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212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docx

课题名称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课题名称]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点]

重点: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难点:

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课时]

17课时(5课时理论,12课时实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1节认知能力与智育

1、导入部分

复习旧知识:

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

智育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既要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个体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既要发展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又要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在幼儿阶段,智育的主要任务是从培养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入手,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本章纲要:

1、认知的概念?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什么?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怎样?

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在教学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遗忘?

6、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该给予什么建议,可通过哪些方法治疗?

2、内容揭示

1.认知

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认知活动的水平即认知能力。

2.认知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智力或思维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甚至是胚胎时期。

他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理论,对教育和教学理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他们用手抓物体,视觉、听觉、触觉等能与动作配合。

他们也能够预料到一些行为的后果,例如知道敲击物品会发出声响。

婴儿8、9个月时,物体如果在他的视线内消失,婴儿不懂得去寻找,但当他接近1岁时,把他眼前的物品藏起来,他已懂得去寻找,这就说明他已知道物体仍然存在。

在感知运动阶段的后期,婴儿已能觉察到可以靠自己的行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例如,如果前面有障碍物挡住去路,婴儿就会懂得绕道而行,显示出智力活动的萌芽。

在前运算阶段,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即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一切事物,不能够从别人的观点或角度去看问题.另一方面,幼儿会靠直觉来认识外界的事物,并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进行思维活动,如幼儿处理数字信息时,常伴有手的动作或出声言语等.认知的主要发展是能够运用语言、符号、图画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能够通过游戏来模仿见过的人或重演经历过的事。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帮助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出现了逻辑思维,能够理解事物的变化是可以逆转的,或者说他的思维是可逆的,并且形成了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

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逐渐摆脱了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束缚,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

皮亚杰认为,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它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会省略。

对于每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们发展的速度和高度是不一样的,但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

3.认知与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在创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知识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已有的知识又是认知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

事实上,判断幼儿知识的指标,往往也是判断他们认知发展水平的指标。

它们互有联系并互为因果,但却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或认为后者会自然导致前者。

三、内容强化

1.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构成智力的各个成分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不是互不相关、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的相加,相反是互为必要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一个整体。

所以,幼儿的智力发展是指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成分或要素的发展。

2.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智力和知识虽然是不同的范畴,但相互间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而智力的发展更能促进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

研究发现:

智力高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掌握的知识也就多;而知识丰富的孩子,智力发展比较好,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得更迅速。

然而,知识并不等于智力。

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往往是很不相同的。

智力水平高的孩子,不仅能迅速而广泛地吸取大量的知识,而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教幼儿认识水的特征,让幼儿知道水是流动的、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并且有浮力等。

这些都是关于水的知识。

当教师提出如果一个乒乓球掉进了无水的缸里,在伸手拿不到的情况下,怎样把它取出来时,有的幼儿不知怎么办,有的想找小棍,而有的幼儿就能开动脑筋,想到可以往缸里放满水,因为水有浮力,这样小球就可以漂起来,就能够拿到了。

这种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的智力。

可见知识并不等于智力。

如果有知识不会运用,不会解决实际问题,不会发现和创造,无异于一个材料仓库。

只有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才能造就杰出的人才,才能把知识变成智力。

3.智育

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幼儿智慧的教育。

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

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

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4、反思部分

(一)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生理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育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

研究表明:

幼儿3岁时的脑重相当于成人的2/3,7岁时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

大脑皮层细胞的分化在幼儿晚期已基本完成。

由此,婴幼儿时期的大脑结构和机能的迅速发展,为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供了生理基础。

2.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智育的必要性

从幼儿认识发展的情况来看,注意、记忆、想象等都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抽象概括能力差,其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对事物的认识多半是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发生的,缺乏主动性;获得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片面的,缺乏系统性,不能认识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常有一些错误认识。

对此,则需要成人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使他们能正确认识事物,了解现实,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促进智力的发展。

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来看,幼儿期是许多基本的认知能力发展的飞跃时期,抓住关键期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就会使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智力也得到开发,才会更有助于幼儿今后的成长。

3.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对幼儿进行智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时间明显缩短,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特别是在对幼儿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使他们在入学后能达到相应的智力水平。

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智育作为向幼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智育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种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智育不仅要使幼儿掌握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幼儿基本的认知技能,这对于扩展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用。

让幼儿获得各种基本的认知技能,这比告知幼儿繁多的资料性知识更为重要。

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作比喻:

如果给人一条鱼,他只是当天有鱼可吃;如果教会钓鱼的本领(渔),他以后都有鱼可吃。

给幼儿一条鱼,这好比告知幼儿某些具体的知识;而教会他钓鱼,也即教会他掌握学习的技能。

他便可以靠自己进行学习,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而不必事事依靠老师。

一旦幼儿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进行学习,他便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当他感到自己有能力去获得知识时,就会更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因此,让幼儿掌握获得知识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技能的形成又必须通过智育来实现。

2.智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

教师在实施智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会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也就等于给了幼儿一把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金钥匙”。

如种子发芽实验,将蚕豆放在两个杯子中,一个杯子里有水,一个杯子里没有水,且被蒙上了黑布。

几天后,教师让幼儿观察发现:

没有水又见不到阳光的蚕豆,没有任何变化,而有水有阳光的杯子里蚕豆已开始发芽了。

幼儿在这一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了解了种子的用途,懂得了种子发芽的科学道理,从而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观察、比较、辨别等基本的认知能力,而这些基本能力的不断发展,也就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3.智育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社会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幼儿把学习知识作为一种社会需要提出来,他们在和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接触中,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喜欢对事物探究,爱问“这是什么?

