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497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5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docx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届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有答案

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9届(2016级)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F19 Ca40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B、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Ⅳ染色后,需用清水进行漂洗

 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可以选择液泡中不含有色素的细胞

 D、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可用健那绿将DNA染成绿色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由内质网加工

 B、蓝藻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可用于高尔基体加工蛋白质

 C、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D、溶酶体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在DNA上,DNA是基因的集合

 B、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构成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人体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可能发展成癌细胞

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从而产生染色体变异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C、自由组合发生在精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中,使后代具有多样性

 D、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性,是因其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产生XY的

精子所致

5、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实验员在溶液中加入结构完整的类囊体和叶绿体基质,按图

示条件进行Ⅰ、Ⅱ两个阶段实验,糖的合成速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叶肉细胞的细胞膜破坏后用差速离心法可获得叶绿体

 B、为了达到上述实验结果,在Ⅰ阶段还应该向溶液中加入[H]和ATP

 C、Ⅰ阶段积累的物质除糖以外还有C5、ADP、Pi

 D、Ⅱ阶段合成了葡萄糖是因为进行光反应产生了ATP和[H]且Ⅰ阶段积累了一定量的C3

6、某开红花豌豆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研究发现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基因B控制红花,b控制白花。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变异可以通过该植物根尖分生区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

 C、该植株为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有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

 D、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35∶1

7、下列有关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于消毒的酒精属于纯净物

 B、厨房里用食醋去水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用热的纯碱溶液和用蒸馏汽油去油污均是化学变化

 D、炒菜所用铁锅出现红色的锈斑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g淀粉和纤维素混合物中氧原子的数目为5NA

 B、常温时,pH=5的盐酸中水电离的OH-数目为10-9NA

 C、5mol的CH3COONa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CH3COO-数目为5NA

 D、22.4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9、丙烯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丙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至少有1种同分异构体

 C、最多6个原子共平面

 D、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可能有两种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

A

证明某溶液中存在Fe3+

先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B

除去NaCl溶液中存在的Na2SO3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C

分离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

混合物

将混合物溶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Mg(OH)2;

向滤液中通入过量氯化氢,过滤得Al(OH)3

D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滴加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11、有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Q,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如右图所示,M的电子层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Z的氯化物制Z

 B、Y和Q的最简单氢化物熔点:

Y

 C、Z、M、Y的简单离子半径:

Y>Z>M

D、X和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

12、联盟学校某教师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将教材铜锌单池原电池改为如右图所示的双池电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过程中甲池中c(Zn2+)几乎不变

 C、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是Cu2++Zn=Cu+Zn2+

 D、电子从锌电极经溶液流向铜电极

13、已知:

pH=-lgc(H+),pOH=-lgc(OH-)。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所得溶液pOH和pH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初始浓度为0.1mol∙L1

 B、B点溶液和D点溶液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C、C点溶液中c(NH4+)=c(Cl-)

 D、升高温度(高于25℃),滴定过程中pOH+pH<14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g、m、N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加速度为正方向,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C、速度v

和功率P

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

 D、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15、甲、乙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在0~t2时间内

 A、甲、乙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

 B、甲质点做直线运动,乙质点做曲线运动

C.t1时刻两质点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0~t2时间内,甲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乙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16、放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滑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甲;在滑块A上放一物体B,

物体B始终与A保持相对静止,如图乙;在滑块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

图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丙滑块A均匀速下滑

 B、图乙、丙滑块A均加速下滑

 C、图乙滑块A匀速下滑,图丙滑块A加速下滑

 D、图乙滑块A加速下滑,图丙滑块A匀速下滑

17、材料和粗糙程度均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两滑块,以相同的初动能在同一水平面上滑

行直到停止,则质量小的滑块

 A、运动的加速度大 B、运动的距离大

 C、运动的时间短 D、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少

18、2018年7月25日,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液态水湖,这表明火星上很可能存

在生命。

若一质量为m的火星探测器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

动,运行周期为T,已知火星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A、探测器的线速度

 B、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

 C、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

 D、火星的密度

19、如图是滑雪场的一条雪道。

质量为60kg的某滑雪运动员由A点沿圆弧轨道滑下,

在B点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到了倾斜轨道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

不计空

气阻力,θ=37°,g=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滑雪运动员腾空的时间为0.75s

 B、BC两点间的落差为11.25m

 C、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9000W

 D、若该滑雪运动员从比A点稍低处滑下,落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

2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用水平轻绳相连的两个相同物体P、Q质量均为m,

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在t0时轻绳断开,Q在F作用下继续

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至

时间内,P、Q的总动量守恒

 B、t0至

时间内,P、Q的总动量守恒

C.

