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980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docx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

常用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无机物〕

2011-01-20来源:

 字体显示:

大中小阅读:

47次

无机物—镉

急救措施

应迅速离开现场,保持安静与卧床休息,至少观察24小时,可给依地酸二钠钙等药物治疗。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

戴好口罩和手套。

用湿砂土混合后将污染物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或收集后送回生产厂处理。

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当水体受污染时,可采用参加Na2CO3、NaOH或石灰和Na2S的方法使镉形成沉淀而从水中转入污泥中,将沉淀的污泥再做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

消防方法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无机物—铅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给饮足量温水,催吐。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

戴好防毒面具,穿好一般消防防护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枯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可采用中和法处理,对于受铅污染的土壤,可加石灰、磷肥等改良剂,降低土壤中铅的活性,减少作物对铅的吸收。

消防方法

灭火方法:

干粉、砂土。

无机物—铍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防止扬尘,小心扫起,转移回收。

对受铍污染的水体,可投加石灰乳中和,调pH8.5~9.5,使可溶性铍生Be(OH)2沉淀;对受铍污染的土壤可采用燃烧处理的方法,以使铍转化为不溶性和具有化学惰性的铍氧化物质。

燃烧后的残渣可在混凝土中封装填埋。

消防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灭火剂:

砂土、二氧化碳。

无机物—铬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

戴好口罩和手套。

收集回收。

国处理含六价铬废水的常用方法有硫酸亚铁-石灰法、离子交换法、铁氧体法等。

消防方法

灭火方法:

干粉、砂土。

无机物—铜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与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防止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枯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

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可采用参加纯碱中和,使铜以碱式碳酸铜形式沉淀而从水中转入污泥中,而污泥再做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

对于受铜污染的土壤,可采取排土、土层改良、深耕、施加石灰质矿物与磷酸钙等措施治理。

消防方法

灭火方法:

干粉、砂土。

禁止用水。

无机物—砷

急救措施

使误服或吸入的患者迅速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误服立即催吐、洗胃,急送医院抢救。

特效药二巯基丙醇〔BAL〕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泄漏处理须穿戴防毒面具和口罩。

用湿砂土混合,扫起,在空旷地方深埋。

消防方法

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无机物—镍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枯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回收。

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可采用参加石灰中和,对于受镍污染的土壤,可加石灰调节pH至碱性,以减少镍对作物的毒性。

消防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灭火剂:

干粉、砂土。

无机物—锌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防止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枯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回收。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

在专家指导下去除。

消防方法

灭火剂:

干粉、干沙。

禁止用水、泡沫灭火。

无机物—铊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碘化钾60mL灌胃。

洗胃。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心扫起,转移回收。

消防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灭火剂:

枯燥砂土。

二氧化碳。

无机物—黄磷

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

口服后无消化道腐蚀症状者用清水或0.1%高锰酸钾洗胃,再口服硫酸铜一匙后导泻。

忌服油类。

对下颌骨坏死者,必要时进展手术治疗。

保护肝脏。

皮肤烧伤:

立即用清水浸泡或湿布复盖创面以隔绝空气,用1~3%硫酸铜湿敷后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生理盐水湿敷(暗室中进展)或扩创去除磷粒。

早期忌用油膏。

处理烧伤的同时需注意处理全身中毒。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枯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倒至空旷的地方,枯燥后即自行燃烧。

如果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去除方法。

消防方法

灭火用雾状水喷淋。

无机物—红磷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

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枯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倒至空旷的地方,枯燥后即自行燃烧。

如果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去除方法。

消防方法

干粉、沙土。

无机物—磷化氢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的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消防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切断气源。

假设不能立即切断气源,那么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无机物—一氧化碳

急救措施

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解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

轻度中毒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对症治疗。

中度与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治疗。

有条件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

重度中毒者视病情应给予消除脑水肿、促进脑血液循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与预防迟发脑病。

对迟发脑病者,可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剂或治疗帕金森氏病药物与其它对症与支持治疗。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合理通风,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解(室)或强力通风(室外)。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或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

