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616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docx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杜绝习惯性违章

一、前言

新钢钒公司检修中心担负着新钢钒公司主要、关键生产设备的日检、定检、检修、抢修等任务。

作业现场涉及带电设备多、高温高压高转速设备多、易燃易爆易中毒物品及特种作业多,生产环境复杂,极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而且由于检修作业性质决定了作业过程中存在交叉作业、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等高度危险性的作业较多,如果安全工作稍有疏忽,随时可能转变为人身伤害事故,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很大,安全生产工作极为重要。

二、开展安全行为科学研究的背景

㈠实践证明“人”这一要素在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安全生产实践的研究均已证明: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事故原因。

现代安全原理也揭示出:

人、机、环境、管理是事故系统的四大要素;人、物、能量、信息是安全系统的四大因素。

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践研究结果,都强调“人”这一要素在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中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人因”问题,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的作用,通常采取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手段,要使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得以提高,需要研究安全行为科学,需要学会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㈡新钢钒公司近年来的事故情况说明维检作业事故率居高不下。

维检人员在近三年共发生35起伤害事故,其中40人轻伤,1人重伤(2006年轨梁厂机加工),1人工亡(2007年热轧板厂维护电工)。

反映了受伤害程度较重,且一起事故造成多人受伤的情况均发生在维检作业过程中(共有4起)。

从统计表可看出,2006年和2007年维检人员发生的工伤事故起数均占到了总起数的近一半,说明维检作业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发生事故的概率也较高。

新钢钒公司2006—2008年维检工伤事故情况统计一览表

年度

事故起数

维检人员发生工伤起数

维检人员

伤害程度

维检人员发生

工伤占事故比例

维护

检修

2006

35

7

6

14人轻伤

1人重伤

37.1%

2007

34

9

5

17人轻伤

1人工亡

41.2%

2008

(1—9月)

30

5

3

9人轻伤

(中心4人)

26.7%

三、安全行为、安全心理的内涵

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关系密切。

根据近几年对事故的研究表明:

8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相关,即人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心理直接或间接地与事故发生联系。

通过对事故规律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

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心理与行为。

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对于预防事故有重要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出:

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社会、生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生产中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为失误和“三违”的原因是复杂的。

有了这样认识,对于人为事故原因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行为”这一层次上,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例如在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时,应分清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原因;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原因。

对于心理、主观的原因,主要从人的内因入手,通过教育、监督、检查、管理等手段来控制或调整;对于生理或客观的原因,除了需要管理和教育的手段外,更主要的是从物态和环境的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人的生理客观要求,减少人的失误。

行为科学中的人的行为模式、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分析、挫折行为研究、注意与安全行为、事故心理结构、人的意识过程等理论和规律都有助于研究和分析事故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

一是性格分析,人的性格特征与安全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具有较好性格特征的人,他们干起活来精力充沛。

观察情况认真细致,思考问题全面周到,操作作业不莽撞、不蛮干,这种性格有利于作业的顺利进行,有益于安全生产。

如果性格不好,头脑简单,马马虎虎、冒险蛮干,就会经常发生事故。

据国外文献介绍,事故频发倾向者往往有如下的性格特征:

(1)感情冲动,容易兴奋;

(2)脾气暴躁;(3)厌倦工作,没有耐心;(4)慌慌张张,不沉着;(5)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6)喜怒无常,感情多变;(7)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8)极度喜悦和悲伤;(9)缺乏自制力;(10)处理问题轻率、冒失;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日本的丰原恒男发现容易冲动的人、不协调的人、不守规矩的人、缺乏同情心的人和心理不平衡的人发生事故次数较多。

根据研究资料表明,容易诱发错误行为的因素有4个方面:

(1)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在噪声、振动、高温、粉尘多、照明不良的环境下工作容易误操作,原因是容易引起心烦意乱。

(2)人的生理节律变化的影响,如人在早晨5—6点意识状态最低,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疲劳作业,酒后上岗,疾病后遗症。

(情绪周期23天,身体体力周期28天)

(3)人的意识状态差别和情感变化的影响,如愤怒、激动、烦躁、神志不安、“分心”、“走神”或者“自动想法”等等,这些影响容易造成人的手眼不协调,灵活性反映能力差,判断能力差。

(4)协同作业时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场合,无人负责时,受他人在场的心理影响,往往有互不负责的倾向。

四、习惯性违章行为分析

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指在操作作业中,表现出来的丧失自我保护和保护设备、工具等,违背劳动生产规律的不合理行为,错误行为。

职工的这些行为与职工的工作背景有一定关系,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即过去我就是这么干的。

当人最初以某种行为方式解决问题有效时,就会更加倾向这种行为,并经过反复实施逐渐形成,这种行为会成为习惯,这种习惯性行为往往在工作开始不出现,多出现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快要结束时,或者一瞬间,或者紧张时,特别急时。

美国海因利希工程师根据大量统计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

有一个统计分析的结果330∶29∶1,即在330件同类的错误行为中有300件错误行为事件中不产生伤害,有29件产生轻伤,有1件产生重伤,这是著名的1∶29∶330法则。

