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652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docx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

【热门】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

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1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他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是大学教授。

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回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从念中学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她与别人相处时总能从人家嘴里套出“心里话”。

她常说:

“只要给我一次机会,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

其实什么也没有!

她在等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另一个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辛迪之所以会成功,就因为她知道一切成功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新闻系上夜校。

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电台和电视台。

但是,每个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

“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佣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去寻找机会。

终于在杂志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

北达科他州一家小电视台招聘天气预报员。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

但是为了梦想,她抓住了这个机会。

两年后,辛迪在洛杉矶的主流电视台找到了工作。

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了梦想已久的首席主持。

为什么西尔维亚失败了,而辛迪却如愿以偿呢?

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

一个人停留在幻想上,等待机会;一个不懈奋斗,最终圆梦。

所以,请记住: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2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活动的目的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目的是把写作与听、说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的内容

课前三分钟演讲由演讲(用时3分钟)和评价(用时2分钟)组成。

三、活动的方式

演讲按学号轮流进行,主要采取“学生讲—学生评—老师评”的方式;演讲后要求学生把演讲稿上传到邮箱。

四、活动的评定

(一)评分细则

1、准备充分20

2、内容充实20

3、表述清晰生动(声音响亮)20

4、态势语言使用恰当20

5、脱稿表述10

6、师生评价10

(二)评分说明

1、准备充分(占20分):

演讲的准备分两个内容,一是演讲稿的准备,二是演讲的辅助媒体的准备。

对于演讲稿的准备,我要求,每一位演讲的同学要提前一周把演讲稿交给老师,老师提出意见,学生经过修改,再提意见再修改,直到老师认可后,学生再进行正式演讲前的准备。

演讲时如果为了提高演讲的生动性,需要用到辅助媒体,如课件、实物投影,需要的设备要和老师商量并提前两天作演练,以保证课堂演讲能有序进行,尽量避免意外或把意外降到最低,以免耽误演讲后的正常上课。

在评分中,我把演讲的准备纳入其中一项的打分,目的要让学生重视这次演讲。

因为这样的机会不多,半个学期才轮到一次,不好好准备,积累经验,就浪费这一次珍贵的机会了。

2、内容充实(占20分):

这主要体现在演讲稿的写作上,要求演讲内容具体充实,有个性特点。

3、表述清晰(声音响亮)(占20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演讲”和“评讲”两项分数中,都有一项是“表述清晰(声音响亮)”,在演讲部分还要求“生动”。

我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的学生由于缺少在众人面前锻炼的机会和经验,普遍讲话都比较小声。

而演讲不同于平时的交谈,所以我在声音响亮方面作特别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演讲的意识,说话要看场合,要照顾到所有的听众。

锻炼学生大胆、大声、大方、“大气”地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对学生领导素质的有益培养。

4、态势语言使用恰当(占20分):

适当地使用表情、动作,能增强演讲的直观性、生动性,所以我要求学生使用态势语言要自然合适,不夸张造作。

5、脱稿表述(占10分):

演讲不同于朗诵,我要求学生既要写好讲稿,但又不能依赖讲稿。

我有这样的发现,一旦学生带稿上台演讲,看了第一次就会看第二次,越看就越想看,不断地低头看稿,整个演讲就没了效果。

不依赖讲稿会迫使学生在熟悉讲稿后,更多地关注表达和态势方面的表现,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演讲技能。

6、师生评价(占10分):

学生三分钟演讲后将由学生和老师来评价。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3

生命是惟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得精彩。

我们要珍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人,交通已成为“世界第一要害”。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科技飞跃进展的当今社会,车流量相当的多。

可能只是一时疏忽,就将酿成大祸。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肖蕾就在十字路口上被一辆飞驰而过的面包车撞上。

当时,我虽然没能目睹。

但通过同学们的描述,这事有多可怕,她和几个同学一起走来上学的途中,肖蕾冲在最前头,在红灯的时候冲向人行道后来,这时就发生了那惨烈的一幕。

肖蕾因为车祸将近半年没来上学。

不幸中的万幸是肖蕾只是骨折。

但她也因此耽误了学业。

肖蕾的是告诉我们一定不能闯红灯!

同样是闯红灯,这位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

放学时,一位孩子,和另外一个伙伴打闹中不慎闯了红灯,其中一位被开来的大货车撞倒在地,司机没有发现,从那个小孩的身上活生生地压过去。

导致儿童当场毙命。

一幕幕悲惨的事件发生,一碗的数据触目惊心。

我不由感叹:

交通事故是那么可怕,一刹那间,就夺走了人的生命.现在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拥挤,同时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每年,有多少的生命被夺走,有多少个家庭被破坏,有多少人要失去亲人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交通规则,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4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刚上初中时,由于自己心无城府,言行傻乎乎的有点“二”,再加上身高只有一米四几,于是得了个“雅号”——“根号二”。

一次班上举行故事会,我入神地听着。

突然一位男同学高喊:

“根号二,该你了!

