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0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docx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材料

作文“从自身汲取力量”写作材料

自助者,天助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鲁宾逊飘流记》《老人与海》

中国自力更生搞两弹

乔布斯、史铁生、刘伟、刘翔、姚明、林书豪

反面材料:

拼爹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张丽钧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叫“帝王蛾”。

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

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作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子中度过的。

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

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

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

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

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展翅飞翔。

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

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恤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锦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力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企鹅的沉潜

姜胜

南极的企鹅是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可以在水中游嬉,也能在陆上行走。

然而,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它们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也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U形线。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积聚破水而出的力量,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

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

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

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竭。

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

雷抒雁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

是痛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

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

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来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地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宁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她的眼睛。

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一切,她把这些告诉子孙们:

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八倍的辛劳

     陈鲁民

最近刚访问过我国的美国女国务卿赖斯,其奋斗史颇有传奇色彩,短短20多年,她就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女孩成为著名外交官员,奇迹般地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

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简明扼要地说,因为我付出了“八倍的辛劳”。

赖斯小的时候,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特别是在她生活的伯明翰,黑人地位低下,处处受白人欺压。

赖斯10岁时全家到首都游览,却因身份是黑人,不能进入白宫参观。

小赖斯倍感羞辱,凝神远望白宫良久,然后回身一字一顿地告诉父亲: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房子的主人!

赖斯的父母很赞赏她的志向,就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思想:

改善黑人状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你拿出双倍的劲头往前冲,或许能赶上白人的一半;如果你愿意付出四倍的辛劳,就得以跟白人并驾齐驱;如果你愿意付出八倍的辛劳,就一定能赶在白人前头。

为了能“赶在白人前头”,她数十年如一日,以超过白人“八倍的辛劳”发奋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普通美国白人只会讲英语,她则除母语外还精通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白人大多只是在一般大学学习,她则考进名校丹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普通美国白人26岁可能研究生还没有读完,她已经是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随后又出任了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普通美国白人大多不会弹钢琴,可她不仅精于此道,而且还曾获得美国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此外,她还精心学习了网球、花样滑冰、芭蕾舞、礼仪,白人能做到的她要做到,白人做不到的她也要做到。

最重要的是,普通美国白人可能只知道遥远的俄罗斯是一个寒冷的国家,她却是美国国内数一数二的俄罗斯武器控制问题的权威。

天道酬勤,“八倍的辛劳”带来了“八倍的成就”,她终于脱颖而出,一飞冲天。

人生在世,我们都渴望建功立业,也希望参与公平竞争,但事实上,世界上真正的公平竞争很少,总有这样那样的非公平因素在其中作梗捣乱。

那么,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又不搞邪门歪道,那就只有笨鸟先飞,锲而不舍,靠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像赖斯那样,付出“八倍的辛劳”,以无可争议的优势来取胜。

所以,如果身处逆境时,你可以埋怨生存环境不好、受到不公正待遇等等,那的确是事实,也很令人同情;可那些东西既非一时半会儿能彻底改观,也非个人之力能扭转乾坤。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通过“八倍的辛劳”,来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占据知识的制高点,使自己成为一流或超一流人才。

到了那时,先前困扰你的种种羁绊,就会统统都被踩在脚下,譬如赖斯,家乡那些曾经歧视羞辱过她的白人,现在不是一个个都把她引为家乡的骄傲吗?

有耕耘就有收获,一个急切渴望成功却又总与成功无缘的人,无须怨天尤人,不妨先问问自己:

你是否付出了“八倍的辛劳”?

