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894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docx

精品金本位和银本位

金本位

金本位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Gold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MintParity)来决定。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三种形态

  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其基本特点是: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货币发行准备为黄金。

金本位制的形式

1、金币本位制(GoldSpecieStandard)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

2、金块本位制(GoldBullionStandard)

  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

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GoldExchangeStandard)

  这是一种持有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成该国货币的金本位制。

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种货币制度在1970年代基本消失。

储备黄金的意义

  至今,黄金依然被视为一种“准货币”,为国际所接受。

类似于外汇、国债,黄金储备在各国财政储备中均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是出于对本国汇率的保障,另一方面则是据此对冲由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而在流动性市场上,黄金依然有着广泛的需求,依然被视为储藏财富的一种方式。

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黄金市场示意图

1、金币本位制

  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

  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

  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

  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

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

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国1925年规定在1700英镑以上,法国1928年规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兑换),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

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实行历史

  在历史上,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

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

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

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该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

但其后受美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金本位制的崩溃

主要原因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

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

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影响

  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对国际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为各国普遍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贷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化。

  

(2)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着世界汇率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大体上是一致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比较稳定,汇率制度也有较为坚实的基础。

但各国流通纸币后,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复杂了,国际收支状况和通货膨胀引起的供求变化,对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汇率制度,影响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金本位的意义及影响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本位制下,汇率固定,消除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进行;各国央行有固定的黄金价格,从而货币实际价值稳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特权地位。

但是同时,金本位制限制了货币政策应付国内均衡目标的能力,只有货币与黄金挂钩才能保证价格稳定;黄金生产不能持续满足需求,央行无法增加其国际储备;给黄金出口国很大的经济压力。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1.各国政府都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确定本国铸币的货币单位及含金量。

金币具有无限法偿的权利,并能与银行券自由兑换。

  2.金币可以自由熔化为黄金,而黄金也可以拿到国家造币厂中铸造成金币。

  3.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地输出与输入。

  由于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价值符号(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就能稳定地代表一定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不致发生通货膨胀;由于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就可以与其所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就可以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于黄金自由输出入,就能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并保证外汇行市的稳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

所以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一种比较稳定、健全的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的利弊

  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各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稳定;

  ②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

  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简言之,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缺点是:

  ①货币供应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②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往往可能由于黄金输出,货币紧缩,而引起生产停滞和工人失业。

各国的黄金储备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orldGoldCouncil)统计报告]

  

排名

国家/机构

黄金储备(吨)

黄金储备比率(%)

1

美国

8,133.5

76.5%

2

德国

3,412.6

64.4%

3

国际货币基金会

3,217.3

-

4

法国

2,508.8

58.7%

5

意大利

2,451.8

61.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6?

?

.0

7

瑞士

1,040.1

23.8%

8

日本

765.2

1.9%

9

荷兰

621.4

57.8%

10

欧洲中央银行

533.6

20.1%

11

俄罗斯

495.9

2.2%

13

葡萄牙

382.5

85.9%

14

印度

357.7

3.0%

15

委内瑞拉

356.4

23.4%

  注:

1吨=3.215万盎司(金衡制)

银本位

银币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

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

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

释名

  银本位,又称银本位制

  yínběnwèi,yínběnwèizhì

  [silverstandard]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的货币本位制。

银本位简介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

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

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

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我国银本位历史

  在我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已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到明代白银已货币化,中国真正成为用银之国.虽然也通行铜钱和纸币。

明朝社会的商业氛围浓厚,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花销也七零八碎,由俭入奢起来。

但实行的是银两制,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没有踏进

货币制度阶段。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行《币制则例》,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

但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

“袁大头”银元就是这样铸造成的。

但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总重26.6971克,银八八、铜一二,即含纯银23.493448克。

银本位币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过0.3%,并规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银本位币授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

同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头像”银元。

1935年国民政府又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

明朝银本位制度

  自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遣使臣托梅•皮雷斯(TomePires)抵达广州以后,欧洲商人相继扬帆东来,欧洲、美洲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到了可观的规模。

中国对外贸易由于获得广阔的新市场而急剧扩张,其内容也在相当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巨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转向货币经济的步伐,对中国银本位和货币财政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与欧美海路直接贸易的建立与发展

概况

  明代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航线起点是福建月港(今龙海海澄)、厦门和广州等地, 以马尼拉为中转口岸, 终点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Acapulco);澳门则扮演了中欧贸易枢纽的角色。

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

  西班牙海军将领米盖尔•洛佩斯•德•利雅实比(MiguelLopezdeLegaspi)率舰队自墨西哥出征菲律宾;1571年在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1585年设都护府,归新西班牙总督区(今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地区)遥领。

当时菲律宾群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地物产甚至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利雅实比给新西班牙总督的报告就称殖民当局能从当地所得的“唯有肉桂而已”。

