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606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18届高三阶段测试(期中)历史试题

1.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

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纪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这种故意增加或减少纪录的行为,表明中国古代

A.天文观测手段落后

B.天人感应影响深远

C.科学研究主观随意

D.专制皇权不受约束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日食记录……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的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手段落后,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科学研究主观随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专制皇权受到“天意”约束,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内容出发,即可正确判断。

2.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

唐朝时规定:

“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

这反映出唐代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只重衣冠不重人”的官场陋习依旧

C.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D.士子入仕前景更为黯淡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察举制下,人们一旦被举荐就已经具有了做官的资格,所以试见时可穿品级较低的官服,但科举制下则不行,可见两个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故C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3.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

这说明

A.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

B.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朝通过皇帝诏书的方式规定地主和佃户之间不允许存在歧视和私自压迫的现象,最主要是适应了当时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了当时地主和佃农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人的地位不断提高,A正确;材料是限制地主对佃户的控制,反映了当时佃户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完全和地主平等,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主要反映的是封建租佃关系,排除C;材料属于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并不开明,排除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政策,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结合明清时期封建经济发展的表现进行分析。

4.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C.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

【答案】B

【解析】咸丰四年英国对华贸易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有自然的抵制作用,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华贸易发展情况,能够看出鸦片战争使英国对华贸易量增加,但后来又有所下降,所以,选项A表述是片面的,排除;材料是以咸丰和道光为时间标志,并不能体现出咸丰和道光皇帝的对外政策,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对华贸易变化的情况,无法体现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排除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华侵略,根据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分析材料。

5.上海开埠后,周边地区棉花种植迅速增多。

19世纪80年代后,经由上海港输出的原棉,成为日本关西地区新兴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日商大阪纺织会遂提出在上海建立轧花厂,并于1888年开工。

华商紧随其后在新闸、杨树浦设立棉利公司和源记公司。

材料说明

A.上海开埠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互推动

C.列强经济侵略催生了民族工业的诞生

D.日本经济侵略推动了上海棉花加工

【答案】B

【解析】“周边地区棉花种植迅速增多”“经由上海输出……成为日本……主要原料来源”反映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解体以及对农村经济的推动;材料“遂提出在上海建立轧花厂,并于1888年开工。

华商紧随其后在新闸、杨树浦设立公司”则反映了农村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推动,故C正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掠夺中国原料和开设工厂的信息,“上海开埠推动”说法错误,与史实和材料俱不符,故A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诞生,并非是材料所说的“80年代后”,故C错误;材料信息主旨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并且日本经济侵略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故D错误。

6.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所含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

单位,万两,资料选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工商杂税收入包括:

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

1911年3617万两。

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

B.洋务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C.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税收入是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源

【答案】C

..................

7.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

“(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

何时与梁相识?

阿苏回:

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问:

此事汝母知否?

阿苏回:

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官斥二人:

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这反映了当时

A.官府任意干涉社会生活

B.社会舆论关注男女问题

C.媒体报道比较客观公正

D.传统观念影响司法判决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官府依据有伤风化的传统观念将一对青年男女收押,说明了传统思想影响司法判决,故D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官府任意干涉社会生活,故A错误;虽然新闻报道中提到此事,但并不能说明社会舆论都在关注,故B错误;题干中媒体报道并未对此事提出看法,故C错误。

8.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

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

该守则

A.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

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D.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

【答案】C

9.清末官商合办的电报局,发起时多赖商人踊跃入股。

1908年,政府将其收归官办时,以商人收利已久、应减价报效为由,将股票收购价格从商人提出的每股290元,酌定为150元。

据此可推断

A.清末新政成为洋务运动的翻版

B.产权意识的滞后制约新政成效

C.发展官营企业成为各界的共识

D.政府厉行抑商的政策一以贯之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政府任意干涉商人的利润,体现出新政时期的电报局产权意识不明确,打击了商人投资的积极性,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上比洋务运动有巨大的改进,A错误;材料主要是讲民营企业的发展,后来受到政府的制约,不是侧重发展官营企业,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后期已经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错误。

10.近代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

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

……据估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指洋务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B.改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结构布局

C.代表型企业之一是上海发昌机器厂

D.该浪潮的出现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近代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指的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其出现的重要原因是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A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项错误,1912至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主要发展的是纺织面粉等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改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结构布局;C项不符合题意,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时期的重要代表企业。

11.1931年《宪法大纲》把军阀、地主、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力和政治自由。

1935年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

这一转变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说明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变化

【答案】B

【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材料中“1935年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为了团结抗日,故B项正确;1949年,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与材料中“1935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1931年”至“1935年”间,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针对“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涉及国民党,故D项错误。

点睛: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封建是中共的主要任务,军阀、地主、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成为斗争的对象;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任务,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日,“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

12.阅读下表:

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时间

工业类别

1935年

1941年

资本总额

(万元)

占全国总

资本比例

资本总额

(万元)

占全国总

资本比例

冶炼业

47.4

0.19%

13570.7

37.01%

机械金属业

415.5

1.66%

4402.7

10.6%

纺织业

12170.3

48.53%

5884.7

14.17%

食品工业

6159.8

24.56%

2726.6

6.57%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D.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答案】C

【解析】从表中的数据可知,1941年冶炼业、机械金属业的资本总额、比重都明显增长,再结合时间可知是战争需要,表明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故C正确;材料轻工业反映了纺织业和食品业,不能代表整个轻工业,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轻工业发展缓慢,而机械金属业和冶金业发展快,无法体现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看出日本对民族经济的破坏,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935年和1941年”结合抗日战争的背景分析。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

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

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

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

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

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材料二张謇(1853~1926年)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

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

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

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贫困救助和近代张謇慈善公益救助思想各自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实行贫困救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贫困救助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意识到“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

”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

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

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

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

“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造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僻者为下。

”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

——主要摘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2)对比材料一、三,概括近代中国贫困救助方面有哪些变化,并给予简要评价。

【答案】

(1)古代特点:

以养为主,政府主导;民间宗族与国家相配合;具有救苦济贫理念,差别救济;

近代张謇救助特点:

将慈善与发展教育相结合;以工代赈;注重公益事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或注重发挥公益事业的多功能性)。

原因: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小农经济条件下,民众容易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体现。

(2)变化:

改变重养的局面,注重养教并重;制定法律保证;提出救助是国家义务与责任;对救助对象有道德要求变为不再附设道德要求。

评价:

有助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缓解社会矛盾);体现了公平、平等的理念;推动社会救助走向现代化;停留在理论与法律层面,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解析】

(1)特点,古代特点:

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得出经验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以得出以养为主;“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可以得出政府主导;具有救苦济贫理念;“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

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可以得出民间宗族与国家相配合;“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可以得出差别救济。

近代张謇救助特点:

根据“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以工代赈”“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概括归纳。

原因,依据材料“《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作答。

(2)变化,依据材料二“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可以得出改变重养的局面,注重养教并重;“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可以得出制定法律保证;“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可以得出提出救助是国家义务与责任;“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可以得出对救助对象有道德要求变为不再附设道德要求。

评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第一小问和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评价,首先,说明近代中国贫困救助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稳定社会促进公平、推动社会救助走向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结合实际效果分析近代中国贫困救助的局限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

人类文明的交流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从影响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据亨廷顿(美国)《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19世纪西方冲击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或观点、史实准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

概括:

观点正确或论题明确2分;史实正确,论证过程8分;小结和符合逻辑2分。

论题:

(多样性、开放性)可以参照示例一和示例二。

(1)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性

(2)近代列强侵华带来困难同时前途也光明

(3)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

【解析】首先,通读材料概括得出自己的论题,由“‘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可以得出论题:

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性;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

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论述即可。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材料1901年,清政府下令,要求各省科举改试“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派遣留学生。

此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留学地区从日本扩大到英美,在留日学生中涌现了一批清末宪政改革的主力军。

1902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堂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功名;还规定了各级学堂必须开设包括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等课程,同时也强调各级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

学堂章程颁布几年后,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

同年,清政府下令逐渐递减科举取士的名额,计划十年之后,一律从学堂取士。

1905年,清廷下令废止科举考试,并设立学部。

据统计,从1904年到1909年,全国学堂总数和学生总数都增长了10倍以上。

——摘编自黄加温等《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04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示例一

论题:

19世纪西方的冲击,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

经济:

中国近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举步维艰;政治:

从晚清政府到北洋军阀统治再到蒋介石国民政府,无一不是专制独裁统治,政治民主化进程一波三折;思想:

尽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封建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民众的思想观念、社会习俗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

综上所述:

19世纪西方的冲击,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

示例二:

论题: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阐述:

中国传统社会的惰性,缺乏突破传统社会的内部动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

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

中国近代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总之:

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解析】

(1)特点:

根据“要求各省科举改试‘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派遣留学生。

此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留学地区从日本扩大到英美,在留日学生中涌现了一批清末宪政改革的主力军。

”得出全面改革;根据“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得出立法保障;根据“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得出成果显著,影响深远;根据“均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得出具有封建性和不彻底性。

(2)背景:

根据“1901年”联系《辛丑条约》的签订和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得出:

民族危机的严重和“清末新政”的实行;再联系20世纪初的经济背景、思想教育背景分析总结。

影响:

根据“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得出推动教育近代化;根据“全国学堂总数和学生总数都增长了10倍以上”得出培养了人才;根据“还规定了各级学堂必须开设包括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等课程”得出传播了西学;联系清末新政的结果得出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

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

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

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果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

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汉奸、封建卫道士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