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30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年加工3000吨板栗淀粉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

2、项目投资估算表

三、资金使用计划

四、资金筹措方案

第七章财务评价

一、基本参数

二、财务分析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和效益评价

一、农业产业经营

二、农民增收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十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1、机构职责

2、劳动定员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三、技术培训

第十二章项目的风险分析

一、技术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经营管理风险

四、财务风险

第十三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建议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光运板栗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4、所有制形式:

股份制企业

5、建设地点:

霍山县东西溪乡

建设规模:

3000吨板栗冷库;

3000吨板栗淀粉加工工厂。

建设年限: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

6、项目申报单位:

7、法人代表:

8、投资规模:

2000万元

9、资金构成:

冷库、库地工程建设40万元;

淀粉生产车间改建、设备及安装205万元;

产品的包装、搬运设施50万元;

收购板栗基金及附件设施1200万元;

淀粉生产销售流动资金400万元;

不可预见费115万元。

10、资金筹措:

自筹资金7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00万元,贷款300万元

11、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以板栗贮藏为基础,板栗淀粉的深加工为依托,拓宽板栗的销售途径,扩大板栗种植面积,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参与种植板栗,项目的建成可以预计通过板栗种植、加工可使得栗农增收400万元,解决500~600人就业,促进栗农的家庭收入。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1号)

2、2008年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

3、《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的实施意见》(皖发[2008]6号)

4、《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5、《霍山县委、县政府关于贯彻<

的实施意见》(霍发[2008]4号)

6、《霍山县2008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意见》(霍政[2008]2号)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论

霍山盛产板栗,栗园5万多亩,年产鲜栗1万多吨,是全省重点板栗基地县。

由于没有加工企业,除部分经简单的粗加工外,几乎所有的板栗都得向外销售,而且价格低廉。

同时,由于国内目前没有专门的板栗深加工企业,特别是板栗淀粉及其深加工企业,近乎为零。

因此,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淀粉品种,但没有板栗淀粉产品,可见,板栗淀粉销售市场有较大的空间。

如果利用霍山本地的板栗生产基地资源,实现种、藏、加工一条龙的规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施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发展有关规定。

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成熟,具有较强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可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符合我县实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一、项目建设背景

霍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面积204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30个村、5个农村居委会,9万户农户、31万农业人口,是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贫困县。

一直以来,农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农民具有传统的种植习惯。

因霍山地处山区,林业经济以板栗、核桃、茶叶等农作物种植为主,板栗种植占林业经济比重的50%以上,栗园5万多亩,年产鲜栗1万多吨,位居农作物种植的主导地位,是全省重点板栗基地县之一,也是整个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的经营现状

本项目已有一定的生产加工基地,但由于缺少高科技的投入以及科学的技术指导,目前停留于原始的初级加工,仅采取人工剥壳和简易包装,没有专门从事板栗贮藏、加工一条龙的企业,更没有板栗深加工的企业和产品,费时费力效率低,销售状况很不乐观。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虽霍山盛产板栗,但由于没有加工企业,除部分经简单的粗加工外,几乎所有的板栗都得向外销售,而且价格低廉。

本项目生产原料采用本地生产的优质、天然、野生板栗,采收后采用聚乙烯内酯冷库进行贮藏,采用保鲜技术进行处理后真空包装,通过化学方式、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等制取淀粉及变性淀粉,扩大板栗淀粉的应用范围,大力发展霍山板栗加工产业,提高板栗附加值,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也促进板栗加工技术进步,提高当地板栗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该项目区座落在霍山县,霍山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地处北纬东31°

03′-31°

33′,东经115°

52′-116°

32′之间。

与舒城县比邻,南与岳西县相望,西与金寨县和湖北省英山县交界,北与六安市接壤。

105国道贯穿全境,距宁西铁路40公里,至省会合肥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二、自然条件

 我县属北亚热带,大别山温凉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气、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1500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份,雨热同期,大气相对湿度80-90%,无霜期230天左右,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的天数为225天,植被条件良好,森林覆盖率高。