漏气容器不能使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去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消防方法

灭火,切断气源,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无机物—一氧化氮

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立即吸氧。

对密切接触者观察24~72小时。

与时观察胸部X线变化与血气分析。

对症、支持治疗。

积极防治肺水肿,给予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支气管解痉剂,肺水肿发生时给去泡沫剂如消泡净,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短期限制液体入量。

全理应用抗生素。

脱水剂与吗啡应慎用。

强心剂应减量应用。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消防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

无机物—二氧化氮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

立即吸氧,并给予对症处理;对密切接触者需观察24~72小时,注意病情变化并给予适当治疗;积极防治肺水肿,早期、足量给予糖皮质激素;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1%二甲苯硅油消泡气雾剂气管切开正压给氧;预防、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化学防护服(安全隔离)。

合理通风,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切断电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或强力通风(室外)。

消防方法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无机物—一氧化二氮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即时使用。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消防方法

本品不燃。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无机物—二氧化硫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消防方法

关闭钢瓶阀门,以杀灭火势。

用水冷却火场中的钢瓶,并应迅速将钢瓶转移至安全地带。

无机物—二氧化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误服者漱口,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切断火源。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或强力通风(室外)。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去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消防方法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无机物—二硫化碳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眼或皮肤污染(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对症支持治疗,防治脑水肿,早期给氧,有条件者给予高压氧治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发生肺水肿时慎用)等;利尿剂如速尿等;短期限制液体入量;镇痉剂用安定等;应用改善脑细胞代的药物如脑复新、GIK等;昏迷者同时给物理降温,如头部置冰帽等。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雾状水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的易燃性。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如有大量泄漏,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消防方法

灭火:

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无机物—溴酸钾

急救措施

应使吸入粉尘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眼睛受刺激、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

误服立即漱口,送医院急救。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枯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能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砂土

 

7、六六六

品名

六六六

别名

六氯化苯

熔点

159-160℃

沸点

288℃〔a异构体〕

理化

性质

外观气味

纯品为白色晶体,工业品为白色或淡黄色无定形固体,有难闻的霉臭味,是各种异构体〔α、β、γ、δ〕的混合物,其中α异构体占55%-7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苯和氯仿。

主要

用途

杀虫剂。

稳定

性和

危险

稳定性:

受热分解,产生光气、氯气、氯化氢高度烟雾;对酸稳定而极易被碱所破坏。

由于六六六在动物实验中测出了致癌效应,并且由于它的持久性〔难降解〕和生物积累性,在许多国家受到禁止或严格限制,我国在1983年停产,禁止在农田、蔬菜、果树等方面使用,在卫生防护方面限制使用。

安全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防尘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服。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

六六六是有毒物质,须特殊包装、标记、贮藏、运输,要严格与粮食、食品等分开,并要注意防止与人体接触。

对大量六六六废弃物建议用燃烧法处理。

应急

措施

急救措施

误服六六六中毒,要立即催吐,先饮盐水,再用1%硫酸铜或注射可朴吗啡催吐,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洗胃,再注入20-30g硫酸镁导泻。

皮肤接触中毒,就用肥皂水清洗,在患处涂敷氢化可的松软膏,眼睛用2%盐酸普卡因点滴。

呼吸困难者,要给氧气,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和山梗茶碱等。

泄漏处置

用砂土吸收安全处置,不得冲入下水道。

将溢漏物扫入有盖容器中;如果适当,首先湿润防止扬尘。

小心收集剩余物,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让这种化学品进入环境。

消防方法

不燃。

可使用任何灭火剂。

 

8、五氯酚

品名

五氯酚

别名

五氯苯酚

熔点

190-191℃

沸点

309-310℃〔分解〕

理化

性质

外观气味

无色薄片或升华为带有特殊气味的针状结晶。

溶解性

易溶于乙醇、乙醚,溶于苯、石油醚,不溶于水。

主要

用途

杀虫剂。

稳定

性和

危险

稳定性:

