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194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消防泵 检修方案.docx

5#消防泵检修方案

 

大榭岛油库5#消防泵

检修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6年3月13日

 

1工程慨况

2编制说明

3编制依据

4施工前的准备

5主要施工工器具、主要材料

6施工方法及步骤

7试运验收

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9HSE措施

 

5#消防泵检修方案

1.设备现状及检修内容说明;

大榭岛油库5#消防泵于2001年安装并投入使用。

2016.3.3日在日常试运时,端瓦机械密封漏水。

为了保证消防水泵的正常运行,申请对该泵进行检修。

检修主要内容:

(1)对泵进行解体大修。

(2)检查紧固各地脚螺栓,检查进出口管线支撑情况,检查、消除管道应力。

(3)检查轴承润滑及磨损情况,更换轴承。

(4)更换机械密封。

(5)检查测量平衡盘、级间隔板、及叶轮口环磨损情况与配合间隙,进行修复或更换。

(6)转子做动平衡。

2.编制说明;

为确保5#消防泵检修的安全和检修质量,特编制本方案。

设备型号:

XB15/180-PD排量:

180L/S转数:

1800rpm进口径:

300mm出口径:

300mm额定出水压力:

1·6Mpa重量:

5000Kg生产日期:

2001年5月

生产厂家:

上海浦东特种消防装备厂

3.编制依据;

3.1厂家提供的泵使用说明书。

4、检修前的资料准备

3.2《XB15/180系列消防泵安装使用说明书》

4.1技术准备;

4.1.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学习有关图纸、规范、技术和施工方案,明确工程量和质量技术要求,准备原始资料表格。

4.1.2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a机器与设备总装配图、主要部件图、易损零件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b有关的检修规范及检修技术要求或方案。

4.2检修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4.2.1泵检修场地无堆放物。

4.2.2检修吊车、叉车应落实到位

4.3明确作业内容,开具作业票据

4.3.1确认作业内容,确认检修施工作业票已经按要求下达并有效;严格按照检修程序与步骤进行工作安排。

4.3.2劳保穿戴

检查防护用品,包括:

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护屏等,应符合安全规定。

4.4熟悉作业现场,进行风险辨识

3.4.1了解设备停下来之前的运行状况,检修人员应在机组停运之前了解振动、温度等情况,异常反映在哪个测点?

根据上面了解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工作。

3.4.2应确定吊装方法。

3.4.3风险辨识

作业负责人应联系作业票的内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进行风险辨识

4.5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并检查确认

结合作业票上面的内容,柴油机启动电瓶拆除。

进出口阀及附属管线是否关闭严密,有无内漏现象,泵内是否有余压;是否存在交叉作业。

4.6零配件的准备

根据检修的内容,落实检修所需的零配件,如:

轴承、轴套、机械密封等。

4.7文明施工要求

强调拆卸零部件或装配时,不得乱打、乱撬,要正确使用专用工具;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要放在垫板上或用油盆装好,油污要妥善回收,做到“三不见天”、“三不落地”,做到文明施工。

4.8施工组织

检修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吊装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施工人员:

  

5.主要施工机器具、主要材料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行吊

10T

1

2

叉车

5T

1

3

重型套筒扳手

公制

1

4

梅花扳手

公制

1

5

敲击呆扳手

36、41、46mm

1

6

敲击梅花扳手

36、41、46mm

2

7

10件套内六角扳手

公制

1

8

活扳手

10″、12″、18″

各2

9

管钳

200mm、1000mm

各1

10

撬棍

1.2M、0.6M

各1

12

锤子

12磅、2磅

各1

13

铁柄起

300mm

2

14

铜棒

5kg

1

15

磁力百分表

整套

1

16

游标卡尺

125mm、300mm

各1

17

深度游标卡尺

300mm

1

18

塞尺

100mm

1

19

抹布

公斤

10

20

砂纸

0#、1#、金相

各10

21

704

5

22

煤油

公斤

20

6、检修作业步骤、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6.1检修前的准备:

