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1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换言之,它的转移有什么内在依据?

  事实上,虽然深宝安A在1999年的下半年仅仅做了一个约40%的温和上扬,到了1999年的9月,该股又重新调头向下,股价回落至1999年5月初的水平,但是与此同时,沪、深股市正在展开着一轮巨大的行情,这轮行情就是大家熟悉的1999年的“5.19”行情。

  这轮行情的龙头板块是网络股,其中不少网络股的涨幅在一倍以上。

像东方明珠、广电股份等等。

这样的市场背景对深宝安A的持股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折磨,因为这只股票几乎没涨多少。

而这种折磨使得一部分投资者放弃持有,寻求资金的转移腾挪。

尤其是该股的套牢盘,更是试图通过追随龙头板块以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

1999年9月以后,“5.19”行情暂告一个段落,大盘风险开始显示出一定的杀伤力,而深宝安A的走势由慢牛转为慢熊,这又促成了另一群投资者的落井下石,最终就形成了我们在图中看到的样子:

该股上方的套牢盘已经所剩无几了。

  筹码的密集状态和发散状态,是CYQ的两个最基本的形态,它们的市场含义是截然不同的。

CYQ的密集往往是一轮新的多空之战的前奏,而筹码的发散则是表明了战役的现在进行时。

就好像一次大的战役之前,士兵们会在某一些地区高度集中,而当战役打响之后,这些士兵或会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或会向某个即定的目标袭击和冲锋,总之随着战线的拉开,筹码就呈现出发散的状态,而当一个城市被攻克之后,大举入城的士兵又会形成新的筹码密集。

  我们接着看深宝安A,图2—3是深宝安A2000年4月18日的CYQ状态:

图2-3:

2000年4月18日深宝安A筹码向上发散

  我们已注意到,图2-3深宝安A的股价已经比图2-2时的上涨了8个10%。

大家应该记得,图2-2是该股筹码向下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说深宝安A的众多套牢盘,不堪忍受这只股票的长期低迷,最终将大部分的套牢盘割在了4元左右的价位上,但这些投资者万万没有想到,2000年的上半年是风水轮流转——深宝安A又成了一只大牛股。

它的股价自4元左右的密集区向上突破。

随着股价的上涨,一部分低位筹码获利了结,筹码向高位转移。

这种筹码发散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筹码向上发散”。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筹码的发散状态也是动态的,不可能永远维持,现在我们看到深宝安A的筹码已经在一个新的位置上重新聚集。

如图2—4:

图2—4:

深宝安A的筹码密集

  虽然我们举了深宝安A这只个股,来说明筹码的密集与发散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但这种筹码的转换活动却几乎发生在每一只个股之中。

在每只个股筹码的每一次的“密集——发散——再密集”的循环完成之后,投资者的财富也发生了一次转移。

就像方才我们看到过的深宝安A,图2—2低价位区的密集筹码,转移到了图2—4的高价位区,这意味着市场中某些低位入场的投资者获得了一倍以上的利润。

而在图2—4高位建仓的筹码,其后的结局又如何呢?

到本书截稿时(2001年9月)止,该股股价已向下破位,一个新的CYQ向下发散过程正在展开,全部筹码悉数被套。

筹码分布

  二、筹码的低位密集

  我们继续探讨筹码的密集形态。

如果筹码是在低价位区实现密集,我们就把它称之为筹码的低位密集,而如果筹码是在高价位区实现密集,它就应该被称之为筹码的高位密集。

当然,这里的高和低是个相对的概念。

股价的高位和低位并不是指股价的绝对值,几元钱的不一定是低,几十元钱的也并不一定是高。

因此,筹码的低位密集,是指股价自某个价位深幅下跌之后,在相对的低价位区形成的新的集中。

就如图2-2,这个低位密集的筹码来自于图2-1中的各个相对高位的筹码。

我们可以给筹码的低位密集做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

当筹码自高位流向低位,并且在相对低位的狭窄价格空间实现聚集,就叫“筹码的低位密集”。

  当筹码形成低位密集之后,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就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换位:

早先的高位套牢盘认赔出局。

那么,到底是谁割肉离场了呢?

图2-2的低位密集区的平均价格约为4.20元,而这些筹码大部分来自于早期在7.30元附近的套牢盘,这些套牢盘承受了6个10%跌停板的损失。

我们很难想象股市的投资机构,比如说券商、基金会在这么巨额的亏损上认赔离场。

他们是市场上的投资主力,由于他们掌握足够多的资金,所以他们没有投降的必要,实际上这些割肉盘几乎都是散户所为。

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一旦CYQ上发生低位密集,那么割肉的一方一定是散户。

  那么又是谁承接了这些割肉盘呢?