”老师茫然地问:

“谁是根号二?

可不许乱取绰号哟!

”我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走上讲台。

傻傻地在黑板上用数字符号写上“根号二约等于一点四一四”。

这时,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我没有笑,反而煞有介事地说:

“根号二约等于一点四一四,他的谐音就是:

说话做事要‘一点一点试一试’,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但我今天不讲这个故事,我讲一个也许大家没有听过的故事吧。

”我顿了顿,接着问:

“你们知道,着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同学们都摇着头,于是,我朗声讲道: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跪射俑。

它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

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呈持弓弩状。

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了大量陶俑,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故而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

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呢?

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首先跪射俑高度不到根号二米,尤其是作蹲跪姿,重心偏低,支点颇多,稳定性强。

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米至2米多,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佣首当其冲受损,而砸过立佣的土木反倒成为低姿的跪射俑最好的保护层,因此得以历经两千多年仍保存完好,成为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

”大家听着,都没有再笑,末了还报以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我当初听到“根号二”这个绰号,心中着实有些不快,有些自卑,但我现在听到有人叫我根号二,却感到格外亲切,因为我甘愿单纯天真缺少心眼地“2”下去。

大家知道,这个“2”,它不管跟在哪个数的后面,哪个数就“好事成双”;不管与哪个数相乘,就必然使彼此成倍翻番,产生双赢;不管与哪个数相除,也都符合“一分为二”的哲学原理。

你瞧它低头弯腰,放下身姿,长跪天地,体现着为人处世的谦恭和对世界万物的.感恩与敬重。

它重心偏低,脚踏实地,不像“4”那样身上长角却又摇摇欲坠;不像“9”那样昂首向天却又头重脚轻;也不像“7”那样桀骜不驯,只折不弯;更不像“8”那样卖弄妖娆,满身铜臭……

特别是在“2”上面加个根号,它就更低了,但却让它更可以从容淡定地看天空云卷云舒,赏窗外花开花落。

同学们每喊一次根号二,就给我多一次提醒:

比你高的人多着哩,你要把自己看得很低,为人处事低调一点,切莫自以为是,说话做事要小心地“一点一点试一试”才行!

所以,我要感谢叫我“根号二”的同学!

虽然我现在身高已经一米有六,但我仍然喜欢大家永远叫我“根号二”,尤其喜欢听到大家说:

“根号二,你又长高了啊!

”(热烈的笑声和掌声)

谢谢大家!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5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烟雾迷蒙,小雨淅沥,即使走在刚抽出新芽的一排柳树下,却依旧感受到隆冬那挥之不去的寒意。

心底一阵茫然,不知会遇见什么,就这么走吧。

我输了,我输得那么彻底。

回想起两年前,当妈妈说要出国务工的时候,我不仅没有一丝挽留,心底竟还有几分窍喜。

现在想起来,才忆起当时母亲脸上原来是那么得失落,而我却隐藏着笑意说:

“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

放心去吧,早点回来!

”现在连我自己听来都觉得这话冷得冒着一丝寒气。

而现在,没有了母亲在身旁呵护着,好像任何时候都少了什么。

每每到放学的时候,看到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依偎在父母的身边,那种所谓的稚气,拆射出最耀眼的光芒,却暗暗灼伤了我。

两年前埋下的“注”,我彻底得输了。

心不在焉地走着,朦朦胧胧中看到一个来往穿梭的身影——一个小男孩在学骑车。

身后紧张关切地提醒的年轻女人,应该是他的母亲吧。

小男孩不断地摔倒,停下,又开始,站在一旁的我似乎能感受到她眼神里无奈的心疼。

终于,小男孩又一次狠狠摔在了地上,眼中噙满了泪水,那母亲再也忍不住,冲上前扶了一把。

可小男孩却倔强地推开:

”不用,我自己来!

你去忙吧,我会自己学会的!

”那母亲无可奈何地撒手,但始终没有离开,她依然站在那儿,默默地注视她的孩子。

突然间,好像想起什么。

我似乎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当初那个无知任性的自己。

而母亲……

回忆像电影片段似的不断涌现:

生日时许诺给我的蛋糕和礼物,不远万里从外国寄回来的特产,甚至微小到每周两次的跨国联系……原来,天下的母亲都一样:

她们心里永远装着、时刻想着的是孩子!

这时候,迷雾渐散,眼前的那对母子也越渐清晰,小男孩终于自己能歪歪扭扭的骑车了,母亲脸上绽开了满意的笑容。

此刻,似乎我那颗迷迷糊糊的心也变得开朗了,原来掩藏在任性下的,是当初还未萌芽的对母亲的爱,只是这份爱,和这春天一样,来得晚,也来得不知不觉。

依旧在这一排柳树下,我一溜烟跑回了家,在妈妈空间的留言板上写下:

“我爱你,妈妈!

