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54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0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的有机的化学相关资料文档格式.docx

H.Taube提出金属配合物的电子转移反应机理

50年代以前主要研究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50年代以后主要研究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60~80年代是全盛时期,各类金属有机化合物被合成出来,新的反应性质开发出来,对工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63年以前只有1位金属有机化学家获诺贝尔奖(G.Grignard),1963年以后有10位获诺贝尔奖(1963年K.Ziegler,G.Natta;

1973年E.O.Fischer,G.Wilkinson;

1976年W.N.Lipscomb;

1979年H.C.Brown,G.Wittig;

1981年R.Hoffman,K.Fukui;

1983年H.Taube)

90年代研究的重点在开发金属有机化合物潜在的应用价值,如:

研究现有催化体系的化学过程并设计新的催化体系,比如从Z-N催化剂到单组份阳离子型催化剂Cp2MR+L-

有机合成需要高选择性反应

材料科学方面i).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用于制薄膜材料

ii).超导材料

iii).有机导体

3.金属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1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定向聚合,到1980年聚烯烃工业在美国的产值就达8.7万亿美元

薄膜材料

羰基化反应,氢化反应的工业化

药物、农药的合成

2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无机化学70年代的工作覆盖了无机化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无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Z-N催化剂的发现是高分子合成化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BuLi用于活性阴离子聚合,为人工设计合成具有一定结构、性能的聚合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试剂应用于有机合成,使有机合成达到了高选择性、高活性且反应条件温和

生命化学酶催化,仿生学,研究微量金属对人体的影响

3.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类

⑴按键型分类(有四类)

1以共价键型为主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M包括ⅢA,ⅣA,ⅤA,ⅥA,ⅠB,ⅡB金属。

表1-1中心金属原子的杂化轨道及所产生的几何构型

杂化态

所结合的有机基团数

几何构型

例子

sp

2

直线型

R2Hg

sp2

3

等边三角形

R3B

sp3

4

四面体

(C2H5)4Pb

dsp2

平面四方形

[(C2H4)PtCl3]-

dsp3

5

三角双锥

(CH3)5Sb

d2sp3

6

八面体

M(CO)6,M=Cr,Mo,W

2离子型金属有机化合物

M-C是极性键,因为M的电负性小于C。

M包括ⅠA,ⅡA,ⅢA,La系,Ac系。

3含离域的多中心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a.缺电子键型(deficientelectroncompound)

定义:

凡电子数少于按电子配对法成键所需的价电子数的化合物。

b.M-C中C原子为π给予体的多中心键的化合物

c.M-C以夹心键形成的π键化合物

二茂铁

(π-C5H5)2Feπ表示环戊二烯通过π体系与铁原子成键

(η5-C5H5)2Feη表示与金属相键合的碳原子个数(F.A.Cotton提出)

表1-2一些π配体的π电子数

配体

π电子数

链烯,链炔

烯丙基

丁二烯,环丁二烯

π-茂基

芳烃,吡咯

环庚三烯基

7

环辛四烯基

8

4M-C键以σ-π配键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M-C中碳原子既是σ键的给予体,又是π键的受体,这些配体大多为中性分子,如CO,RNC,羰基化合物是最主要的一类。

⑵按有机配体分类

主要是根据有机配体所含电子数分类,可分为单电子、双电子、三电子、四电子、五电子、六电子、七电子等各类金属有机化合物。

表1-3按有机配体分类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示例

电子数

配合物

烷基

[(CH3)3PtCl]4

1

芳香基

酰基

RCO-Co(CO)6

羰基

Cr(CO)6

链烯基

Pt(C2H4)2Cl2

Ni(C3H5)2

环烯丙基

[Ni(CO)(C6H5)3(C3H3)Br]2

丁二烯

Fe(CO)3(C4H6)

环丁二烯

Fe(CO)3(C4H4)

环戊二烯

Fe(C5H5)2

Cr(C6H6)2

环庚三烯

Mo(C7H8)(CO)2

[Mo(C7H7)(CO)3]BF4

(C8H8)2Zr

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由金属所在的周期表的族所控制,而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由配体的性质所控制,所以对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要按族论述,而对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要按配体类型论述。

二、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主族金属有机化学与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的区别:

1.金属原子结构不同,主族金属不含d轨道的电子,主要以s,p轨道成键,符合8电子规则;

过渡金属含有d电子,在(n-1)dnsnp原子构型中,(n-1)d轨道的能级与ns轨道的接近,它们都可以参与成键,符合18电子规则。

2.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中心金属原子,所以按族分类;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配体的性质决定的,所以按配体类型分类。

(一)、制备方法

1.直接法(氧化加成反应)