令人遗憾的是,在解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又是散户落入了以往的操作窠臼。

  因为几乎所有的低位密集的个股在股市中都缺乏吸引力,于是散户们想:

这些股票长时间盘恒于某个价位区,肯定是没有消息面上的让人兴奋的题材,所以它连个上涨的迹象也没有。

他们不看好这样的个股,不理睬这样的个股。

于是我们完全可以把CYQ的低位密集现象理解为主力的缓慢吸筹。

股市上除了散户就是庄家,散户和庄家的行为几乎总是相反的,散户们在割肉,庄家们就可能在进货。

  读者可能立刻会产生一个想法:

如果我们在发现了CYQ的低位密集之后跟进入场,那么就可能实现跟庄的目的。

事情却没那么简单。

主力的吸筹是个漫长的过程,当CYQ进入低位密集时,主力未必掌握了足够的筹码,就是说主力需要在这些股票的低位密集区蛰伏很长时间,目的是为下一轮行情做准备。

就象图2-2的深宝安A,这个低位密集的过程发生于1999年第三季度,而其股价开始大规模的上涨则是2000年3月以后的事。

很显然,如果有投资者在1999年9月份买入深宝安A,那就还要忍受近6个月的底部整理。

对于一般的散户而言,这需要长远的目光和极大的耐心。

因而,简单的买进低位密集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如果有投资者参透了低位密集的筹码性质,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买进呢?

  其实,低位密集个股最佳的买入条件只有两个:

一是确认了主力的高度控盘;

二是确认大盘的中级行情已经开始。

其中的分析技术,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讲解。

  最后讨论低位的幅度问题。

有一些股票的股价自高位密集区下跌了30%左右再次形成密集,这种密集不叫低位密集,因为30%的下跌太少,我们这里所讲的低位有一定标准,即筹码的转移最少要有6个跌停板的空间。

之所以这样定位低位密集,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筹码的低位密集寻找潜力个股。

没有足够深的跌幅,我们则不敢确认这些低位的筹码就是主力的吸筹。

为什么必须是6个以上的跌停板呢?

因为主力的吸筹往往需要30%左右的震荡空间,而主力的出货同样也需要至少30%左右的震荡空间。

如果仅仅是6个跌停板,那么在主力的进货箱体之上就是主力的出货箱体。

主力的一出一进,其盈利非常有限,如果获利数目比这个数目还要少,主力就会认为没有什么做庄的价值了。

毕竟主力处心积虑又老谋深算地操作了许多时间,没有一个象点样的回报行吗?

  三、筹码的高位密集

  2001年7月13日,本人曾在指南针证券信息网的资讯中,在“操作解析”栏目里发表了一篇文章:

《从申奥概念股看庄家的博弈思路》。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有点“逆向思维”,即在申奥成功的当天,在人们一致看好申奥题材的时候,我们非常看坏北方五环(0412)等一批申奥概念股。

据来自各方面的消息,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北京主办权的这一天,北京胜出的概率相当大。

按照通常的理解,如果北京申奥成功,对于北方五环这类股票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而我们为什么反而要看坏该股呢?

本人的依据就是筹码的形态——北方五环这只股票在奥申的前夜,居然是筹码的高位密集,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筹码形态。

  请看图2—5,这张图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

在申奥投票的前两、三周内,北方五环这只股票在较高的价位上发生了大量的筹码转移。

从7月13日那天的筹码分布图上看,近70%的筹码被抛到了高价位上。

在指南针软件中CYQ的高位密集被显示成红色,这是一种警戒色,意思是说低位筹码在大量的向高位转移,并提醒投资者去分析一下这个转移的性质。

与筹码的低位密集相反,筹码的高位密集很有可能是主力出货的迹象。

这些高位的筹码是低位筹码向上转移的形态,说明在市场上发生或正在发生大量的获利了结的行为。

图2—5:

北京申奥当日的北方五环

  我们再看图2-6,这是北方五环一个月前的筹码状态。

在此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些低位筹码在此次大规模的向上转移当中,它们的持有者至少平均盈利了40%,接下来的问题是:

谁把这些筹码抛上了云端?