时,Q的动量为

mv

D.

时,Q的动量为

mv

21、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固定轨道ABC,AB是半径为2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是半径为R的粗糙半圆弧(B是轨道的最低点),O点是BC圆弧的圆心,POQ在同一水平线上,BOC在同一竖直线上。

质量为m的小球自由下落2R后,沿轨道ABC运动,经过轨道C点后,恰好落到轨道上的P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到B点前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9mg

 B、小球运动到B点后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5mg

 C、小球运动到C点对轨道的压力为

mg

 D、小球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mgR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6分)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f=50Hz。

(1)下列物理量中,实验开始之前就应该测量的是(填字母代号)。

 A、重锤质量 B、重力加速度

(2)在进行实验时,某同学获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但他测量时发现纸带上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明显大于2mm,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最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筛选,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

选取计数点A、B、C、D、E为相邻的连续计时点,并测得如图距离x1、x2、x3、x4,

然后同学们给出了两种验证机械能守恒的方案:

 A、验证从A点到E点之间机械能守恒 B、验证从B点到D点之间机械能守恒

你认为(填字母代号)方案更简洁合理。

23.(9分)

在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教材介绍的

实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依据优化后实验原理图,该实验(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带滑

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填“一定要”或“不必要”)保

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a)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

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

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b)所示,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

F图象是一条直线,求得直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24.(12分)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COD由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A、B拼接而成,∠ODC=37°,

P为两材料在CD边上的交点,且CP=PD。

现OD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无初速从C点

释放,滑到D点时速度刚好为零。

已知小物块与材料A在CP段的动摩擦因素μ1=0.6。

(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块与材料B在PD段的动摩擦因素μ2;

(2)若将OC边水平放置,再让小物块无初速从D点释放,小物块滑到底端时速率

v=7m/s,则CD段的长度为多少?

25.(20分)

如图所示,A、B是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木板,质量均为1kg,紧挨着放在水平面上,

但并没有粘连(可以分开)。

现有一质量为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置于A木板左端。

己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25;现对滑块

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1s后撤去,撤去F时滑块恰好运动到A、B木板的分界

处,g取10m/s2。

求:

(1)木板A的长度L;

(2)在A、B木板运动的全过程中,B木板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3)在A、B木板运动的全过程中,B与地面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Q。

26.(14分)

半导体工业需要高纯硅,粗硅中含有SiO2、Fe2O3、CuO、C等杂质,提纯硅的方法

比较多,其中三氯氢硅(有一定毒性)氢还原法和四氯化硅氢还原法应用较为广泛,下

面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三氯氢硅氢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已知:

①Si+3HCl

SiHCl3+H2(主要反应)

Si+4HCl

SiCl4+2H2(次要反应)

2NaCl+H2SO4(浓)

Na2SO4+2HCl↑

②典型硅的重要化合物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SiHCl3

-127

33

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SiCl4

-23

77

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1)粗硅在提纯前,需要进行酸、碱预处理,其目的是。

(2)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备HCl气体的是(填字母代号)。

(3)在1100~1200℃条件下,利用图B在石英管中可以获得硅,写出该反应的方

程式;其烧杯中水的作用是;该装置使用石英管而不是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

(4)三氯氢硅氢还原法用SiHCl3在图B中制硅,不足之处有(任意回

答一点即可)。

(5)SiCl4与氢气反应也能得到硅,但反应所需温度不同,在工业上往往将三氯氢硅

中混入的SiCl4分离后再与氢气反应,你认为最好的分离方法是。

(6)工业上如果用四氯化硅氢还原法制硅,其原理如下:

该方法与用三氯氢硅氢还原法比较,其缺点至少有两处,分别是。

27.(15分)

Fe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该还原菌最佳生存环境在pH

为7~8之间)作用下,能被SO42-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如下图所示,写出正极的电

极反应式。

(2)在1800K时,

则反应:

2Fe3O4(s)+

O2(g)=3Fe2O3(s)的∆H为kJ∙mol1,四氧化三铁在充满氧

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Fe2O3(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3)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

2I-+2Fe3+

2Fe2++I2(在水溶液中)。

①298K时,向5mL0.1mol∙L1的KI溶液中滴加0.1mol∙L1FeCl3溶液,得到c(Fe2+)

与加入FeCl3溶液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温度下滴加5mLFeCl3溶液时,Fe3+的平衡转化率=%,平衡常数K=,

若要提高Fe3+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②在已经达到平衡的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苯对I2进行萃取,保持温度不变,反应