土壤多属山地黄棕壤,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pH值在4.5-6.5之间,正适板栗生长,因此板栗生产基地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板栗淀粉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资源。

三、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霍山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社会治安模范县、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国家卫生县城,2007年实现地区总产值46.18亿元,财政收入5.1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1元,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别山明珠。

四、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供水:

本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符合国家有关农村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和卫生标准要求,水质和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加工需要。

供电:

本项目区供电条件好,经过农网整改后,用电质量大大提高。

交通:

本项目区105国道贯穿全境,距宁西铁路40公里,至省会合肥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霍山是全省重点板栗基地县,也是整个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霍山县人民政府将板栗加工列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多方面制订了优惠政策。

本项目所在地霍山县栗园5万多亩,年产鲜栗1万多吨,具有丰富的板栗资源优势,不需要外地收购板栗,就地加工,出口销售。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淀粉品种,但没有板栗淀粉产品,可见,板栗淀粉销售市场有较大的空间。

一、市场分析

 1、国际市场:

我国板栗总产量居世界各国之首,由于品种优良,涩皮易剥,作为我国特有的果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在国际尚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常年出口量为3万吨左右,主要出口日本,占出口总量的90%以上。

日本国内经营板栗的商社已有500多家,目前板栗在日本市场上尚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近几年,板栗已出口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及美国等市场,板栗消费群体逐渐扩大。

加入WTO以后,我国板栗可进一步扩大出口国家和地区,拓宽国际市场,出口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因此,霍山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尚有广阔的开拓前景。

 2、国内市场:

栗树原产我国,是重要的果树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目前20多个省、区有栗树栽培,主要栽培种类有京东板栗、菜栗和锥栗等三大类;

主产区有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浙江、辽宁、广西等省、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果树生产快速发展,栗树面积、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1999年我国栗树面积已达1800万亩、产量53万吨。

在区域布局上已形成华北、长江流域、西南、东北等品种群及生产区域。

霍山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最适合甘栗(京东板栗)的发展,目前安徽省在面积、产量及市场开拓方面与其它省份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因此,在国内尚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但菜栗、锥栗正逐渐在消费习惯上被人们所接受,国内市场销售价格相对也较低,对我省板栗的发展有潜在的影响。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1)产品生产方案:

1、板栗保鲜贮藏

板栗原料剥壳后进行真空包装,此时板栗保质期短,易变质,在此之前进行保鲜技术的处理,可以使得板栗在20℃左右保存6个月,延长其保质期。

2、板栗淀粉的生产

采用水洗的方法,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过滤,喷雾干燥进行脱水干燥,经过漂白的特殊工艺制取得到具有优质性能的高级淀粉。

板栗→初次洗涤→离心→一级洗涤→离心→二级洗涤→漂白→离心→干燥→板栗淀粉

(2)产品销售方案

1、板栗的收购:

订单式

2、板栗淀粉的销售:

订单式和窗口式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在城关、合肥、南京、舒城、淮南、六安、安庆等地设经销点,快速打入各大市场。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规划和布局

本项目规划是以公司建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在农户种植促经济发展,以板栗加工为中心,辐射发展本地农户以及外地农户从事板栗种植。

二、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和规模

1、土建工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建筑规模

1

动力车间

平方米

300

2

剥壳车间

400

3

冲洗车间

150

4

包装车间

100

5

冷库车间

6

仓库

800

7

锅炉房

50

8

水井

9

办公室

200

10

其他

2、设备引进表

项目

规模

数量

冷库

3000吨容量

1个

剥壳机

500公斤/小时

1套

淀粉破碎机

2台

水洗池

根据生产自建

4个

离心机

50公斤/小时

4台

喷雾干燥器

100公斤/小时

真空包装机

500包/小时

6台

锅炉

1吨容量

时间

完成的项目内容

2008.7~2008.10

项目预算、整体规划完成、冷库建立

2008.11~2008.12

项目基本开始投产

2009.2~2009.6

淀粉项目建设投产

2009.7~2009.9

板栗深加工所有配套工程完成

一、投资估算表说明

1、加工设备价格按厂家报价资料进行计算;