图2-6:

北京申奥前一个月的北方五环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完全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状况。

市场关注这只股票大概是从6月19日开始的。

自那一天开始,这只股票才发生强劲上扬,成交量迅速放大,一时成为股市中的热点。

在6月25日之后的高位横盘中,这只股票一直处在交投活跃的状态。

申奥概念无疑为这只股票制造了巨大的广告效应,使得这一板块的股票受到了各路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当然,有人看就有人买,就好像百货市场之中某一个商品被大量的顾客围观,总有人会掏钱买单,而且高位换手的买方之中必然含有相当多的中小投资者,而拉抬股价的却一定是庄家。

否则这只股票在申奥之前不会突然发力上涨。

因为散户们对北京申奥没有那么高的信心,人们搞不清楚巴黎和多伦多对北京到底有多少威胁,也拿不准国际奥委会对北京会怎样评价。

实际上在7月13日投票之前,什么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主力拉抬这只股票则需要下决心,需要有点孤注一掷的勇气。

因为他明确地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

申奥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这个信号感染了各路股评,也感染了各路投资者。

但此举很有风险。

如果申奥不成功,主力的成本就太大了,甚至也有可能付诸东流。

可是天随人愿,中国争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随着“北京赢了”的欢呼声,北方五环的主力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尚未全部卖出的筹码也有着落了。

  或许投资者会问:

既然申奥赢了,主力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大炒特炒一把?

答案在筹码分布上。

7月13日的筹码高位密集,显示出了主力明确的出货行为,主力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无法承受万一申奥失败则满盘皆输的后果,因而不管申奥成与不成,他都要获利了结——这叫控制投资风险。

当然北京赢了,但主力已经没有机会再拿回抛出的筹码了,因为此时谁都想去抢这块香饽饽了。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

申奥前出货是主力的一个既定计划,如果我是庄,我也这么干。

图2—7:

北京赢了北方五环不可思议的暴跌

  总之,CYQ的高位密集,是个相当危险的个股技术特征。

高位密集的市场含义是低位获利盘大规模在高位获利了结。

股价之所以迅速涨高,一定是主力拉抬的结果;

而主力之所以肯拉抬这些股票,一定是他拥有大量的低位筹码;

而此时这些低位的筹码在高位的消失,显示了主力正在大规模的出货。

可以说筹码的高位密集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前期主力的离场。

  老庄家正在出售股票,承接这些股票的可能是散户,也可能是新庄家。

反正有卖的就有买的,这是一个不变的市场法则。

我们很难判断买方是谁。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高位密集的个股的后来走势是暴跌,但确实也有一部分个股在呈现高位密集之后,又形成了新一轮的上涨,这可能是新庄入场,做了一把接力炒做。

但从投资的安全性考虑,我们建议投资者不要买进高位密集的个股,因为一旦在主力出货时入场,以后解套的机会往往非常渺茫。

北方五环伴随着市场热点和各路股评的反复吹捧,主力在高位抛出筹码,可以说找到了最佳的出货机会。

北京赢了之后,主力又得以把剩余筹码顺势做了个完整的了断,形成了北方五环不可思议的暴跌(图2-7)。

所以基本面和庄家到底哪个更能主宰股市的沉浮?

投资者应该明白了。

筹码分布

  四、筹码的低位锁定

  下面图2—8所显示的股票是烟台万华(600309),时间是2001年3月22日。

我们看图上的筹码状态:

筹码密集的部分在低位,但它不是筹码的低位密集。

筹码的低位密集是一只股票的筹码自上向下堆积,而这只股票此时正在上涨的过程中。

在一般情况下,股价的强劲上扬会带来筹码的向上发散,但烟台万华的筹码并没有转移到上面,绝大部分筹码依然沉淀在低位不动,这种CYQ状态,叫做筹码的“低位锁定”。

图2—8:

烟台万华筹码的低位锁定

  单就CYQ的形态而言,筹码的低位密集和低位锁定看上去是几乎是相差无几的,所不同的是要从CYQ的股价趋势来看:

筹码的低位密集呈现出的是股价深幅下跌之后的横盘,或是股价深幅下跌之后的低位震荡;

而筹码的低位锁定,其股价趋势的走向应该是股价的上扬,就是说低位锁定的股价一般应正处于主力拉升的过程之中。

  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探讨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筹码被锁定到了低位。

  本人曾经在股市的中小投资者之间,进行了一轮广泛的调查。

我问大家:

诸位的操作习惯是不是要等获利很多之后才了结,比如说,大家是不是经常在获利了30%以上才肯卖出自己手中的股票?

大部分中小投资者都回答说:

“不”。

本人曾是股市中的散户。

我炒股时就有这样一个感觉,一旦一只股票的获利超过了10%,心态上是非常兴奋、紧张甚至是恐惧的——这10%来的不容易,我们特别怕这到手的钱又被别人拿走了。

对中小股民来说,如果浮动盈利达到10%,还只是心神不定的话,那么一旦浮动盈利达到20%,几乎就肯定是拿不住了。

反观烟台万华这只股票,大量的筹码获利了30%之多,却不见任何人抛出,是谁有这么好的定力呢?

