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503993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do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主任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作了专题研究,并制订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会议结束前,徐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

现在,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正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坚定做好“三农”工作信心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关注民生、提升文明”为总目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市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07亿元、渔业总产值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7元,增长12.7%。

1、坚持转型升级,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2021年,全市完成项目农业投入总额30.8亿元,增长34.6%,农业合同利用外资855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11万美元。

一是规模优势全面放大。

突出政策促动、招商拉动、行政推动,全市新发展高效农业面积14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

新增扩建农业园区170个,总投入14.6亿元。

二是产业水平加速提升。

全市新增扩建农业龙头企业164家,总投入16.2亿元,其中投资额超500万元的达27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

吕四省级水产集中加工区开工建设。

三是科技支撑不断强化。

推广适新技术10多项,组建海洋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申报国家星火计划、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1项,建立市级科技超市13家、现代化育苗中心4家、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示范点12家,新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45个。

四是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新建农产品专业市场3个,王鲍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吕四盈港水产品市场销售突破10亿元。

农产品面向上海的产销对接工作成效显著,新增面向上海的直供基地12家、直销门店50家,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

2、坚持常态长效,农村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全年新建农村公路500公里,改造农村险危桥梁155座。

深入开展高标准农村水利建设,精心实施农村水利重点县项目,全市共完成疏浚土方257万方,埋设涵洞547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地区率先实现全覆盖,百万城乡居民全部饮用上洁净卫生的长江水。

二是环境整治加快推进。

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217个村完成整治任务,66个村建成省二星级“康居乡村”,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完成农村改厕4.5万座,安装路灯1.1万盏,亮化道路620公里,兴建公共厕所149座,拆除破旧空心房3万平方米。

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创卫创模创生态工作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国家级暗访,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国家生态市创建进入国家级迎查评估阶段。

全面实施绿化造林十大工程,新增绿地面积70万平方米、农村成片林3.2万亩。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扎实推进。

3、坚持均衡协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农村公共事业全面推进。

教育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各镇乡均建成1所优质公办幼儿园。

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乡镇健身中心、农村健身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10里文化圈”加速形成。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面并轨,参保人数达35万人,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70元,农村五保年人均供养标准提高至5640元,建成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1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三是农民教育培训扎实开展。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着眼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活动,全市共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80期,培训农民12.5万人次,开展创业农民培训33期,共培训持证农民3500多人。

4、坚持多元拓展,富民强村稳步攀升。

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不断完善“基地+龙头企业+农户”、“园区+合作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围绕设施栽培、高效养殖、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流通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

合作社农户入社率增幅全省领先,635家合作社共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60万亩,辐射带动农户35万户,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经验被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

大力开展技术型、订单式、整建制农民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

加快推进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工程,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脱贫率达到40%。

二是村营经济稳步发展。

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所有扶持项目全部进入市经济开发区和滨海工业园,其中75个村的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余93个村的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市首批6720万元补助资金和市配套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全市实现村级经营总收入1.65亿元,增长51.6%,所有行政村的村营收入均超过20万元,其中99个村的村营收入超过50万元,占总村数的37%。

三是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全市新流转土地5万亩,其中成片流转100亩以上35宗,流转面积0.82万亩;成片流转500亩以上5宗,流转面积0.31万亩。

农业政策性保险全面推进,主要种植品种的承保面达到9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到20%,新增棉花、育肥猪、养蚕和设施农业棚内作物等险种,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

土地承包确权工作加快推进,全年完成58个行政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积极展开,全市共实施财政奖补项目100个,总投入8252万元,获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核二等奖。

5、坚持创新管理,基层基础切实加强。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

深入开展“三访三求”活动,市级机关各部门共有2021人次机关干部走访群众24896户,帮助挂钩村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了一批发展难题和现实利益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双百”引领工程,大力推进网格党小组建设,全市建成2256个网格党小组。

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有效强化,选派“第一书记”充实力量,切实提高村干部保障待遇,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广泛开展“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武彤、杨利平荣登“中国好人榜”。

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全市共开办“道德讲堂”100多所,举办各类讲座近500场。

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乡镇全覆盖,直接受益农村未成年人1万多人。

“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村村乐”等群众性文体系列活动蓬勃开展,参与群众达30多万人次。

