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880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0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docx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篇》》

目录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第一讲《三国演义》3

■开栏小语3

■目标导航3

■走进名著3

【名著亮相】3

【作者名片】3

【名人点击】3

【名著内容】3

【艺术特色】3

■■名著演练3

【选文之一】3

曹操煮酒论英雄3

【选文之二】3

刘玄德三顾茅庐3

【选文之三】3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3

【选文之四】3

周瑜巧用苦肉计3

【选文之五】3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3

四大名著之《水浒传》

第二讲《水浒传》3

■开栏小语3

■目标导航3

■走进名著3

【名著亮相】3

【作者名片】3

【名人点击】3

【名著内容】3

【艺术特色】3

■■名著演练3

【选文之一】3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3

【选文之二】3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3

【选文之三】3

武松醉打蒋门神3

【选文之四】3

浪里白跳诱敌入埋伏3

【选文之五】3

宋江李逵之死3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第三讲《西游记》3

■开栏小语3

■目标导航3

■走进名著3

【名著亮相】3

【作者名片】3

【名著内容】3

【艺术特色】3

■■名著演练3

【选文之一】3

八卦炉中逃大圣3

【选文之二】3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3

【选文之三】3

圣僧恨逐美猴王3

【选文之四】3

五行山下定心猿3

【选文之五】3

仙女摘桃遇大圣3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

第四讲《红楼梦》3

■开栏小语3

■目标导航3

■走进名著3

【名著亮相】3

【作者名片】3

【名著内容】3

【艺术特色】3

■■名著演练3

【选文之一】3

刘姥姥进大观园3

【选文之二】3

辣子凤姐迎黛玉3

【选文之三】3

宝黛初相逢3

【选文之四】3

黛玉葬花词3

【选文之五】3

慧紫娟情辞试莽玉3

后记………………………………………………………………………………………………………………………96

 

第一讲《三国演义》

■开栏小语

俗话说:

“乱世英雄起四方”,在三国时代的乱世中,各路诸侯都自称英雄,然而,曹操却声称当时只有两个人可以称为英雄,一个是曹操本人,那么另一个被曹操看重的人会是谁呢?

(选中《易中天品三国之青梅煮酒》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让我们走进千年前纷乱的历史,去感受宏大的历史变迁,却印证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坛上的三国与罗贯中的三国竟有怎样的异同?

 

■目标导航

1.了解《三国演义》故事的时代背景。

2.了解《三国演义》主要人物。

3.了解《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

4.理解《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5.熟读《三国演义》中的重要精彩片段。

■走进名著

【名著亮相】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表现了统治者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

小说通过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成功的一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具有特殊的地位。

近300年来,被人们称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放射出经久不衰的历史魅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名片】

罗贯中(1330约~1440约)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意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

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

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名人点击】

诸葛亮:

诸葛亮,号卧龙(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

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

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

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181年:

诞生于琅邪。

207年:

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

208年:

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

被封军师将军。

221年:

被封蜀国丞相。

225年:

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鲁迅评论说:

“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

刘皇叔(161~223)中国三国时期汉国(习称蜀国)开国君主。

汉昭烈帝。

字玄德。

涿郡涿县人。

汉朝皇室疏

宗。

早年贩履织席为业,好交结豪侠。

灵帝末年,从官府进行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任安喜尉。

后投靠公孙瓒。

徐州牧陶谦为曹操所攻,备率兵相救,陶谦死,刘备据其遗命,代为徐州牧。

与盘踞寿春的袁术相拒,为另一军阀吕布所乘,败归曹操。

很为曹操看重。

因谋杀曹操事泄,逃到徐州,统众数万人。

建安五年(200),被曹操击破,往依袁绍。

官渡之战后南奔刘表。

因声望日高,刘表对他有所防备。

十三年,曹操南伐,刘表去世,子刘琮降。

刘备逃至夏口,采纳诸葛亮之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据有荆州之地。

十六年,率军数万人应益州牧刘璋之请,西入蜀。

后刘备攻下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

二十四年,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率军亲征,无功而还。

刘备遂占领汉中,为汉中王。

同年,关羽被杀,荆州为孙权夺去。

蜀国规模自此基本确定。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梁(今山西运城市常平村)人。

东汉末年,他与刘备、张飞结义起兵,共建蜀汉大业。

官拜前将军,封汉寿亭侯,于公元219年,兵败麦城,卒别人世。

有“桃园三结义”,义薄云天;“单刀赴会”,骁勇盖世等生平轶事。

他以忠义仁勇著称于世,倍受人们崇仰,加之历代统治者屡次加封倡导,使其之灵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步步青云,千秋奉祀;位齐孔圣。

