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383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docx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

2010届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

2010届高三复习学案:

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

(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

2、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经历十年艰辛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我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是()。

4、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是()。

5、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代的()。

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白话短篇小说是鲁迅的()。

7、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8、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和(),他们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

9、《春秋》三传是指()、()和《谷梁传》。

10、公安三袁是指()、()和袁中道11、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俄国的()和美国的()。

12、“三言”是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

()、()和()。

13、王勃、杨炯、卢照邻和()并称为“初唐四杰”。

14、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罗贯中的()、施耐庵的()、吴承恩的()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15、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吴沃尧(又叫吴趼人)的()、李宝嘉的()、刘鹗的()和曾朴的《孽海花》。

16、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马致远的()、白朴的()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7、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白朴的()和郑光祖的()。

18、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和()。

19、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莫里哀《悭吝人》中的(),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果戈里《死魂灵》中的()。

20、“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即对司马迁的()、班固的()、范晔的()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中的《楚辞》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

3、宋词有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4、创造社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发起者为郭沫若、郁达夫等。

5、“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成员有鲁迅、冯乃超、田汉等人。

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主要作品7、韩愈在文学上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8、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9、《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它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历史,记载的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10、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其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三)选择题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

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

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

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

B.宝玉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黛玉笑道:

“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黛玉于是把始末告诉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

“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小孩儿口没遮拦”这件事指的是前儿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随口说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宝钗真诚劝告,解了黛玉的疑癖C.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得就是性格豪爽的史湘云和宝玉烧烤了鹿肉来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

谁知吃了肉、玩射覆酒令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头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

D.年节将至,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前往荣国府上租。

浩浩荡荡”一张单子里还可以找到海参、大对虾、干虾这些东西。

这说明贾府的田庄“绵延”百千里,都达到了海边的渔村了。

谁知乌竟还战战兢兢的解释道:

“今年年成实在不好。

从三月下雨,接连着直到八月,……”贾珍还不高兴:

“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下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早潦,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别叫过年了。

”这说明:

第一,原来贾府在那里的庄园比现在的还要多;第二,这么多东西和往年比起来算是少的E.“袭人定了一回,哭道:

"不知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

连李妈妈都说不中用了,那里放声大哭.只怕这会子都死了!

”紫鹃故意试探宝玉对林黛玉是否真心。

这里紫鹃说的是林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不作声了。

晴雯见时已是两眼发直,口角津液流出,皆不知觉了。

2、下列关于《堂吉诃德》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4分)()A、唐吉诃德向老板要了些油、盐、酒等,熬出一罐子大力神油。

没想到他刚喝下就恶心得呕吐,吐完蒙头大睡,醒来出了一身大汗,竟觉得身体舒爽,自以为发明成功。

桑丘仿效主人一口气喝下一升,却弄得上吐下泻、痛不欲生。

身体康复的堂吉诃德不顾侍从的痛苦,自己跑了,留下桑丘在那里被人捉弄。

B.第二次出行时,主仆二人在山峡口遇到一群比斯盖人护送一位贵夫人前往美洲。

堂吉诃德认定是魔术家劫走公主,他要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在这里发生了骑士和比斯盖人的一场恶战,结果骑士最后取得了胜利,虽然为此赔掉了一大块头盔和半只耳朵,桑丘的胡子也被拔得一根不剩。

C.神父和理发师照他们的原意要把堂吉诃德带回家乡治病。

他们趁堂吉诃德熟睡时把他五花大绑后塞上船,随后神父和理发师与众人辞别,―带着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回到家乡。

D.郊野里的三四十架风车被堂吉诃德认作大得出奇的巨人,他不听侍从的劝告,大战风车,被风车的翅膀连人带马直扫出去,摔得狼狈不堪。

恰巧路过的一位邻居看见他,用骡子把他驮回家,英勇的骑士就此结束了他的第二次离乡之行E..这位游侠骑士回到家里,刚向学士和神父说明了自己要做牧羊人的打算,还没来得及实行就病死了,什么遗嘱也没留下。

3、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

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

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学诗坛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

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

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

4、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

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

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学诗坛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

