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275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本科试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病理学由普通病理学(GeneralPathology)和系统病理学(SystemicPathology)两部分组成。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的理论。

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课程,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

《病理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及重要进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参加临床实践、防病治病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包括动物实验、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形态联系机能、基础联系临床的原则,引导学生将患病机体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患病机体的病理变化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实验内容

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熟练掌握病理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和正确的术语描述,详细观察病理切片的病变并能正确辩认组织的形态特点。

3.掌握大体标本的表面、切面的观察及描述方法,辩认病变所在部位、颜色、形状等。

4.掌握病理切片的观察方法,正确辩认病变的组织结构,能画出具体的形态改变并作出正确诊断。

5.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初步树立预防疾病的战略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形态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能根据所学的病理知识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

根据尸体解剖所见作出病理诊断。

基本掌握临床病理讨论的目的、方法及步骤。

7.了解病理大体标本的取材、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及常规染色的全过程。

8.了解脂肪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的用途及免疫组化阳性结果分析。

(四)实验时数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共12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共36学时。

(五)实验方法

◆大体标本的观察

1.观察方法:

首先辨认是何器官或哪一种组织,然后从外向内,从上到下观察器官的大小、形状、色泽、硬度、与相应的正常器官和组织对比发现病变再仔细观察病变特点。

2.观察大小:

病变器官和组织有无增大缩小,增大时包膜紧张,缩小时包膜皱缩。

体积以长乘宽乘厚表示,面积以长乘宽表示,均以厘米计。

也可以常见的实物大小来形容如米粒大、黄豆大、鸡蛋大等。

3.病灶数量及形状:

单个或多个、局限或弥漫。

形状通常用圆形、不整形、乳头状、菜花状、囊状、结节状表示。

4.表面切面:

注意表面是否光滑,包膜是否菲薄透明,有无渗出物或增厚。

切面结构是否正常,颜色是否与正常器官一致。

5.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境界清楚或模糊,有无压迫或破坏,有无包膜,包膜是否完整,脏器间有无粘连。

6.实验所观察的大体标本是经过10%福尔马林固定,其大小、颜色、硬度与新鲜标本有所不同。

◆显微组织切片的观察

1.先用肉眼观察组织切片的形状、结构的致密程度、颜色是否均匀,初步判断病变的部位,分清正反面。

2.用低倍镜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全面观察。

辨认是何组织,找出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用高倍镜仔细观察病变部位的结构和形态特点,确定病变性质。

切忌一开始用高倍镜观察,以免压碎切片或损坏物镜。

◆观察标本切片的注意事项:

1.实验课所观察的标本切片常是该疾病的某一阶段。

为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必须对所观察到的改变,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变的来源及发展结果。

2.注意局部与整体、形态与机能的相互影响。

从病变出发联系临床上可能发生的症状和体征。

3.课前要预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内容。

◆绘图及书写报告的要求:

1.绘图书写实验报告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观察病变和表达能力,加深点所学内容的印象并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题。

2.对病理标本和切片的描述一定要真实,不可主观臆造,亦不可照抄书本,语言要精练,层次要清楚。

3.病理绘图十分重要,可加强学生对病变的观察、理解和记忆,也是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4.画图要有边框和注解(注于图的一侧)。

◆临床病理讨论:

临床病理讨论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理讨论一般包括

(1)做出诊断并提出诊断依据

(2)分析病情发展经过与转归(3)对某些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进行分析(4)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等。

二、正文

(一)基本要求

病理学实验课是病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对病变器官的大体及光镜观察,进一步验证课堂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观察描述标本切片的病变特点,加以分析综合,作出病理诊断,并结合理论,了解其发展规律和结局,从而学会如何正确观察与描述病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牢固地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

(二)项目总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数

项目类别

项目类型

基础/设计/综合

必做/选做

1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修复

3

基础

必做

2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

基础

必做

3

炎症

3

基础

必做

4

肿瘤

3

基础

必做

5

总论复习

3

基础

必做

6

心血管系统疾病

3

基础

必做

7

呼吸系统疾病

3

基础

必做

8

消化系统疾病

3

基础

必做

9

泌尿系统疾病

3

基础

必做

10

生殖系统疾病

3

基础

必做

11

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性传播性疾病

3

基础

必做

12

传染性疾病

3

基础

必做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修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形态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掌握变性、坏死的概念,形态特征,好发部位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肉芽组织在修复过程中的意义。

4.掌握肉芽组织的结局。

5.掌握肉芽组织与瘢痕组织的区别。

6.熟悉肉芽组织结构中纤维母细胞及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

(5分钟)

2.讲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

(35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

(75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

(15分钟)

5.实验小结。

(5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脑积水,肾盂积水,脂肪肝,脑软化

心脏向心性肥大,坏疽(足、肠)肾梗死,胸膜肥厚

2.组织切片:

肉芽组织

各种炎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肝细胞脂肪变性

脾小动脉玻璃样变性

心肌肥大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淤血的形态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2.掌握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栓塞的概念、种类、形态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4.熟悉出血的形态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5.了解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

