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407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docx

资产评估评分标准

第1页,共26页资产评估业务底稿评分标准(二00八年八月)

一、管理类工作底稿

管理类工作底稿反映的评估程序主要有:

签订评估业务约定书、编制评估计划、评估机构内部复核工作、工作底稿归档。

(一)签订评估业务约定书的要点、打分要求

1、根据《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指南》(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评协字【1999】53号)的相关规定,可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1)业务约定书是否由资产评估机构和委托人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订。

(2)业务约定书中关于评估的有关要素是否全面、完整,主要要素是:

a.签约双方的名称;

b.委托资产评估的目的;

c.资产评估范围;

d.签约双方权利与义务;

e.资产评估基准日;

f.出具资产评估报告的时间要求;

g.资产评估报告的使用范围;

h.资产评估收费;

i.约定书的有效期限;

j.违约责任;

k.签约时间等。

2、打分要求打分可根据上述关注要点进行判断:

(1)上述要点

(1)、

(2)中的要素点具备90%以上的,可打3分;

(2)上述要点

(1)、

(2)中的要素点具备60%-90%以上的,可打2分;

(3)上述要点

(1)、

(2)中的要素点不到60%的,打1分;

(4)无业务约定书的,打0分;

(5)无“签约双方名称、评估目的、评估范围、评估基准日”中任何一项的,打分不超过1分。

3、其他

(1)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应在业务约定书中进行明确,检查中可提示。

(2)通过核查评估业务约定书的相关内容,明确评估报告与委托方要求是否一致,如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基准日,以及其他的委托方评估工作时间要求等。

(3)评估业务约定书是评估机构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关注内容与形式过于简单的业务约定书及报告。

(2)编制评估计划的要点、打分要求

1、根据《资产评估计划指南》(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评协字【1999】53号)的相关规定,可重点关注是否包含以下要点:

(1)评估项目的背景;

(2)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的价值类型及评估基准日;(3)评估方法及评估主要程序;

(4)人员计划及分工、现场工作计划;

(5)时间进度;

(6)风险控制、质量管理及计划审核。

2、打分要求打分可根据打分原则和上述关注要点进行判断:

(1)上述要点中的要素点具备5个以上,且清晰、合理的,可打3分;

(2)上述要点中的要素点具备4以上的,且具备合理性的,可打2分;

(3)上述要点的要素点不到4的,打1分;

(4)无评估计划的,打0分;

3、评估计划的繁简程度取决于评估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评估目的评估计划是评估业务操作指导性文件,也是控制性文件;评估计划与评估业务存在对应性。

评估实务中,小型评估业务相对应评估计划相对会简单些。

主要针对大型、较大型评估业务(评估对象价值量大、资产量大、作业点多、核算单位多、安排的评估人员多、评估情况复杂等),评估计划尤为重要。

计划的合理性也体现在计划与业务规模等的对应关系中。

(3)评估机构内部复核工作的要点、打分要求

1、根据《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办发【1996】23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评估机构内部复核工作可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1)评估机构的复核制度(复核程序、复核人职责)是否建立、并符合其业务状况;

(2)复核记录所反映的复核程序与被检查评估机构的复核制度相一致;

(3)复核记录(复核意见)是否清晰;复核人员意见是否签字;

(4)复核记录是否保存完整。

2、打分要求:

(1)上述要点全部符合的,打3分;

(2)上述要点符合3点的,打2分;

(3)低于3点的,打1分;

(4)无记录的,打0分。

对于仅有复核情况电子文档的,应保留电子文档底稿,且对主要问题应形成纸质底稿。

仅有电子文档复核过程的,打分不超过“2”分。

对于无复核意见记录,仅有发文单的情况,可以视为复核程序履行不到位(发文单不代表复核程序),打分为“1”分。

(四)工作底稿归档的要点、打分要求

1、根据《资产评估工作底稿指南》、《资产评估档案管理指南》《(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评协字【1999】53号)的相关规定,在检查中,可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1)工作底稿是否索引编号和顺序编号。

(2)工作底稿记录的字迹是否清晰。

(3)工作底稿内容是否完整并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评估档案。

(4)工作底稿档案是否立卷归档,档案编制及责任人员签字齐全。

(5)评估底稿档案是否在评估报告完成后一个月内归档。

2、打分要求打分可根据上述关注要点进行判断:

(1)上述要点全部具备的,打3分。

(2)具备上述要素3—4点的,打2分。

(3)具备3点以下,打1分。

(4)全部没有的,打0分。

2、操作类底稿及评估报告的要点、打分要求

(1)现场调查程序的要点与打分要求

1、需通过底稿反映,关注要点有:

(1)是否进行现场调查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和时间是否充足;

(2)是否取得资产清单、资产产权资料或证明文件;

(3)现场与相关人员的访谈记录是否完整、清晰;

(4)财务数据的摘录是否完整、清晰;

(5)资产清查核实记录是否全面;

(6)资料分析与情况核实记录,以及收集的资料是否全面、有效;(7)该程序,一定程度上,需对“4”的内容进行检查后,再对“3,现场调查”进行判断

2、打分要求

(1)对于上述要点能够全部满足,且清查记录完整,资料收集齐全的,可以打3分;

(2)各要点全部满足,清查记录较完整、资料收集基本齐全的,可以打2分;

(3)资料收集严重不全、资产清查记录差、财务数据不完整的,可以打1分;

(4)50%以上的要点基本没有,且无所收集的资料,无法判断是否进行现场调查的,打0分。

(2)“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评估业务检查底稿”要点与打分要求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

3现场调查

4★收集评估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收集评估资料,并确信资料来源可靠性

分析、调整所收集评估资料的过程、依据和结果

5★评定估算,包括下列内容:

对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基本评估方法适用性的分析对实现评估技术思路的具体评估方法适用性的分析

采用成本法的,确定完全重置成本和成新率(各相关贬值因素)的过程和结果

④采用市场法的,参照物与评估对象的可比性分析以及根据评估对象与参照物的差异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⑤采用收益法的,是否有预测未来收益,确定收益期和折现率等相关参数的过程和结果

⑥对初步评估结论进行分析,形成合理的最终评估结论的过程⑦评估假设的合理性

⑧确信外聘专家工作的合理性

1、对于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应重点关注:

(1)底稿反映的资产清查过程是否符合程序要求、资产状况(不限于产权状况)是否核查清楚;

(2)资产价值内涵与特点、影响资产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否合理归纳;(3)评估假设或评估条件是否依据充分、合乎逻辑、具有现实性;

(4)评估方法是否与评估目的及资产状况相匹配;

(5)有关信息资料是否满足评估方法使用的需要;

(6)估算过程是否清晰、准确,主要参数来源是否可靠、适用;

(7)评估结论确定过程分析是否合理;

(8)专家工作成果合理性的确认。

2、打分要求

(1)资料收集方面

a.对于资料要素齐全、关联度高、现实性强,评估人员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形成分析结果,可以打3分;

b.资料基本齐全,有分析过程,分析结果基本合理,可以打2分;对

c.于资料要素严重不全、关联度低、现实性不强,资料未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未形成分析结果,可以打1分;

d.基本无资料,无分析过程和结论,打0分。

(2)评估假设和条件、专家工作成果确定方面

a.对于评估假设与条件设定的依据充分、合理性与现实性强,合乎逻辑的;对于专家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合理确认与使用的,可以打3分;b.对于评估假设与条件设定的依据比较充分、与现实政策、方法要求基本吻合,具有逻辑性,合理性能够确认;对于专家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基本能够确认与使用的,可以打2分;

c.对于评估假设与条件设定的依据不充分、合理性、现实性、逻辑性差或难以判断的;对于专家工作成果的合理性判断,较差或难以确认的,可以打1分;

d.基本无资料,或合理性极差的,打0分。

(3)方法确定与使用方面

a.对于评估方法适用的分析过程清晰、结论合理,具体路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方法使用中,重要参数口径一致、来源可靠、主要影响价值因素考虑周全、计算正确的,可以打3分;

b.对于评估方法适用的分析结论基本合理、具体路径具有可操作性,口径一致,考虑比较周全、计算无重大错误的,能够确定合理性,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对稍差的,可以打2分;

c.对于评估方法适用的分析过程欠缺、结论合理性难以判断,具体路径未分析描述和可操作性较差,方法使用中,重要参数口径缺乏一致性、来源可靠性难以判断、主要影响价值因素考虑存在遗漏、计算存在错误的,合理性差的,打1分。