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

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和《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

B.中国古代文坛中的双子星座是鲁迅和郭沫若。

C.小李杜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大李杜是指晚唐诗人李高隐和杜牧。

D.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里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巴金爱情“三部曲”是《家》、《春》、《秋》,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C.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D.建安文学“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汉代“三班”父子指班彪、班固、班昭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D.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左传》和《国语》的区别是:

A.《左传》侧重于记事,《国语》侧重于记言。

B.《左传》多为零碎的片段史料,《国语》系统完整。

C.《左传》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D.《国语》的作者是刘向,《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B.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和舞剧(如《红色娘子军》)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左传》的高度评价。

D.“汉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木兰词》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写《史记》,不单是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为了“成一家之言”。

B.词分小令、中调和长调,这是依据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C.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区别是:

近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不固定,古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固定。

D.《荷马史诗》相传为荷马所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B.剧本《雷雨》把剧情集中到一个夏天的上午到半夜两点这段时间内,只选择周公馆和鲁家两个地点,主要人物只选择了周鲁两家八个人,充分体现了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

C.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

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D.传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

明代传奇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N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的传奇有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怪”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C.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拟话本的体制写成的作品,如凌蒙初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D.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

郭沫若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局限,以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历史剧《屈原》。

1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想,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是拉辛、莫里哀、高乃依、封丹等。

B.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的左拉、龚古尔兄弟等。

C.《关汉卿》是现代剧作家曹禺为了纪念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700周年而写的历史剧。

全剧12场,“双飞蝶”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D.在我国文学史上,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钱钟书的《围城》等,便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14、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卡夫卡,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是被誉为美国当代戏剧奠基人的尤金•奥尼尔B.独幕剧《玩偶之家》是擅长写“社会问题”剧的挪威作家易卜生写的。

C.“新月社”取名于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

提出“三美”理论的闻一多就是“新月社”的成员之一。

D.文艺复兴是在欧洲兴起的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早兴于意大利,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五幕悲剧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艺术家老舍解放后的代表作是《茶馆》和《龙须沟》。

B.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抗日战争的社会生活。

C.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阵子昂,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芩参、杜牧。

D.《官场现形记》是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是笔名为“东亚病夫”的李宝嘉。

【文学常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论语》,2、《史记》,3、《战国策》,4、李清照,5、陶渊明,6、《狂人日记》,7、《孔雀东南飞》,8、孔子、孟子、亚圣,9、《左传》、《公羊传》,10、袁宗道、袁宏道,11、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12、《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3、骆宾王,1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1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16、《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17、《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18、《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9、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20、《史记》、《汉书》、《后汉书》。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欧阳修是宋代的。

2、×。

应是《楚辞》中的《离骚》。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1.选BE[A(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不是他,是蒋玉菡。

柳湘莲并未自杀,而是遁入空门。

)C(四十九回是冬天吃烤鹿肉,接下去是五十回的“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湘云联的最多。

而醉卧之事是在六十二回,宝玉和宝琴、平儿、邢岫烟同天生日,湘云喝多了,醉卧于芍药圃。

应该是初夏时节)D(第五十三回,不是荣府,是宁府)]2、C(是把唐装进木笼,搬上牛车)E、(没死,是卧床不起了,他死前留下了遗嘱)3、BD(B.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D.奥菲利娅媒是溺水而死,不是抑郁成疾而亡。

对1项2分,对2项5分)4、BD(B.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D.奥菲利娅媒是溺水而死,不是抑郁成疾而亡。

对1项2分,对2项5分)5、A。

(B.应是现代。

C.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李高隐和杜牧。

D.应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6、B。

巴金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7、C。

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8、A。

(B项,《国语》多为零碎的片段史料,《左传》系统完整。

C项,《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项,相传《国语》和《左传》的作者都是左丘明)。

9、C。

是对《史记》的评价10、C。

古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不固定,近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固定11、D。

孔尚任和洪�N是清代戏曲作家。

12、C。

应为冯梦龙。

13、C。

应为田汉所作。

14、B。

是三幕剧15、A。

(B项,《家》写于1931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中的家庭生活。

C项,阵子昂不是田园诗人,杜牧不是边塞诗人。

D项,“东亚病夫”是曾朴的笔名。

话题式名句默写训练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子曰:

“里①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②子曰:

“德②不孤,必有邻③。

(《里仁》)注:

①里:

居。

②德:

有德之人。

③邻:

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

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

“无友者不如己者。

”(《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忠勇性格的重要情节,请写出五关中两关的名称(2分)和六将中三将的名字(3分)。

关名:

将名:

3.《雷雨》中哪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贯穿全剧的主线?