”,这虽然简单,但出于真心,是这次偶然的遇见,才真正触发了它!

世界很大,精彩很多,期待下一次更美的遇见。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6

作为刚迈入初中的学生,我们正前行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万里长征,我们刚刚起步。

就在这起步的阶段,我们获得过掌声,也遭逢过挫折。

月考与竞赛后的几家欢乐几家愁,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成绩,无疑要胜而不骄,再接再厉;而面对失败,我们则要坚定地说,切莫放弃。

亚伯拉罕·林肯先生,24岁经商失败,26岁恋人死去,27岁精神崩溃,中年时代多次竞选参议员和副总统,均告失败。

或许只有这些,才能算得上人生中真正的挫折。

可面对这么多挫折,林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仍旧坚持不懈地努力。

最终,他成为了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正是因为决不在挫折面前轻言放弃,林肯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如今的我们,将理想分成了几个小目标,一个一个地去奋斗、去努力。

比如说在月考中取得好成绩,比如说在生活中成功进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倘若我们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易说放弃,那些目标又有什么意义?

上苍赋予我们生命,就是要我们去不懈地拼搏啊。

同学们,决不轻言放弃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无法创造命运,但我们可以以实际行动改变命运,我们可以向命运中的艰难困苦挑战。

不被困难所吓倒,不言放弃,终能历经风雨见彩虹,谱写精彩的人生。

桑兰摔残了肢体,张海迪高位截瘫,海伦?

凯勒的生命中没有光明与黑暗,可她们从未放弃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正是不轻言放弃,她们有了壮美的人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白驹过隙,流水无痕。

在匆匆忙忙的尘世中,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懈地努力,不懈地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无论前路多么坎坷,“决不轻言放弃”将永远是我们人生追求的永恒动力。

谢谢大家!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7

同学们:

大家好!

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在一个深深的鼠洞里,一个老鼠家族正在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是怎样在觅食的时候及时发现那只喜欢搞突袭的黑猫。

不一会儿,一只小老鼠想出一个好办法——在黑猫的脖子上挂一只铃铛。

话一说完,大家齐声说好,但接下来却都沉默了,因为没有哪一只老鼠敢去挂这只铃铛。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浮现出一个念头:

与行动相比,有时候,幻想或想象其实是一件再舒服不过的事——它没有风险,无需胆量,不受约束。

你想尝试冬泳,便可以尽情地想象着数九寒天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游弋的豪迈;你想尝试弹琴,便可以尽情想象自己在高高的舞台上悠然地表演;你想学习一门外语,于是跑到书店买了一大堆复习资料,还把决心下了又下:

每天至少要保证一小时的学习时间。

在你的头脑中,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切实可行,不过,当热情渐渐冷却后,你却没有勇气跳人冰水中;你却不能忍受日复一日练琴的单调和枯燥;你却不能放弃每天的休闲时间埋头苦学。

全部美好的幻想和想象都变成了一纸空文。

几年前,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想画一幅以某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画,这个历史事件在其他画作中鲜有表现,场景又极生动,形象,画出来一定很富感染力。

这位画家翻阅了大量历史书籍,对事件的各种细节已了然于胸,加上他画技高超,若完成这幅画肯定能为他赢得巨大的声誉。

一年以后,有人无意间提到那幅画,谁知画家根本就没动笔!

他犹豫着想找理由解释,最后终于说还是太忙了,有许多事情要做,根本没时间画这幅画。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对人生有着种种设想与规划,有着十分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可就是不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它,这样一来,即使构想出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胎死腹中,令人惋惜。

老鼠没有行动,是因为恐惧,我们没有行动,是因为什么呢?

不要找任何借口来回答这个问题,任何借口都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应该随时告诫自己:

下定决心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定要立即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牢牢记住,上天不会因为你美好的想法而送你一个美好的前程。

那么,为什么还不行动?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篇8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

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

”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

就得改变自己的观念。

一切成就,都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的。

一连串的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观念开始的。

要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变化,就要学会改变自己。

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说:

“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

”弟-子们一片哗然。

这一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移山之术,唯一的一个移动山的方法就是:

山不过来,我便过去。

同样的道理,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自己。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

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干净,然后一排排地整齐地放好。

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

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孩子,不要哭,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从井边挑来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

小男孩开心地笑了,他对父亲说:

“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

”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是的,我们不能改变风,改变不了这个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给自己加重,这样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不被打败!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最亲近的人——但是,唉!

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我在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

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

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能改变我的国家。

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

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一切环境。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集合8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