特别是计算公式和计算中存在低级错误的,打1分;

d.对于基本没有资料,无分析过程、分析结论不具备合理性,方法使用不当,计算严重错误等的,完全不具备合理性,可以打0分。

评估报告内容规范性及完备性:

8委托方名称

9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10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

11评估目的

12价值类型及其定义

13评估基准日

14评估假设及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分析

15评估依据

16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的过程和情况

17分析、验证、整理评估资料的过程和情况

18★评估方法运用实施过程和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评估方法

选择评估方法的过程和依据

评估方法的运用和逻辑推理计算过程

④资本化率、折现率、价值比率、成新率等重要参数的获取来源和形成过程

⑤对初步评估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最终评估结论的过程

19评估结论

20特别事项说明

21评估报告日期

22评估机构及注册资产评估师盖章签字

23附件(备查文件)

24资产评估明细表

1、对于“评估报告内容规范性及完备性”方面,应重点关注:

(1)评估要素是否齐全、资产权属是否清晰;

(2)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和依据是否详细、合理;

(3)评估方法的运用和逻辑推理计算过程是否准确;

(4)对初步评估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最终评估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

(5)特别事项说明的内容是否充分。

2、打分要求

(1)报告基本内容方面

a.对于报告基本要素(8——13、15、21——24项)齐全、规范;内容完整,相关描述或说明清晰、准确的,可以打3分;

b.对于报告基本要素(8——13、15、21——24项)齐全、较规范(存在瑕疵);相关描述或说明与底稿内容一致的,描述或说明基本清晰、附件等略有不完整,可以打2分;

c.对于报告基本要素(8——13、15、21——24项)缺乏、内容非常不完整(附件、明细表),规范性差(报告签字盖章不完整、明细表内容不规范);相关描述或说明不清晰,除十分明确的内容外的部分与底稿内容不一致的,可打1分;

d.对于报告基本要素严重缺乏,不规范,十分明确的内容与底稿不一致,无附件、明细表;无签字盖章的,打0分。

(2)评估方法运用、结论确定、披露事项方面

a.对于评估方法选用的分析过程清晰、依据充分、结论合理;方法使用中,重要参数口径一致、来源可靠、主要影响价值因素考虑周全、计算正确;评估结论分析清晰、结论合理;特别事项披露适当的,可以打3分;

b.对于评估方法适用的分析结论基本合理;口径一致,考虑比较周全、计算无重大错误的情形,能够确定合理性,特别事项披露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对稍差的,可以打2分;

c.对于评估方法选用的分析过程欠缺、方法选用合理性难以判断;方法使用中,重要参数口径缺乏一致性、来源可靠性难以判断、主要影响价值因素考虑存在遗漏、计算存在错误;评估结论分析过于简单,合理性差;特别事项披露存在较重大遗漏或偏颇的,打1分;

d.对于方法选用无分析过程或分析结论不具备合理性,方法使用不当,计算严重错误,评估结论完全不具备合理性,特别事项披露严重遗漏的,可以打0分。

3、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检查底稿”要点与打分要求

(一)“评估底稿规范性与完备性”要点与打分要求

4★收集评估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被评估企业的信息资料及与其相关的其它信息资料,并进行审慎分析,确信信息来源是可靠的和适当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①被评估企业类型、评估对象相关权益状况及有关法律文件

②被评估企业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发展前景

③被评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核心技术、研发状况、销售网络、特许经营权、管理层构成等经营管理状况

④被评估企业历史财务资料和财务预测信息资料

⑤被评估企业资产、负债、权益、盈利、利润分配、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

⑥被评估企业相关资产的产权权属证明文件

⑦评估对象以往的评估及交易情况

⑧可能影响被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宏观、区域经济因素

⑨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

⑩参考企业的财务信息、股票价格或股权交易价格等市场信息,以及以往的评估情况等

⑪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有关信息

⑫评估目的对应的经济行为文件

1、资料收集方面

收集的信息资料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

被评估企业的基本信息资料;宏观、区域经济因素以及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信息;被评估企业所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有关信息资料以及参考企业的相关资料;

