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810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docx

诗歌鉴赏全覆盖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曲苑撷英10首作品

【诗歌鉴赏全覆盖】2019高考备考之古代诗歌鉴赏95道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曲苑撷英(10道)

一、“花间美人”——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俱不详。

《录鬼簿》把他列入“前

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元贞、

大德年间(1295~1307)尚在世。

大约在关汉卿进行频繁创作活动的同时,元代剧

坛又绽开了一树奇葩,这就是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如果说,关汉卿剧作以酣

畅豪雄的笔墨横扫千军,那么,王实甫所写的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

却表现出“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剧坛上的关、王,如同诗坛上的李、杜,

是一前一后出现的两对双子星座。

作为剧本,《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

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

记》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集贤宾·退隐

王实甫

拈苍髯笑擎冬夜酒,人事远老怀幽。

志难酬知机的王粲①,梦无凭见景的庄周。

饥寒桑麻愿足,毕婚嫁儿女心休。

百年期六分干到手,数干支周遍又从头。

笑频因酒醉,烛换为诗留。

[注]①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

本曲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疏宕豪放”——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元代散曲家。

色目人。

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

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

祖、父皆封覃国公。

汉姓为马,又字九

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

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

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

元人

周南瑞《天下同文集》载王德渊之《薛昂夫诗集序》,称其诗词“新严飘逸,如龙

驹奋进,有并驱八骏一日千里之想”。

其散曲风格以疏宕豪放为主,思想内容以傲

物叹世、归隐怀古为主。

《南曲九宫正始序》称其“词句潇洒,自命千古一人,深

忧斯道不传,乃广求继已业者。

至祷祀天地,遍历百郡,卒不可得。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①面。

叩逋仙②,访坡仙③,拣西湖好处都游遍。

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①生绡:

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

可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②逋仙:

指北

宋诗人林逋,他曾隐居西湖,赏梅养鹤。

③坡仙: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任杭州刺

史时在西湖筑堤。

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元三俊”——张养浩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

(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

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

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

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等。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中吕】喜春来①

张养浩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

满城都道好官人。

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注]①这首曲子为张养浩到灾区赈灾时所作。

开篇两句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官员形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元曲双壁”——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

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

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现存小

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

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

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

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

讲求对仗协律,

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

化的历程。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

人在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①泛泛②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注]①忘机:

忘却心计。

②泛泛:

在水面漂浮或浮行的样子。

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神韵自然”——汤式

汤式,元末明初重要散曲作家,字舜民,号菊庄,浙江象山人。

生卒年不详。

元末曾补本县县吏,后落魄江湖。

入明不仕,但据说明成祖对他“宠遇甚厚”。

人滑稽,所作散曲甚多,名《笔花集》,今存钞本。

作品多写景、咏史之作,颇工

巧可读。

汤式的小令有〔蟾宫曲〕《咏西厢》1首,对后世较有影响。

此首为重句

格俳体,即每三句中的第三句与第二句词意相类,句法相同。

写来神韵自然,蔚然

成为一体,后人多有仿作。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正宫】小梁州·九日①渡江二首(其二)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

白云西去雁南翔,推篷望,情思满沧浪。

东篱载酒陶元亮,等闲间过了重阳。

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

[注]①九日:

重阳。

此曲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惺惺道人”——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今属山西)

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

他的杂剧作品,见

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

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

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

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

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问题。

双调·卖花声·悟世

[元]乔吉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

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竹篱茅舍。

双调·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元]薛昂夫

兴为催租败,欢因送酒来,酒酣时诗兴依然在。

黄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

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

两首曲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结合第一首曲的后三句和第二首

曲的后两句的内容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元诗四家”——虞集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

先生。

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南宋左丞

相虞允文五世孙。

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

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

历国子助教、博士。

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

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

书学士。

卒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仁寿郡公,谥号“文靖”。

曾领修《经

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

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折桂令

虞集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①。

[注]①早赋归欤: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中有“眷然自归欤之情”句,这里套用。

在这首元曲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酸甜乐府”——徐再思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

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

曾任嘉兴路吏。

因喜食甘饴,故号

甜斋。

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

作品与当

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

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

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①。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叹新丰孤馆人留:

《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拘行节,为人所鄙薄,

恨不得志,“舍新丰逆旅,主人又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独酌而醉”。

曲子以“都到心头”收束全篇,请概括结句包含的情感内容。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瀛洲洲客”——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

南湘乡县人。

自幼勤奋好学。

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

器晚成”。

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

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

晚年归乡著述。

世称其“博洽经史,于

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

下笔不能自休。

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

《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鹦鹉曲·野客

冯子振

春归不恋风光住,向老拙①问讯槎父②。

叹匡山李白飘零③,寂寞长安花雨。

指沧溟④铁网珊瑚,袖卷钓竿西去。

锦袍空醉墨淋漓,是万古声名响处。

[注]①老拙:

作者自称。

②槎父:

代指入朝为官之事。

③李白飘零:

指李白被荐入

朝做官,后来失意沦落之事。

④沧溟:

大海。

请从表现手法和作用两方面赏析本曲的三、四句。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痴顽老子”——张鸣善

张鸣善(生卒年不详),名择,号顽老子,元代散曲作家。

生平事迹不详。

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

他写过一首《水仙子·讥时》,颇为

有名,其辞曰: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

烘,说英雄谁是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

他很

形象地把眼前的达官贵人三公比喻为“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

五眼鸡、两头

蛇、三角猫都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怪物,用来比喻阴险毒辣、无才无德的官僚。

末三句结合民间俗语与文人雅词,构成工整的鼎足对,是散曲中的警句。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普天乐·愁怀

[元]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飏。

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

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

风雨儿怎当?

风雨儿定当。

风雨儿难当。

此曲最后三句该怎么理解?

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鉴赏——曲苑撷英(10道)参考答案

一、“花间美人”——王实甫

答案:

本曲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抱负不凡,却官场失意,晚年归隐,诗酒自娱,笑傲王侯的

书生形象。

(2分)①归隐后的喜悦,作者年过花甲,一手拈着灰白的长髯,一手

端着酒杯,笑眯眯地。

远离是非,自得其乐;(2分)②闲适而满足,他对于个人,

没有什么希求,只要有布衣粗食,免于饥寒,有诗有酒,足矣。

(2分)

二、“疏宕豪放”——薛昂夫

答案:

①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青翠的远山、白绢般的湖面,并且一步一景、风光如画。

(3分)②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能让游者遥想当年林逋的梅花仙鹤和苏东坡的踪迹。

(2分)(意思对即可)

三、“大元三俊”——张养浩

答案:

开篇两句塑造了一位凡事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或有忧国忧民思想和强烈社会责

任感的)清官形象。

(3分)这从他在路上碰到饥饿的人要亲自过问,遇到流离失

所的难民一定要仔细问询可以看出。

(2分)

四、“元曲双壁”——张可久

答案:

①运用夸张的手法。

以“画船儿载不起”“满东州”写出了离愁别恨之重之浓。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前六句主要是实写,七至十句是虚写。

③运用融情于景的手

法。

“依依岸柳”仿佛含情,却更令人伤心;抒情主人公常与“泛泛沙鸥”相对,

却更显寂寞凄凉。

(每点2分)

五、“神韵自然”——汤式

答案:

前两句以茫茫秋江反衬一叶孤舟,写出了凄凉孤独的心境;(2分)云去雁翔,写出

了自己漂泊在外不能归乡的伤感;(2分)末句融情于景,一个“满”字,写出了自

己浓浓的情思。

(2分)

六、“惺惺道人”——乔吉

答案:

第一首曲后三句以形象化的描述,写出了自己的生活窘状,(1分)表达了蔑视世俗、

安于清贫的情感。

(2分)第二首曲后两句直抒胸臆,(1分)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

(1分)也表达了及时享乐的情感。

(1分)

七、“元诗四家”——虞集

答案:

①运用铺排的手法。

运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鞠躬尽瘁的诸葛

亮,纵横驰骋的关羽,智勇双全的周瑜,这些人是他羡慕的。

②借古抒怀的手法。

用晋朝写《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来说自己不是心甘情愿隐遁的,而是无奈,迫于

没有作为。

(每点3分:

情感1分,分析2分)

八、“酸甜乐府”——徐再思

答案:

光阴易逝的感慨,羁旅漂泊的愁怀,(3分)怀才不遇的伤感,怀乡思亲的衷情。

(3分)

九、“瀛洲洲客”——冯子振

答案:

表现手法:

①用典。

该句运用李白遭弃用的典故,抒发自己失意沦落的心情以及对

青春易逝的感叹。

(2分)②烘托。

作者用长安花雨,烘托了李白失意后的寂寞之

情,这也是作者心境的写照。

(2分)

作用:

承上启下。

(1分)三、四句承接上文中有人问入朝做官之事,并引出下文

对李白仕途经历的叙述与评价。

(1分)

十、“痴顽老子”——张鸣善

答案:

最后三句中,第一句是说,这风雨叫人如何承受得了?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否定,

说这风雨定能承受,是低沉中的振起。

第三句是说,这风雨到底是难以承受,是更

大的跌落。

(3分)这两个转折,比起一步步递进更显得波澜起伏。

正因为有第二

句的振起,第三句的跌落才有更大的势头和力量。

这三句叠韵反复,给人一种独特

的音乐美感。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