光照下,能以相当快的速度分解,脱去氯化氢,颜色变深。

常温下易挥发。

危险性:

加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氯离子的烟雾。

安全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

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鞋、袜、戴口罩、手套。

工作完毕,必须用肥皂水洗手洗脸。

应避光通风处贮存,不许与食用化工产品或氧化剂等共贮混运。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化学品手套。

其他

作为农药使用,施药水田10天不得排水。

含有五氯酚〔王氯酚钠〕的废水,废弃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方能排放。

五氯酚〔五氯酚钠〕对鱼的毒性很大,靠近鱼塘的稻田不宜使用,接触五氯酚〔五氯酚钠〕的器械不可在鱼塘清洗,以防对鱼类造成毒害。

应急

措施

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被五氯酚污染的衣服,用水和肥皂清洗污染的皮肤。

对观察对象应密切观察病情况24h,特别注意意识与体温变化,与时采取必要措施。

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尤其是患者发热时,不必等待高热出现即应积极采取各种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冬眠药物等,以争取良好疗效。

本病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合理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给予糖皮质激素,供应能量。

泄漏处置

对泄漏物处置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砂土混合,送指定填埋场掩埋,污染地面须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亦可撒上枯燥石灰混合,经稀释的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消防方法

灭火: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9、莠去津

品名

莠去津

别名

阿特拉津、莠去尽

熔点

173-175℃

沸点

113℃〔6.67Pa〕

理化

性质

外观气味

纯品为无色结晶,40%悬浮剂为白色粘稠可流动液体,50%可湿性粉剂为灰白粉末。

溶解性

难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

主要

用途

农用除草剂。

稳定

性和

危险

稳定性:

在较高温度下能被较强的酸和较强的碱水解。

危险性:

低毒除草剂,易在土壤或沉积物中下迁移而进入地下水,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

安全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

现场不得吸烟、喝水、进食。

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

轻装轻卸,防止容器破损。

防潮、防高温曝晒、防雨淋。

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持库温在结晶点以上,防止冻裂容器与变质。

严禁接触火种。

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的仓间,专人保管。

呼吸系统防护

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防毒面具。

身体防护

穿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球坛胶防护手套。

其他

 

应急

措施

急救措施

应使患者脱离现场。

皮肤污染立即更换衣服,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

误服立即送医院抢救。

泄漏处置

用砂土吸收,安全填埋。

污染地面用石灰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消防方法

灭火:

干粉、泡沫、砂土

无机物

1、镉

品名

别名

 

熔点

320.9℃

沸点

767℃〔±2℃〕

理化

性质

外观性状

六边形晶体,银白色有延展性的金属。

溶解性

不溶于水,缓慢地溶于盐酸和硫酸中,与硝酸作用较快。

主要

用途

用于电镀工业,也用于制造合金、电池、焊料与半导体材料等。

稳定

性和

危险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性:

镉尘遇热、明火或氧化剂金属,NH3、Zn、Se和Te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响而着火。

镉尘遇明火易爆炸。

镉尘能与氧化物发生强烈反响。

安全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

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的仓间。

远离热源、火种。

防止受潮。

与食用原料隔离储运。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急

措施

急救措施

应迅速离开现场,保持安静与卧床休息,至少观察24h,可给依地酸二钠钙等药物治疗。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

戴好口罩和手套。

用湿沙土混合后将污染物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或收集后送回生产厂处理。

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当水体受污染时,可采用参加NaCO3、NaOH或石灰和Na2S方法使镉形成沉淀而从水中转入污泥中,将沉淀的污泥再做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

消防方法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2、铅

品名

别名

 

熔点

327.43℃

沸点

1740℃

理化

性质

外观性状

蓝灰色的,柔软的金属。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

主要

用途

主要用作电缆、蓄电池、铅冶炼、废杂铜冶炼、印刷、焊锡等。

稳定

性和

危险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性:

不能与NH4NO3、ClF3、H202、NaN3、Zr、乙炔钠、各种氧化剂共存。

铅尘遇热或明火会燃烧。

加热分解会释放出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