永远坐前排

于瑞   

    父母常常教育我们,什么事都要争第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努力地争先,可最终却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玛格丽特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许多思考。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

正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前排”的教导。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

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就全部学完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以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

“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4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一位哲人说过: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轮椅上的奇才——史蒂芬·霍金

崔鹤同

在当今世界上,对宇宙黑洞理论的研究取得最为辉煌成就的,莫过于英国的史蒂芬·霍金。

他的《时间简史》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名著。

在物理学历史上,他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最杰出的人物。

除了学术上的卓越贡献之外,他作为残疾人,坐在轮椅上用思想与科学对话,也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霍金于1942年1月生于美国剑桥。

早在8岁时就已疾病缠身,1963年更患上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尽管有病痛的折磨,但他仍以优异成绩于1965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他半身瘫痪,却以惊人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和研究。

1985年,他病得卧床不起施行了气管造口手术,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为此,他开始使用带造音器的计算机。

疾病把他困在轮椅上,他不能像健康人那样用笔记东西,他的大部分工作,包括复杂的运算、艰难的数学证明以及新物理概念的产生都纯粹是在他大脑中完成的。

每当头脑里有新的闪光的思想泉水般地涌流时,他就凭借记忆牢牢地捕捉它,然后用最精辟的话表达出来,甚至连最复杂艰深的数学推导,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身残语塞的霍金才思横溢,在研究中不落俗套,敢于突破框框。

当时许多人认为,黑洞是处于死亡阶段的恒星,那里的引力大得使任何物质都跑不出来,因而人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的存在。

霍金一反这个传统看法,巧妙地把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热力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微型黑洞爆炸理论,对黑洞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理论一发表立即轰动了科学界,霍金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在建立这一构思宏伟、见地独到的新理论时,霍金经常潜思默想得茶饭不思,连女儿出生也忘记了。

虽然,霍金身子坐在轮椅里,可他的思想却无时无刻不在广袤无际的宇宙中驰骋。

他深有感触地说:

“科学家永远不允许有一时一刻干瞪眼、瞎发呆。

因为在理论和实验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突破性创见往往得自心血来潮。

从1973年霍金的第一部著作《空时的大型结构》问世到1988年《时间简史:

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表,霍金作为向生命极限挑战的伟大科学家,他的智慧已经远远超过了身体的局限。

他是轮椅上的天才、科学界的奇迹。

寻找理想

鲁先圣

1922年夏天,20岁的沈从文决定离开湘西的丛林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理想。

他就告别了军队,搭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来时军需处给他的27块钱还没有到北京就花光了。

在武汉,一位军人借给他10块钱,到了北京的时候,摸摸身上仅剩下7块钱了。

此时他的大姐和姐夫正在北京,他就去找他们。

姐夫问他: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沈从文说:

“我来寻找理想。

”姐夫十分惊诧:

“寻找理想?

什么理想?

”沈从文说:

“想读书,写文章。

”姐夫听完十分钦佩,很赞赏地说:

“很好,很好,人家带了弓箭药弩到山中猎取虎豹,你赤手空拳带着一脑壳幻想来北京作这份买卖。

我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让信仰失去!

因为你除了它,什么都没有。

姐姐和姐夫他们不久就回湘西了,年轻的沈从文就开始了他在北京为寻找理想而闯荡的人生历程。

他首先报考了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但他仅仅高小毕业的文化水平,考试时一问三不知,人家连报名费都退给了他。

同班考试的人和老师对他说,你赶快回家吧,这做学问的事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而更可怕的是,此时他的经济来源完全断了,他陷入了生活困境。

他责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实现我的信仰呢?

考不上,我就自学,没有饭吃就卖卖报纸,帮别人做小工,我总之是不能退缩。

他在银闸胡同租了一间由储煤间改造而成的又小又潮的小房子,房子仅能放下一张小床和一张小木桌,沈从文称为“窄而霉小斋”。

因为房子很小,他微薄的收入除了吃饭还可以应付得了。

他很高兴,相信自己又可以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了。

他白天去京师图书馆读书,傍晚去街头卖报,晚上在自己的斗室里伏案写作。

北京的冬天很冷,他没有条件生火炉,就坐在被窝里写。

尽管艰苦的生活和恶劣的条件对于只有20岁的沈从文来说困难太大了,但那个神圣的信仰在鼓舞着他,激励着他,使得他不仅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苦中有乐。

他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但文章投出去却都如石沉大海。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年时间。

他开始怀疑自己,自己真的不是搞文学的材料吗?

