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703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1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最终完整版

1.1.施工图纸

表1-1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建筑施工图

北京***改扩建工程站房建筑施工资料

2006.7

结构施工图

北京***改扩建工程站房Ⅰ区车库结构施工资料

2006.7

结构施工图

北京***改扩建工程北侧Ⅰ区房建结构图

2006.7

结构施工图

北京***改扩建工程北侧Ⅰ区雨篷基础结构图

2006.7

结构施工图

站房Ⅰ区车库结构施工资料2及站房Ⅲ区车库结构施工资料

2006.8

1.2.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主要施工规程、规范

表1-2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国家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国家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行业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

行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地方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J01-6-90

地方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DBJ/T01-64-2002

1.4.主要标准

表1-3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国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地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01-82-2004

地方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1.5.主要法规

表1-4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建筑法》

地方

《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法规及文件汇编》

地方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5-2005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表2-1

1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221170㎡

地下建筑面积

161983㎡

地上建筑面积

59187㎡

2

建筑层数

地下

三层、局部设有夹层

地上

两层、局部设有夹层

3

建筑高度

绝对标高

±0.000(站台面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43.496)

底板顶标高

-12.20(31.296)

局部风道最大基坑深度

(23.133)

底板底标高

-13.90(29.596)

垫层底标高

(29.436)

檐口高度

20m,最高40m

建筑总高

40m

4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

结构类型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钢框架结构

5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5混凝土

防水保护层

C20豆石混凝土

基础底梁、底板

C35、P1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C50混凝土

外墙

C35、P1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6

结构断面

尺寸

基础底板厚度

1700㎜

底梁(宽×高)

DHL1:

1800×1800㎜、DHL2:

1800×1800㎜、DHL2:

1400×1800㎜;DZL1:

1800×2000㎜、DZL2:

2500×2000㎜、DZL3:

1500×2000㎜、DZL4:

3600×2000㎜

内墙厚度

400㎜、350㎜、500㎜、700㎜

外墙厚度

900㎜、1200㎜

柱断面

φ1500㎜、φ1800㎜、1500×1500㎜、1500×2300㎜

2.2.底板分区图

根据设计求基础底板共分为Ⅰ、Ⅱ、Ⅲ三个区,每个区又分为三个小区,分别为Ⅰ-1、Ⅰ-2、Ⅰ-3、Ⅱ-1、Ⅱ-2、Ⅱ-3、Ⅲ-1、Ⅲ-2、Ⅲ-3区共九个施工分区。

其中Ⅱ-2区地下2、3层为地铁换乘中心由中建施工,地下1层由我公司施工。

地下一层底板结构轴线平面图

3.施工安排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3.1.1Ⅰ区基础底板施工进度安排:

计划从2006年8月中旬开始施工至2006年10月下旬结束。

3.1.2Ⅲ区基础底板施工进度安排:

计划从2006年8月下旬开始施工至2006年11月初结束;

3.1.3由于Ⅱ区目前属于地铁施工区域,计划2006年9月底中建移交场地,计划2006年11月中旬开始施工底板至12月底完工。

3.2.混凝土供应方式:

基础底板混凝土量约有10万m3(不含Ⅱ区及垫层、防水保护层、后浇带),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确定7家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混凝土公司,其单位名称为:

北京虎跃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北斗星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通惠绿洲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京铁火车头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住总商品混凝土中心、北京丰台区榆树庄构件厂、北京新奥混凝土有限公司等。

每个区段底板选用的混凝土搅拌站及外加剂供应单位联系方式见下表3-1。

要求每个流水段的混凝土只能采用1家搅拌站,而且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相同。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在开始施工前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签定正式合同并附加技术条款,并对各搅拌站及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天填写“预拌混凝土浇灌申请”,发传真到搅拌站。

当天天气、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及时向搅拌站提出相应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不受影响。

           

