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486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docx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复习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答案】D

【解析】乙为无氧呼吸,乙和甲为对比实验,不是空白对照实验。

2.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1℃的冷库内贮藏,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另一份则不作处理。

从采摘后算起每10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d时,对照组蓝莓产生的酒精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d时,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当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时,表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由图可知,第20d时,对照组CO2/O2大于1,表明蓝莓进行了无氧呼吸,有酒精产生,而CO2处理组CO2/O2为1,表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没有酒精产生;第40d时,对照组蓝莓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比值约等于2,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约为有氧呼吸的3倍;分析可知,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无氧呼吸。

3.食品保存的方法有很多,其原理不完全相同。

下列哪项方法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

A.在地窖中保存蔬菜

B.鱼肉腌制保存

C.种子晒干保存

D.水果低温保存

【答案】B

【解析】A、C、D三项的原理是降低被保存物品的细胞呼吸强度,而B项是利用渗透作用原理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4.鲁宾和卡门用

和CO2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下列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

A.释放的氧气全是O2

B.释放的氧气一部分是O2,一部分是18O2

C.释放的氧气全是18O2

D.释放的氧气大部分是O2,少部分是18O2

【答案】C

【解析】鲁宾和卡门用

和CO2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目的是研究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的来源,通过检测发现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源于水。

5.为了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保持一定温度的同一水浴锅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继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

该实验说明凝乳酶发挥催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  )

A.10℃或60℃左右

B.30℃或50℃左右

C.40℃左右

D.20℃左右

【答案】C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40℃左右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6.正常精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的很多结构退化消失,但保留了大量线粒体,因为线粒体可以合成精子运动所需的(  )

A.乙醇

B.ATP

C.胰岛素

D.淀粉

【答案】B

【解析】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

A.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

B.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全过程都必须在光下进行

D.有氧气放出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可以没有光。

8.某中学生进行以下实验: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2%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稀释10倍的唾液和不稀释的唾液,再分别滴入一滴碘液,37℃水浴恒温条件下,观察蓝色消失所需时间,结果所需时间几乎相等。

这项实验的目的是(  )

A.证明唾液含有淀粉酶

B.证明淀粉遇碘变蓝

C.证明淀粉酶具有高效性

D.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答案】C

【解析】等量稀释10倍的唾液和不稀释的唾液使淀粉水解的速度一样,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高效性。

9.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

A.①⑤④②③

B.③④⑤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④②⑤①③

【答案】D

【解析】④19世纪,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②1857年,法国巴斯德指出,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⑤19世纪中后期,德国毕希纳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①1926年,美国萨姆纳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脲酶,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③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10.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至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答案】B

【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活性受环境中温度和pH影响很大。

每种酶的催化作用都有一个最适pH,此时酶的活性最大。

酶所处的环境偏酸或偏碱都会明显地降低酶的活性。

并且,如果溶液过酸或过碱还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即使酶失去活性。

失去活性的酶即使再回到适宜的环境中,也无法再恢复活性。

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因此,在溶液的pH由10降至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不再有活性,所以活性不会发生变化。

11.如下图烧杯内装有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试管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两日后发现石灰水变混浊并有沉淀,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试管内

B.酵母菌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二氧化碳

C.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只有CO2能够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CaCO3,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而酵母菌是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烧杯又密封,因此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CO2就产生于无氧呼吸过程中。

12.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B.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C.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D.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曲线Ⅰ表示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曲线Ⅲ表示该器官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曲线Ⅱ表示该器官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

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速率为0,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当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但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3倍,B错误;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其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如曲线Ⅱ所示,D错误。

13.甲图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

(一)、

(二)、(三)表示不同的反应过程,①~⑥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乙图是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②③⑥三物质依次是氧气、水、二氧化碳

B.甲图中

(二)(三)过程均能产生大量的ATP

C.乙图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的试管有A、B

D.乙图能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试管有B、D

【答案】C

【解析】甲图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过程,

(一)

(二)(三)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②和⑤是第二和第三阶段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别是H2O和O2,③是第二阶段的产物CO2,⑥是第三阶段的产物H2O,A项错误;三个阶段中只有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ATP,B项错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C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膜上有进行光反应所需要的各种色素和酶,故B中能进行,而D中缺乏光反应所需要的酶,D项错误。

1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

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

C.H2O中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答案】C

【解析】H2O中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包括水的光解即光反应的过程。

1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克斯将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的结论

B.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

C.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D.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答案】A

【解析】萨克斯将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过一段时间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

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故A错。

16.加酶洗衣粉不能用沸水溶解,这说明了酶的作用(  )

A.适用低温下催化

B.具有高效性

C.需适宜的温度

D.具有专一性

【答案】C

【解析】酶在高温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变性失活,酶的作用温度条件要适宜。

17.关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的正确叙述是(  )

A.叶绿体中的一个个基粒就是一个个类囊体

B.全部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的双层薄膜上

C.组成各基粒的类囊体之间没有结构上的联系

D.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大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面积

【答案】D

【解析】

18.下列科学家的实验中,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

A.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B.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

C.卡尔文发现卡尔文循环

D.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答案】B

【解析】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标记的是O;卡尔文实验标记的是C;分泌蛋白的研究中标记的是H;而萨克斯的实验中并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