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v(正)v(逆)(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③v(正)与Fe3+、I的浓度关系为v=kc(I-)mc(Fe3+)n(k为常数)

c(I-)mol∙L1

c(Fe3+)mol∙L1

v(mol∙L1∙s1)

(1)

0.20

0.80

0.032k

(2)

0.60

0.40

0.144k

(3)

0.80

0.20

0.128k

通过分析所给数据计算可知:

在v=kc(I-)mc(Fe3+)n中,m,n的值为(填字

母代号)。

 A、m=1,n=1 B、m=2,n=1 C、m=2,n=2D.m=1,n=2

 

28.(14分)

银的冶炼有很多方法,在《天工开物》均有记载,而现代流行的“氰化法”,用NaCN

溶液浸出矿石中的银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具备诸多优点:

银的回收率高;对

游离态和化合态的银均能浸出;对能源消耗相对较少;生产工艺简便等,但氰化物通常

有毒。

其炼制工艺简介如下:

(1)矿石需要先进行破碎、研磨,其目的是。

(2)写出该工艺的一个明显的缺点。

(3)用NaCN浸泡矿石(该矿石是辉银矿,其主要成分是Ag2S)时,反应容器处

于开口状态,产生的银以[Ag(CN)2]-形式存在,硫元素被氧化至最高价,试写出主要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

(4)银往往和锌、铜、金等矿伴生,故氰化法得到的银中往往因含有上述金属而不

纯净,需要进一步纯化,从而获得纯净的银。

其中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电解精炼,在精炼

过程中,含有杂质的银作极(填“阴”或“阳”),该电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

式为,金以形式存在。

(5)有人提出了另外的提纯银的方案,先将锌粉还原后的混合金属用略过量的硝酸

溶解,通过精确调整溶液的pH来进行金属元素分离,已知:

①溶解后的离子浓度如下表:

②某些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Ksp如下:

(已知lg2=0.3),该设计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其原因是。

29.(9分)

下图表示光照强度较强时黄瓜叶肉细胞内的氢原子转移过程。

(1)a发生的场所是    ,d发生的场所是   。

(2)图中生成ATP的过程是   。

(3)a过程和c过程产生的[H](填“是”或“不是”)同种物质,c过程

产生的[H]的移动方向是   。

(4)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的相对值   (填“增

加”、“不变”或“下降”),原因是   。

30.(10分)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细胞分裂使细胞   ,而细胞分化则是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   

的过程。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装片时,判断细胞分裂处于不同时期的依据

是   。

显微镜下观察真核细胞的间期有明显的细胞核,对细胞核功能

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   。

(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

(4)如果把人的精原细胞每个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然后放在不含放射性

的培养基中培养,依次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

体上放射性的分布情况是   ,形成的精子中具有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有   条。

31.(11分)

在某花卉基地中有一种自花传粉的植物(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群体中只

有白花和红花两种花色,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紫花的植株。

(1)让开紫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紫花的比例为4∶3∶9,由此可以推

测花色受   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在紫花的植株中,

只有花瓣细胞含有紫色色素,其根本原因是   。

(2)科研人员推测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相关

色素的合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两种不同花色亲本杂交,若F1代中红花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

型组合为   ,该F1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

②四倍体紫花植株中紫色色素含量通常高于二倍体植株,可用   处理

二倍体植株从而获得四倍体植株。

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后代高度不育,原因

是   。

32.(9分)

果蝇红眼的形成是多基因协调的结果,其红色色素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

应,每一个生化反应所涉及的酶都与相应的显性基因有关。

(1)用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大量的杂交后代,

后代中红眼∶白眼=1∶1。

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

用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

(2)若控制眼色的全部相关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现有两瓶纯种白眼果蝇(每瓶雌雄均有,每瓶来自一个品系),每瓶白眼果蝇控制眼色

的基因只有一对基因隐性纯合。

但不知道控制这两瓶果蝇白眼的基因是同一基因还是不

同基因。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

写出相关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

结论。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

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温度相同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B、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C、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E、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10分)如图所示,A、B气缸长度均为L,横截面积均为S,体积不计的活塞

C可在B气缸内无摩擦地滑动,D为阀门。

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

初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2P1的理想气体,B内有压强P1/2的理想气体,活塞在B气缸

内最左边,外界热力学温度为T0。

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

不计

两气缸连接管的体积。

求:

(ⅰ)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ⅱ)若平衡后外界温度缓慢降为0.50T0,气缸中活塞怎么移动?

两气缸中的气体

压强分别变为多少?

34、[物理——选修3-4](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