”“为什么?

”等,而这些正是在智育活动中得到满足的。

通过智育活动,幼儿获得了求知的满足和相应的成功体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同时,在活动中提高了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促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应对环境的态度和进取心。

可见,通过智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成长。

五、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六、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17-120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

第二节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

一、导入部分

复习旧知识:

认知能力?

智育?

二、揭示内容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包括一般的基本认知能力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

具体认知能力。

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1.基本的认知能力

(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正确并积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探索。

(2)幼儿能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的事物,并发现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明显差异及变化。

同时,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学习简单的推理。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会根据物体的名称及某一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逐步过渡到会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学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间量的差异,会按某些外部特征、发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对某些事物进行排序。

(5)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能根据某些事物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

2.具体的认知能力

社会生活方面

(1)认识自己和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自己的家庭、住址,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2)认识并喜爱周围的环境,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喜欢中国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认识主要的民族,并尊重少数民族。

(3)知道节日,了解主要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能主动参与节日活动,感受浓厚的亲情与民俗气氛。

(4)认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知道应自觉遵守规则与要求,懂得自己的行为不应影响他人;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理解并分析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5)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分享与轮流,有初步的礼貌行为;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尊重他人的意愿。

(6)认识常见的日用品,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性质和用途;学会爱护玩具、图书,爱护生活、学习用具。

(7)认识周围成人的劳动,了解劳动的内容、使用的工具及劳动的社会意义,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愿意并能够为自己、他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事认真、有始有终。

自然领域方面

3-4岁:

幼儿喜欢小动物,愿意参加饲养小动物的活动,爱护花草树木,愿意给植物浇水;

能感知四季最明显的特征,以及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体会天气冷了多穿衣服、热了少穿衣服等人与自然的关系;

初步了解物体能滚、转、停等及人们的推、拉对物体的作用;

在玩沙、玩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沙、水的特征。

4-5岁:

能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现象,能对某些事物进行连续性观察,并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变化;

会用各种常见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并进行初步的猜想;

喜欢参加饲养小动物地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动物的生长现象,学习为小动物收集饲料和喂食,与小动物有亲近感;

喜欢参加种植活动,在活动中感知植物有生命、生长,学习给植物浇水、拔草,知道应爱护植物;

能感知四季明显特征,说出四季名称,比较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体会人们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气候的变化;

能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的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沉浮等现象。

5-6岁:

学会细心、专心观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物体进行连续性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学习简单的推理;

主动参加饲养小动物和种植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自觉爱护动植物,懂得珍惜生命;

初步感知动植物的多样性,体会人与动植物以及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并感知适宜的环境对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特别关注水、空气、土壤的清洁,感知它们对动植物生长变化及人们衣着、生活的影响,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风、雨、雪等),发现它们与四季的关系,主动想办法适应天气变化;

了解风、电、水、太阳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感知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声、光、磁、颤色的变化、沉浮游戏,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

体会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现代化手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并对未来世界大胆想象。

数与时、空方面

3—4岁:

在操作活动中,会按物体的名称或某一特征分类;

会比较2-3个物体间常见量(大小、长短等)的差别;

会用对应的方法体会多与少(4以内);

能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4-5岁:

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间量的差异,会按某些事物的外部特征、发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进行排序;

学会按一个维度对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

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认识长方形、半圆形,体会几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数,认读10以内数字,区分几个和第几;

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5-6岁:

会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学习同时按两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学习用多种方法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统计和自然测量;

会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体会相等与不相等、变与不变的关系;

学会比较三个物体量的差别,体会量的相对性,按量的差异进行各种排序;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体会量守恒、图形守恒等;

能成组地数数及10以内倒数,并会按生活情景自编三句话的口头应用题;

能正确书写10以内阿拉伯数字,培养其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学会辨认加号、减号、等号等;

认识钟表,会看整点、半点,体会时间的不可逆性,知道应该珍惜时间;

学会辨别自身的左右,体会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

语言方面

3岁:

能安静地听别人说话或讲故事;

会分辨普通话中容易混淆的语音,正确发出普通话中大部分语音;

在生活和游戏中,能听懂简单的言语指令,并按简单言语指令行动;

愿意用语言与人交往,能运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并回答别人提出的简单问题;

能朗诵简短的儿歌,复述简短的故事。

4—5岁:

养成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具备根据言语指令连续行动或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能用语言与别人交往,乐于当众说话,并能较准确地发出难发的和容易混淆的语音,大胆使用各种词汇;

能初步理解作品,准确地回答问题并主动提问;

能独立复述简短的故事、续编故事、朗诵儿歌和仿编儿歌;