(2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

(2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

(9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

(20分钟)

5.实验小结。

(3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肝淤血,脾淤血,肺淤血,肺浆膜下出血

血栓,脾梗死,肺梗死,肾梗死,脑出血

脾破裂,肺浆膜下出血

2.组织切片

肝淤血,肺淤血,混合血栓,血栓机化

贫血性梗死,出血性肺梗死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三炎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及形态变化。

2.掌握各种炎症的形态特点。

3.掌握肉芽肿与肉芽组织的区别。

4.熟悉炎症的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2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3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8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3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急性黄色肝萎缩,白喉,假膜,绒毛心,脑软化

化脓性阑尾炎,胆囊炎,慢性淋巴结炎

炎性假瘤

2.组织切片

白喉

阑尾蜂窝织炎

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炎性息肉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四肿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肿瘤的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形态特点。

2.掌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癌与肉瘤的区别。

3.掌握肿瘤命名原则、分类、一般形态特点、生长方式及转移途径。

4.掌握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癌前病变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2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2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9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3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皮肤乳头状瘤,鳞癌,多发性结肠息肉,直肠癌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毛细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平滑肌瘤

神经纤维瘤,骨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

畸胎瘤,黑色素瘤

2.组织切片:

皮肤乳头状瘤,纤维瘤,平滑肌瘤,鳞癌,腺癌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五总论复习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总论部分所讲各个病变的基本病变特点。

2.掌握变性、坏死的概念,形态特征,好发部位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掌握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5.掌握栓塞的概念、种类、形态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6.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及形态变化。

7.掌握肿瘤的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和形态特点。

实验内容:

录像1:

组织细胞的损伤。

录像2: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录像3:

炎症。

录像4:

肿瘤。

四.实验报告:

思考题

实验六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风湿病的病变特点。

2.掌握高血压病的基本变化及对主要脏器的影响。

3.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

4.掌握心瓣膜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意义。

5.熟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形态特点。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5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3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75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5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风湿性的心瓣膜病,高血压病的心脏

高血压病的肾脏,各期动脉粥样硬化

2.组织切片:

风湿性心肌炎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七呼吸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结局和并发症。

3.掌握肺癌病变特点。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5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3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75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5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

矽肺,肺癌

2.组织切片: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肺癌,鼻咽癌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八消化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

2.掌握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及各型肝炎的病变特点。

3.掌握肝硬变的形态特点及主要临床病理联系。

4.熟悉消化系统肿瘤的病变特点、类型及扩散方式。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3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3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8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2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慢性胃溃疡,胃溃疡穿孔,胃溃疡出血

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门脉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合并肝癌,原发性肝癌

食道癌,胃癌,食道静脉曲张

2.组织切片:

慢性胃溃疡,急性普通型肝炎

门脉性肝硬化,胃腺癌,肝细胞癌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九泌尿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急性、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和发展经过。

3.熟悉肾癌、膀胱癌常见组织学类型。

4.了解肾、膀胱肿瘤及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和要求3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2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9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2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肾细胞癌

肾母细胞瘤

膀胱移行细胞癌

输尿管乳头状瘤

2.组织切片: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肾细胞癌

膀胱移行细胞癌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十生殖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宫颈癌的病理变化。

2.掌握乳腺癌的常见组织学类型及形态特征。

3.掌握滋养层细胞肿瘤的形态特点。

4.了解卵巢肿瘤的类型和形态特征。

5.了解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的病变特征。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5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25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8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5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子宫平滑肌瘤,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畸胎瘤,乳腺癌

2.组织切片:

葡萄胎,绒毛膜癌,乳腺癌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十一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纯性甲状腺肿与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

2.了解甲状腺肿瘤、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特点。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2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10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2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15。

5.实验小结3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甲状腺肿

毒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肾上腺腺瘤

2.组织切片: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实验十二传染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病变特征。

2.掌握伤寒、菌痢、梅毒、深部真菌病、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

二.实验时间分配:

1.带习老师讲解交代实验目的和要求5分钟。

2.了解本次实验的投影和幻灯25分钟。

3.观察标本和切片80分钟。

4.学生绘图及做题20分钟。

5.实验小结5分钟。

三.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肺原发综合征,粟粒性结核,肺结核球

慢性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样肺炎,肺外结核

细菌性痢疾,肠伤寒

2.组织切片:

结核(肺、肾、肠),麻风,肠伤寒

尖锐湿疣,梅毒

四.实验报告:

绘图、思考题

(四)考核内容要求

重点考核基本病变的认定等。

同时,对学生平时实验课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计算成绩时予以参考。

·大体标本病变的认定;

·光镜下组织结构、病变的诊断;

·实验室基本技术操作。

参考书目

(一)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病理学》宋继谒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科学出版社。

1999。

2.《分子病理学》李玉林主编,全国高等医药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病理学》第六版,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