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就是一件事故的发生是多次错误行为的结果。

[NextPage]

根据心理学所提示的规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而动机则是由于需要引起的。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例如安全管理中开办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学员来自各个单位,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

这种热情是来源于其学习的动机。

因为在工作中,一个特种作业人员,缺少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胜任工作,甚至会引发事故。

就是这种实际工作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动机,进而导致了学习的热情。

动机和行为有复杂的关系,安全管理中在对待事故责任者的分析判断上,要从分析行为与动机的复杂关系入手,为此,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在分析事故责任者的行为时,要全面分析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任何行为都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综合效应”。

因此,事故责任者的行为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分析个人因素时,要同时分析外在表现与内在动机。

动机和行为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同一动机可引起不同的行为。

例如,想尽快完成生产任务,这种动机可表现在努力工作,提高效率;也可能出现蛮干违章,不顾操作规程等等。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例如“三违”这类不良行为,有的是有意为之,明知故犯;也有无意失误的情况;(3)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例如要提高工效,可能会忽视了劳逸结合,造成疲劳工作,从而导致事故。

因此,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人的动机入手,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处理,这样才能既符合实际,又切中其弊,使事故责任处理准确合理。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心理情感是不稳定的,它随着周围环境、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一个人在体脑俱疲的情况下,感觉技能变弱,听觉和视觉灵敏度降低,眼睛运动的正常状态被破坏,其心理技能就会改变。

这说明,个人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直接、间接导致事故的出现。

所以我们认为对安全工作的轻视心理,麻痹心理、侥幸心理和情绪心理等是事故边缘心理。

一是轻视心理:

安全与生产,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在一些管理者深层次的认识中,认识模糊,心中没有摆正位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潜意识中价值观还是见物不见人。

还没有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有三种现象:

“亡羊补牢”现象,对安全生产工作平时不重视,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满足于表面化、形式化。

事故隐患不及时排除,直至发生事故才悔之晚矣;“愚民政策”现象。

为了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和小团体利益的需要,有的单位出了事故欺上瞒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极尽内部“摆平”之能势,把“四不放过”的原则抛在脑后。

外归因的现象;出了事故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归因于外部,没有找出真正原因,就敷衍了事。

轻视心理实例:

某单位安全检查时发现一处事故隐患,设备上下扶梯开焊,但未完全断裂,并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由于未及时安排检修,在作业时一名检修人员在检修时,扶梯断裂,将这名检修人员摔伤。

二是麻痹心理:

在多数情况下,习惯性作业简便易行,也没有出事故,从而“也不过如此”的思想慢慢成形,因此,这种习惯很容易被人接受或模仿。

麻痹心理是安全生产的大故,其危害性在于有了麻痹心理就会逐渐丧失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人的感知觉的兴奋程度,出现抑制或愚钝。

“无知型”、“糊涂型”就是麻痹思想的外在表现。

绝大部分人身事故的发生就是麻痹思想造成的。

麻痹心理实例:

某机加工厂的一名女工在立式压机上操作,上模下模行程很慢,通常都认为不会出事故,因行程较慢,即使手碰到上模也来得及抽脱开,但这位女工在手还是被压伤。

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

一是因模子行程慢产生不会压到手的麻痹思想;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注意模子的下行,注意力转移至压机以外的事物上;三是操作过程中手抽离模腔。

分析其心理过程是:

麻痹—不注意—忘记—触觉迟钝。

其主要是麻痹心理问题。

三是侥幸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耍小聪明,明知不该去做的事,也要去做。

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走捷径,或者自己欺骗自己“下不为例”而屡屡再犯,“凭经验办事”这些行为可能有时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快捷,有时也会让我们在行与不行中犯下大错,所以说侥幸心理就是事故的毒苗。

侥幸心理实例:

某厂一名机关干部为了绕近道,有意识违章横穿厂内铁路,结果被火车撞导致死亡。

四是情绪心理:

情绪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

情绪变化主要由应激事件对心理影响产生的,诸如:

家庭暴力、离婚、家庭成员患重病或死亡、子女就业困难、家庭不和睦、操心日常开支、本人患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

实例一:

某个青年工人,因家庭问题与兄嫂闹纠纷,被哥哥打了两耳光,他一气之下拿了根绳子欲寻短见,被老母苦苦劝阻。

没隔几天这个工人在一次作业中发生了事故而丧生。

实例二:

某青年职工李××,父母双亡,工资很低,还要供养弟妹,本人又患肺病,27岁也未找到对象,生活的情绪非常低沉。

他常常对人说:

“不如死了清心。

”上班经常迟到早退,违章作业不断发生。

企业工会经常派人找小李谈心,发给他困难补助,并送他到苏州疗养,病好后又帮他找到对象,李结婚时工会还帮他找了房子,小李万分感谢组织,从此,他积极工作,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一年的工作中连续防止了两起重大事故,受到单位表扬和奖励。

上述两个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情绪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善于了解职工的精神状态,有个班组总结出三看:

既班前看情绪,班中看表现,班后看贡献。

在和职工日常接触中通常要注意如下心理问题:

低沉、兴奋、好奇、紧张、急躁、抵触、厌倦。

五、具体做法

检修中心自成立之初就将安全管控作为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针对习惯性违章作业开展科学地研究和分析,结合检修作业实际制订并实施了十项对策。

1、舆论宣传为先导。

首先要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广泛开展反“三违”宣传。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方法,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违章违纪的危害性;表彰安全生产中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谴责那些违章违纪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恶劣行为,并结合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法制宣传。

形成视“三违”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通过宣传,使职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勿忘安全,珍惜生命,自觉遵章守纪。

由“要我反‘三违’”变成“我要反‘三违’”。

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目标。

2、教育培训为基础。

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

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的高低、防范“三违”的自觉程度和应变能力莫不与其密切相关。

安全教育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除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形势任务、安全方针、法制法规、组织纪律、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工艺规程教育外,应重点抓好法制教育、主人翁思想教育,特别要注意抓好新干部上岗前、工人转换工种(岗位)时的安全规程再教育。

做到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以提高全厂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为反“三违”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企业领导是关键。

“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三违’除不除,关键在干部”。

所以开展反“三违”要以领导为龙头,从各级领导抓起。

(1)从提高各级领导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入手,针对个别领导中容易出现的重生产、重效益而忽视安全的不良倾向,进行灌输宣传。

使他们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做反“三违”的带头人。

(2)要求各级领导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三违”实行“四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综合治理,把反“三违”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

做到层层抓、层层落实,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约束作用和经济责任制的激励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反“三违”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领导的龙头作用。

4、安监队伍是主力军。

安监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不但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而且是企业内的“警察和裁判”,为企业的一方平安起着十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各级领导要稳定安监队伍,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懂技术、作风扎实制度熟,任劳任怨敢管理的安监队伍,赢得安全管理的权威性,促进企业生产的长治久安。

通过实施车间月检周报和中心日检日报制度,不仅强化和完善了安全检查体制,而且增强了检查时效性,保障信息通畅。

5、班组是主阵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活动在检修作业和检修设备操作第一线,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三违”的主要阵地,要真正使“三违”销声匿迹,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

(1)抓好日常安全意识教育。

针对“违章不一定出事故”的侥幸心理,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分析其危害性,启发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自查自纠,自我揭露,同时查纠身边的不安全行为、事故苗子和事故隐患,从“本身无违章”做到“身边无事故”。

(2)抓好岗位培训。

让职工掌握作业标准、操作技能、设备故障处理、应知应会;掌握安全技能、消防知识和规章制度;向先进水平挑战,做到“四比”(比敬业爱岗态度,比职业技术水平,比实际操作能力,比安全作业标准),“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6、三种人是重点。

三种人即:

(1)班组长。

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指挥员,是班组管理的领头羊。

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人。

班组长敢于抓“三违”,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个班;

(2)特殊工种。

他们都在关键岗位,或者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个人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

(3)青年职工。

多为新工人,往往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切,好胜心强。

在这个群体中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

把这三种人作为反“三违”的重点。

进行重点教育、培训、管理,并分别针对其特点加以引导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就可有效控制“三违”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

7、现场管理最必要。

现场是生产的场所,是职工生产活动与安全活动交织的地方,也是发生“三违”,出现伤亡事故的源地,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要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就要建立一支素质高、懂技术、制度熟、敢管理的安监队伍,经常深入现场,钉在第一线上,查“三违”疏而不漏,纠违章铁面无私,抓防范举一反三,搞管理新招迭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8、良好习惯要养成。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某些行为、举止或做法,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俗话说:

习惯成自然。

在实际工作中,养成的违章违纪恶习势必酿成事故,后患无穷,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

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需要对不安全行为乃至成为习惯的主观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正措施,克服不良习惯外,还要利用站班会、班组学习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9、教罚并举是武器。

要实现安全生产,不仅靠思想教育,还须搞好法制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和法制手段教罚并举,反“三违”,除隐患,灭事故。

企业必须对国家、各级政府和本企业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并自觉执行。

凡是“三违”都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追查分析,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危害的程度给予帮教处罚。

对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责任者,依据规定,严肃查处,触犯法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干部职工一视同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10、群防群治作保证。

在企业安全工作中,“企业负责,群众监督”是两项同抓并举的任务。

“群众监督”是实现“企业负责”搞好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也是搞好反“三违”工作的可靠保证。

要搞好群众监督,就应特别注意发挥各级工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安全监督能力,广泛发动职工依法进行监督,开展以“群防、群查、群治”反“三违”的监督检查活动,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六、主要成效

经过不断地持续地开展工作,把各项管理落到实处,超前控制,实现了检修中心安全生产的稳定高效。

安全环保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降低。

从维检中心安全环保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见图一。

截止12月份维检中心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7起,其中险肇事故2起,未遂事故12起,轻伤事故3起、伤4人,千人负伤率2.8%。

发生的事故共有6类,其中:

机械伤害3起,物体打击3起,其它(摔伤、中暑)5起,起重伤害1起,电气伤害1起,高处坠落2起。

从图二可以看出维检中心人身伤害事故集中发生在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通过中心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了轻伤及其以上安全事故零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