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04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Word格式.docx

二、汉代——独尊儒术,成为正统

1.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

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增内容:

①天人感应;

②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④大一统。

2.评价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特别提醒】新儒学有利于维护统一,神化皇权;

儒家经典成为全国统一教科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共同促使儒学自汉代始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心学

1.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2.陆王心学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王守仁(阳明)“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影响

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四、明清之际——儒学的批判与新发展

1.背景

(1)政治: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概况

(1)李贽:

离经叛道,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2)黄宗羲: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他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以后反专制斗争。

(3)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

继承发展以往唯物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对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有划时代的意义。

3.意义: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1.概况

(1)纸:

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

(3)火药:

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朝广泛使用。

(4)指南针:

战国时期制成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世界影响

(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对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作用。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六、古代中国的文学

1.先秦:

《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2.汉朝: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3.唐朝:

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宋代:

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和柳永,适应了市民阶层丰富生活的需要。

5.元代:

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话本是元代的小说形式,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

6.明清:

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很有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是兴盛原因。

七、古代中国的艺术

1.汉字、书法

(1)汉字

①基本脉络:

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始于秦,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②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书法

①发展脉络:

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②阶段特点:

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隋唐风格多样——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2.中国的绘画

(1)起源:

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

帛画——魏晋:

文人画出现——唐:

雍容华贵——宋元:

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明清:

风格奇特。

(2)民间绘画:

北宋——《清明上河图》;

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画、布贴画。

【考点透视】

考点1、儒家思想在中国文明发展中的影响

例1、(2013·

福建高考)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例2、(2013·

海南高考)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

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这表明他(  )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考点2、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

例3、(2013·

全国卷Ⅱ高考)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例4、(2013·

大纲全国高考)《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  )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解析】《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而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是明清时期,由此排除A项。

“异端”思想是指明清时期出现的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君主专制等思想,由此排除B项。

D项内容也应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赞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二者都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要求,故答案为C项。

考点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四大阶段

例5、(2013·

广东高考)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例6、(2013·

全国卷Ⅰ高考)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例7、(2013·

山东高考)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运用比较的观点分析问题,李贽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都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从背景上看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内容上看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因此A、B、D三项表述均正确。

李贽的思想虽然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但它批判的是传统儒学,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的意愿,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则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能力突破】

重庆高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解析】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因此排除A项。

在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蔡侯纸,因此排除B项。

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因此排除D项。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因此答案为C项。

【答案】C

【能力拓展】中国传统科技VS西方近代科技

背景

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

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

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系

出现近代资本主义;

出现了科学社团;

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研究

领域

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

集中于天文学理论与研究领域

方法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影响

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高考预测】

1、2013年北京7万名考生中有9700名学生享受10~20分投档加分,规范高考加分,“莫让加分破坏了高考公平”一时成为了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

以下哪些古人名言最有可能被媒体引用批驳上述不良现象(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贫而贱之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答案】D

【解析】“教育公平”是材料论证的核心,备选项中只有D项与此主题有关。

2、2013年6月29日人民网《中国梦·

民主路》引用伏尔泰名言:

“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发现精神世界”,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以下言论不能论证以上观点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

【解析】“贵贱有序”强调的是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这与伏尔泰启蒙思想中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等目标不一致,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应突出其进步潮流,故选C。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全社会力量”,古代中国政府“多以德规范人的思维和思想”,“以礼规范人的行为”,以下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中不能体现上述功能的主张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为政以德,为国以礼

C.“天人感应”、“大一统”D.“天下为主,君为客”

【解析】“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与材料中“服务于统治秩序”的主旨立意不符,故答案为D。

4、国学网—(2013-7-9)《治国之道——对话董仲舒》: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但如果没有董仲舒,孔子可能是个被埋没的小人物。

”以下不能恰当体现作者以上语意内涵的是(  )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

C.存天理,灭人欲D.大一统

【解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丰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学,提高了儒家学派的社会地位,是材料引言的核心立意,而“存天理,灭人欲”是后世理学家的主张,与董仲舒无关,故选C。

5、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魏晋时期形成的书法的发展⑤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

6、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

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

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

致良知

7.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A

【解析】备选项中的文化现象分别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唐代,只有A项与材料中“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时间信息要求一致。

8.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9.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

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10.有学者认为:

“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和“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相反而又相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

导致“尊君”和“民本”传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

A.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C.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11.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

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关键词:

“涉世”、“忘世”、“出世”等可看出儒家思想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故答案为B。

12.2013年7月9日人民网在《治国之道》一文中提出: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内涵不断丰富,产生了孔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等站在中国主流思想天空云端上的人物”。

下面关于儒家思想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1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

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经世致用D.民主科学

14.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

“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

“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15.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促进了欧洲由封建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

16.下面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④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

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

18.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

【解析】据题干提示“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说明元朝科举制的取消,导致文人转而在元曲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促进了元曲的兴盛,故答案为A。

19.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

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

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三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

科学·

文明》中说:

“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

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苏轼认为: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五 宋徽宗赵顼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

(4)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