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040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docx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

**小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年级三

学科美术

任课教师***

制定人***

2014年8月30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三年级现在教学 ,这些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绘画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美术学科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对美术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向老师学习绘画知识,提高自已的绘画水平,这其中一些学生由于资质较好,接受能力快,很快成为班里的美术尖子生。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审美心理的发展等原因,一些同学则美术能力较差,上课的纪律也时好坏,对学习美术的第五册美术教学计划、态度不够端正,所以缺乏学好的信心,需要教师着重帮助教育。

2、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体验、重视实验、鼓励创造,让孩子们从小体验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把美术课变成学生们乐于投入的生动活泼的活动。

  

1、采用系列单元主题的结构形式,在每个单元都有画、做、设计等不同的内容。

将人文性与美术性有机融合。

作品有很强的儿童性、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的特点。

2、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本册教材安排了我的创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思维。

集体绘画活动中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加强,采集与分享极大的鼓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贴近学生生活,精选教学内容,体现开放性。

本册欣赏还安排了国内外各类名作、范画、开阔了学生的美术视野。

  

4、力求教科书语言的可读性、交流性和多样化。

  

5、重视综合性学习和贯穿始终的评价形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5、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6、在动的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

 

7、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创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美术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得到增强,与伙伴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意识更为明确。

8、学生乐于参与场景表演、美术游戏等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美术表现力、创造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所增强。

三、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2

 

 

9.1-9.5

色彩明度渐变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创作图案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生活用品、美术作品、色环、色轮、绘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3

 

 

9.8-9.12

点彩游戏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知色彩空间混合的视觉效果,了解色彩空间混合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选择合适的颜色,运用正确的点彩方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游戏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其创造欲望。

 

重点:

运用色彩空间混合原理进行临摹或创作

难点:

进行空间混合的色彩选择。

色线编织物、电脑画、彩点拼贴画、实物投影仪、点彩作品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4

 

 

9.15-9.19

粉印纸版画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粉印纸版画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粉印纸版画的技法创作一幅粉印纸版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重点:

启发学生思维,刻制各种内容、画面的印制底版。

难点:

粉印纸版画的印制过程。

教学范图、多媒体课件、6B铅笔、吹塑纸、黑色印纸、水粉颜料等粉印纸版画印制工具。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5

 

 

9.22-9.26

我设计的服饰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服装发明、演变的历史,欣赏新型的服装,体验服装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发挥想象,制作各种造型的服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动手的乐趣。

 

重点: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认识服装演变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制作。

录像资料、图片资料、数码相机、实物投影仪、学生绘画用纸、教学范作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6

 

 

9.29-

10.10

画感觉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画出冷、热、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大胆作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受能力,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保护感官。

 

重点: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知觉,运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美术语言来表现动物。

难点:

各种点线面的不同造型,表现出不同的感知。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8

 

 

10.13-

10.17

形形色色的人

2

 

(1)认知目标:

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群,掌握他们的外形特征,能自如地表现形形色色的人。

(2)操作目标:

能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形式自如地表现各式各样的人。

(3)情意目标:

通过学习,对人类有广博的爱心,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更多的了解。

重点:

了解各式人群的特点,抓住人的外形特征以及人的动作特征。

难点:

造型时充分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群,用各种材质巧妙地造型。

教师准备:

一张大铅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学生准备:

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9

 

 

10.20-10.24

天外来客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影视或绘画作品中的天外来客,了解运用想象、大胆组合的造型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表现奇思妙想组合的外星朋友,挖掘创造潜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重点:

对学生进行各种外星生命创造性设计构思的思维训练。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动物、植物等原型启发,能够根据事物的造型、材质、功能,大胆组合,完成作品。

图片资料、录像资料、教学范图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0

 

 

10.27-10.31

对称美秩序美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对称与秩序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寻找并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与秩序美。

用各种方法表现对称美与秩序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重点: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景物范例,了解、认识对称的秩序美,并在生活中感受秩序美。

难点:

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秩序美。

相关课件、面团、范图、音像资料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1

 

 

11.3-11.7

动物明星

(一)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把握动物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查资料、看动物、说动物、画动物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表现动物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动物,并树立直起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把握动物的特征,运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美术语言来表现动物。

难点:

各种动物的不同造型,及身体、外貌特点的造型把握,和对动物神态的描绘,提高表现力。

有关的动物资料、动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声音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2

 

 

11.10-11.14

动物明星

(二)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把握动物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查资料、看动物、说动物、画动物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表现动物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动物,并树立直起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把握动物的特征,运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美术语言来表现动物。