混凝土搅拌站及外加剂供应单位联系表

表3-1

部位

搅拌站名称

联系人及

联系电话

纤维厂家名称

联系人及

联系电话

外加剂厂家名称

联系人及

联系电话

备注

Ⅰ区

聚丙烯纤维每立方掺加量为0.9Kg,直径40~65μm。

Ⅲ区

北侧Ⅰ区、北侧Ⅲ区

聚丙烯纤维每立方掺加量为0.6Kg,直径18μm

Ⅱ区

聚丙烯纤维每立方掺加量为0.9Kg,直径40~65μm。

3.2.1砼原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把好混凝土质量关,本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不定期对各家混凝土供应单位的原材料进行抽查。

3.2.1.1水泥:

使用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厂生产的长城P.042.5水泥,碱含量<0.6%。

3.2.1.2掺合料:

粉煤灰:

选用I级粉煤灰;

矿粉:

S95级。

3.2.1.3抗裂防水剂:

CSA混凝土抗裂防水剂。

3.2.1.4纤维:

采用改性聚丙烯抗裂纤维。

聚丙烯纤维主要技术参数:

                     表3-2

密度

吸水性

熔点

截面形状

纤维类型

拉伸极限

0.91g/㎝3

≤0.1%

165

Y形

束状单丝

18%

抗拉强度

掺量

直径

抗酸碱性

长度

弹性模量

≥400MPa

0.9㎏/m3

40~65μm

12±1㎜

≥3000MPa

3.2.1.5粗骨料:

5-25mm碎石,低碱活性骨料,要求含泥量≤1%;增加石子用量并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石子入罐前须浇水润湿。

3.2.1.6细骨料:

水洗中砂,低碱活性骨料,要求含泥量≤1%;。

3.2.1.7水:

地下水。

3.2.2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

(1)坍落度:

坍落度为180±20mm.

(2)水灰比:

≤0.42

(3)推荐配合比:

                        表3-3

材料

等级

水灰比

每立方米量(kg/m3)

配比

类型

备注

水泥

TZ1-1

FA

矿粉

防水剂

纤维

C35P10

0.42

151

170

778

1074

8.20

76

113

45

0.9

双掺

推荐使用配比

C35P10

0.42

219

170

778

1074

8.40

113

/

45

0.9

单掺1

对比

配比

C35P10

0.42

261

170

778

1074

8.70

72

/

45

0.9

单掺2

对比

配比

注:

最小水泥用量依据DBJ/T041-64-2002《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3.3.劳动组织:

3.3.1管理层负责人: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负责底板砼施工总体安排部署;项目总工**负责组织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核;技术部长**负责制定施工方案并落实技术交底情况;工程师**负责具体编制施工方案。

土建分部:

Ⅰ区由土建二部施工,Ⅲ区由土建一部施工。

土建分部总工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并对现场的技术和质量问题及时制定处理方案;生产经****负责现场施工安排,落实质量、进度要求;施工员****负责现场调度,并落实技术要求。

安质部:

***负责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质检员***负责检查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的落实情况,对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并反馈给技术室。

现场试验室:

试验员4人,由***负责,在业务上直接受技术部领导,负责混凝土入场后的质量检查,试块留置,养护测温等工作。

3.3.2劳务层负责人:

根据项目部安排,Ⅰ区确定1个劳务队,Ⅲ区2个劳务队,共3支劳务队。

施工队人员组织:

每个施工队伍成立以施工队队长为组长的领导班子。

混凝土班成立两个大班组,每个班组不少于120人,每个流水段施工时实行两班倒制度。

3.3.3劳动力配备及分工:

每个流水段施工人员配备如下:

表3-4

每流水段人员配备表

工种

主要任务

每班人数

合计(人)

备注

调度

交通指挥

4

人/班

8

每段按3台泵考虑

记录

4

人/班

8

 

操作人员

混凝土泵操作工

6

人/班

12

 

后台放灰下料

6

人/3台泵

12

 

出泵管口操作工

15

人/3台泵

30

 

振捣手

18

人/3台泵

36

 

抹面收光

15

人/班

30

 

接拆泵管/抢修组

15

人/班

30

架子工

保温覆盖人员

6

人/班

12

 

测温、测坍落度

2

人/班

4

 

