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5028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护套说明书Word格式.doc

功能特点

★全自动人性化设计,操作简单、方便。

★多重机械、电子保护,安全可靠。

★采用LCD液晶显示器,观察方便,显示直观,准确无误。

★具有连续输出、断续输出、耐压试验三种工作方式,功能齐全。

技术指标

发射机

电源:

AC220V±

10% 5A;

输出电压:

DC0∽10KV负极性;

输出电流:

连续、断续 0∽1A

体积:

350×

320×

370

重量:

18Kg

接收机

电流计:

10-0-10mA

灵敏度:

0.50mV

1.5V

120×

230

1Kg

二、仪器面板及功能介绍

发射机面板

电压档位调节(7)

高压输出端(5)

LED报警(3)

220V输入

(2)

电源总开关

(1)

升降压开关(8)

LCD液晶显示器(6)

确认操作(9)

方式选择(10)

地线引出端(4)

图1

功能介绍(参考图1)

(1)电源总开关

接通和关断电源

(2)220V输入

10%电源输入端

(3)LED报警

当仪器检测到内部错误(过流、过压)时,或升压的过程中,开始闪烁,提示操作人员。

(4)地线引出端

操作仪器时,此端应可靠接地,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5)高压输出端

仪器输出端,为测量故障和耐压试验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压,操作时,应使用专用的高压线,并套上高压帽。

(6)LCD液晶显示器

人机对话接口,显示当前的操作状态和参数,提供用户参考。

(7)电压档位调节

在测试过程中,根据现场需要可选择不同的电压和电流档位。

(8)升降压开关

当档位确定后,左右拨动升降压开关,可进行升压和降压调节,在升压的过程中LED报警灯会闪亮提示用户注意。

(9)确认操作

开机后选择工作方式后,按此键可进入该工作状态,进入某种工作状态后,按此键也可退出至工作方式子菜单。

(10)方式选择

开机进入工作方式子菜单后,按此键可进行工作方式之间的切换,在连续和断续输出时,此键作为自动降压;

在耐压使用时,此键作为计时开关。

接收机面板

直流输入端(4)

表头(5)

交流输入端

(3)

电量指示

(2)

公共输入端(6)

幅度旋钮(7)

开关

(1)

调零旋钮(8)

图2

功能介绍(参考图2)

(1)开关

接通和关断电源;

(2)电量指示LED

当电池不缺电时,开机后点亮为红色,当电量过低时,指示灯变为绿色;

(3)交流输入端

当发射机工作在断续模式下可采用此端输入;

(4)直流输入端

当发射机工作在连续或断续模式下可采用此端输入;

(5)表头

显示信号的方向和强弱;

(6)公共输入端

配合交流输入端或直流输入端采集信号;

(7)幅度调整

在测试过程中,当信号较弱时,可通过此旋钮调整其幅度;

(8)调零旋钮

通过此旋钮使表针指向零位,当输入为交流端输入时可不进行调零;

注意:

在接收机左侧留有A字架输入端口,根据需要可采用A字架输入,等同于上面的直流端输入法;

四、故障点初测的原理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故障点的初测原理

1、知道电缆外护套的分布电阻

一般情况下,电缆外护套的电阻是均匀分布的,根据这样特点可测出故障点的大概位置,方法如下:

1)缆外护套的电阻为R0/km,打开电缆外护套的接地点,接线如图3所示;

2)在末端将芯线和外护套连接,接紧!

3)在测试端的芯线和外护套上接毫伏表(万用表毫伏档),表笔直接与芯线和外护套接紧,不要接到仪器输出线的夹子上,避免接触电阻影响毫伏表的测量结果。

4)仪器设置在连续输出档,调整输出电压,使输出电流达到A1(毫安,最好是整数如100.0mA),这时读取毫伏表上的读数V1(毫伏);

5)故障点的距离Lx(km)=V1/(A1×

R0);

200.0

发射机

100.

毫安表

毫伏表

图3

例1:

外护套每千米长度的电阻R0=0.056欧姆/千米

项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U(mV)

0.55

0.56

0.57

I(mA)

100.2

100.1

100.3

R(Ω)

0.00548

0.00559

0.00568

x(m)

97.8

99.8

101.4

平均长度(m)

99.8

2、不知道电缆外护套的分布电阻,知道电缆的长度L

1)按照图3接线;

2)打开电缆外护套的接地点;

3)在末端将芯线和外护套连接,接紧!

