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615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docx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抓项目保增长

——惠东县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固定资产投资可促进资本的形成,可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形成有效需求和有效拉动。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县各级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有明显效果,五年迈上新台阶”的工作目标,按照“构建三大经济中心区、打造五大产业县”的发展战略,坚持“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的思路,把扩大投资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融资方式,积极激活社会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生产性项目建设,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  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

  2008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增幅在全市排第一位,其中,“双十”项目等重点项目共投资16.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8%。

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7.1亿元,同比增长95.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7亿元,增长5.7%,房地产完成投资9.4亿元,增长14.6%。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35亿元,增长151.6%,第二产业投资21.61亿元,增长76.6%,第三产业投资31.91亿元,增长14.9%。

  1、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一定时期投资量的多少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93.3亿元,年均递增16.6%,GDP年均递增9.7%;而“十一五”前三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合计124.3亿元,年均递增26.6%,GDP年均递增14%。

两个时期数据对比显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越快,经济发展越快, 投资拉动作用越明显。

据初步测算,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41.8%,是“三驾马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

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一方面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2、投资结构明显优化。

投资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先进制造业、第三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都大幅增长,高耗能工业投资大幅下降。

2008年,农业投资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第三产业投资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

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30.4%上升到31.6%。

  3、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2007年以来,我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来谋划,坚持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后劲力来推动,坚持把生产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的推动力来落实,有力地促使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生产性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或投产,发挥了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2007-2008年,引进了平海电厂、巽寮旅游,中航城、怡景湾、佳兆业、锦胜集团、股溢、富升房地产等一批大项目,其中平海电厂总投资108亿元,巽寮旅游总投资126亿元;启动了“双十”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城文化广场、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飞鹅岭森林公园、县城路网改造工程、万隆新城、国际新城、丽景华庭、怡景湾等一大批市政设施和房地产项目,大力推进莞惠高速、惠深沿海高速、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农村硬底化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巽寮旅游、平海温泉、国惠酒店、平海电厂、康利石材、澳洲树熊、银基鞋材市场等一大批生产性项目建设;两年全县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265个,完成投资57.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2 %,对拉动我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4、资金来源渠道明显拓宽。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对镇(街道)党政正职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和“项目在镇、责任在镇、利益在镇”政策以及提高税收增量分成激励措施的出台,强化了责任,增强了信心,调动了各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有效地扩大了固定

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土地等资源约束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项目用地瓶颈制约仍较突出,影响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发展。

三是企业增资扩产能力减弱。

随着“金融海啸”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国际需求减弱,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利润空间收窄,直接影响投资者信心,削弱企业增资扩产能力。

四是缺乏大型生产性项目支撑。

大型项目是支撑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我县引进的大项目仅有平海电厂、巽寮旅游等,而且项目还在建设中,还未形成生产能力。

  三、对策与建议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效果”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极富挑战性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国外需求继续减弱。

中央明确提出要扩内需,保增长。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指出:

短期内扩大内需,主要还是扩大投资需求。

因此,加大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统一部署,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确保200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达40%以上,努力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效果”的目标。

建议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一)坚持把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在扩大投资拉动增长上求突破。

经济发展靠项目,项目是投资的载体,要集中力量抓项目。

一是积极谋划一批项目,特别是能带动全局的大项目。

大项目对投资乃至全县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带动作用。

为保持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确保“十一五”期间投资持续稳定增长,要加大项目谋划建设力度。

结合投资结构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谋划一批体现高科技含量、高竞争力、高带动力的大项目,为优化经济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要千方百计推进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促投产;在批项目抓攻关,促进度;在谈项目抓跟踪、促落实”的要求,加快项目建设。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突破项目用地瓶颈,加快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区、鞋材生产基地和民营科技工业园等工业园区的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主体,加快大岭自来水厂、环城北路、环城南路、全县健身广场等投产项目建设,确保早计划投产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加快巽寮旅游项目、平海电厂、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两馆一中心、稔山污水处理厂、盐洲跨海大桥、飞鹅岭森林公园等续建项目建设,加速在建项目进度;力促国鑫汽车、厦深铁路惠东段、平多公路改造项目、平山黄排二河桥至白花广惠高速路口公路改选项目等早日动工建设;认真抓好东山海风力发电、熔盛造船、垃圾处理焚烧发电、国家石油储备库等在谈项目的跟踪落实,确保项目落户,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二)坚持把确保投资增长的主攻点放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上,在资金“瓶颈”上求突破。