而中国所产手工业品价廉物美,在欧、美及南洋各国素负盛誉。

菲律宾殖民当局欲获资本原始积累之利,唯有从事对华转口贸易一途,甚至日用消费品也不得不就近仰仗中国供给。

在菲律宾立足甫定,西班牙人就于1575年从马尼拉派遣两名传教士和两名军官前往漳州,希望与中国缔结商约。

为吸引华人来菲移垦经商,殖民当局也对华人商旅、华货采取了一些保护、奖励、优待措施。

在此前后

  明军御倭战争亦进入最后阶段。

至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自嘉靖二年(1523年)“争贡之役”(注:

嘉靖二年(1523年)六月,日本左京兆大夫内艺兴遣倍宗设抵宁波;未几,右京兆大夫高贡遣僧瑞佐偕宁波人宋素卿亦至。

由于宋素卿贿赂宁波市舶太监赖恩,宴会时得以坐在宗设上座,其货船虽然后至,但先于宗设货船受检。

宗设怒杀瑞佐,焚其船只,追宋素卿至绍兴城下,沿途劫掠而去,明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战死,浙中大震,史称”争贡之役”。

事后,给事中夏言奏倭祸起于市舶,乃裁闽、浙两市舶司,惟存广东一处。

)以来荼毒中国沿海多年的“倭患”平息,为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明廷重开中断四十余年的海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前提。

1565年

  “圣巴勃罗号”从菲律宾返航美洲,从而开辟了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往返航线。

1574年(万历二年),两艘马尼拉大商帆满载中国丝绸、棉布、瓷器等货物驶向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标志着著名的马尼拉大商帆贸易正式投入运营。

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线活跃于1574年至1815年,历时240年之久。

 受马尼拉贸易厚利吸引,福建漳、泉二州商人纷至沓来。

隆庆五年(1571年)马尼拉殖民首府建立之初,华人仅有150多名。

万历十年(1582年),龙其虑总督在马尼拉市区东北部巴石河畔开设了专门的华人社区--八连(Parian)。

1589年8月9日,菲利普二世训令菲律宾总督,准许对中、葡、日等国商人输入的粮食、军需品、军需品制造原料等物资予以免税待遇,进一步刺激了中菲贸易的发展。

到16世纪90年代,马尼拉华人数目已达二万余人,而包括军队在内的西班牙人仅有2000名。

关于对华贸易的重要性,1595-1603年间任菲律宾最高法院院长、代理总督的安东尼奥•德•莫伽(AntoniodeMorga)感叹道:

“倘若没有中菲贸易,菲律宾群岛便无法维持。

”依靠对华转口贸易,马尼拉成为亚洲最大贸易中心之一。

此外

  1580年,西、葡两国合并,根据合并时订立的《八项和平条款》,原葡萄牙各属地(包括澳门)可以自由地同西班牙各属地(包括马尼拉)贸易,西班牙各属地则不拥有对等权利。

两艘澳门商船于当年抵达马尼拉,澳门--马尼拉航线投入运营。

澳门至马尼拉的葡船装载的货物以中国货为主,其次是日本、印度产品;返程时装运的绝大多数是白银。

1610年,横行南海的荷兰人与西班牙人达成妥协,转向抢劫中国商船,仅1617年一年就有11艘中国商船在南下马尼拉途中遭到荷兰人劫掠。

南下菲律宾的中国商船帆樯日稀,澳门--马尼拉贸易则迅速扩大,1619-1631年间几乎独占了中国和马尼拉之间的贸易。

  输入马尼拉的中国货物有生丝、丝织品、天鹅绒、绫绢、绸缎、棉布、麻织品、珠宝、工艺品、钢铁锡铅制品、硝石、火药、食品、家禽、家畜等,尤以纺织品为大宗。

由于西属美洲市场需求甚殷,中国丝织品和棉织品很快跃居马尼拉大商帆输往美洲货物榜首,并一直保持到大商帆贸易的终结。

直至18世纪末,中国丝绸等商品仍占墨西哥进口总值的63%。

对华贸易的兴盛,使太平洋贸易量一度超越大西洋贸易,

这从贸易投资方向可见一斑:

1618-1621年间,美洲投入对欧贸易资金为150万比索,而对东方贸易资金为165万比索。

贸易顺差和套汇使白银大量内流中国

简介

  直至明初,中外贸易仍以奢侈品为主。

自南宋以来,中国大量购买海外珍宝、香料、药材,造成长期贸易逆差,金、银、铜钱大量外流,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历朝均严禁金属出口,但效力不大。

西人东来后,中国日用消费品获得了广阔的新市场,中国对外贸易商品构成发生本质变化,国际收支随之逆转。

  至晚明时,较之中国,欧洲在火器、钟表、“打簧器”、呢绒、船舶、玻璃等生产部门已占优势;但在国际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日用品生产方面,中国商品则拥有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精湛工艺,质量优良,风靡欧、美和日本市场。

此外,部分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部分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

而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

当时墨西哥市场上中国丝织品价格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3,在秘鲁是1/9,在东南亚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3,在欧洲是欧洲产品的1/4-1/3。

墨西哥市场欧洲麻织品几乎比中国同类产品贵8倍。

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价格采购一批台湾生丝,运到欧洲市场后售价为每磅16.8盾,毛利率达320%。

  由于欧洲商品难以与价廉物美的中国货竞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后来跻身对华贸易的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用硬币购买中国商品,巨额对外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到19世纪初鸦片贸易兴起前夕。

自阿卡普尔科返航马尼拉的大商帆运载的主要是用以购买中国货物的白银。

西属美洲流往马尼拉的白银开始每年约100万比索,后来达200-300万比索,有时甚至超过400万比索。

1571-1821年间,输入马尼拉的美洲白银共计4亿比索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亦有1/2、1/4之说)又转输中国。

有些外国学者则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

此外,还有部分输入欧洲的美洲白银通过贸易转运澳门,然后流入中国内地。

中外历史文献中有关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比比皆是。

W.L.

