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011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 +练习.docx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重点概念整理+练习

教育学

1.广义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教育:

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永恒性:

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②历史性:

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③相对独立性

4.教育的发展过程: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

没有阶级性

②古代教育:

教育与生产相分离

中国:

★夏代就有了学校的形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商朝最早在考古材料中发现有学校形态的朝代。

西周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教育内容礼乐为中心,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

私学大兴(孔子)

★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

科举制度

宋:

程朱理学(国学)《四书》《五经》

清:

废科举、兴学校

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埃及: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雅典:

注重身心和谐发展

斯巴达:

军事训练

西欧:

神学&七艺,宗教教育&骑士教育

③近代教育: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

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④20世纪后的教育: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5.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练习:

⑴(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代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1.科学技术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2.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①学校的组织形态②规章制度③角色规范

6.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7.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8.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练习:

⑴决定教育性质、教育目的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⑵决定教育世界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

⑶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

⑷信息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⑸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科研、产生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B)

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C.教育是先于经济而发展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生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

认知&意向。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4.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5.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也叫遗传素质。

6.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7.少年期11、12岁~14、15岁,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练习:

⑴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⑵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其他时期的生长就不如这两个高峰时期明显。

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⑶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3.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吧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4.教育目的是整个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5.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6.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7.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8.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称为培养目标。

9.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10.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地方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中等教育改革主要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有,两爱,两精神"。

11.199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4.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5.体育是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6.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定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7.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8.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19.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0.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21.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2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学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3.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24.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行)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5.1903年"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主要承袭了曰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26.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27.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称"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28.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两全""两重",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29.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30.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32.前制度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教育形态趋于定型的标志是教育实体的出现。

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简单要素时,教育初步定型。

33.制度化教育:

主要指正规教育,即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19世纪下半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基本形成了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钦定大学堂》&1903年《奏定大学堂》。

34.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练习:

⑴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⑵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且自由发展的人。

⑶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D)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选拔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属于(C)

A.道德素质教育(如何做人)

B.思想素质教育(马列毛邓三)

C.政治素质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如:

热爱祖国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民主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2.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1989年11月20日《儿童权利公约》基本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4.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

5.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6.教育科学性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一下几方面加下把握:

①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②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③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④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7.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

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9.一名教师是否具有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0.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表现。

11.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12.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练习:

⑴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教书育人)

⑵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⑶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

⑷学校产生后,教师职业便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但从教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

⑸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1.课程是教育的基础,它是实现家族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2.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3.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5.课程论或课程理论是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认识课程现象,解释课程规律和指导课程实践为主要任务的一门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6.课程内容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

7.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对各学科教学作纲要性规定的指导性文件。

8.教材又称课本和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9.我国课程标准的雏形出现在清末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

10.1912年,《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课程标准。

11.课程的类型:

根据课程任务划分,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分为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划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根据课程的显隐程度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2."三基"指读、写、算——基础型课程

13.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14.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5.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16.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7.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8.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9.课程表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②迁移性原则③生理适宜原则

20.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

21.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定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练习:

⑴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课程标准。

⑵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⑶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⑷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⑸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

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

5.课程教学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6.单一课:

指一节课只完成一项任务的课程。

7.综合课:

完成两项教学任务以上的课程。

8.新授课:

以新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以技能的形成和培养为核心,着重渗透思维训练、情感价值取向,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基本教学课型。

9.复习课:

以知识系统化和拓展能力为宗旨,让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而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展现自己,完成学科知识的再现和能力的升华。

10.实践课:

从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观察、分析等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训练。

11.活动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解决具有活动性的学科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1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13.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14.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①认识的间接性:

学习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

15.我国教育界对教学过程阶段划分:

引起学习动机,引起学生领会知识,巩固知识,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6.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7.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18.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法。

19.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混巩固知识的方法。

20.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2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2.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3.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24.实习作业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参加一定的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

练习:

⑴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⑵(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如何教"。

⑶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⑷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最基本途径(B)

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3.在我国,最早采取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5.设计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6.道尔顿制是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7.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8.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主要类型。

9.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种类别,即结构化和问题化策略。

10.形式型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11.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12.综合型策略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13.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策略。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策略:

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掌握学习:

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14.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般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环节。

15.备课中教师要做好的三项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练习:

⑴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

C.辅导D.课外辅导

1.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特定社会需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3.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4.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5.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6.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7.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品德规范的总和。

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9.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因素或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10.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2.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具有多种开端。

(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3.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4.德育途径是指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或形式。

15.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

16.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17.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锻炼法、陶冶法(每面墙都会说话)、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自我教育法(春风化雨)

19.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20.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

这一学说的特征有:

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注重个体认识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21.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22.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该理论的特征有:

坚持性善论;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的趋向;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练习:

⑴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⑵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又属于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的是(因材施教原则)

1.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2.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导生制”。

3.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4.班级管理的实质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