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376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陕西城关中学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0-2021学年(上)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I卷(共54分)

1、选择题:

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热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光能等为人类所利用

D.天然气属于二次能源

2.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91kJ•mol﹣1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减小

3.已知: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

1B.1:

3C.1:

4D.2:

3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已知P4(白磷,s)=4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5.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

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

6.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的是(  )

A.生石灰溶于水;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B.稀释浓硫酸;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熔化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反应

D.工业煅烧石灰石;化石燃料燃烧

7.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mol下列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

H﹣H 436kJ;Cl﹣Cl 243kJ;H﹣Cl 431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

A.H(g)+Cl(g)═HCl(g)△H=﹣431kJ•mol﹣1

B.2HCl(g)═H2(g)+Cl2(g)的反应热△H<0

C.H2(g)+Cl2(g)═2HCl(g)△H=﹣183kJ

D.相同条件下,H2(g)+Cl2(g)═2HCl(g)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相等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热△H=2×(﹣57.3)kJ•mol﹣1

B.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9.在25℃、101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285.8kJ/mol、870.3kJ/mol,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488.3kJ/molB.+488.3kJ/mol

C.﹣191kJ/molD.+191kJ/mol

10.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OH﹣(aq)=H2O

(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

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B.△H1<△H3<△H2

C.△H1<△H2<△H3D.△H1>△H3>△H2

1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合物的污染.例如: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

A.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①、②中转移电子数相同

B.由反应①可推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

C.4NO2(g)+2N2(g)=8NO(g);△H=+586kJ/mol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NA

12.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1)如表:

化合物

燃烧热

化合物

燃烧热

甲烷

891.0

正丁烷

2878.0

乙烷

1560.8

异丁烷

2869.6

丙烷

2221.5

2﹣甲基丁烷

3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燃烧热:

正丁烷>异丁烷

B.热稳定性:

正丁烷>异丁烷

C.正戊烷的燃烧热小于3531.3kJ•mol﹣1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14.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0.15mol•L﹣1•min﹣1B.vB=0.6mol•L﹣1•min﹣1

C.vC=0.4mol•L﹣1•min﹣1D.vD=0.01mol•L﹣1•s﹣1

15.某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3B(g)⇌xC(g)+D(g),起始浓度A为5mol•L﹣1,B为3mol•L﹣1,C的反应速率为0.5mol•(L•min)﹣1,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8:

3

B.x=1

C.2min末时,B的转化率为50%

D.2min末时,A的的体积分数为57.1%

16.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

3X(g)+Y(g)⇌nZ(g)+2W(g).5min末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则n的值为(  )

A.4B.3C.2D.1

17.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

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mL0.1mol/L盐酸.

A.①⑥⑦B.③⑤⑧C.③⑦⑧D.⑤⑦⑧

18.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

2NO+O2,可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amo1O2的同时生成2a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O2的同时生成2a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

第II卷(46分)

2、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46分。

19.(8分)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球能源紧张及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如图为C及其氧化物的变化关系图,若①变化是置换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

(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

C(s)+O2(g)=CO2(g)△H1<0①

途径II:

先制成水煤气:

C(s)+H2O(g)=CO(g)+H2(g)△H2>0②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H3<0③

2H2(g)+O2(g)=2H2O(g)△H4<0④

则途径I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

方法一CO(g)+2H2(g)⇌CH3OH(g)

方法二CO2(g)+3H2(g)⇌CH3OH(g)+H2O(g)

在25℃、101kPa下,1克甲醇完全燃料放热22.68kJ,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4)金属钛冶炼过程中其中一步反应是将原料金红石转化:

TiO2(金红石)+2C+2Cl2

TiCl4+2CO

已知:

C(s)+O2(g)=CO2(g)△H=﹣393.5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

(5)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6Ag(s)+O3(g)=3Ag2O(s)△H=﹣235.8kJ•mol﹣1

已知:

2Ag2O(s)=4Ag(s)+O2(g)△H=+62.2kJ•mol﹣1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10分)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H=﹣99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影响?

(填“有或无”).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或降低”);

(2)图中△H=  kJ/mol;

(3)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mol/(L•min),则υ(O2)=  mol/(L•min);

(4)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反应热△H1  1molSO3(g)还原为1molSO2(g)的反应热△H2.(填“>、<或=”)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  .

21.(8分)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有H2O和H2O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

(1)已知:

化学键

断开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H﹣H

436

O﹣H

463

O=O

498

①H2O的电子式是  .

②H2O(g)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③11.2L(标准状况)的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  kJ的热量.

(2)某同学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与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常温下,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a

50mL5%H2O2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b

50mL5%H2O2溶液

少量浓盐酸

1mL0.1mol•L﹣1FeCl3溶液

c

50mL5%H2O2溶液

少量浓NaOH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d

50mL5%H2O2溶液

MnO2

①测得实验a、b、c中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②测得实验d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10分)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4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5

24.9

完成下列问题: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  中(家用产品)效果更好.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J•(g•℃)﹣1计算].

(4)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_(填“偏大”、“偏小”、“不变”).如改用6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23.(10分)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甲组:

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其中A、B的成分见表

序号

A溶液

B溶液

2mL0.2mol/LH2C2O4溶液

4mL0.01mol/LKMnO4溶液

2mL0.1mol/LH2C2O4溶液

4mL0.01mol/LKMnO4溶液

2mL0.2mol/LH2C2O4溶液

4mL0.01mol/L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气密性.分液漏斗中A溶液应该  加入(填“一次性”或“逐滴滴加”)

(3)完成该实验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实验结束后读数前需要移动量气管,使两个量气管的液面相平.

乙组:

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水/mL

10

5

0

X

0.5mol/LH2C2O4/mL

5

10

10

5

0.2mol/LKMnO4/mL

5

5

10

10

时间/s

40

20

10

﹣﹣﹣

(4)X=  ,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5)2号反应中,H2C2O4的反应速率为  .

(6)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3号实验,测定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表:

时间/s

0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25

26

26

26

26.5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7)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  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钾B.水C.二氧化锰D.硫酸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