6.1.1掌握泵的运行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6.1.2备齐检修工机具、量具、备件及材料。

6.1.3组织检修安全风险评估,落实检修过程安全防范措施。

6.1.4确认柴油机启动电瓶拆除,泵内介质已泄压,达到设备安全检修条件。

6.2拆卸

6.2.1关闭与泵相关进出水管线阀门,冷却水线阀门。

6.2.2拆除联轴器护罩及过桥,测量泵与柴油机转子对中数据,做好记录。

6.2.3拆除泵进出口法兰螺栓及地板联接螺栓,拆吊整泵至检修工间。

6.2.4依次拆卸泵端半联轴器、两端轴承箱、机封组件、尾盖。

6.2.5将转子从平衡盘与平衡环贴合后拉至极限位置,测量此时转子的窜动量,做好记录。

6.2.6拆除平衡盘。

6.2.7将转子从前极限拉至后极限位置,测量转子的总窜动量,做好记录。

注:

测量窜量时,为防止轴上剩余零件与轴的相对运动,可采用专用轴套将零件并死。

6.2.8拆卸拉紧螺栓,拆卸时须测量拆前与拆后螺栓的长度以计算其伸长量,做好记录。

6.2.9依次拆卸吸入段、首级叶轮、各中段及各级叶轮、突出段。

6.3零部件清洗检查及质量要求

6.3.1转子

a轴颈圆柱度不得超过轴颈的0.25‰,最大值不得超过0.025mm,表面应无缺陷,粗糙度满足Ra1.6。

b泵轴各部位的最大的跳动度如表1。

表1泵轴跳动度要求(mm)

轴颈处

轴中部(1500r/min)

轴中部(3000r/min)

≯0.02

≯0.10

≯0.08

c各键槽中心对轴线的偏移允差0.03/100mm。

键与键槽应紧密配合,其紧力见表2

表2键与键槽紧力要求

轴颈尺寸/mm

40-70

70-110

110-230

紧力/mm

0.009-0.012

0.011-0.015

0.012-0.017

d叶轮应无明显损坏,流道光滑,更换的叶轮应做静平衡,外径上允许剩余不平衡量不得大于表3(3000rpm)要求。

去重时切去厚度不得超过叶轮壁厚的1/3。

表3允许剩余不平衡量

叶轮外径/mm

≤200

>200~300

>300~400

不平衡重/g

3

5

8

e各部位配合要求:

叶轮与轴H7/js6;平衡盘与轴H7/h6;轴与轴套H7/js6。

f检查转子部位径向跳动量(表4)。

转子部件有轴、轴套和叶轮等零件组成,应仔细检查和修理。

转子在修理前必须先进行清洗。

清洗后,除作外表检查外,还要测量各部分径向跳动。

表4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表(mm)

测量部位直径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叶轮密封环

轴套、平衡盘

叶轮端面

平衡盘

≤50

0.06

0.03

0.20

0.04

>50-120

0.08

0.04

>120-260

0.10

0.05

>260

0.12

0.06

转子跳动合格后,将各个零件的方位做上标记,总装时零件可各就各位。

6.3.2联轴器

a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H7/js6。

b弹性圈与柱销应无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

弹性圈与联轴器孔的直径间隙为0.6~1.2mm。

2.2.3轴承组件

a轴承与轴配合H7/k6,轴承与轴承箱内孔配合Js7/h6。

b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

c轴承箱水腔应无结垢、堵塞、渗漏等现象,必要时进行处理。

d轴承压盖密封间隙视间隙密封、曲路密封等不同结构应分别满足规定要求。

6.3.4机封组件

a机封轴套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1.6。

密封压盖与静环密封圈接触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3.2。

b动静环应无损坏、变形,表面无裂纹、划痕、断线等缺陷。

c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无偏斜,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轴向间隙。

d机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2.2.5泵体及中段

a泵体流道应光滑,各导叶无损坏、冲刷,防转销正常。

b相邻配合止口间隙(打表测量值)规定值0.04~0.08mm,极限值0.06~0.12mm。

c各壳体口环及级间口环内孔与泵体止口外圆的径向跳动量见表5。

表5口环内孔对止口的跳动要求(mm)