4)在测试端的芯线和外护套上接毫伏表(万用表毫伏档),表笔直接与芯线和外护套接紧,不要接到仪器输出线的夹子上,避免接触电阻影响毫伏表的测量结果;

5)仪器设置在连续输出档,调整输出电压,使输出电流达到A1(最好是整数如100.0mA),这时读取毫伏表上的读数V1;

6)再将仪器移到电缆的另一侧(末端)进行测量,让输出电流值与始端测量时的数值一致,这时毫伏表的读数为V2;

7)故障点距离始端的距离Lx=(V1×

L)/(V1+V2);

8)也可以用比例来表示故障点的距离(V1×

100)/(V1+V2);

例2:

不知道外护套分布电阻,知道电缆的全长1500米

在电缆的两端分别测试并记录数据,测试时尽量保证电流值相等

始端(V1)

末端(V2)

5.51

2.78

100.1

故障距离始端(米)

L*×

(V1/(V1+V2))=996.98

故障距离始端%

V1/(V1+V2)×

100%=66.5%

仪器的使用方法

1)在仪器使用前应验明电缆无电,电缆的两端必须与使用设备、电器柜分离,电缆两端外护套断开接地;

2)将仪器的保护接地线、接地线接在公共接地网上,将仪器高压输出线夹在被测电缆的金属护层上,芯线末端与外护套可靠连接,仪器连接端盖上高压帽;

3)将万用表置于直流200mV档,表笔直接接到电缆芯线和外护套上,不要接到仪器的高压钳子上,以免接触电阻影响测试精度;

4)打开发射机电源开关,显示界面如图4,工作方式选择连续输出,按“确认”键进入,选择电压档位,如选择2档,如图5所示,拨动升降压开关,监视电流和功率,直至电流功率到合适的大小,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选择”键回零,重新选择合适的电压档位,拨动升降压开关,直至电流功率到合适的大小;

图4图5

连续输出:

输出直流,主要用于初测故障点时使用,一般连续输出功率调节至100W—200W之间;

断续输出:

输出脉冲直流,间隔3秒输出一次1秒脉宽直流,主要用于故障定点时使用,一般输出功率调节至200W—300W之间;

耐压试验:

主要用于电缆的预防性检测,可测得电缆的泄露电流界面如图7所示;

图6图7

当仪器检测到内部系统正常时,会在屏幕上显示“电压电流值正常”,如图6所示,当检测到非法操作或内部错误时,也会有相应的提示。

在做耐压试验时,有计时功能,当电压升到适合要求时,按“选择”键开始计时,再按“选择”键计时停止,再次按下时计时清零。

完成某项操作,需要插拔高压线时,应确保设备已停止输出,并确保外护套上残留电量已放掉!

可通过屏幕监控残存电压值或关机等待2-3分钟来保证安全。

五、故障定点的原理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故障定点原理

电压测量误差,电缆总长度误差,及电缆蛇形敷设引起的偏差等,使定位不准,通过跨步电压法定点最有效,下图为跨步电压法精确定点示意图。

从护套不良点流入土壤的电流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负极性,土壤表面电位呈漏斗状分布,跨步电压法正是通过探棒寻找土壤中电势最低点或跨步电压零点,精确定点。

仪器置于脉冲档,升高电压使输出电流经电缆护套故障点入地,在故障点周围产生一个直流电压场即跨步电压,通过接收机的两根探测钎沿电缆路径测量电位的变化情况。

当靠近故障点时,电位差将迅速增加,并在故障点前、后点测量时,电位差达到最大值;

当两电极位于故障点正上方而且距故障点前后距离相等时,电位差为零,表针指示为零;

当两电极越过故障点后,测量电位由大逐步减小且极性相反。

故障寻测时,先沿电缆路径方向找出极性变化区域,再精确找到“零”电位点,即可精确地找到故障点。

若遇多点故障,则可沿电缆路径测数处“极性变化点”,再分别找到数处地电位突变的“零”电位点,以确定各个故障点的精确位置。

接收机

初步测试工作完成后,关断电源,对高压输出端及被测电缆充分放电,去掉万用表、毫安表,拆掉末端电缆芯线与外护套的连接。

故障点精确定点前,一般应先确定电缆走向以及故障点的粗测位置。

对于长度较短的电缆,也可直接进行定点工作。

连接好定位电源即发射机之后,使其工作在断续工作方式下,根据现场调节电压,直到电流功率到合适的大小。

沿着电缆路径方向,在电缆的正上方将两根探测钎插入地下(也可使用A字架),两电极间的距离可在0-5米之间,测试时电极前后方向及间距一般要保持不变。

不断前移两电极的位置,先找到极性发生变化的地段,再准确找出断续信号为“0”的点,即为故障点。

1)在遇到电缆上方为水泥路面或建筑物等无法插入电极时,可离开电缆,沿平行方向进行探测。

2)当有多个接地故障点时,处理完一个,再查找下一个。

3)测试时不一定要先进行故障的初步定位,如果电缆不太长(如小于1000米),可以直接定点。

1、测试时将仪器的保护接地线和接地线可靠的接地;

2、电压档和工作方式切换时,应降压回零,等输出残存电压小于100V后,再调节档位,重新从零开始升压;

3、打开电源前将电压档位旋到0KV;

4、操作时,高压输出端子应套上高压帽;

1、测试发射机1台

2、接收机1台

3、万用表1台

4、探测钎2根

5、高压输出线1根

6、接地线1根

7、电源线1根

8、接收探测线2根

9、短接线1根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