(1)根据资料信息的特点,检查中可重点关注:

a.被评估企业权益、资产、负债、盈利历史及现实状况及预测情况;b.被评估企业生产能力、产品、资产结构及配置、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及条件等;

c.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及发展前景;

d.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信息以及同类型企业交易实例。

上述资料的完备性、相关性、适当性反映评估人员对被评估对象了解的程度,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细、越全面,越有利于评估人员分析和判断。

(2)打分要求

a.对于资料要素齐全、充分、关联度高、现实性强的,可以打3分;b.资料基本齐全、完整,具备较好关联性的,可以打2分;

c.对于资料要素严重不全、关联度低、现实性不强的,可以打1分;d.基本无资料,打0分。

2、调整与说明方面

(2)★分析、调整所收集评估资料的过程、依据和结果(对历史财务数据的调整通常包括以下事项):

①调整被评估企业和参考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②调整不具有代表性的收入和支出,如非正常和偶然的收入和支出③调整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和溢余资产及与其相关的收入和支出(3)收集委托方关于被评估企业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的说明,包括对非经营性资产、负债、溢余资产情况说明

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评估人员对被评估企业和参考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及对资产配置、资产状况与经营收益之间关系的分析,以正确判断资产状况与企业收益之间的配比关系。

这样的调整和分析,既包括在评估基准日时点的财务资料也包括对历史年度(一般评估基准日前3年-5年)财务数据的调整。

b.重要的前提、假设、限定条件等,需要结合评估目的、评估价值类型和评估方法进行判断。

(2)打分要求a.各要点清晰、明确,与底稿内容保持一致性,对评估价值影响分析过程完整,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全面,结论合理,可以打3分;b.各要点清晰、明确,与底稿内容保持一致性,对评估价值影响分析过程基本完整,主要影响因素考虑无重大遗漏,结论合理,可以打2分;c.各要点描述不清晰、欠明确,或与底稿内容存在不一致情况;对评估价值影响分析过程不完整,主要影响因素考虑不充分,结论合理性难以判断,可以打1分;d.无相关内容,或有内容但存在重大错误,打0分。

3、无形资产说明方面

11★有关无形资产的说明内容:

⑪无形资产的权属⑫使用的信息来源⑬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前景⑭无形资产的历史状况⑮无形资产的竞争状况⑯无形资产的前景⑰无形资产以往的交易情况

(1)关注重点该部分为对无形资产的描述内容,有的会在报告的正文部分,有的会在评估技术说明部分。

可重点关注:

a.无形资产权属是否清晰,体现方式是否明确;b.无形资产的收益方式及前景;c.使用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性。

(2)打分要求a.相关内容清晰、全面,与底稿内容保持一致性,信息来源可靠、有效,可以打3分;

第23页,共26页b.相关内容清晰、较全面,与底稿内容基本保持一致性,信息来源基本可靠、有效,可以打2分;c.相关内容描述不清晰、过于简单,不全面,或与底稿内容存在较大不一致情况;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有效性、合理性难以判断,可以打1分;d.无相关内容,或有内容但存在重大错误,打0分(不适用除外)。

4、评定估算的内容

12★有关评估方法的说明内容:

⑪使用的评估方法及其理由⑫评估方法中的运算和逻辑推理方式⑬折现率等重要参数的来源⑭各种价值结论调整为最终评估价值的逻辑推理方式13评估结论

(1)关注重点该部分内容一般在评估技术说明部分会较详细描述。

对于无评估技术说明的,应结合评估报告正文部分与评估工作底稿进行检查。

重点关注:

a.评估方法选择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限定性条件)以及具体方法路径的适用性(收集的资料和信息条件);b.评估假设的现实性、合理性;c.计算口径是否具有一致性;d.参数来源是否可靠、参数计算过程及结果是否正确;e.估算过程、分析判断过程是否完整、结论是否合理。

(2)打分要求打分要求与工作底稿的评定测算方面的基本一致。

a.对于方法选择分析充分、方法适用;参数口径一致、来源可靠、有效,测算过程完整、调整和计算结果准确,结论分析合理的,可以打3分;b.对于评估方法适用的分析结论基本合理;口径一致,影响因素考虑比较周全、计算无重大错误,能够确定结论分析的合理性,可以打2分;c.对于评估方法选用的分析过程欠缺、方法选用合理性难以判断;方法使用中,重要参数口径缺乏一致性、来源可靠性难以判断、主要影响价值因素考虑存在遗