混凝土现场取样、试件制作

6

人/班

12

 

配合工种

木工

10

人/班

20

 

钢筋工

5

人/班

10

 

水暖工

4

人/班

8

 

电工

4

人/班

8

 

总计

 

120

 

240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1.1.1、要求各搅拌站采用同一厂家生产、同一品牌水泥、抗裂防水剂、纤维。

4.1.1.2、要求各搅拌站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过中铁建工集团北京***指挥部审核,并论证确认后再进行试配。

4.1.1.3、要求各搅拌站选择的混凝土配合比尽可能相同,以防某个搅拌站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时启用备用搅拌站。

4.1.1.4、常温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28℃以下,冬季不低于10℃。

4.1.2现场养护室设备的准备:

4.1.2.1、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室及标准养护室,主要负责标准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

4.1.2.2、所需试验仪器设备表4-1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恒温自控标养室

38㎡

1间

2

自动控温控湿设备

BYS-Ⅲ

1台

3

混凝土抗压试模

100×100×100

75组

塑料

4

混凝土抗渗试模

175×185×150

20组

塑料

5

混凝土振动台

0.8㎡

1台

6

坍落度筒

100×200×300

3套

7

高低温度计

2个

8

电子测温仪

6M测温线

5台

4.1.2.3、砼试件留置要求:

A.混凝土试件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每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比的混凝土200m3取样一次;每次取样共留置2组试件,其中:

标养1组,同条件养护1组。

基础底板抗渗混凝土每500m3留置1组抗渗试块(具体留置数量见表4-2);

B.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少于3组。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装在养护笼内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与底板相同的养护方法;

C.基础底板混凝土实体检测采用同条件试块,其留置组数不少于10组,便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标养试块强度采用60天强度值进行评定。

D.本工程混凝土强度检验非见证取样试块由中铁建工集团中心试验室进行检测;见证取样试件经与监理公司共同确定送北京四环恒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基础底板混凝土试验计划

Ⅰ区砼试验计划表4-2

使用部位

砼标号

用量(m3)

常规(组)

见证(组)

实体

检验

合计

抗压

抗渗

抗压

抗渗

基础底板、梁

C35、P10

47392

165

66

72

29

3

335

后浇带

C40、P10

2500

17

3

8

2

30

合计

49896

182

69

80

31

3

365

说明:

Ⅲ区砼试验计划同Ⅰ区。

4.1.3碱集料反应的要求:

地下室砼结构直接与土壤接触,属Ⅱ类结构砼,砼碱含量≤3㎏/m3。

4.1.4、技术交底准备:

依据本施工方案,由土建分部总工负责制订出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实行层层交底方式,即先对项目管理层及施工管理层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交底,再对混凝土振捣工进行专门培训、交底。

按照施工进度安排,提前确定所需机械、器具,组织、安排好现场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

4.2.机具准备

表4-3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混凝土地泵

80~100m3/h

15台

2006-8-30

保证每段3台,并备用3台,

根据施工需要陆续进场

2

汽车泵

42m

3台

2006-8-30

3

布料机

R=6m

6台

2006-8-30

保证每流水段2-3台

4

塔吊

60m

18台

2006-8-30

保证每流水段1台

5

砼运输车

≥6m3/辆

50台

2006-8-30

保证120m3/h

6

泵管(直)

Ø125/4m

120根

2006-8-30

根据工程安排陆续进场

7

泵管(直)

Ø125/3m

50根

2006-8-30

8

泵管(直)