止口直径

跳动量

止口直径

跳动量

<360

<0.07

<0.09

<0.08

0.10

c壳体口环与导叶衬套装配规范,各紧固螺钉齐全、完好无松动。

d口环直径间隙应满足表6要求。

表6多级泵口环间隙要求

泵类

口环直径

壳体口环间隙

级间口环间隙

冷油泵

<100

0.40~0.60

0.30~0.40

≥100

0.60~0.70

0.40~0.50

热油泵

<100

0.60~0.80

0.40~0.60

≥100

0.80~1.00

0.60~0.70

6.4泵组装

6.4.1组装时,所有螺栓、螺母的螺纹部分都要涂抹一层铅粉。

按拆卸相反步骤依次回装各部件。

6.4.2组装最后一级叶轮后,要测量其轮毂与平衡盘轮毂两端面间的轴向距离,根据此轴向距离决定其间的挡套的轴向尺寸。

挡套与叶轮轮毂、挡套与平衡盘轮毂之间的轴向间隙之和为0.3-0.5mm。

(防止叶轮、平衡盘等先膨胀而互相顶死。

6.4.3泵体组装好后,泵的前、后轴承箱不装,在泵体端部找好基准,将转子推向一端极限,再将转子由这一端极限推向另一端极限,测量转子总轴向串动量,对带有平衡盘装置的多级分段泵分二次测量。

第一次测量转子的总串动量,测量时先将平衡板拆下来然后测量,第二次测量是在平衡盘装好后,当平衡盘与平衡板靠紧时,起转子左右活动范围为第一次量得总串量得一半即为对中。

6.4.4检修中发现平衡盘或平衡板本身偏斜或安装不正时,必须仔细修刮、研磨或调整,直到表面严密接触为止。

一般要求平衡盘和平衡板的工作端面对泵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不超过0.03mm。

6.4.5机械机封

a机封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清洁,保证动、静环密封面不补划伤碰破,不允许用工具敲打密封元件。

b机封正常工作时弹簧压缩量依设计而定,一般为4~6mm。

c拧紧压盖前,先在动静环接触面上滴几滴机油,然后均匀拧紧压盖,防止歪斜,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的垫片厚度为1-2mm。

d机封安装完毕,用手盘动转子,看轴转动是否轻松,如盘不动车则应检查装配有关尺寸是否正确并予以调整。

6.4.6轴承安装

a轴承安装前应将轴承及壳体孔清洗干净,新轴承须将防锈油脂完全清洗掉,用干净的布将轴颈表面、壳体内孔的配合表面擦干净。

b轴承锁紧螺母与轴上螺栓配合松紧适当,并有可靠的防松装置。

c轴承压盖与轴承外圈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隙满足转子的游动。

成对向心推力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时应调整轴向游隙,可通过压盖垫片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直接将此间隙控制为0.02~0.06mm。

d借助滚动轴承轴向止推的泵,应保证平衡盘与平衡环之间间隙为0.10-0.25mm。

e防水盖应齐全并正确安装。

f轴承箱安装完毕,装上半联轴器,手动盘车检查转子转动轻松无卡涩,必要时进行调整。

6.5找正并恢复

6.5.1转子对中应符合表3要求

表7转子对中要求(mm)

联轴器形式

径向允差

端面允差

刚性

0.06

0.04

弹性圈柱销式

0.08

0.06

叠片式

0.15

0.08

6.5.2弹性柱销联轴器两端面间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叠片联轴器安装时,各轴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叠片过分变形而影响使用寿命。