2、建设工程费参照市现行建筑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3、安装工程按各单项工程安装工程费率进行估算;

4、人员工资按霍山县农村平均日收入进行估算。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2000万元,其中冷库、库地工程建设40万元;

资金(万元)

建筑工程

300平方米

15

400平方米

150平方米

100平方米

20

仓库

800平方米

40

50平方米

水井

1平方米

200平方米

设备及安装

255

板栗剥壳成套机

90

水洗池

离心机

60

生产辅助设施

设备维修、运输等

使用资金

60万元

1500万元

400万元

40万元

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补助300万元、自筹700万元、对外招商引资1000万元。

一、基本参数

该项目拟建3000吨板栗冷库和年加工能力3000吨的板栗淀粉加工厂。

二、财务分析表

生产成本、费用、利润表

计算公式

金额(万元/月)

原材料(购板栗)

250吨*4元/公斤

设备折旧

171万元*9.7%(年折旧率)/12

1.39

厂房折旧

100万元*5%(年折旧率)/12

0.42

水费

250吨*2.15元/吨

0.054

电费

200度/吨*250吨*1.50元/度

7.5

人员工资

15人*1000元/人

1.5

直接成本合计

1—6的总和

110.864

利润计算

一、

总销售收入

250吨*10元/公斤

250

直接成本

销售税金

250万元*3%/12

0.625

商品销售利润

138.511

管理费用

1500元/月*5人

0.75

销售利润

138.511-0.75

137.761

税后利润总额

137.761*(1-33%)

92.3

本项目板栗淀粉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应该遵循“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落实污染、噪音和烟雾的处理措施。

1、排污

本项目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向县环境保护局提出排放污染物的申请,经审核批准,取得《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排放总量排放污染物。

并且本项目采用BOD和C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进行污染测定。

BOD指地面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COD指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2、噪音处理

板栗淀粉加工过程中,生产机器设备的噪音污染严重,项目投入中要采用相应的低噪音技术处理技术。

3、排烟

板栗淀粉加工过程中,锅炉排烟是大气污染源之一。

加工过程中由于所需排烟量小,可采用水处理排烟。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将坚持走“公司+基地+栗农+科技”的经营管理模式,稳步发展、壮大。

公司以栗农种植场为基地,为栗农提供技术研发、开发和技术加工和信息服务,栗农以“订单式”方式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双方互利。

项目建立后,辐射带动作用大,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使得500~600人就业,提高农户家庭收入。

二、农民增收

由于市场的限制,板栗价格一直上不去,今年的平均价格仅为4.00元/kg,栗农的每亩收益仅为1000元。

建厂后,加工后淀粉价格为10元/kg,变性淀粉价格为12~14元/kg,统一以淀粉市场价10元/kg,以2008年板栗市场收购价格4元/kg,以年加工淀粉3000吨计算,年收入可达36000万元,扣除各种费用后1200万元,同时也可带动板栗收购价格上涨10%,使得栗农增收400万元,解决500~600人就业,以每人每月工资收入1000元计,工资收入可达1~2万元。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除冷库所产生的收益外,从收益损耗表中的计算可知,仅淀粉生产每年按10个月生产,可得纯利润920多万元,因此,三年内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2)社会效益

1、可以带动本地区板栗生产的发展,建厂后,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板栗的收购价格,提高栗农的收入,可以进一步推动板栗生产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户利用宜林荒山发展板栗。

2、可以扩大农民的就业途径。

通过建厂,可以使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是太高,可以较大范围的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他们的家庭收入。

3、可以带动集镇规模的发展。

通过建厂,可以将农村人口吸纳到集镇。

深山区的农民因为担心无地可种,不能获得收入,而不愿意迁居集镇,如果能在厂里就业,免了后顾之忧。

可以提升集镇对人口的集聚能力,促进农村小集镇的发展。

4、可以促进商贸业的发展。

一定数量的人口涌入集镇后,可以有效带动集镇饮食服务业、商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