1、碱金属、碱土金属(零价)与RX的氧化加成

2M+nRX→RnM+MXn(orRnMXn

2Li+n-C4H9Br→n-C4H9Li+LiBr

Mg+PhBr→PhMgBr

M+C5H6→C5H5M+H2

特点:

放热反应,因为生成MXn的热焓很高。

⑵、混合金属(合金)与RX反应

主要是针对高原子序数的金属,M=Tl,Pb,Bi,Hg等。

因为生成的M-C键很弱,RnM的生成焓[△Hf°

(RnM)>

0]不能由MXn的生成焓[△Hf°

(MXn)<

0]补偿,需加入另外一种金属促进反应进行。

Na+Hg+2CH3Br→(CH3)2Hg+2NaBr

⑶、低价金属化合物与RX氧化加成

PbⅡI2+CH3I→CH3PbⅣI3

2.交换反应

1、金属间的交换反应(反金属化反应,Transmetallation)

金属与另一活泼性较大的金属烃基化合物的反应

M+RM’→RM+M’

M=Li~Cs,Be~Ba,Al,Ga,Sn,Pb,Bi,Se,Te,Zn,Cd.

Zn+(CH3)2Hg→(CH3)2Zn+Hg

Ln+(C5H5)3Tl→(C5H5)3Ln+Tl

反应的难易主要取决于RM与RM’的自由能△Gf°

之差△(△Gf°

).为了使反应易于进行,RM’的生成焓最好是低放热或者吸热的。

2、有机金属化合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交换反应(MetalExchange)

RM+R’M’→RM’+R’M

4PhLi+(CH2=CH)4Sn→4(CH2=CH)Li+Ph4Sn↓

生成沉淀,使反应利于向右进行;

用其它方法很难合成乙烯基锂。

3、有机金属化合物与金属卤化物反应(复分解反应,Metathesis)

RM+M’X→RM’+MX

3CH3Li+SbCl3→(CH3)3Sb+3LiCl

M的电正性强于M’,这种方法应用广泛。

4、金属有机化合物与卤代芳烃反应(Metal-HalogenExchange)

RM+R’X→RX+R’MM=Li

n-BuLi+PhX→n-BuX+PhLi

特点:

反应可逆,Li更易与使负电荷更稳定的有机基团结合,X主要是Br,I,Cl很少,F不能反应;

在醚类溶剂中比在烃类溶剂中更易发生反应。

优点:

提供了一个在指定位置引入锂原子的可靠方法,特别是对芳香体系,当芳环上有一个Br时,Li必然进入Br的位置。

缺点:

容易发生武慈偶联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

必须控制反应条件,低温、反应时间短。

5、有机金属化合物与含质子酸反应(金属化反应,Metallation)

RM+R’H→RH+R’M

M=碱金属,主要是BuLi

n-BuLi+Ph2NH→Ph2Nli+BuH

反应的难易主要取决于路易斯酸的强弱。

6、汞盐与C-H酸的反应(汞化反应Mercuration)

Hg[N(SiMe3)2]2+2CH3COCH3→(CH3COCH2)2Hg+HN(SiMe3)2

Hg(CH3COO)2+ArH→ArHg(CH3COO)+CH3COOH

3.插入反应(Insertion)

1、

金属氢化物与烯烃反应(Hydrometallation)

CH2=CH2+Al+3/2H2→(CH3CH2)3Al

(CH3)2C=CH2+Al3/2H2→[(CH3)2CHCH2]3Al

(C2H5)2AlH+CH2=CH2→(C2H5)3Al

2、金属有机化合物与烯烃反应(Carbometallation)

条件:

M的电正性要强

n-BuLi+PhC≡CPh

3、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卡宾反应(CarbeneInsertion)

PhSiH3+CH2N2→PhSi(CH3)H2+N2

Me2SnCl2+CH2N2→Me2Sn(CH2Cl)Cl+N2

注意:

卡宾不能向M-C键插入,而对M-H和M-X的插入是有利的。

3.消除反应(Elimilation)

1、热分解(羧基化合物脱羧反应)

HgCl2+2NaOOCR→Hg(OOCR)2→HgR2

R必须是含吸电子取代基的基团,R=C6F5,CF3,CCl3

2、金属卤化物或氢氧化物与芳基重氮盐反应

ArN2+Cl-+HgCl2→ArN2+HgCl3-→ArHgCl

ArN2+X-+As(OH)3→ArAsO(OH)2+N2+HX

(二)、碱金属有机化合物(Li,Na,K,Rb,Cs)

1.有机锂化合物

⑴、有机锂的制备与标定

制备有机锂的方法很多,包括直接法、金属-金属间的交换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之间的交换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卤代芳烃的交换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与含质子酸的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与烯烃反应等。

其中最常用的有三种:

①、RX+2Li→RLi+LiX

氯化物最常用,溴化物由于生成LiBr在醚类溶剂中溶解度较大,一般不用,氟化物太不活泼,碘化物较少用,因为易发生武慈偶联反应,只在制备甲基锂时用。

②、C5Me5H+n-BuLi→C5Me5Li+n-BuH

一个较强的酸与一个酸性较弱的化合物的锂盐发生反应

③、

有机锂浓度的标定

1、两次滴定法(Gilman,1964年)

mRLi+nROLi+(m+n)HX→mRH+nROH+(m+n)LiX

mRLi+mBrCH2CH2Br→mRBr+mLiBr+mC2H4

nROLi+nHX→nROH+nLiX

(m+n)-n

2、一次滴定法(Juaristi,1983年)

3、有机锂的反应

1、金属化反应(合成不同有机锂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RLi+R’H→RH+R’Li

2、有机膦离子的脱质子化反应

用于制备膦叶立德,从而合成末端烯烃

3、与重键的加成反应

有机锂对碳-碳重键加成的活性介于格氏试剂与有机硼、铝之间(RMgX<

Rli<

R3Al<

R3B),有机锂可以加在孤立的双键上,有时需要强化条件;

对共轭双键和苯乙烯类加成很容易。

加入TMEDA可对烷基锂起活化作用。

RLi+CH2=CH2→RCH2CH2Li(R=Me2CH-,Me3C-,etc.)

加入TMEDA可使Rli引发乙烯聚合。

加成方式与选择的溶剂及不同的烷基锂有关。

与腈的加成是合成酮的一个广泛方法

与CO2加成可得羧酸盐,CO2必须过量时产率才比较高,一般把RLi倒入干冰中反应。

RLi+CO2→RCOOLi

有机锂与醛、酮的加成反应与格氏试剂的反应类似,只是受空间位阻的影响不如格氏试剂严格。

有机锂与CO加成无特点,但与与过渡金属键合的CO反应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是合成过渡金属卡宾络合物的方法。

4、与主族金属或过渡金属卤化物反应

是合成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nRLi+MXn→RnM+nLiX

利用这些产物中间体于有机合成,可得到高选择性的反应产物。

2.有机钠、钾化合物

钠和钾的有机物不挥发,它们的化学性质比有机锂活泼,制备有机锂的方法一般不适于制备有机钠、钾。

1、制备方法

1、碱金属与烃基汞反应

R2Hg+Na(过量)→Rna+NaHg

②、“酸性”烃与钠、钾直接金属化反应

Ph3CH+K→Ph3CK+H2

HC≡CH+Na→HC≡CNa+H2

C5H6+Na→C5H5Na+H2

C10H8+Na→C10H8-.Na+→Na2+(C10H8)2-

金属钠和羰基也发生电荷转移反应

PhC=O+Na→Ph2C.-O-Na+(蓝色)→(Ph2CO)2-Na+2

三、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Be,Mg,Ca,Sr,Ba;

Zn,Cd,Hg)

(一)、有机镁化合物

⑴制备

1、单烷基镁化合物

Mg+RX→RMgX(Et2O)n

Mg(g)+RX(g)→RMgX(无溶剂的烷基镁的合成方法)

金属蒸气与卤代烃蒸气在冷的表面共沉积

二镁试剂很不稳定

Br(CH2)4Br+2Mg→BrMg(CH2)4MgBr→(CH2)4Mg+MgBr2

2、二烷基镁化合物

Mg+R2Hg→R2Mg+Hg

RMgX+二氧六环→R2Mg+MgX2(二氧六环)↓

MgCl2+K→Mg(active)+KCl

2、反应

1、各种官能团的转化

②、制备主族或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SbCl3+3MeMgX→Me3Sb+3MgXCl

3、偶联反应

交叉偶联: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与金属相结合的R基与卤代烃R’X的R’基偶联成R-R’.(Cross-coupling)

均同偶联: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R基自相结合成R-R.(Homocoupling)

(二)、有机锌化合物

锌、镉、汞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化学随元素的电负性增加而减弱,二已基锌遇到水爆炸,二已基镉可慢慢被水解,二已基汞同水根本不反应。

1、制备

C2H5I+Zn(Cu)→C2H5ZnI→(C2H5)2Zn+ZnI2

Zn+R2Hg→R2Zn+Hg

ZnCl2+2RLi(RMgX)→R2Zn+2LiCl(MgXCl)

3Zn(OAc)2+2R3Al→3R2Zn+2Al(OAc)3

有机锌卡宾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1、Simmons-Smith反应(1973年)环丙烷化反应

CH2I2与Cu-Zn合金在乙醚中合成

2、有机锌卡宾可用于芳烃的扩环反应

3、瑞弗马斯基反应(Reformatskyreaction)