Ø125/2m

50根

2006-8-30

9

450弯管

Ø125/1m

20根

2006-8-30

10

900弯管

Ø125/1m

30根

2006-8-30

11

橡皮软管

3.5m

20根

2006-8-30

12

管卡

配套

300个

2006-8-30

13

振捣棒

Ø50

50根

2006-8-30

保证每流水段12根

14

振捣棒

Ø30

50根

2006-8-30

保证每段10根,备用20根

15

铁锹

方头

2006-8-30

保证每流水段10把

16

铁锹

圆头

50把

2006-8-30

保证每流水段10把

17

刮杠

4m

30把

2006-8-30

根据施工需要调整

18

标尺杆

3m

20把

2006-8-30

砼浇筑分层用

19

抹光机

kw

5台

2006-8-30

保证每流水段3台

20

吸尘器

5台

2006-8-30

保证每流水段1台

21

塑料布

6000m2

2006-8-30

混凝土养护及雨季备用

4.3.材料准备

基础底板采用C35、P10砼,Ⅰ区、Ⅲ区砼用量约99802.0m3(不包含Ⅱ区);其中:

后浇带采用C40、P10膨胀砼,用量为5008.0m3;底板、梁砼数量为94794.0m3。

Ⅰ区其各流水段砼用量,详见表4-5:

Ⅰ区砼数量表表4-4

流水段号

底板面积(㎡)

底板砼用量C35P10(m3)

底梁砼用量C35P10(m3)

垫层C15(m3)

防水保护层C20豆石(m3)

Ⅰ-1

973

1654

 

97

49

Ⅰ-2

1055

1794

 

106

53

Ⅰ-3

1233

2096

 

123

62

Ⅰ-4

944

1605

 

94

47

Ⅰ-5

1127

1916

 

113

56

Ⅰ-6

747

1270

 

75

37

Ⅰ-7

886

1506

 

89

44

Ⅰ-8

888

1510

 

89

44

Ⅰ-9

931

1583

 

93

47

Ⅰ-10

1226

2084

 

123

61

Ⅰ-11

992

1686

 

99

50

Ⅰ-12

611

1039

 

61

31

Ⅰ-13

804

1367

 

80

40

Ⅰ-14

595

1012

 

60

30

Ⅰ-15

611

1039

 

61

31

Ⅰ-16

804

1367

 

80

40

Ⅰ-17

512

870

 

51

26

Ⅰ-18

824

1401

 

82

41

Ⅰ-19

1085

1845

 

109

54

Ⅰ-20

864

1469

 

86

43

Ⅰ-21

880

1496

 

88

44

Ⅰ-22

644

1095

 

64

32

Ⅰ-23

1235

2100

 

124

62

Ⅰ-24

939

1596

 

94

47

Ⅰ-25

1467

2494

 

147

73

Ⅰ-26

834

1418

 

83

42

Ⅰ-27

793

1348

 

79

40

Ⅰ-28

631

1073

 

63

32

Ⅰ-29

850

1445

 

85

43

Ⅰ-30

683

1161

 

68

34

合计

26668

45336

2061

2667

1333

后浇带

1473

2504

 

147

74

总计

28141

54122

注:

表中所列各流水段砼进场时间由土建施工分部根据进度计划安排,提前一周向砼搅拌站提出申请,以备原材料。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平面尺寸大,构件截面大,底板均是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图纸中结构按纵横向30~40m左右距离设置1000㎜宽的后浇带。

依据后浇带Ⅰ区结构共划分为30个流水段,Ⅲ区与Ⅰ区相对应,也分为30个流水段。

Ⅱ-1、Ⅱ-3区结构呈对称图形。

流水段划分如下图:

流水段划分平面图

Ⅰ区各流水段后浇带具体轴线位置见表5-1,Ⅲ区与Ⅰ区对称布置。

Ⅱ区待收到施工图纸后再作补充。

Ⅰ区各流水段划分部位

表5-1

序号

流水段号

起止轴线号

备注

1

Ⅰ-1

1-1~1-3/1/Q~S轴后浇带

2

Ⅰ-2

1-3~1-6/1/Q~S轴后浇带

3

Ⅰ-3

1-6~1-9/1/Q~S轴后浇带

 

4

Ⅰ-4

1-9~2-3/1/Q~S轴后浇带

 

5

Ⅰ-5

1-1~1-4/1/Q~1/M轴后浇带

 

6

Ⅰ-6

1-4~1-5/1/Q-1/M轴后浇带

 

7

Ⅰ-7

1-5~1-7/1/Q-1/M轴后浇带

 