1、组织机构示意图

2、机构职责

(1)负责对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加快项目的建设速度。

(2)负责财务管理、物业管理、法律事务、安全保卫和办公室工作。

(3)负责种植和加工的研究和技术服务,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4)负责原料、种苗、产品的购销和信息服务。

3、劳动定员

项目实行企业法人负责制,成立筹建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中的厂房建立、设备选购、安装调试、财务管理等事项全面负责,有效地组织人员按计划实施项目方案。

项目建立后,实行厂长负责制,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科学的生产管理及营销管理。

全厂劳动定员20人,其中生产工人15人,技术管理及销售人员5人。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本项目将坚持以“公司+基地+农户+科技”为主要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的发展壮大。

种植收购技术研发、加工

销售

三、技术培训

1、对种植户和加工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了解种植的基本技术和加工环节要注意的事项。

采取集体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2、对市场营销人员的培训。

了解市场营销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

采取理论培训和跟班见习相结合。

3、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公司举办培训知识讲座,现场技术指导,邀请教授课堂讲授,资料函授和联网等开展培训。

第十一章项目的风险分析

一、技术风险

该项目开发的产品赋予了同类传统产品更多的新内涵、新功能,是对同类传统产品的一次变革,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在产品主要加工技术方面虽比较成熟,但加工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设备质量、设备功能、操作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风险,设备、技术问题解决不好,将对板栗加工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由于化学因素的影响,板栗淀粉提取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反应,因此要聘请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方面的专家以及淀粉生产方面的食品专家,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

同时,对工艺技术和产品的质量进行攻关,确保板栗淀粉生产的品质。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在于市场风云变幻,客户对质量需求在不断的变化,销售和加工环节的保鲜能力也将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同时在进行项目加工时,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永恒追求”的信念,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摸清消费者需求,还会充分考虑销售环节的贮存要求,确保产品的全线质量。

一方面,霍山地区盛产板栗,是全省重点板栗基地,且销售板栗淀粉的市场有很大的缺口,本地生产销售板栗淀粉有原料的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市场销售空间和发展潜力,可减少项目投资的风险;

另一方面,其他如玉米、小麦等淀粉市场上非常畅销,供不应求,对板栗淀粉的销售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因此还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三、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在企业活动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组织机构规范,管理科学的企业,低于市场风险的能力就较强,如果企业体质存在各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因素,如何加强管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仍需花大力气去研究和完善,其风险仍不可忽视。

四、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

给予风险承担者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资金筹措权、资金分配权,使决策者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充分考虑板栗贮藏与其淀粉生产中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慎重考虑资金的筹措、使用、分配活动。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结合国内及安徽省各地区板栗淀粉加工与生产行业中销售市场的情况,利用多项新技术和工艺,提取和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板栗高级淀粉及变性淀粉,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潜力。

所制订实施方案可行,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投资汇报率高,符合申报条件,给予立项。

二、建议

通过认真考察论证,我们认为霍山县山农农业开发公司无论从地理条件、资源优势还是从市场及社会发展前景预测等,发展该项目,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

本项目选项准确、新颖,建议应以项目本身的广泛价值和特色为主导,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招商引资,争取各方支持,积极做大做强,有效地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我县现代加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恳请上级予以尽快立项并解决所需资金,使该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早日收益。

河源板栗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基础情况

东源县地处粤东北部、东江中游;

东交五华,南接惠州,北与江西接壤,西与新丰、龙门毗邻。

新丰江水库所在地、灯塔盆地位于我县腹地。

该盆地总面积1981平方公里。

1985年省委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以来,我县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把开发丘陵山区、种植板栗作为脱贫致富的途径来抓。

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到目前止,我县已种下板栗9万亩,并且配合灯塔盆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发展板栗种植,规划达到20万亩以上。

在省科委挂钩扶贫的大力支持下,对老、残、劣板栗园进行大面积的技术改造,现在投产面积3万亩。

1998年产量达3000吨,预计2000年达5000吨,2003年后大面积挂果,每株25~35斤计,年产量可达到15000吨,加上河源市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