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监控系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335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综合监控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监控系统.docx

《综合监控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监控系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监控系统.docx

综合监控系统

ZZD-III远程监控系统

(集中维护系统)技术资料

一、系统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通用技术标准及规范:

TCP/IP协议、SNMP协议;

专用技术标准及规范:

本公司企业标准:

QB1200-01

二、系统基本功能描述

采用分层管理的结构,并具有自诊断功能,为日常的操作人员提供从主网-子网-模块-电路板网络设备的运行信息,使之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开放的接口,接入其它子系统,由其实施集中监视管理;并提供对其它设备的网络级管理、状态监视等。

监测范围包括:

传输系统设备、电视监控系统设备、广播系统设备、乘客信息服务系统设备、时钟系统设备、电源系统设备、电力系统设备等。

三、系统构成

系统由网络服务器(含阵列磁盘)、系统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网管维护工作站、打印机、网卡、Ethernet交换机、Ethernet网络软件、网管软件、数据库软件、通信网络线缆及连接器、车站设备等组成。

四、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本系统主要提供监控、故障告警、记录、查询、打印等功能。

4.1监视功能

在监视终端上复视各子系统的实时工作状态(正常、故障):

传输系统至各个接口插板(控制中心、车站、设备架、子架、接口插板)。

程控交换机至故障告警层(暂定)。

专用电话系统至各个接口插板(控制中心、车站、设备架、子架、接口插板)。

无线系统至车站光纤直放站(车站、设备架、子架、放大器)。

广播及导乘设备至放大器(控制中心、车站、设备架、放大器)。

时钟设备至时钟电源(控制中心、车站、设备架、接口插板)。

电源设备控制中心至交流配电盘、UPS、48V整流器和蓄电池。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至交流配电盘、UPS)。

4.2故障告警管理

对各子系统进行实时自动故障监视。

能设定告警等级、报警方式(声光、打印);屏蔽/打开某类告警;清除告警;可按时间段、告警类型及所属管理区段查询、打印告警内容;生成告警信息的统计分析报表等。

4.2.1告警类型及告警严重等级

能支持告警类型:

(ITU-TRec.X.733)

设备告警、服务质量告警、通信告警及处理差错告警等类型

能支持告警严重等级:

紧急告警、严重告警、一般告警及提示告警。

4.2.2能支持以下告警状态:

当前告警:

所有目前未被清除并且未被确认的告警。

历史告警:

确认前,系统已自动清除的告警。

已确认告警:

未清除,但已经确认的告警。

4.2.3告警提示方式:

能实时收集网元各子系统发出的告警信息,并自动更新当前告警列表。

对于新接收到的告警,支持如下提示方式:

颜色的变化、图标的闪烁、声音。

4.2.4告警原因重新分配及屏蔽条件

提供手段以方便操作人员为指定的告警原因重新分配严重等级。

能根据操作员设定的告警屏蔽条件屏蔽所有符合条件的告警。

支持下面的告警屏蔽条件及其组合:

告警类型、告警级别、告警源。

4.3告警显示功能

在控制中心显示:

线路、车站顺序、车站各设备架、故障设备架、故障设备。

显示方式:

正常为绿色,故障设备车站为红色。

告警方式:

可闻告警信号,并区分即时告警和延时告警。

在网络拓扑图中以不同形式如链路变色、NE(网络单元)闪烁等,显示告警发生的位置及告警信息,并提示操作人员对告警进行确认。

网管系统针对不同严重级别的告警,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显示。

4.4记录打印功能

4.4.1建立系统运行、维护等关系型数据库。

自动生成统计、运行、报警等相关图表。

存储有关设备的故障和修复设备的信息。

打印有关设备的故障和修复设备的信息。

4.4.2提供告警的处理、查询和统计功能。

告警处理:

提供告警确认功能。

支持操作用户对所有从网元接收到,尚未确认的告警保持对用户的提示(如图标的闪烁等),直到用户进行确认或告警已经被清除。

对由网络通信故障造成告警清除信息丢失,操作用户可手动清除指定告警。

在日志中记录用户的手动清除操作,并在历史告警的确认血液中添加手动清除标记。

告警同步:

告警同步是把网管系统显示的告警与网元实际的告警状态进行核准,有人工和自动两种校正模式。

4.5工作方式

该系统平时采用轮询方式巡检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可定点检测,支持告警优先及广播工作方式。