有机锌化合物和酯基反应很慢,可以制备含酯基的有机锌化合物。

(三)、有机镉化合物

CdCl2+2LiR(RMgX)→R2Cd+2LiCl(MgXCl)

二烷基镉广泛用于合成酮,其反应活性不如格氏试剂活泼,与羰基、酯基、腈基等均不发生反应。

(四)、有机汞化合物

Hg和C的电负性很近,共价性很强,Hg-C键对空气不敏感。

1.制备

Hg+RI→RHgI

HgCl2+RLi→RHgCl→R2Hg

PhHHg(OAc)2→PhHgOAc+HOAc

CH≡CH+HgCl2→ClCH=CHHgCl

(CF3COO)2Hg→(CF3)2Hg+2CO2↑

2PhBr+2Na/Hg→Ph2Hg+2NaBr

2.反应

有机汞作为中间体的重要反应是:

汞化(Mercuration);

溶剂汞化/脱汞(Solvomercuration/Demercuration);

卡宾转移(CarbeneTransfer).

1、汞化反应

含活泼氢的腈、炔、酮等脂肪族化合物及某些芳香族化合物与卤化汞、醋酸汞等发生H/Hg交换反应。

它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SE),可由强的非配位酸催化。

2、溶剂汞化/脱汞

由于很多试剂如H2,X2等都可以使Hg-C键发生断裂,汞可以很容易被取代。

反应条件温和,可引入很多官能团,很少有重排反应发生。

产物符合马氏规则,而通常硼氢化反应得到的是符合反马氏规则的产物。

⑶、卡宾转移

从α-卤代甲基苯基汞PhHgCX3(SeyferthReagent)很容易生成∶CX2,它可以插入C-H,Si-H,羧酸的O-H及H-Cl,并可间接取代羰基中的氧。

产生卡宾的条件温和,不需碱性试剂。

与Simmons-Smith反应的不同点在于本反应的机理是产生自由卡宾作中间体,而前者不产生自由卡宾。

四、硼族金属有机化合物(B,Al,Ga,In,Tl)

(一)、有机硼化合物

直接合成法不重要,因为元素硼既昂贵又不活泼。

1、三烷基硼

反金属化反应

Et2OBF3+3RMgX→R3B+3MgXF+Et2O(R=烷基,芳基)

注意RMgX不能过量,因为容易生成四烷基硼负离子BR4+。

B(OEt)3+1/2Al2R6→R3B+Al(OEt)3

BF3+R3Al→AlF3+R3B

RCH=CH2+B2H6→(RCH2CH2)3B

2、有机硼卤化物

BCl3SnPh4→PhBCl2+Ph3SnCl

BCl3+HC≡CH→Cl2BCH=CHCl

3、硼负离子

NaBF4+4PhMgX→NaBPh4+4MgBrF

PhLi+BPh3→LiBPh4(atecomplex)

硼烷在水中很稳定,但易被氧化。

1、氧化

R3B+3Me3NO→B(OR)3+Me3N

控制氧化程度,得到R2B(OR),RB(OR)2

2、硼氢化反应(H.C.Brown,1956年)

其重要性不在于生成硼烷本身,而是可通过后续反应得到相应的产物。

氢化反应的特点:

1.区域选择性(符合反马氏规则,氢加在含氢较少的碳上,硼加在含氢较多的碳上)

2.化学选择性

3.立体选择性(顺式加成)

4.光学选择性(1961年H.C.Brown发现,1979年获诺贝尔奖)

5.反应可逆

3、催化硼氢化反应

速度快,可改变区域及对映选择性

T.J.Marksetal.J.Am.Chem.Soc.,1992,114,9220

(二)、有机铝化合物

1、制法工业上Al+1.5H2+3C2H4→Et3Al

Al+1.5H2+3CH2=CMe2→(i-Bu)3Al

实验室AlCl3+RLi(LiAlR4)→Li+(AlR4)-→R3Al+LiCl

Al+R2Hg→R3Al

AlH3(Et2O)+RCH=CH2→(RCH2CH2)3AlEt2O

2、R3Al的性质

①无色液体,怕水、空气,自燃

②热分解

3、工业应用K.Ziegler发现的

用丙烯或其它高级烯烃则只能发生二聚反应

4、有机反应

AlR3与CHCl3或CCl4反应发生爆炸

氢铝化反应(hydroalumination)

得到的产物是反马氏规则的,与硼氢化反应相比,易脱Al-C,不需要过氧化物。

但化学选择性较低,即有其它官能团时不仅可与C=C加成,也可与官能团反应。

四、第四族金属有机化合物(Si,Ge,Sn,Pb)

(一)、有机硅化学

1、合成方法

(1)、格式试剂

Si-Cl+RMgX→Si-R+MgXCl

(2)、直接法

Si(Cu)+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