能够吸引铁粉,从而能够分离铁粉和铜粉,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B。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H4Cl和尿素

鉴别

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

NaNO3和Na2SO4固体

鉴别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C

Na2CO3(NaHCO3)

除杂

加稀盐酸,蒸发结晶

D

K2SO4溶液(KOH)

除杂

滴加稀硫酸至pH等于7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杂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尿素和氢氧化钙反应不生成氨气,可以鉴别,故A正确;

B、硝酸钠和氯化钡不反应,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取样,加水溶解,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正确;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与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滴加稀硫酸至pH等于7,可以除去氢氧化钾,故D正确。

故选C。

3.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

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C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的后面,故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B、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C、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正确;D、氯化钡能与稀硫酸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正确。

故选A。

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燃着的木条

B

氯化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酚酞试剂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种气体,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钠固体不能,可以鉴别,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剂变红色,不能鉴别,C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D、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燃烧,闻气味

B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

C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O2,点燃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点燃后闻气味,缩成一团的是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加水溶解,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NaCl,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加水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解,过滤、蒸发可除去二氧化锰,故C正确;

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入O2,不能点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引入了氧气杂质,故D不正确。

故选D。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钠、硝酸铵固体

分别加适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

B

鉴别甲烷、一氧化碳、氢气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D

除去KC1固体中少量的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A正确;

B、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燃烧时的火焰都是蓝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氢氧化钾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钾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故C错误;

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除去KC1固体中少量的MnO2应该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D错误。

故选A。

7.如表列出的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气

二氧化碳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C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D

氯化铁溶液

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能与适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D、过量的铁粉均能与氯化铜溶液、氯化铁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铜(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B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

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D

氯化钠(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铜在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反而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A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不会燃烧,故B错误。

C、硫酸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D错误。

故选C。

9.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少量氯酸钾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B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

D

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可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可以鉴别,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干燥,收集气体

B

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提纯混有少量Ca(OH)2的KOH溶液

加入过量K2CO3溶液,振荡、静置、过滤

D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固体

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故A错误;

B、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分离出铜粉,不能分离出铁粉,故B错误;

C、Ca(OH)2与K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加入过量K2CO3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K2CO3(过量),故C错误;

D.碳酸钙不溶于水;加入水形成浑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加入水中,温度会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加入水中,温度会降低;氯化钠溶于水,加入水中,温度几乎不变,所以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鉴别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试验,观察现象

B

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检验

取样,滴加

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C

溶液中混有少量

除杂

加入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D

的混合溶液

分离

加入过量的

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鉴别,故A错误;

B、硝酸银与盐酸、氯化钙都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取样,滴加

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不能检验

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故B错误;

C、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除去

溶液中混有少量

,加入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能除去杂质,也能将主要物质

除去,故C错误;

D、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

分离

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

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B

验证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加入稀盐酸

C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酚酞试液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可以验证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B。

13.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试剂

A

N2

O2

灼热的铜网

B

CaO

Ca(OH)2

C

NaCl溶液

Na2SO4

Ba(NO3)2溶液

D

FeSO4溶液

CuSO4

锌粉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方法进行除杂。

【详解】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A选项符合题意;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选项不符合题意;

C、Na2SO4能与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C选项不符合题意;

D、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下列实验目的所对应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锰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炭粉

加入水溶解、过滤

B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C

鉴别羊毛纤维与化学纤维

灼烧,闻气味

D

鉴别H2和CH4

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锰、炭粉都不溶于水,通过加入水溶解、过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蒸发结晶才能够得到氯化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灼烧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羊毛纤维,另一种是化学纤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置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都出现水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及只要实验操作

A

氯化钠(氯化镁)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硝酸钠溶液(硫酸钠)

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C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

氧气(氮气)

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氯化镁、氯化钠均易溶于水,不能用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错误。

B、硫酸钠能与适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

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C。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B

NaCl固体

KNO3固体

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D

CaO

CaCO3

过滤,烘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CO2与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B、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应该用蒸发结晶,故错误;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经过滤可去除,氢氧化钠为原物质,故正确;

D、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故选C

17.下列实验探究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结论

A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得到干燥的氢气

B

分离Ca(OH)2和Ca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

得到纯净的CaCO3

C

探究酒精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酒精,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酒精含有碳元素

D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gNaCl,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搅拌溶解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故A错误;

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

C、点燃酒精,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含有碳元素,故C正确;

D、称取3gNaCl,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搅拌溶解,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错误。

故选C。

18.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

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

C

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D

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CO2、HCl气体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B、K2CO3与稀硫酸反应可以除去K2CO3,但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铁粉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可以鉴别三种物质,选项正确;

D、BaCl2溶液与SO42-、Ag+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选项错误;

故选C。

1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MnO2

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

Cu

足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C

CO2

CO

O2

点燃

D

盐酸

硫酸

足量Ba(NO3)2

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A正确;

B、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Fe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还不容易收集燃烧生成的气体,选项C错误;

D、硝酸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错误。

故选A。

20.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加稀硫酸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氧化铜粉末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木炭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鉴别,故A正确;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C不正确;

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应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故D不正确。

故选A。

2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氮气(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铜粉(木炭)

将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

C

硫酸钾溶液(硫酸铜)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D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杂要求:

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试剂不和原物质反应。

【详解】

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不正确;

B、将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汽油,铜灼烧生成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

C、硫酸铜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D不正确。

故选C。

22.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B

铝粉(铁粉)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O2(CO)

将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稀盐酸(H2SO4)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除杂的原则:

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试剂不和原物质反应。

【详解】

A、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除去碳酸钠,故A正确;

B、铝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