4.6性能

性能监测、配置查询按自动(1秒~24小时可选)、手动的要求上报并存储,相关信息可检索、查询、复制和在其它PC机上显示、打印。

各子系统的故障告警信息所附的时标与该信息发生的时间差不大于1ms。

故障告警、配置变更和性能变更信息在到达车站设备收集口后,在5秒内到达控制中心。

各车站的集中维护设备具备60个信息输入点(包括数据口和干接点),以便为其它系统接入集中维护系统预留能力。

五、设备(平面)配置图

19英寸机柜

 

 

 

六、接口端子板图

 

1、端子排连接的信息有:

1)UPS信息

UPS输入频率、电流、输入电压、视在功率。

UPS输出频率、电压、电流、功率。

UPS旁路工作电压、电流、输出功率。

UPS电池工作状态、当前电压。

UPS电池充电电流、时间/放电电流。

UPS电池工作温度及过高或过低告警。

2)交流自切配电柜信息

电压(三相)、电流(三相)、频率和每一路、每一相累计的功耗。

3)高频开关电源信息

温度、交流电压、直流电压

2、其他开关量直接接入模块

七、设备耗电量

耗电量<350W。

八、机架外形尺寸

(长*宽*高mm):

主控箱300*165*123(挂壁式固定或机架式固定,孔侧距11.2,间距110,顶距20)。

 

变送器箱300*110*110;螺钉固定,导轨固定

九、车站设备的性能指标参数、接口指标参数

序号

名称

内容

说明

1

硬件接口

RJ45

2

通信整率

10/100M

自适应

3

通信地址

IP地址和端口

可配置

4

通信协议

TCP/IP

UDP

5

交换信息

集中告警报文信息、握手信息和反馈信息

1.车站设备监测监控项目

通信电源监测项目:

1.交流输入:

两路输入交流电压、电流。

监测精度±0.5%。

交流配电盘输出电压、电流(三相)。

2.电源柜输出:

各档-48V,-24V,+12V,-6V

(1),-6V

(2)直流输出的电压(V)电流(A)。

监测精度±0.5%。

3.蓄电池状态:

蓄电池充放电电压(V)电流(A)。

监测精度±0.5%。

4.温度:

电源模块温度、蓄电池温度及室内温度(℃)。

监测精度±1℃。

5.湿度:

室内湿度检测

最多可有44路模拟量输入。

通信电源控制项目:

交流开关控制。

整流模块开关控制。

空调开关控制(2路)。

蓄电池组及备用蓄电池组的均浮充控制。

整流模块的输出电流限制。

最多可有24路开关量,输入、输出可编程控制。

2.监控距离

不限。

3.报警项目

通信电源柜报警项目

交流输入报警:

交流输入电压允许的正常变动范围是220V+20%到-30%(即155V到264V),当大于264V时报警:

“交流电压过高超限”,当小于155V时报警:

“交流电压过低超限”。

直流输出报警:

对于不同额定电压的直流输出档分别设置如下:

对-48V档,输出大于58V时报警:

“直流-48V档输出电压过高”,当输出小于44V时报警:

“直流-48V档输出电压过低”;

对-24V档,输出大于28.5V时报警:

“直流-24V档输出电压过高”,当输出小于22V时报警:

“直流-24V档输出电压过低”;

对12V档,输出大于13.5V时报警:

“直流+12V档输出电压过高”,当输出小于11V时报警:

“直流12V档输出电压过低”;

对6V档,输出大于7.0V时报警:

“直流6V档输出电压过高”,当输出小于5.5V时报警:

“直流6V档输出电压过低”。

蓄电池放电时报警:

当蓄电池放电时报警。

蓄电池低电压报警:

当交流供电为零,蓄电池电压小于44.5V时,开始报警:

“蓄电池电压已低于44.5V”,并预告:

“蓄电池电压低于44.3V时电源柜将自动切断负载,停止供电!

”;

当交流供电为零,48V档电压为零时报警:

“蓄电池欠压保护动作,所有负载均被切断!