8

Ⅰ-8

1-7~2-2/1/Q-1/M轴后浇带

 

9

Ⅰ-9

1-1~1-4/L-1/M轴后浇带

 

10

Ⅰ-10

1-4~1-7/L-1/M轴后浇带

 

11

Ⅰ-11

1-7~2-1/L-1/M轴后浇带

 

12

Ⅰ-12

1-1~1-4/K-L轴后浇带

 

13

Ⅰ-13

1-4~1-7/K-L轴后浇带

 

14

Ⅰ-14

1-7~2-1/K-L轴后浇带

 

15

Ⅰ-15

1-1~1-4/J-K轴后浇带

 

16

Ⅰ-16

1-4~1-7/J-K轴后浇带

 

17

Ⅰ-17

1-7~2-1/J-K轴后浇带

 

18

Ⅰ-18

1-1~1-4/H-J轴后浇带

 

19

Ⅰ-19

1-4~1-7/H-J轴后浇带

 

20

Ⅰ-20

1-7~2-1/H-J轴后浇带

 

21

Ⅰ-21

1-1~1-4/E-H轴后浇带

 

22

Ⅰ-22

1-4~1-7/E-H轴后浇带

 

23

Ⅰ-23

1-7~2-2/E-H轴后浇带

 

24

Ⅰ-24

1-1~1-3/D-E轴后浇带

 

25

Ⅰ-25

1-3~1-7/D-E轴后浇带

 

26

Ⅰ-26

1-7~2-2/D-E轴后浇带

 

27

Ⅰ-27

1-1~1-4/C-D轴后浇带

 

28

Ⅰ-28

1-4~1-6/C-D轴后浇带

 

29

Ⅰ-29

1-6~1-8/C-D轴后浇带

 

30

Ⅰ-30

1-8~2-3/C-D轴后浇带

 

5.2.总体施工顺序:

Ⅰ区底板→Ⅲ区底板→F1区底板→F2区底板→Ⅱ-1区底板→Ⅱ-3区底板。

5.2.1Ⅰ区施工顺序:

Ⅰ-1段、Ⅰ-2段→Ⅰ-5段→Ⅰ-6段→Ⅰ-3段、Ⅰ-7段→Ⅰ-9段、Ⅰ-10段→Ⅰ-15段、Ⅰ-18段→Ⅰ-16段、Ⅰ-19段→Ⅰ-21段、Ⅰ-22段→Ⅰ-4段→Ⅰ-8段→Ⅰ-11段、Ⅰ-14段→Ⅰ-17段、Ⅰ-20段→Ⅰ-23段→Ⅰ-24段、Ⅰ-25段→Ⅰ-27段、Ⅰ-28段→Ⅰ-29段→Ⅰ-26段→Ⅰ-30段→Ⅰ-13段→Ⅰ-12段。

5.2.2Ⅱ区施工顺序:

Ⅱ-1区→Ⅱ-3区。

5.2.3Ⅲ区施工顺序:

Ⅲ-27段、Ⅲ-24段→Ⅲ-28段、Ⅲ-25段→Ⅲ-9段、Ⅲ-5段→Ⅲ-6段、Ⅲ-29段→Ⅲ-21段、Ⅲ-22段→Ⅲ-1段、Ⅲ-10段→Ⅲ-7段、Ⅲ-2段→Ⅲ-18段、Ⅲ-19段→Ⅲ-30段→Ⅲ-26段→Ⅲ-11段、Ⅲ-8段→Ⅲ-23段、Ⅲ-20段→Ⅲ-17段、Ⅲ-14段→Ⅲ-16段、Ⅲ-13段→Ⅲ-15段、Ⅲ-3段→Ⅲ-12段→Ⅲ-4段。

5.2.2F1、F2区施工顺序:

F1区→F2区

5.3.混凝土运输:

5.3.1、砼初凝时间及运输时间:

要求砼初凝时间为16小时;每个流水段浇筑砼时,必须保证每小时供应120m3砼;每辆砼运输车之间间歇时间≤10分钟。

要求搅拌站选择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