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

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

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

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张飞:

字翼德,冀州涿郡涿县人氏,蜀汉名将。

张飞与刘备、关羽在桃园结义,张飞排行第三,随刘备征讨黄巾贼,立下大功,使刘备受封平原相。

徐州城破,张飞占据古城,自任县令,让无家可归的刘备有了安身之处。

曹操平定荆州,张飞引二十余骑,立马于长阪桥,三声喝退曹军百万雄兵,保刘备于平安无恙。

刘备入蜀后,张飞率军沿江而上,攻略城池无数,并且义释大将严颜。

后被封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

关羽死后,张飞悲痛万分,每日饮酒鞭打部下,为其帐下张达、范疆趁睡觉时杀死。

  曹操: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

他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肯定他的,说他胸怀大志,唯才是举,芟夷群丑,平定北方,登高必赋,文武兼资,御军三十余年,自著兵书十万余言,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否定他的,说他“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是个善于玩弄权术、残忍嗜杀的“奸雄”。

 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则无疑大大的强化了曹操作为奸雄的一面。

由于〈三国演义〉的普及,所以曹操就留下了千古骂名,他的个人形象,也几乎被定格在〈三国演义〉的形象上了,从那以后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把曹操塑造的非常不堪,他无赖,嗜杀,残忍,虚伪……在京剧之中,艺术家给他的是一个白鼻子,是一个用来取笑的小丑。

 大江东去,浪涌浪卷,千古人物,已烟消云散。

当时具体情形,已经难以考察。

几卷史书,也难以还原当初鲜活的形象。

 撇开道

德色彩不论,单论才艺,韬略,曹操无疑是三国之中的佼佼者,比孙权、刘备不知强多少倍。

首先就文学成就而言,曹操的地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极为崇高的。

他的四言诗,甚至可以说是卓绝千古,后无来者。

在用人方面,他能够知人善任,史言曹操: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魏书》)孙权谓操:

“御将,自古少有。

”(《三国志诸葛谨传》)史家对曹操的教令颇为赞赏,胡三省认为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

由上可知,操是善于用将的。

此外,曹操还能够因才授职。

建安元年,为解决军粮供应问题,操用枣祗、韩浩等议,兴办屯田,后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据《三国志·任峻传》记载:

“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至于象郭嘉、荀彧等这样的卓越文臣,曹操更是招用有术,不中这些好的方面复赘言。

 

  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名著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

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把蜀汉矛盾当做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

书中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表现出封建时代人民对“明君”的拥护,对“暴君”的憎恶。

但是《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作者从封建社会立场出发,污蔑黄巾起义军是“劫掠良民”的“盗贼”,虽然在具体描写中,作者也指出朝政的种种黑暗、腐败是起义的原因,但这并不能掩盖作者对农民起义的偏见。

【艺术特色】

1.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志士的颂歌,塑造了一系列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古往今来贤相第一奇人”诸葛亮,“古往今来名将第一奇人”关羽,“古往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曹操。

2.虚与实的结合。

清代的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罗贯中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从而使《三国演义》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3.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表现种种矛盾,尤其擅长描写战争。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成就之高,堪称独步。

小说共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上百次,在作者的大手笔下,可谓惊心动魄,千变万化,各具特色。

作者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决战前的力量对比、形势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从而揭示出战争胜负的原因。

如官渡之战、蠡陵之战各不相同,均成为著名的战例:

七擒孟获、长坂坡、失街亭等也各有特色。

4.语言极富特色。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有利于营造历史的气氛,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合于历史演义的独特语体风格。

其叙述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

人物语言注意个性化。

■■名著演练

【选文之一】

曹操煮酒论英雄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二人曰:

“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玄德曰:

“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

“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

“有甚紧事?

”许褚曰:

“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

“在家做得好大事!

