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966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docx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教案

第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的过程。

其目的是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分析目的:

(一)帮助投资者进行权益性投资的决策

(二)帮助债权人进行贷款或购买公司债券的决策

(三)了解供应商经营状况和客户财务状况

(四)评价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和财力状况

(五)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投资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了解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从而进一步预测投资后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v财务分析的内容

1.偿债能力分析 2.营运能力分析3.盈利能力分析 4.现金流量分析

以上四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中,偿债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营运能力与现金流量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三者的增强起着推动作用,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

1、预算标准  2、历史标准   3、社会标准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比率分析法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情况的分析方法。

比率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类:

1.效率比率是反映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比率,以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

如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及资本利润率等指标。

2.结构比率又称构成比率是某项经济指标的某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结构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总体数额

3.相关比率是将两个不同但又有一定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得出的比率,以反映经济活动的各种相互关系。

实际上财务分析的许多指标都是这种相关比率,如流动比率、资金周转率等。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分析,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企业间进行比较。

注意:

(1)对比项目的相关性。

(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

(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二)因素分析法

一个经济指标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它们各自对某一个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只有将这一综合性的指标分解成各个构成因素,才能从数量上把握每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给工作指明方向,这种通过逐步分解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某一综合性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叫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例如,某项财务指标P是由A、B、C三大因素的乘积构成,其实际指标与标准指标以及有关因素关系由下式构成:

实际指标:

Pa=Aa×Ba×Ca

计划指标:

Ps=As×Bs×Cs

实际与计划的总差异为Pa-Ps,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的影响。

它们各自的变动对指标总差异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下式计算求得:

A因素变动影响:

(Aa-As)×Bs×Cs

B因素变动影响:

Aa×(Ba-Bs)×Cs

C因素变动影响:

Aa×Ba×(Ca-Cs)

将以上三因素的影响数相加应该等于总差异Pa-Ps。

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颇为广泛,但应用因素分析法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三)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趋势分析法主要有三种比较方式: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相同的重要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幅度及发展趋势。

它又分两种比率:

(1)定基动态比率。

它是将分析期数额与某一固定基期数额对比计算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指标/固定基期指标

(2)环比动态比率。

它是将每一分析期数额与前一期同一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的动态比率。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指标/分析前期指标

2.会计报表的比较(多期比较分析)

这种方法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有关数字并行排列,比较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及幅度,以此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变化。

一般可以通过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比较损益表及比较现金流量表来进行,计算出各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金额及变动百分比。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结构百分比分析)

这种方法是以会计报表中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报表各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依次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及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并且还可以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助于正确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

使用趋势分析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用于对比的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要一致。

(2)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使分析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及财务状况。

(3)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要作重点分析。

第三节 财务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当一个企业丧失短期偿债能力时,它的持续经营能力将受到质疑,其他分析指标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

因此,短期偿债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反映企业运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比率越高,表示偿还能力越强,但并非越高越好。

②可人为调整 ③没有考虑流动资产的素质。

 ④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

这种比较通常并不能说明流动比率为什么这么高或低,要找出过高或过低的原因还必须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所包括的内容以及经营上的因素。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1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一般速动比率)

或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保守速动比率)

2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关键因素

3该指标反映企业运用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比率越高,表示偿还能力越强,但并非越高越好。

通常情况下,国际公认标准为1。

3.现金流动负债率(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1说明企业创造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2该指标避免了对非现金资产变现能力的考虑,使其所揭示的资产流动性更具客观性。

当该指标大于或等于1时,说明企业当期短期债务能按期偿还。

但该指标并非越大越好,比率过高则说明现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下降。

3现金流动负债率一般是将年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年末流动负债相比较,存在不可比的因素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对未来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以短期偿债能力为基础,如果企业丧失了短期偿债能力,就难以继续经营下去。

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⑴企业的盈利能力 ⑵企业的资本结构 ⑶长期资产的保值程度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②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③并非企业所有的资产都可以作为偿债的物质保证

2.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①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②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③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而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的意义相同,主要分析股东权益占资产的比重。

3.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①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②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③债务利息应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资本化的利息

4.现金负债总额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承担债务的能力

 

二、资产管理比率分析(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反映资产周转速度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利用资产的效率。

◆资产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周转速度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率

(一)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

1.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2.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可以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

3.如果企业各期资产总额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则:

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资金占用额计算,则:

月平均资产总额=(月初资产总额+月末资产总额)÷2

季平均占用额=(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1/2季末)÷3

年平均占用额=(1/2年初+第一季末+第二季末+第三季末+1/2年末)÷4

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时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应保持一致。

4.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该比率较低,说明企业全部资产营运效率较低,可采用薄利多销或处理多余资产等方法,加速资产周转,提高运营效率;如果该比率较高,说明资产周转快,销售能力强,资产运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v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利用其流动资产

v采取措施扩大销售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是一定时期销售收入净额与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销售各阶段所占用的时间越短,可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三)固定资产周转率