在生活和游戏中,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简单的评议。

5-6岁:

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能辨别声调、语调的不同,并正确的使用声调、语调和各种词汇;

能在欣赏、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想象并体会作品的情景和感情;

独立地朗诵诗歌和复述故事,会仿编儿歌和进行创造性讲述;

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全面的讲出事件完整过程,能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说明自己的想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述进行简单的概括和评议。

三、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四、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20-130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

3.思考并回答:

简述幼儿应形成的基本认知能力。

 

第三节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复习旧知识: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知识的掌握又是最基本的,也是认知能力形成的前提。

幼儿的各种认知能力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增强。

从知识的掌握人手来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这是最佳的途径。

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领会、巩固与应用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二、内容揭示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1.知识的领会

领会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

对幼儿来说,就是关于新知识内容的直观映象的形成与抽象化的过程,它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矛盾,也就是使幼儿由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的转化过程。

领会知识是掌握知识的一个认识阶段,是掌握知识的开始环节,没有对知识的领会就谈不上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如没有对“和”的知识的领会就不可能掌握加法运算的问题。

因此,知识的领会是掌握知识的基础,是掌握知识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前提。

知识的领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实现的过程,它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1)感性认识阶段

感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初级阶段。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直接反映的阶段,它是认识的最初来源。

要获得直观反映,就必须依靠一定的心理过程来完成。

如感觉、知觉、表象等。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幼儿真正获得感性认识,就要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出发。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充分运用直观形式,形成感性认识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直观的教学,促进幼儿准确地感知材料。

幼儿园中直观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

它是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

如幼儿认识蔬菜时,教师就出示白菜、萝卜等;认识蜻蜓时就观察其标本。

通过实物直观,可以使幼儿产生关于实际事物的感知觉和表象,有助于幼儿更准确地理解材料,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模象直观:

它是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

如认识老虎就出示老虎的图片,认识青蛙就可以放青蛙的幻灯片等。

这种方式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同时,还可以根据观察的需要,“大变小”、“动变静”等方式,使不易观察到的部位清晰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提高直观的效果。

这种直观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言语直观:

它是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记忆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

如讲述故事、童话时,常运用言语直观。

运用言语直观可以使幼儿在感知材料和领会知识时,摆脱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所需要的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同时,由于言语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因此,言语直观所提供的感性知识,能在幼儿头脑中形成一类事物的表象,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言语直观还可以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掌握语音、语汇、语法,发展言语表达能力。

上述这三种直观形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实物直观不易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模象直观容易造成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小比例失调;言语直观不如实物直观那样生动真实。

在运用时,应注意把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发挥最好的效果。

利用感知规律,提高感知效果

各种感知规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依据,它有助于提高幼儿感知的效果。

感知规律:

差异律:

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一般地说,差异性越大,对象被感知就愈容易、愈清晰、愈深刻。

例如,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鲜红的苹果等贴绒教具,这些感知对象就很醒目、突出,可以增强感知的积极因素。

这条规律非常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

活动律:

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活动的物体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

组合律:

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如让幼儿按动物的不同类型来认识各种动物,这比杂乱无章地认识效果要好。

组合律利于幼儿抓住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观察对象的理解。

感知规律的利用与教育:

感知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足够的强度,使幼儿能察觉到、引起清晰的感知觉。

如教师说话的声音不宜太大和太小,使每个幼儿都能听到即可;实验中让幼儿嗅东西的气味,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适应现象。

要考虑知觉的选择性,提高感知速度。

如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易被感知;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事物易被感知;刺激物本身的组合形式,也是事物构成感知对象的重要条件。

例如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接近或颜色、形式相同或接近的容易成为完整的感知对象;听觉方面,刺激物在时间上的接近也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条件。

教师在讲课、板书、制作挂图、运用教具时都应当遵循感知规律。

如讲课时,重要的内容要加重语气,辅以适当的表情手势。

板书、绘画或绘制挂图,必须在大小、线条、色彩等多方面加以考虑,注意用一定形式的背景把感知对象衬托出来,使幼儿对知觉对象能明确认识,易感知。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强理解能力

幼儿在领会知识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幼儿所具有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来充实幼儿的表象,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生活经验,为理解打下基础。

如组织幼儿参观、游览,扩大幼儿视野,在日常实际生活中经常提醒幼儿留心周围的事物,丰富经验,以利于幼儿对各种材料的理解。

(2)理性认识阶段

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感性材料加以改造形成的。

幼儿要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反映,就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幼儿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

孤立的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

如看到一幅画,幼儿初期,往往只能指出个别人物或个别人物的个别动作;

第二:

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如幼儿对于词的描述必须能在头脑中引起生动的形象,才能理解;

第三:

对事物理解多属于直接理解,即不需要复杂的思维过程,只恢复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可。

如教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时,当听教师唱到最后一句“小猫听到了,轻轻走掉了”,幼儿往往也会做出小猫轻轻走路的样子。

直接理解多是表面化、简单化的理解。

幼儿还缺乏间接理解,即不能通过复杂的分析、综合思维的积极活动宋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