第24页,共26页漏、计算存在错误;评估结论分析过于简单,合理性差的,打1分;d.对于无相关内容,或方法选用无分析过程或分析结论不具备合理性,方法使用不当,参数口径不一致,计算严重错误,评估结论完全不具备合理性的,可以打0分。

5、评估报告基本要素方面

22特别事项说明23评估报告日期24评估机构及注册资产评估师盖章签字25附件(备查文件)26资产评估明细表重点与打分要求等,参看前述相关内容。

五、常见问题

(一)工作底稿方面1、缺少内容、缺少记录;未按照评估规范及底稿指南的要求进行编制,缺少工作记录,仅有外部获得的资料,有的还不齐全;2、记录不清晰,格式不规范;3、缺乏体系性,无标识、无索引、无编号;4、未按照《资产评估档案管理指南》管理底稿。

未及时归档(两方面),档案无目录、未分类,无复核人签字,装册无次序。

(二)评估报告方面1、结构不完整,缺少必要内容;如:

缺评估技术说明,或内容不完整,评估案例在底稿中无相关内容。

2、缺少附件或附件不完整;如:

缺承诺函、权属文件等。

3、内容不衔接,报告前后内容之间、报告与底稿内容之间等存在不一致。

4、评估范围的不一致性;

第25页,共26页5、权属描述不清,未履行核查程序;6、现场清查不到位,描述不清楚;7、假设条件不科学、不合理,限制条件不适当;8、披露不完整、不全面、不深入。

(三)资产评估程序方面1、对资产的特点、评估目的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之间缺乏分析、判断;2、思路不清晰,评估程序需要执行哪些、需要看什么、要什么、明确什么不清楚;3、模型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参数的含义、来源、分析缺乏过程和相应的合理性;4、报告不知如何编写,报告缺乏说服力。

问题存在于评估程序的相关阶段,承接时未明确基本事项,业务约定书签订时遗漏重要部分内容,编制评估计划无审核与批准、未得到有效执行,资产清查不全面、方法不得当未达到清查目的,评定估算阶段方法使用不当,计算不准确,出现低级型错误,编制和提交报告时复核层次不清、职责不清、流于形式;一味追求无纸化办公,忽略工作痕迹留存的必要性;底稿归档时未进行分类整理,底稿排列次序混乱等。

(四)按资产类型区分的问题1、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界定不清,存在性与获利方式不明确;

(2)未独立获取评估所依据的信息,参数确定随意性大;(3)缺乏价值分析过程,假设条件等不具有合理性;(4)计算过程不完整、缺乏逻辑性。

2、房地产

(1)对房产与地产的关系认识比较模糊;

(2)对房地产市场价值的内涵所包括的因素认识不全;

第26页,共26页(3)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时,参考案例的适用性、现实性不足,比较因素考虑不全面;(4)假设开发法评估时,假设前提和预测过于乐观的情形较多;(5)土地使用权评估时,对土地性质的认识不清,价值判断存在偏差。

3、设备类及资产组合

(1)清查程序不完整,对资产状况掌握不全面、不深入;

(2)重置全价来源依据不够充分,相关费用考虑不齐全;(3)资产价值内涵中是否含有无形资产价值判断不清;(4)经济寿命判断缺乏分析过程;(5)采用收益法评估时,价值边界不清,收益核算存在偏差,测算模型运用不准确;4、企业价值

(1)对项目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对项目风险未充分关注;

(2)方法选择的缺乏有效的分析和判断;(3)未认真进行财务资料的分析及资产清查;(4)过于依赖被评估单位提供的收益预测资料,或预测过于随意,未独立对其未来运营环境、经营条件、资产状况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客观分析;(5)帐面未反映的资产,非经营资产、溢余资产、闲置资产、投资性债务等,在各评估方法中,分析和判断不全面;(6)评估假设条件与评估目的,价值类型,经济政策及经济环境、企业客观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或不符,假设的合理性差;(7)具体评估方法的使用上存在错误;(8)重要参数的来源依据不充分,或计算过程不详细,结果的合理无法判断;(9)无最终评估结果确定的分析过程,或分析过程不清晰、不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