(2分)请简析周萍与蘩漪、周萍与四凤、周萍与大海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3分)

4、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

雨中多情,雨中多愁。

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

还有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

写“苦雨”的如李煜《浪淘沙》的“_____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_____,_____。

”温庭筠《更漏子》中的“____,____,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_____。

5、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

但它一身清香,一身傲骨。

屈原在《离骚》中写到: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______。

”诗人以菊花来象征自己品德之高尚与纯洁。

元稹《菊花》中写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_____,_____。

”宋人郑思肖《寒菊》中的“_____,何曾吹落百花中”无疑把菊花当作了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6、“梅兰竹菊”常被人尊称为四君子。

梅花怒放严冬,却冰清玉洁,品质高尚,历来受诗人敬仰与赞歌。

王安石的“_____,_____”含蓄地写出了梅花色香俱佳的特点;陆游的名词《咏梅》中“_____,_____”两句借梅花来写自己的境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中的“_____,_____”也写出了梅花的质地。

7、“文章憎命达”。

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

《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和《旅夜抒怀》中的“_____,__________”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8、古人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_____,_______。

”然而一个人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只要尽力了,也就没有什么后悔的啦。

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_________,可以无悔矣”一样。

9、在古代诗词中,描写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比比皆是。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开头几句“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肃杀的景象;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也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

“____,____,____,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而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___,_____”却写出了清秋之夜的静谧;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却写出了秋天景象的阔美

10、“莲”与“怜”字同音,在古诗中人们常用“莲”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中的“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_____,_____。

”写出了采莲女情窦初开的心思。

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准确地写出了莲花的品质。

11、“柳”“留”二字谐音,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折柳”来暗喻离别之情。

乐府诗中的“上马不捉鞭,_______,蝶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如郑谷的“好是春风湖上亭,______”。

柳永《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柳枝”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

如王昌龄的“_______,悔教夫婿觅封候”,苏轼《蝶恋花》中的“枝上柳絮吹又少,______。

”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

____,_____,______。

”12、梧桐树高大雄伟,而在古代诗词中,梧桐却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

”温庭筠《更漏子》中“____,____,空阶滴到明。

”徐再思《双调子•夜雨》中“_______,_______,三更归梦三更后。

”这些诗句中诗人借梧桐写尽了人间和愁苦与相思

13、“愁怨”原本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在诗人笔下借助多种意象却使之变得有形可感,有味可嗅,有色可观。

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愁?

______。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欧阳修《踏莎行》中的“______,_____”句;李白的“______,______。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句。

贺铸《青玉案》的“试问闲愁都几许?

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武陵春》中的“______,_____”和《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两联绘形绘色地写出了愁绪的千姿百态。

柳永《蝶恋花》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写愁的句子更是千古绝唱

14、大雁和飞燕虽属两个不同季节的精灵,但它们也能“心有灵犀一点通”,都能传达出诗人感时伤逝的情怀。

如欧阳修《戏答元稹》中的“夜闻归雁生相思,______”和杜甫《天末怀李白》中“______,_____”两句就是以大雁寄相思的典范。

在刘禹锡《乌衣巷》中,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的沧桑变迁;在晏殊《浣溪沙》中,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物是人非的景象;在文天祥《金陵驿》中,我们还感受到了“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________,______?

”的“黍离”之悲。

15、诸葛亮一代名相,足智多谋,助汉兴室,却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无穷感慨和敬仰。

杜甫在《蜀相》中对他一生作了精辟的概括:

“_______,_______”两句是他平生功绩的真实写照;“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又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