三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深入推进法治“金钥匙”工程,大力实施农村“法律入户”工程,构筑了全覆盖、立体型的普法网络;全面建设村镇技防“天网”工程,农村治安防范网络实现全覆盖;以“一综多专”调解模式建设为重点,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完善;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实施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监督组织、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总之,在去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挑战和困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我市“三农”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更凝聚着奋战在“三农”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劳和汗水。

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全市“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高。

农业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脆弱;设施农业占比、农业装备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支撑“三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农民收入还不均衡。

近几年来,农民人均收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尤其是全市尚有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农村贫困农户12681户,占全市总农户的3.3%,与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不相适应。

三是农村环境面貌变化还不快。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难以适应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农村环境整治档次还不高,离长效常态化管理还有一定距离,真正上品位和有特色的村庄还不多。

四是农村文明程度与农民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参与社会和市场竞争的能力还很弱,农民自我发展的条件还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农村传统陋习改变不快,与加快“三农”发展和倡导农村文明新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锁定发展目标,落实关键举措,全面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202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为工作主线,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根本途径,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重要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促进农业经济不断攀高、环境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发展、文明不断提升,全力打造富裕、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在新起点上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17亿元,增长8%以上;农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4%;项目农业投入总额22亿元,其中,龙头企业投入12亿元,农业园区投入10亿元,农业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露地蔬菜5万亩,农产品直供基地3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00元,增长14%以上。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三大载体”,大力夯实都市农业发展基石

1、加快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按照“资源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发展要求,全力加快市级万亩示范区、镇级千亩示范片、村级百亩示范方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

要加快推进省级园区建设,按照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加快基础配套,拓展园区功能,提升产业规模,确保今年通过省级验收;要提档升级市级园区,王鲍丰盈现代农业园区、沿江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启隆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要培育发展特色园区,重点扶持镇村集体领办高效设施农业基地,每个镇乡至少完成300亩以上镇村集体领办设施农业基地2个,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其中标准钢结构设施大棚面积1万亩。

2、加快推进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

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通过政策优惠、设施配套、利益机制创新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园区有名称、布局有规划、组织有机构、管理有制度、加工有规模、运行有效益的“六有”型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今年重点推进吕四水产品省级集中加工区建设,规划筹建四青作物集中加工区、紫菜集中加工区。

要进一步强化“抓都市农业重在抓项目农业,抓项目农业重在抓招商引资”的理念,充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各类招商活动,大力度招引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农民增收效益明显的农业项目。

全年举办各类招商活动不少于4场,引进农业项目100个以上,投资总额超50亿元,力争在引进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上有新的突破。

3、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王鲍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尽快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性市场;加快推进城北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苏中一流的标准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实施吕四盈港水产品交易市场升级提档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级市场。

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推进农产品直供直销。

建立以直销店为重点的门店专卖模式,新建农产品直销门店50家以上;建立以订单销售为重点的直接配送模式,新增农产品直供基地3万亩,培育集收贮、检测、加工为一体的配送中心2—3家;建立以网上销售为重点的电子商务模式,鼓励各类主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发展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等网络商品与服务交易。

(二)提升“三化水平”,全面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1、提升规模化水平。

全市项目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是。

做大规模、做强特色、创新机制、提升层次。

立足我市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集中精力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变成规模优势。

围绕“进超市、占市场、上餐桌”的目标,大力发展四青作物、地产三宝、瓜果蔬菜等优势产业,把点串成线,把线扩成片,把片铺成面,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数镇一品”的产业布局。

全年要发展连片100亩以上露地蔬菜基地100个,全市四青作物面积达到60万亩、瓜果蔬菜50万亩、四色名豆35万亩、地产三宝、小辣椒各5万亩,调减产出效益较低的传统作物面积15%以上。

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加快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

今年力争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3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

2、提升装备化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实行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机化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

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大幅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作业程度,全市新增各类农机具2500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0.7万千瓦,农机作业总面积达310万亩次。

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积极发展钢架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及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栽培,提升设施农业的可控性、智能化水平;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实施渔船更新改造工程,全市188艘渔船实施更新改造,积极引导渔民建造大马力钢质渔船,加快建设规模远洋渔业船队,全面提升渔业装备水平,力争实现渔业总产值52亿元,远洋渔业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3、提升集约化水平。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要以加快推进万顷良田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导农民将承包土地向农业园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要素集约投入,努力让土地在流转中增值、农民在规模经营中增收。

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8万亩。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重点实施王鲍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实施一般土地治理项目3个,改造面积1.5万亩。

(三)健全“三大体系”,大力提高都市农业竞争能力

1、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专业合作社等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省和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5家以上。

