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173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docx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

母婴护理--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母婴护理》

课程标准

 

二〇一二年三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80095建议总学时:

320学分:

3.5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开设学期:

第三学期

二、课程性质

关健词:

必修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母婴护理专业岗位技能承前启后

总体描述:

《母婴护理》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设置的一门临床护理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专业的核心而必修的职业技术课程。

是以母婴的健康为中心,研究女性的生命周期中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及常见健康问题;研究胎儿、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改变;研究如何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妊娠期的母儿、分娩期的母儿、产褥期的母亲和新生儿及其家庭及社区,实施针对个案特点、提倡以预防为主的个性化整体护理。

本课程力求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母婴专业岗位技能;为将来从事母婴护理或实施社区母婴保健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先修课程:

《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护理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等。

同期课程:

《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

后续:

临床顶岗实习。

三、课程设计思路

关健词:

护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母婴护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

总体描述:

本课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临床母婴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且组织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母婴护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2

妊娠期管理及母儿的护理

产科护理管理

21

妊娠生理及评估

围产期保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

正常妊娠期母儿的保健

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的监护

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妊娠期并发症母儿的护理

1流产孕妇的护理

2异位妊娠孕妇的护理

3前置胎盘母儿的护理

4胎盘早剥母儿的护理

5妊娠高血压疾病母儿的护理

6多胎妊娠母儿的护理

7羊水过多母儿的护理

8早产母儿的护理

9过期妊娠母儿的护理

妊娠合并症母儿的护理

1妊娠合并心脏病母儿的护理

2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儿的护理

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母儿的护理

4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母儿的护理

3

 

分娩期母儿的护理

正常分娩期母儿的护理

8

异常分娩母儿的护理

1产力异常分娩母儿的护理

2产道异常分娩母儿的护理

3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母儿的护理

分娩期并发症母儿的护理

1胎膜早破的护理

2产后出血的护理

3子宫破裂的护理

4羊水栓塞的护理

4

产褥期母儿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10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产妇的护理

1产褥感染产妇的护理

2产后抑郁症产妇的护理

5

 

母婴护理的操作技能

产科常用手术妇女的护理

1阴道助产术产妇的护理

2剖宫产产妇的护理

母婴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产妇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新生儿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6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新生儿产伤的护理

6

 

新生儿重症监护

1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2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护理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4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

5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6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护理

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

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10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

小计

56

临床见习

24

顶岗

实习

240

合计

320

 

六、课程教学实施

6.1教学建议

学习情境一

学习情境名称

女性生殖器官保健

典型工作任务

为育龄女性生殖器官保健

参考学时

4

知识内容与要求

1、掌握骨盆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与分娩相关的三个骨盆假想平面及其临床意义;女性生殖器官、邻近器官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月经定义、卵巢功能、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2熟悉内外生殖器的结构组成;骨盆的结构;月经周期的性激素调节;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3了解:

妇女一生各阶段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

月经的临床表现

技能要求

1.能准确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生殖器的解剖、功能及骨盆的结构特点。

2.能解释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与生殖器的关系,骨盆与分娩的关系、骨盆底的作用及会阴与分娩的关系。

3.能对育龄女性开展生殖器官保健的健康指导。

教学实施要求与建议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手段:

教师讲解、操作示教、实物展示、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分组操作练习、临床见习、完成项目任务等。

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设备和场地、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评价

探索学生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发展的评价模式,实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构建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具体指标体系及评分比例:

1职业素质(30%)知识应用能力(30%)实践动手技能(30%)效果评价:

完成质量--护理目标达标(10%)

2平时成绩(15%);单元实训成绩(15%);综合项目(40%);笔试(30%)。

学习情境二

学习情境名称

妊娠期管理及母儿的护理

典型工作任务

对产科门诊和病房的孕妇进行整体护理

参考学时

21

知识内容与要求

1.掌握妊娠各期、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的概念;妊娠各期的临床评估的主要内容,胎儿附属物的功能;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目的,产前检查的目的、时间、内容、方法,孕期常见症状的护理;高危妊娠对母儿的危害、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心理变化。

胎儿生长发育特点;孕产妇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高危妊娠各疾病的临床诊断、处理原则、胎儿监测内容;等。

3.了解高危妊娠的范畴,各疾病的病因;遗传咨询的程序、方法及对象;产科门诊、病房的常用设备物品,妇产科护士的工作职责及基本工作程序。

技能要求

1.能规范书写产科护理病历。

2.能制定护理计划,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基本的高危监护。

3.能对孕妇及家属进行保健指导。

教学实施要求与建议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手段:

教师讲解、操作示教、实物展示、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分组操作练习、临床见习、完成项目任务等。

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设备和场地、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评价

探索学生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发展的评价模式,实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构建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具体指标体系及评分比例:

1职业素质(30%)知识应用能力(30%)实践动手技能(30%)效果评价:

完成质量--护理目标达标(10%)