1.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

2.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①固定资产原始成本的大小 固定资产存续时间的长短

2企业采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④企业自有资产和(金融)租赁资产的相对比重

式中: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效率高;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

(四)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

•分子、分母的数据应注意时间上的对应性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

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五)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①销售收入净额是指销售收入扣除了销货退回和销货折扣及折让后的余额

②季节性经营、大量采用分期收款或现金方式结算等都可能使本指标失实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

公式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且其金额应为扣除坏账后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及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

在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表明:

1)企业收账迅速,信用销售管理严格。

2)应收账款流动性强,从而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3)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

4)通过比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企业信用期限,可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调整企业信用政策。

在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应将计算出的指标与该企业前期、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企业相比较来判断该指标的高低。

三、盈利能力分析

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经理人员,都会非常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获取利润、资金不断增殖的能力。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一)投资收益率能力分析

1.股东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

①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②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运用效益的核心指标

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也是杜邦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2.总资产报酬率

①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资产平均总额

总资产报酬率=

=

②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

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低,应分析差异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二)经营获利能力分析

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

1单位成本的高低受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影响

②受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

③产品销售价格又受到市场竞争的情况以及本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的影响

④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

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营业)收入净额

1营业利润率比较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利润指标的可操纵性,需要对其质量进行分析

3.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4.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综合反映销售盈利能力的指标

5.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①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②反映企业所费与所得对比关系的一项经济指标

(三)资本保值增值分析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如果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利润增加,必然会使期末所有者权益大于期初所有者权益,所以该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当然,这一指标的高低,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外,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

(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税后利润/普通股股数

①年度中存在普通股股数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时,普通股的股数应当按照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计算

②复杂的股权结构的条件下每股收益的计算

3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2.市盈率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利润

①反映投资者对每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②该指标不能用于行业不同的企业间的比较③市盈率的高低受净利润的影响

3.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一般而言,如果公司的现金流量比较充裕,并且目前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则可能会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如果公司有较好的投资项目,则可能会少发股利,而将资金用于投资。

4.每股股利   

股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公司获利能力的强弱,还取决于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和现金是否充裕。

5.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高,说明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收益质量越高。

第四节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

在第二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等各种财务分析指标,但单独分析任何一项财务指标,就跟盲人摸象一样,都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

要作全面的分析,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企业财务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所谓财务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分析系统之中,全面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一个健全有效的财务综合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评价指标要全面

设置的评价指标要尽可能涵盖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各方面的考核要求。

2.主辅指标功能要匹配

在分析中要做到:

(1)要明确企业分析指标的主辅地位;

(2)要能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经营业绩。

3.满足各方面经济需求

设置的指标评价体系既要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者决策的需要,也要能满足外部投资者和政府管理机构决策及实施宏观调控的要求。

财务综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法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一、财务比率综合评分法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人们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就是计算出财务比率之后,无法判断它是偏高还是偏低。

与本企业的历史历史比较,也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却难以评价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

为了弥补这缺陷,美国银行家亚历山大·沃尔在其于20世纪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等著作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概念。

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七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等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

人们将其称为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

美国银行家亚历山大·沃尔。

20世纪初提出。

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确定相应标准分值,再根据企业各项指标实际取值,进行打分,最后根据综合分进行评价 

现代社会与沃尔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沃尔最初提出的七项指标已难以完全适用当前企业评价的需要。

现在通常认为,在选择指标时,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均应当选到,除此之外还应当适当选取一些非财务指标作为参考。

步骤

第一,选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比率。

第二,确定重要性系数。

第三,确定各项财务比率的标准值。

第四,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值

第五,计算出各项财务比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率

第六,计算出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得分

优点:

可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且操作简单

缺点:

一是指标的选定及分值的确定均存在很大主观性

二是如果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二、杜邦分析法

 

(一)杜邦分析法的意义

杜邦分析法,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指标间的综合分析模型,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该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以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核心,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

因其最初由美国杜邦企业成功应用,故得名。

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

×

×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指标提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净利润=净销售收入—成本总额+其他利润—所得税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扣—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

成本总额=销售成本+期间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权益乘数相关问题】

①权益乘数=资产/股东权益(在杜邦分析中一般分子分母均应用平均数)

②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成同方向变化,并且二者是可以相互推算的

   

    (资产负债率也根据平均数计算)

二、杜邦分析图信息解读

1)股东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指标。

2)总资产净利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比率,它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综合性也极强。

3)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生产能力、成本管理水平等信息的指标是销售利润率。

4)在企业资产方面,主要应该分析以下两个方面:

①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即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是否合理。

2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分析企业的资产周转情况。

(二)杜邦分析法的应用 

本章小结:

1.财务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的过程。

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是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正确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2.财务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但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3.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其分析指标主要有三项: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方面。

企业盈利能力的一般分析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4.财务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分析系统之中,全面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财务综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法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