200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74亿元以上,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构建融资体系,促进银企合作,促进项目资金到位,帮助支持工业企业度过难关,破解项目资金不足问题。

一是要利用好国家专项资金、地方资金和金融机构资金。

“扩内需,保增长”,是今年工作重点,国家推出十项重大举措,投资4万亿元搞大项目建设,省新安排十大工程共安排222个项目,总投资2.37万亿,同时,市也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年安排市重点项目87宗,年度计划投资220亿元。

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扩大内需投资拉动的机遇,加快在建的大项目建设,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基础产业扶持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加快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政府投资的融资源道,完善中小企业行业担保机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确保我县今年安排的投资项目特别是40宗年度计划投资达52亿元的重点项目尽快建成。

二要利用好国外资本和国内资本,通过市场筹集资金。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队伍建设。

在招商方式上,要体现灵活多样性,推进产业招商、 上门招商、节会招商和以商引商等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在项目选择上,要注重项目规模和质量,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污染小、财税贡献大的带动型骨干项目,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在项目的攻关上,要坚持“一切为大项目服务”的宗旨,要解决好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服务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要跟踪落实在谈的大项目,促成国家石油储备库、东山海风力发电、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熔盛重工等大型生产性项目的早日落户;在投资项目的引导上,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继续保护好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营企业实行资产重组,组建集团,盘活资产存量,做好企业增资扩产工作。

  (三)坚持把投资的落脚点放在二三产业发展上,在优化投资结构上求突破。

在扩大投资需求时,应强调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重,把解决眼前问题和有利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重视各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增量投资扩大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行引导投资。

一是加强市场引导。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基础产业,特别是要做强做大鞋业、服装、电子、旅游等产业,通过市场引导投资,把资金引向二三产业。

二是加强政府引导。

要大力组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突出抓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珠三角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珠三角地区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沿海清洁能源和船舶制造工业基地、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

通过制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项目投资高附加值、低能耗、污染小等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益增长。

重点要有“三个追求、三个力求”:

追求“有效投资”、“高效投资”与“绿色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投资,力求避免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重点是要把项目建设资金放在刀刃上,确保资金有效利用;追求发展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投资,力求避免规模大、效益低的投资,重点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追求发展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有利于长远利益的投资,力求避免环境污染、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的投资,重点是重视民生事业项目的投资。

  (四)坚持把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在优化投资环境和增强城镇服务功能上求突破。

经济提速,基础先行。

要围绕扩大城市骨架、增强城镇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的目标,大力推进交通、园区、供水、供电、通讯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县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城镇服务功能仍较落后,需要大量的投资,一些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投资加以改进。

一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继续加大农业投入,着力解决好村道硬底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五通、五建、六进村”;着力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三农”加快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双十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来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创新资金筹措模式,大力推行BT等新型融资方式,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和督办力度,推动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环城北路、飞鹅岭森林公园、大岭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迁建县妇幼保健院、县委党校、县广播电视大学、县老干活动中心、县武装部,加快“两馆一中心”、县城汽车客运站、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的建设。

同时,更加重视民生事业发展,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投资,进一步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五)坚持把确保投资增长的关键点放在工作的落实上,在检验工作成效上求突破。

 一是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推进项目落户建设。

认真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时间表、一抓到底”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项目从洽谈、落户、动工、投产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加大督办工作力度,监督重点项目的工作落实情况。

二是加强对镇(街道、区)和部门的考核工作。

把考核成绩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加强对各镇(街道、区)正职领导的责任考核,把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生产性项目建设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促动工作出成效。

加强部门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的考核,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工作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