Schurz在《马尼拉大商帆》中记载,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一位西班牙海军上将则惊叹道:

“中国国王能用来自秘鲁的银条修建一座宫殿。

”仅1631年一年,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约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年)大明王朝30年鼎盛期内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是万历年间明朝国库岁入的3.8倍。

1593年1月、1595年7月和9月,西班牙国王三次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限,企图遏止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但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敕令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菲律宾殖民地总督本人也公然违反敕令,携带大量美洲白银进入菲律宾。

流入中国白银的主要国家

  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之大,一度使欧洲贵金属输入量锐减。

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就曾指出,与1591-1600年间相比,1641-1650年间美洲黄金输入欧洲数量减少92%,白银减少61%,这一减少与中国--美洲贸易扩大有关。

由于美洲白银通过菲律宾大量流入中国,17世纪上半期某些西班牙人竟建议放弃菲律宾殖民地。

  流入中国的海外白银另一个主要来源地是日本。

日本不仅用白银购买中国货物,而且用白银交换中国钱币。

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年代早于美洲白银,流入途径有民间走私贸易和葡萄牙人开展的转口贸易两途。

有明一代,中日关系一直谈不上热络,倭患频仍和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更使两国关系落到冰点以下,明廷因而将对日贸易悬为厉禁,隆庆元年重开海禁时仍将日本排除在外。

然而,商人的趋利本性最终使这种制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纸虚文,走私贸易屡禁不止,成为中日直接贸易的主要形式。

在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之前的嘉靖年间,正当中国白银需求日增之际,中日走私贸易已经使不少日本白银流入中国。

尽管如此,中日直接贸易毕竟因为明廷的禁令而受到很大制约。

与明廷和日本沿海各大名均有良好关系的葡萄牙人遂乘虚而入,利用中日两国给予的优惠待遇,在中日贸易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入据澳门后就主动招引日本人赴广东方面贸易,最终建立了以澳门和长崎为轴心的葡日贸易网络。

中国学者全汉升、李龙华估计,16世纪最后25年间,日本生产的白银半数外流,其中大部分为葡萄牙商人运走,每年数量达50-60万两;到17世纪前30年,每年运出100多万两,有时高达200-300万两。

葡萄牙历史学家在17世纪初估计葡萄牙大商帆每年从日本输出的白银价值超过100万金币。

而根据日本学者新井白石调查,仅庆长六年至正保四年(即明万历二十九年至清顺治四年,西历1601-1647年)的47年间,日本白银输出总量即达7480余万两,大半输入中国。

日本白银外流中国数量之大,使日本政府为之不安。

为减少白银外流,日本政府于1689、1715年两度颁布法令,限制中国赴日商船数量和贸易额。

  白银流入中国,并非仅有贸易一途,欧洲人在中国、日本、欧洲之间开展的套汇业务也是一条重要渠道。

16、17世纪间,中国、日本、欧洲三地金银比价存在较大差价,中国金银比价为1∶5.5-7,日本为1∶12-13,欧洲为1∶10.6-15.5,欧洲商人将日本、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可获利一倍以上。

海外白银内流是银本位制度确立必要条件

简介

  明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银本位的确立。

在供给方面

  在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物质前提是国内市场白银存量足够满足流通之需。

在西方世界,早在古希腊时期,金银铸币就已广为流通。

而在中国,虽然早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就铸行了白金币,但白银一直未能摆脱辅币地位,甚或主要用于贮藏。

自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币制以来,外圆内方的铜币历经朝代更迭,盘踞本位货币宝座长达一千多年。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中国金银矿藏相对贫乏。

根据明、清史籍所载银课收入数字计算,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来百余年间,中国白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两左右,清代前期约20万两左右,较之美洲、日本、欧洲只不过是个零头而已。

而且我国银矿品位不高,开采往往得不偿失。

据全汉升统计,明代中国银矿含银量在0.003%-12.5%之间,一般在1%以下;而同期秘鲁波托西银矿含银量为50%,新西班牙银矿含银量为5%-25%。

《明史•食货志•坑治》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嘉靖二十五年(即西历1546年)七月命采矿,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员四十余,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约费三万余金,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

”梁方仲就此指出:

“中国向来是一个产银不多的国家。

自近代与欧洲各国通商以来,银的供给,大部分依赖外国的来源;本国产量,殊不重要。

不仅如此

  自唐宋以来,“钱荒”的记载不绝于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