难点:

各种动物的不同造型,及身体、外貌特点的造型把握,和对动物神态的描绘,提高表现力。

有关的动物资料、动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声音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3

 

 

11.17-11.21

水墨画动物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用水墨艺术表现的同时,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

尝试用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书法情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难点:

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笔墨工具、笔墨范画若干、准备好的课件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4

 

 

11.24-11.28

动物装饰画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动物,采用绘画或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动物。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对动物、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爱护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情的能力。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捕捉动物最具表现力的一面,掌握装饰画的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画出或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的动物装饰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有关各种人和动物相处的图片、磁带、油泥、色卡纸、剪刀、胶带、范作、课件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5

 

 

12.1-12.5

我的动物朋友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动物,发现身边的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采用绘画或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人和动物之间的友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动物、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爱护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情的能力。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捕捉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表现力的一面,掌握表现、绘画人和动物的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画出或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有关各种人和动物相处的图片、磁带、油泥、色卡纸、剪刀、胶带、范作、课件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6

 

 

12.8-12.12

亲昵

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描绘全家人在一起的感人场面,表现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创意画面中素材之间的关系,画面美丽动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亲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难点:

如何表现亲昵的场面。

绘画工具、各色彩纸、剪刀、胶水、范图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7

 

 

12.15-12.19

图形印章

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了解印章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立体印章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重点:

能掌握印章的塑造方法并表现它的动态。

难点:

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发对祖国文化传承问题的思索。

图形印章的欣赏图片、泥土及泥塑工具,盒子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8

 

 

12.22-12.26

手提袋

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手提袋的用途及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展开合理的想象,让自己的手提袋富有个性,表现出独特的想法。

 

 

重点:

在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难点:

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

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一些有特色的手提袋照片、手提袋实物、教学范图,多媒体课件等。

制作工具:

剪刀、刻刀、纸、废旧材料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19

 

 

12.29-1.2

剪纸

(一)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一般常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设计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剪纸的发展历史、艺术风格、审美心理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了解剪纸的图案特点和用途,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胆展开探究性学习,探索剪纸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难点:

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相连、面面相接。

彩色卡纸、剪刀或刻刀、胶棒、白纸,艺术家们的剪纸作品及大师生平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20

 

 

1.5-1.9

剪纸

(二)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一般常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设计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剪纸的发展历史、艺术风格、审美心理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了解剪纸的图案特点和用途,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胆展开探究性学习,探索剪纸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难点:

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相连、面面相接。

彩色卡纸、剪刀或刻刀、胶棒、白纸,艺术家们的剪纸作品及大师生平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21

 

 

1.12-1.16

摸物背形

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触觉、视觉的感知能力。

让学生能够认识多种背形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摸物背形的活动,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事物的外形和事物主要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重点:

通过触觉、视觉的感知等活动认识“物”。

了解多种背形形式。

难点:

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的特征和整体的外形。

范作、面泥、油泥、水彩笔、2B铅笔、布袋或黑色马夹袋若干、各种物品(如雨伞、牙刷、笔、杯子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21

 

 

1.12-1.16

皮影戏

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看皮影戏、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戏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用透明胶片或纸板设计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皮影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

学会利用先分解、再组合的方法来制作影偶。

难点:

影偶关节部位的固定与连接。

多媒体课件、纸(塑料)影偶成品、胶片、马克笔若干、油画棒、剪刀、针线、锥子、砂纸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准备

单元

课题

 

22

 

 

1.19-1.23

期末考查

4

1、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美术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美术学科考查采用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平时考查为主,期末可选项考查。

考查内容分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两部分,期末总分采用等级制评定。

2、平时考查成绩占总评的60%。

考查内容分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两大块。

具体评价内容见附表。

考查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记录平时成绩。

知识技能部分一学期不少于5次。

情感态度部分一学期不少于2次。

3、期末考查成绩占总评的40%。

其中参与班级“小小美术展”占20%,另外,教师可在绘画、剪纸、版画、陶艺、鉴赏、创作内容中选择一项或多项进行考查占20%。

考查办法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学业成绩评定分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两项呈现,呈现形式采用等级制评定,分优秀、良好、合格、待评四等。

学生参与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有突出表现的可免期末考查。

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措施

1、教改计划:

(本学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计划措施的落实情况。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要做到:

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

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4、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

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由于美术课经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不小心容易误伤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学生持刀玩耍,甚至斗殴。

另外还要注意杂物的清扫,保持教室的卫生、整洁。

5、采用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7、引进先进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