2平时成绩(15%);单元实训成绩(15%);综合项目(40%);笔试(30%)。

学习情境三

学习情境名称

分娩期母儿的护理

典型工作任务

在产科病房、产房对待产妇进行整体护理

参考学时

8

知识内容与要求

1.掌握分娩、产程的定义,影响分娩的因素,产程各期的评估,各产程中的产妇的护理要点;异常分娩对母儿的危害及对异常分娩的母儿的防护措施;分娩期并发症对母儿的危害、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2.熟悉子宫收缩的特点,分娩期产妇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促进子宫收缩的护理方法,缓解孕产妇焦虑的护理要点;异常分娩的分类、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分娩期并发症的病因、处理原则;

3.了解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评价及健康指导。

技能要求

1.能对待产妇实施产程评估、入院护理常规,指导待产妇及家属实施分娩准备,运用各产程中的护理要点对母婴实施整体护理。

2.能配合医生进行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母儿的监护检查及手术。

3.能对待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实施要求与建议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手段:

教师讲解、操作示教、实物展示、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分组操作练习、临床见习、完成项目任务等。

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设备和场地、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评价

探索学生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发展的评价模式,实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构建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具体指标体系及评分比例:

1职业素质(30%)知识应用能力(30%)实践动手技能(30%)效果评价:

完成质量--护理目标达标(10%)

2平时成绩(15%);单元实训成绩(15%);综合项目(40%);笔试(30%)。

学习情境四

学习情境名称

产褥期母儿的护理

典型工作任务

为母婴休养室的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整体护理

参考学时

10

知识内容与要求

1.掌握正常产褥期管理、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2.熟悉产褥期产妇的生理与心理变化的特征、正常新生儿的行为特征,产褥期的健康指导;产后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了解母婴同室的设置和管理

技能要求

1.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正常产褥期妇女、产褥期并发症妇女、正常新生儿实施各项护理,

2.能运用产褥期母婴常用护理技术及诊疗技术护理产妇及新生儿。

3.能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后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

教学实施要求与建议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手段:

教师讲解、操作示教、实物展示、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分组操作练习、临床见习、完成项目任务等。

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设备和场地、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评价

探索学生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发展的评价模式,实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构建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具体指标体系及评分比例:

1职业素质(30%)知识应用能力(30%)实践动手技能(30%)效果评价:

完成质量--护理目标达标(10%)

2平时成绩(15%);单元实训成绩(15%);综合项目(40%);笔试(30%)。

学习情景五

学习情境名称

母婴护理的操作技能

典型工作任务

为孕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护理

参考学时

6

知识内容与要求

1.掌握产科常用诊治手术的护理配合,剖宫产产妇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母婴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禁止证、用物准备、操作方法、护理要点。

2.熟悉产科常用诊治手术的操作步骤,母婴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适应证。

3.了解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法、洗胃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等常用护理技术的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1.能熟练操作会阴擦洗/冲洗、会阴湿热敷、阴道灌洗,指导产妇坐浴

2.能熟练操作新生儿沐浴、抚触、更换尿布

3.能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实施要求与建议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手段:

教师讲解、操作示教、实物展示、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分组操作练习、临床见习、完成项目任务等。

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设备和场地、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评价

探索学生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发展的评价模式,实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构建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具体指标体系及评分比例:

1职业素质(30%)知识应用能力(30%)实践动手技能(30%)效果评价:

完成质量--护理目标达标(10%)

2平时成绩(15%);单元实训成绩(15%);综合项目(40%);笔试(30%)。

学习情景六

学习情境名称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典型工作任务

为新生儿疾病病儿实施护理

参考学时

7

知识内容与要求

1.掌握早产儿的外观及生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后护理,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2.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技能要求

1.能对新生儿实施重症监护。

2.能运用新生儿常用护理技术护理新生儿。

3.能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实施要求与建议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手段:

教师讲解、操作示教、实物展示、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分组操作练习、临床见习、完成项目任务等。

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设备和场地、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评价

探索学生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发展的评价模式,实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构建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具体指标体系及评分比例:

1职业素质(30%)知识应用能力(30%)实践动手技能(30%)效果评价:

完成质量--护理目标达标(10%)

2平时成绩(15%);单元实训成绩(15%);综合项目(40%);笔试(30%)。

6.2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本课程目前采用的教材为: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王玉琼主编《母婴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潘青主编《母婴护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

即将采用由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医院联合编写的校-院合作教改教材:

《母婴护理》潘放鸣主编上海第二军医大出版社2012.1。

参考教材:

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01月;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05月;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0月;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01月;

王玉琼《母婴护理》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06;

简雅娟《母婴护理》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01月;

胡亚美《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05月;

崔焱《儿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05月。

自编辅助教材:

《母婴护理》实验实训指导、《母婴护理》过程性练习题集。

6.3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现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

按照卫生部护士执业标准、符合教改精神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光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习题集、病案库、试题库、实验实训指导、顶岗实习大纲、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教学医院基地等。

待开发的教学资源主要是: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建设、校内网络教学平台、

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修改或编写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学习情境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手段实施方案等

6.4其他说明

本课程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