6.5.3连接进出口螺栓,恢复各冷却水线、冲洗管线、封油线及润滑油管线,并检查保持畅通无泄漏。

7试运验收

7.1试车前应备齐检修记录,检查记录应齐全规范,数据填写正确。

7.2协助运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开车前检查和确认。

7.3试车过程中,仔细检查测量前后轴承箱轴承位温升及振动、流量、压力,做好原始记录。

7.4泵连续平稳运转4小时,且无杂音、封油、冷却水和润滑油系统正常,泵及附属管路无泄漏,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后,办理验收手续。

8、现场文明检修措施

8.1检修应执行建设工程检修现场管理规定,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

8.2按油库指定的地点,对设备、构件、工棚及施工材料等进行定置管理,并按定置要求堆放设备和物件。

8.3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材料堆放整齐,规范设备、构件、成品、半成品、机具堆放点不得侵占场内通道。

8.4材料堆放整齐,标牌明显,材料分类放置,防盗措施可靠。

8.5施工现场摆设布置,水、电、气等均应符合安全防火和工业卫生要求。

8.6严格执行油污不落地的规定,清洗配件和加、放润滑油的过程要用油盘小心承接;更换的废旧润滑油要按规定放进专用的回收油桶。

8.7严格执行“工完、料净、场地清”的规定,垃圾、废料、更换出来的旧配件等要分类放到规定的地方。

 

9hse措施

9.1泵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9.1.1泵座上不准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

9.1.2泵在运转中,不在靠近转动部位擦抹设备。

9.1.3保持电机接地线完好,清扫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洒在电机上。

9.1.4检修人员应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规定。

9.1.5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

9.1.6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

9.1.7放掉剩液,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

9.1.8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整齐摆放,做到文明检修。

9.2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9.2.1试车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9.2.2开停泵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持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

9.2.3严格按照泵的启动、停止操作程序开停。

9.2.4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后再试。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

检修作业   区域/工艺过程:

  消防泵房

分析人员(技术员)、(安全员(班长)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办理作业票

未按规定办理作业票或作业票不合格

人身伤害

曾经发生,每次检查,有《检修作业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2

5

10

按规定办理作业票,安全员现场监督检查

2

HSE培训

施工人员不清楚作业的HSE要求

人身伤害

曾经发生,每次检查,有《HSE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2

5

10

对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职责进行培训,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

3

检查工器具

工器具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延误工期

偶尔发生,每次检查,,偶尔不执行

2

3

6

作业人员必须对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合格

4

穿戴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不合格

人身伤害

从未发生,每次检查,有《检修作业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1

4

4

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工作服等)进行检查,保证合格

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人身伤害

从未发生,每周检查,有《劳保用品管理规定》,偶尔不执行

1

5

5

采购和质量检验部门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质量抽检

5

实施作业

安全意识不强、工器具使用不当

人身伤害

强化安全意识,合理使用工具

3

5

15

加强安全监护,多一些经验丰富的技工

作业配合不协调

人身伤害

偶尔发生,每次检查,强化安全意识

3

3

9

作业过程中相互提醒、密切配合

坠落伤人,设备损坏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

3

5

15

加强安全监护、起重作业资质审查

6

吊装物捆绑

吊点位置选择不当,捆绑方式不合格

吊装物坠落设备(含下方设备)严重损坏

偶尔发生,每次检查,有《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1

4

4

吊装工程师负责吊装方案的制订和落实,确保吊点位置符合要求,按吊装作业技术规范进行捆绑,甲乙双方安全员监督检查,对贪图方便的操作人员从重处罚。

7

 

吊装

雾雨天气下,信号不清

碰撞损坏设备人员伤害

偶尔发生,每次检查,有《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2

4

8

遇到大雨、大雾停止吊装作业

大风造成吊物摆动

碰撞损坏设备人员伤害

偶尔发生,每次检查,有《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2

3

6

遇到6级以上大风停止吊装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