”。

过电流报警:

当48V档负载电流超过20A时报警:

“48V档负载电流超限(20A)”;

当24V档负载电流超过5A时报警:

“24V档负载电流超限(5A)”;

当12V档负载电流超过10A时报警:

“12V档负载电流超限(10A)”;

当6V档负载电流超过5A时报警:

“6V档负载电流超限(5A)”。

超温报警:

当模块温度超过75℃时报警:

“模块温度已超过75℃,当模块温度达到80℃时,将自动停止工作,待温度下降后恢复。

当柜体温度超过45℃时报警:

“当柜体温度已超过45℃,建议开启空调或增设柜体通风机,以便降温。

监控故障报警:

当对某一对象监控时,连接监控失败达到5次时,系统报警“监控失败”。

表示监控设备故障或通信线路故障。

报警形式

本系统具有多点多事件同时报警功能。

当发现监控对象故障时,能自动弹出报警窗口,显示所有监测到的故障信息,同时发出报警声音。

当值班人员按下“确认”按钮后,报警窗口消失,报警声音停止,但监测图画中故障点仍以红色显示,直到故障排除。

各车站设备所需采集的I/O监控点数及低速数据口暂按以下确定:

开关量输入(DI):

60点

开关量输出(D0):

24点

模拟量输入(AI):

40点

低速数据口(RS232/422):

2个

4.环境与电源适应性

工作温度:

0-50℃。

相对湿度:

10-90%@40。

振动工作:

5-17HZ,0.1//双幅偏移。

电源:

~220V±10%。

十、系统配套要求

所有的子系统和车站设备监测装置都用网线(双绞线)通过交换机联接至监控中心的集中监控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处理。

各子系统供应商必须提供连接至集中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以太网口)以及发送给集中监控系统的故障报警信息协议格式(通信协议书)以便能与各子系统进行正常数据交换。

各车站设备的监测(各子系统未监控的项目)作为独立单元直接与集中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硬件接口:

10M/100M以太网接口,软件基本协议TCP/IP。

十一、对其他各子系统的参数要求

本系统与各子系统采用本公司专用协议:

QB1200-02。

对各子系统的结构要求

如果每个接入集中监控维护系统的子监控系统,允许设立两个网管终端,一个位于分控中心,一个位于集控中心。

这两个网管终端的告警、工作状态、恢复事件等信息能自行保持一致、同步。

位于集控中心的子系统网管提供完整的告警、工作状态、恢复事件信息,控制、配置等功能可选。

两个子系统网管终端中至少一个提供与集中维护网管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

各子监控系统的接口要求

序号

名称

内容

说明

1

硬件接口

RJ45

2

通信整率

10/100M

自适应

3

通信地址

IP地址和端口

可配置

4

通信协议

TCP/IP

UDP

5

交换信息

集中告警报文信息、握手信息和反馈信息

各子系统提供的监控信息

各子系统经自诊断向集中监控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数据包含车站、架、子架、插板号及时间)。

a.实时故障告警信息

紧急告警信息:

公共电源模块、公共控制模块、公共输入模块故障,与车站监控点通信失败告警信息。

重要告警信息:

分路电源模块、分路控制模块、分路模块故障信息。

一般告警信息:

一般故障信息数据。

b.恢复事件信息:

人工修复或自动恢复等信息。

c.状态信息:

工作正常、工作不正常。

各子系统对其各接入设备的告警进行描述,并对其所符合的相关标准进行说明。

信令格式

信令格式(通信协议)必须先由各子系统供应商提供,再汇总后进行统一编制。

信息交换方式

集中监控终端与子系统网管终端之间一共交换两类信息:

告警信息和握手信息。

告警信息

当子系统监测到故障时,立即向集中监控终端发送告警信息,故障恢复时,发送故障恢复信息。

对于同一种故障,在未修复之前,不论该区管终端检测到多少次,对集中监控终端只允许成功发送一次。

握手信息

为检测集中监控终端与各子系统网管终端的联系是否正常联系,集中监控终端会不定期向各子系统网管终端发送握手信息,频率不高于1次/10分钟。

各子系统网管终端也可不定期向集中监控系统发送握手信息,频率不高于1次/10分钟。

当一方接收到握手信息之后,立即向发送方回送应答信息。

如果发送方在10秒内未能收到正确的应答信息,则在60秒后再次发送握手信息,如果三次握手仍未成功,则显示对方网管通信故障。

十二、其他技术指标

1、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大于10000小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小于30分钟,支持24小时连续工作。

2、通信接口:

10/100MBase-T。

  

3、处理速度:

在安全规则控制下,基于100M以太网环境,传输信息处理速率≥70Mbps,加密传输速率≥30Mbps。

4、环境适应性:

工作温度:

0-50℃相对湿度:

10-90%@40,振动工作:

5-17HZ,0.1〃双幅偏移。

5、抗电磁辐射:

符合FCC/VDEClassA。

6、电源:

~220V±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