19.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有的酶在体外也可发挥作用,如消化酶。

20.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

B.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和所含化合物均相同

C.叶绿体中所含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

D.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和RNA

【答案】D

【解析】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绿色叶片等见光的部位,并不是植物的所有细胞均含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

不同的基质中所含化合物的成分不同,功能也不同。

叶绿体中具有吸收光能作用的4种色素都只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含有色素。

植物细胞中具有遗传作用的DNA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21.若ATP脱去了两个磷酸基团,该物质就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其名称及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数目为(  )

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0

B.鸟嘌呤核糖核苷酸,1

C.胞嘧啶核糖核苷酸,0

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1

【答案】A

【解析】ATP分子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

ATP水解时,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形成ADP。

ADP分子中含有2个磷酸基团,一个高能磷酸键。

ADP分子脱去一个磷酸基团时,伴随着一个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因此,ADP分子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化合物中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为零,形成的化合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2.在有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

A.[H]传递给氧气生成水

B.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H]

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

D.ADP与磷酸结合生成ATP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在线粒体中进行。

23.某人脑溢血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为尽快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能力,在治疗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辅助治疗(  )

A.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口服钙片

C.服用多种维生素液

D.肌肉注射ATP制剂

【答案】D

【解析】ATP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在实际生活中,常作为一种药品,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的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心肌炎等疾病。

24.下列有关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与线粒体相同

B.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酶都分布在基质中

C.叶绿体的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D.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利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D

【解析】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扩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这与线粒体不同。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酶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都有分布。

叶绿体的功能受细胞核和叶绿体本身的调控。

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同一细胞的叶绿体利用时,穿过的膜层数最少,只需要穿过2层线粒体膜和2层叶绿体膜共4层磷脂双分子层。

25.下列关于细胞代谢场所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细胞膜是细胞代谢的场所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血浆是细胞代谢的场所之一

D.细胞内酶行使功能的场所也是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C

【解析】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所以血浆不是细胞代谢的场所。

二、非选择题

26.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

实验中将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c点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曲线中,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曲线中表明中午12h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降低(呈“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中a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2)植物开始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但此时间段内光合作用强度仍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3)植物由于蒸腾作用增强,气孔关闭,叶肉细胞中CO2的供应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4)向右移动  植物缺镁,叶绿素形成减少,导致光合作用产生O2量少,要达到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则需要更强的光照强度

【解析】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

(1)图2中c点正好与横轴相交,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注意纵轴不是二氧化碳)。

(2)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但因光线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3)“午休”现象的原因:

光照过强,植物由于蒸腾作用的增强,气孔关闭,叶肉细胞中CO2供应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4)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

27.为验证叶绿素合成所需的条件,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a.配制培养基:

1号(含蔗糖、水、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等),2号(不含Mg,其他成分与1号相同)。

b.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将种子的胚剥离,去掉胚乳(因为胚乳中含Mg元素)。

c.在无菌条件下,将胚接种在培养基上。

培养两周后,观察幼苗的颜色。

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设计中,为什么每组用5个培养基,且每个培养基中接种10粒种子的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的培养条件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起________作用,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果样本数量过少,会因为偶然误差而影响实验结果

(2)光照16h/d、25℃

(3)对照 Mg、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解析】

(1)Mg是合成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叶绿素不能合成,设计实验时,要重复设置多个,以免因偶然因素导致实验出现较大误差。

(2)由表格中实验结果可知,叶绿素的合成还需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在光照16h/d、25℃条件下能合成,否则不能合成,导致幼苗呈现黄绿色。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处理可知,甲组起到对照作用,通过实验可得出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28.在运动会比赛中检测运动员肌肉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的变化,绘制成下图,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肌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A到B的变化过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到C的过程中,由于____________等活动加强,释放更多的__________供ADP形成ATP,以缓解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

(4)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胞呼吸

(2)ATP由于水解含量下降 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3)细胞呼吸 能量

(4)ATP和ADP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维持动态平衡

【解析】

(1)肌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呼吸。

(2)A→B曲线走势下降,说明ATP被水解利用,其释放的能量用于运动员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3)B→C曲线走势上升,说明细胞内的ADP又合成了ATP,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呼吸。

(4)由整个曲线分析可以看出ATP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ATP与ADP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9.如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物质X是________,它可以通过植物的________作用产生。

(2)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________。

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不能进行________(填序号)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

(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__________的吸收。

【答案】

(1)O2 光合

(2)黄色 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3)⑤ 人体缺乏该过程所需的酶

(4)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5)③ 无机盐

【解析】图示中X表示O2,Y表示CO2,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和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人体内由于不含有酒精发酵所需的酶,故不能进行⑤过程。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了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O2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被消耗,故松土有利于促进③过程的进行,从而利于无机盐的吸收。

30.三磷酸腺苷又叫ATP,是腺嘌呤的衍生物,含有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末端两个磷酸键水解时伴随有较大的能量变化,是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中心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DP与AT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动物细胞中,ADP转变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通常需要分解____________,消耗__________;对于植物来说,ADP转变成ATP的能量还可来自______________。

在生物体内,ATP水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细胞呼吸 葡萄糖 氧气 光合作用 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ATP与ADP可以迅速在生物体内转化:

;动物细胞中ATP的能量来源主要为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和氧气,植物细胞内还可以来自光合作用。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3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