答案只有一个:

是庄家。

30%对于你我来说都是个大数,对于庄家来说却是太少了。

30%的价格空间,可能并不是主力想要获利了结的目标位。

所以,烟台万华筹码的低位锁定显示了这只股票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庄家的高度持仓。

图2—9:

2001年4月18日烟台万华,股市最耀眼明星

  既然是主力的高度持仓,那么30%的上涨空间是不能满足其胃口的。

很显然,如果哪位投资者是在这只股票没有上涨之前就持有了这只股票,那么他现在获得了30%的浮动盈利,卖还是不卖呢?

当然还是不卖为好。

因为在一个月以后,这只股票又涨了50%,见图2—9。

有意思的是,这只股票至此已经涨了一倍多了,筹码依然是低位锁定的状态,可见主力持仓量之大,大得怎样想象也不过分。

  或许有的读者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4月18日还能不能再买烟台万华了?

既然主力持有了那么多的筹码,想必一、两天也出不去,不见得就那么容易被高位套住。

本人的意见是:

此一时彼一时也。

3月22日的烟台万华可以概括为:

主力高度持仓但主力并没有挣多少钱,而4月18日股价已经翻倍,主力已经稳操胜券,具有了出货条件。

而出货与否,就要看主力的胃口大小雄心几何了。

曾经确有几只股票,股价翻了一倍之后还能再翻几倍,但这并非普遍现象。

我们又不是操盘手的老板,股价能炒到多高是很难估准的。

3月22日之后股价继续上涨,或许是情理之中的事,但4月18日之后股价能否继续再涨就没有那么多的必然了。

炒股做的是硬道理,不能凭侥幸心理去押宝。

本人是不主张在主力巨幅赢利的情况下买进该股的,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把头放在了别人的铡刀下。

  本人曾经在我周围的投资者中,做过一个小范围的投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朋友买过这只股票,毕竟我们是一个紧密的研究团体,选股思路是很接近的。

但是大家在这只股票上挣的钱远低于该股的涨幅,在获利10%左右就把捉到的“黑马”给丢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五、筹码的双峰形态

  有一种筹码形态,很有味道,那就是如图2—10所呈现的筹码的双峰形态。

图2-10:

东方明珠1999年4月16日的CYQ双峰峡谷

  图2-10展现的是东方明珠(600832),最后交易日是1999年4月16日。

这一天东方明珠的CYQ呈现出了两个密集峰,我们把这种CYQ形态叫做双峰形态。

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两个峰之间的低谷,称之为“双峰峡谷”。

  东方明珠的这两个相临近的密集峰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形成的。

早在1998年的11月初,高位峰就已经形成了,随后该股股价向下连跌了几个月,在1999年2月以后,进入了低位震荡,这时形成了低位峰。

在1999年4月16日,该股的股价自下向上走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位置,即CYQ双峰的峡谷区域。

如图所示,此时低位峰的所有筹码都已经获利,而高位峰的历史套牢盘,其套牢深度大约为10%。

在这个位置上,股价会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巨大抛压。

  首先是低位峰的获利盘,这些筹码投资者持股时间不长,短期内获得了10%左右的收益,其获利了结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而高位峰的历史套牢盘,其套牢幅度已经明显减轻。

让深度套牢的投资者割肉是不容易的,但深度套牢的筹码,一旦等到股价有效反弹,投资者由深套减为浅套,就会有一部分的投资者会选择暂时离场。

这些割肉的投资者试图等股价回落后再次抄回,以降低持股成本。

  于是乎,当股价自下上两个方向来到双峰峡谷的位置时,会引发市场上来自下方获利盘和上方割肉盘的双重抛压。

这个抛压又可以称为“夹板抛压”。

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只股票会受阻于这个“夹板抛压”而暂时停止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关心股价受阻之后的表现。

如果股价受阻回落,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予以重视;

但假若在这种强大的抛压之下,这只股票的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形成在阻力区之内的横盘,这里面就有故事了。

因为股价能够在这个并不太低的相对高位站住,而且又是在面临市场抛售的情况下,那么一定有一笔大资金,是它在承接着双峰峡谷中的夹板抛压。

散户总是顺势而为的,因此有能力又肯出面托盘的只能是主力。

  接下来看图2—11,东方明珠在随后的行情中,非常有力度地完成了一个双峰峡谷内的强势横盘。

与此同时,原先的双峰逐渐消失,峡谷被填平,原来的双峰变成了单峰,原先的谷底又变成了新的峰顶。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双峰填谷”。

图2—11:

双峰峡谷被填满

  双峰填谷也是一种重要特征,它所表达的概念是主力的吸筹。

不仅如此,它还是主力高效率吸筹的一种方式,因为在这个双峰峡谷内,想卖股票的人很多,主力获取大量的筹码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在大盘也呈现弱势的情况下。

1999年5月14日的大盘,大家应该还记得,那时候市场信心尽失,股指阴跌不止,市场是一片黎明前的黑暗。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不可能有哪个散户挺身而出,去一个相对高位接别人的获利盘,倒是主力乘人之危,巧取豪夺了大家的筹码。

  几天之后,中国股市爆发了“5.19”行情,东方明珠成为了市场龙头,其股价自15元左右向上突破,到了1999年的6月9日股价已摸高到了38元,前后仅用了18个交易日!

  还有另一类的筹码双峰也是值得重视的,这种筹码双峰叫“大双峰”,我们看图2-12:

图2-12:

大双峰,主力仓位与散户仓位泾渭分明

  与图2-10的小双峰相比,它们的区别不仅仅是在双峰的宽度上。

图2-10的小双峰,两个峰加在一起的价格空间,尚不到30%,而图2-12的大双峰两个峰之间的距离,有9个涨停板之多,所以我们称之为“大”;

另一方面,大双峰的高位峰与低位峰的形成次序与图2-10主力吸筹时的小双峰是不一样的。

图2-10的东方明珠先形成的是高位峰后才有低位峰,而图2-12的燃气股份(0973)其低位峰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这是主力吸筹留下的遗迹,随后股价持续上扬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股价进入横盘,高位峰因此而形成。

图中的交易日是1999年8月16日,在此之前,燃气股份还经历了一个自高位向下的急速下跌,此时的股价已跌入大双峰的双峰峡谷之中。

很显然,这里有问题发生了。

  1999年8月16日的燃气股份,它的庄家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尴尬:

庄家早期进货的平均成本约为7.50元,也就是低位峰的峰顶位置。

随后主力把股价做高了1.3倍。

主力认为他已经有出货空间了,于是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出货,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大双峰的高位峰。

但随后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

大盘没有“配合”主力的离场,而呈现出熊市特征,进而造成了燃气股份迅速跳水,跌到了大双峰峡谷的谷底附近。

  至少半数的筹码仍然滞留在低价位区。

由于这些筹码是主力的,是他们没有找到出货机会而砸在手里的,所以此时股价下跌的势头,可以轻易的跌穿这个低位峰,当然如果真这样的话,主力将面临被套。

显然这对主力极为不利,因此该股的主力在自家的前沿阵地上,组织了一次有效的护盘。

图2—13:

主力在大双峰峡谷中护盘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双峰峡谷对股价的作用,它似乎总是在对抗当前股价的“现在进行时”。

当股价上升时,双峰峡谷是阻力带;

而当股价下跌时,这个峡谷又呈现出了支撑作用。

尤其在大双峰峡谷时表现尤为突出。

这种处在大双峰峡谷之中的庄股,我们也称其为“受伤庄股”。

此类股票的操作,在本书以后的章节中会专门讨论,而这种利用主力自救从中渔利的跟庄方式,我们叫它袭击受伤庄股,并且给了它一个俗名——“豺狼出击”。

 

六、筹码的颜色

  在指南针软件中,CYQ有很多种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用于区分不同的筹码状态,也使软件中的筹码具有一定的智能成分。

  CYQ的低位密集被绘成了紫色,低位锁定状态下的筹码也被绘制成为紫色。

因为电脑在判断筹码的低位密集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条件:

即在指南针软件中,如果CYQ的价格下方30%的空间聚集了62%以上的筹码,电脑就会自动将筹码描绘成紫色,以表示这是低位密集或低位锁定状态。

  什么叫CYQ的价格空间呢?

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尽管一只股票历史上的交易价格可能是非常宽广的,但不见得这些曾经发生过的成交价都有筹码留在盘面上。

有些早期交易后来又被卖掉的筹码,CYQ就将不予显示,在盘面上也就看不见它们了。

总有一个价位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筹码的最低价位,同时也有一个当前筹码的最高建仓成本,而这两个价位之间的空间,就叫做“CYQ价格空间”。

只有在这个最低价和最高价之间是有筹码的,在其之外,找不到任何筹码。

图2-14:

用紫色绘制CYQ的低位密集

  我们把CYQ的价格空间分成100份,把其中低价区的30份称为低位,高价位区的另外30份称为高位,这样电脑在确定筹码是位于低位还是位于高位时就有了一个相对的标准。

  当然计算机毕竟是一台机器,它的模式是被数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