”諕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

“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答曰:

“无事消遣耳。

”操曰:

“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

‘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

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

“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

“未知其详。

”操曰: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

“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

“休得过谦。

”玄德曰:

“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

“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

“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

“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非英雄也。

玄德曰:

“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

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

“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

“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

“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操曰:

“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玄德曰:

“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玄德曰:

“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

“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

“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操遂不疑玄德。

后人有诗赞曰: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选文之二】

刘玄德三顾茅庐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①〔纶(guān)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一种头巾,后来又称“诸葛巾”。

,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玄德下拜曰:

“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孔明曰:

“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

茶罢,孔明曰:

“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玄德曰:

“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

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孔明曰:

“德操、元直,世之高士。

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

二公谬举矣。

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玄德曰: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孔明笑曰:

“愿闻将军之志。

”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

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孔明曰:

“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

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

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

“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

“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孔明曰:

“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

久后必归将军。

”玄德闻言,顿首拜谢。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后人有诗赞曰: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玄德拜请孔明曰:

“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

备当拱听明诲。

”孔明曰:

“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玄德泣曰:

“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

“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

孔明固辞不受。

玄德曰:

“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

”孔明方受。

于是玄德等在庄中共宿一宵。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选文之三】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却说钟缙、钟绅二人拦住赵云厮杀。

赵云挺枪便刺,钟缙当先挥大斧来迎。

两马相交,战不三合。

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夺路便走。

背后钟绅持戟赶来,马尾相衔,那枝戟只在赵云后心内弄影。

云急拨转马头,恰好两胸相拍。

云左手持枪隔过画戟,右手拔出青釭宝剑砍去,带盔连脑,砍去一半,绅落马而死,余众奔散。

赵云得脱,望长坂桥而走,只闻后面喊声大震,原来文聘引军赶来。

赵云到得桥边,人困马乏。

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云大呼曰:

“翼德援我!

”飞曰:

“子龙速行,追兵我自当之。

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

云下马伏地而泣。

玄德亦泣。

云喘息而言曰:

“赵云之罪,万死犹轻!

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

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

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

”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

云喜曰:

“幸得公子无恙!

”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

“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

“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后人有诗曰: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

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

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

紥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

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

飞乃厉声大喝曰: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

“我向曾闻云长言:

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

“燕人张翼德在此!

谁敢来决死战?

”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正是:

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

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后人有诗赞曰: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却说曹操惧张飞之威,骤马望西而走,冠簪尽落,披发奔逃。

张辽、许褚赶上,扯住辔环。

曹操仓皇失措。

张辽曰:

“丞相休惊。

料张飞一人,何足深惧!

今急回军杀去,刘备可擒也。

”曹操神色方才稍定,乃令张辽、许褚再至长坂桥探听消息。

且说张飞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速唤回原随二十余骑,解去马尾树枝,令将桥梁拆断,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

玄德曰:

“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飞问其故。

玄德曰:

“曹操多谋。

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

”飞曰:

“他被我一喝,倒退数里,何敢再追?

”玄德曰:

“若不断桥,彼恐有埋伏,不敢进兵,今拆断了桥,彼料我无军而怯,必来追赶。

彼有百万之众,虽涉江汉,可填而过,岂惧一桥之断耶?

”于是即刻起身,从小路斜投汉津,望沔阳路而走。

却说曹操使张辽、许褚探长坂桥消息,回报曰:

“张飞已拆断桥梁而去矣。

”操曰:

“彼断桥而去,乃心怯也。

”遂传令差一万军,速搭三座浮桥,只今夜就要过。

李典曰:

“此恐是诸葛亮之诈谋,不可轻进。

”操曰:

“张飞一勇之夫,岂有诈谋!

”遂传下号令,火速进兵。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选文之四】

周瑜巧用苦肉计

却说周瑜夜坐帐中,忽见黄盖潜入中军来见周瑜。

瑜问曰:

“公覆夜至,必有良谋见教?

”盖曰:

“彼众我寡,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之?

”瑜曰:

“谁教公献此计?

”盖曰:

“某出自己意,非他人之所教也。

”瑜曰:

“吾正欲如此,故留蔡中、蔡和诈降之人,以通消息;但恨无一人为我行诈降计耳。

”盖曰:

“某愿行此计。

”瑜曰:

“不受些苦,彼如何肯信?

”盖曰:

“某受孙氏厚恩,虽肝脑涂地,亦无怨悔。

”瑜拜而谢之曰:

“君若肯行此苦肉计,则江东之万幸也。

”盖曰:

“某死亦无怨。

”遂谢而出。

次日,周瑜鸣鼓大会诸将于帐下。

孔明亦在座。

周瑜曰:

“操引百万之众,连络三百余里,非一日可破。

今令诸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御敌。

”言未讫,黄盖进曰:

“莫说三个月,便支三十个月粮草,也不济事!

若是这个月破的,便破;若是这个月破不的,只可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周瑜勃然变色,大怒曰:

“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

今两军相敌之际,汝敢出此言,慢我军心,不斩汝首,难以服众!

”喝左右将黄盖斩讫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