深入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东海水产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合作,全年建立“校企联盟”5家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以上,引导企业申报农业科技专利10项以上,组织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0项以上。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围绕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三新”工程,全年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30个以上。

2、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加快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在各大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自检速测室,每个村都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全程质量监控,形成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的质量全程监管体系。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组织制订、修订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程4个,建成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建设示范基地4个,新增“三品”基地8.5万亩、“三品”产品30个。

全力培育农产品品牌,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逐步实现从“简单销售”向“创牌经营”转变,努力形成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优质名牌产品。

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提升农业的组织化水平,把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关键着子,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积极开展科技进农户、农机进村庄、服务进基层“三进”活动,着力构建“组织多元、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要创新农村经营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外向化程度,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大中城市;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规范基层农技综合服务阵地,推行综合一站式窗口服务;建立“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科技辐射户”的新型农技服务推广网络,不断提升为农科技服务能力。

积极引导农民组建服务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社会化服务和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大力加强为农服务社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收费,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

(四)实施“三大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抓好镇与村、村与村连接道路、农路薄弱村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逐步由“村村通”迈向“埭埭通”,确保全年新建农村公路500公里,改造险危桥梁100座。

全面推进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全市各行政村的所有中心路都装上路灯。

继续开展高标准农村水利建设,完成66公里高标准农村水利示范埭建设,疏浚土方210万方,埋设涵洞1000座。

以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现代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示范区,完成沟渠衬砌43公里,节水灌溉1560亩。

完善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区域供水通吕线投入启用,通久线加快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段力争年内开工;积极实施通讯网络一体化建设,加快通讯基站、管线扩容改造步伐,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2、全方位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程。

继续推进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完成所有行政村的整治任务,其中创省三星级“康居乡村”3个,省二星级“康居乡村”5个。

推行“六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在垃圾收集、沟河保洁、农路管护、绿化养护、乱堆乱放整治、乱涂乱画治理等方面切实强化监管,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长效常态。

鼓励镇乡创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行环境整治服务外包。

着力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每个镇乡至少培育2个村民自治环境示范村。

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积极推广“经济适用、科学卫生、群众欢迎”的改造模式,年内完成项目村改厕5万座。

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十大工程,新增造林面积5万亩,其中成片造林4万亩,四旁植树200万株。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新建沼气池5000立方米,创建生态健康养殖场20个。

加大农村畜禽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规划建设1—2个畜禽粪便处理中心,逐步解决农村小规模及散户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加快推进镇乡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有条件的村要建设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尽快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

3、大力度推进村镇建设工程。

全面推进新市镇建设,积极探索城镇开发建设模式,重点推进南阳、北新等市级中心镇建设,确保9月底前完成中心镇建设规划,序时推进中心镇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村镇建设等各项目标任务,逐步形成一批整体形象美、经济实力强、体制机制活、集约水平高、带动效应好的现代新型城镇。

优化村庄布局调整,按照“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尊重群众、市场运作”的原则,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建房管理机制,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集中居住点集聚。

今年每个镇乡至少新建一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努力建设一批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

启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合理编制规划方案,着力拓展筹资渠道,稳妥开展拆迁安置,加快工程建设速度。

切实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全面落实对农村违法建设的监管责任,加大农村拆旧复垦力度,对应拆未拆房屋开展集中整治,拆除一批农村废旧房屋。

(五)推进“三大改革”,不断增强农村持续发展活力

1、推进农业经营机制改革。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就业格局的调整,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大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提高联结度和增强带动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

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农户入社率超过80%,培育省级“五好”专业合作社30家以上,年销售超千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以上。

要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承包租赁、全托管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

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今年完成60个行政村的确权登记工作。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健全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等制度,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完善以物业经营和资源开发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式,逐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稳定增长的良好机制。

各镇乡可以选择期望收益比较好的标准厂房、物业用房、农贸市场等项目,以股份分红的形式,集中使用集体经济薄弱村扶持项目返还收益。

今年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其中50%的村达到30万元,40%的村达到50万元。

3、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健全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的激励机制,加强财政对农业融资担保和贷款风险的补偿,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合作金融等机构,力争新培育贷款公司、农村金融互助组织2—3家。

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

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探索露地旱生蔬菜等新险种,扩大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高效农业保险额占总保险额的30%以上。

(六)抓住“三个关键”,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1、富民增收拓渠道。

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要着力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鼓励农民以各种形式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要着力增加农民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