他给当时的知名作家郁达夫等人写信,备述自己对文学的信仰和苦苦追求的艰辛。

不料他的信还真的引起了郁达夫的注意,当时已经名满文坛的郁达夫去那个小房子里看望了几乎濒临绝境的沈从文。

这个湘西青年对文学的信仰和生活的艰难强烈地震撼了郁达夫,他回去立即写成了那篇著名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自此,中国文坛上一段传世佳话产生了,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家开始走上文坛了。

求人不如求己

宋·张端义《贵耳集》:

“宋孝宗幸灵隐,见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

‘何用?

’净辉对曰:

‘念观世音菩萨。

’问:

‘自念则甚?

’对曰:

‘求人不如求己。

’”

另在苏轼《问答录》亦有一类似的纪载,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

东坡见大殿上观世音菩萨手持念珠,便问佛印观世音手持念珠何用,佛印随口答道“念观世音菩萨”。

东坡一听,知机会来了,正好难为一下佛印,便问:

“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为?

”佛印不愧是佛印,机锋过人,不慌不忙地答道:

“求人不如求己。

传说佛陀在回答弟子阿人的提问时说,要“自以为灯,自以为靠”,也即是要弟子舍弃依赖心,以自己的智慧之光,照亮自己要走的路。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

这人说:

“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

“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

“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

“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在度我。

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去。

”说完便去了。

    第二天,这个人遇到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

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个人问:

“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

“我正是观音。

”这个人又问: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

“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战胜上帝的人

马克·吐温说: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一个不到两岁就完全失明、失聪的女孩,不但能开口讲话,而且从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发表14部著作,创建多家福利机构,以自己的辉煌照亮了所有残疾人的前程。

上帝给了她无助的眼睛,她却给世界送来光明。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陈鲁民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这一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就算完了。

后来一位老师开导他说: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

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

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盲人推拿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思路太奇特了,尽管这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这个世界上谁不需要自我安慰自我激励呢?

而且,这个理由又是这样的善解人意,幽默可爱。

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中年后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殊喜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缘故。

就说帕格尼尼吧,4岁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患肺炎,又几近夭折;46岁,牙齿全部掉光;47岁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失明;50岁又成了哑巴。

上帝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个天才的小提琴家。

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已小有名气;12岁举办首次音乐会,即大获成功。

之后,他的琴声几乎遍及世界,拥有无数的崇拜者,他在与病痛的搏斗中,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

著名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有人说,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

这话真不假。

当你遇到不如意时,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顶好的办法,就是像那个老师那样去自励自慰:

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咬的这一口更大些罢了。

打好手中的牌

匡兴洪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年轻时一次和家人打扑克消磨时间,整晚手风不顺,抓的都是很糟糕的牌,连输好几局之后,便开始烦躁起来。

当再一次看到必输的牌面时,他诅咒起这可恨的坏牌来。

他的母亲静静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

“你到底还打不打牌?

上天给你的就是这样一副牌,如果你不想放弃,就请打好你手中的牌。

      艾森豪威尔从母亲朴素的话里听出了某种人生哲学,听出了拼搏的真谛,这让他受益匪浅。

从此以后,无论从军还是走入政界,他都会常常用“打好手中的牌”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勇敢面对眼前的失败和挫折,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如果我们把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不能左右的局面,看成是上天发给我们的一副牌,那么“打好手中的牌”就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了。

      “上天”有时很偏心,他发牌的时候,给个别人的是一副春风得意的牌,给大多数人的则是一副让人沮丧的牌,如果我们幸运地拿到了一副不错的牌,我们一定要争取去赢;如果我们摊上了一副糟得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找出一两张还算不赖的牌,用它做强项,使结局相对好一些。

牌桌上不只我们一个人,只要把眼光改变一下,充分利用规则中有利于现有牌面的那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让牌局精彩起来。

      走在人生的漫漫路途上,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手中的牌,默念一遍:

精彩与否,关键在我!

打好手中的牌!

改变自己的生命

(英)施艾·凯琳玫/文

培养一种凡事都可为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你听过两个推销员被派往非洲去卖鞋的故事吗?

其中一个推销员在拍回公司的电报上写道:

“立即返回。

这里没有人穿鞋。

”另一个则写道:

“绝佳机会,将能卖出100万双,因为这儿还没有人有鞋子。

当你看到半杯水时,你会怎么形容它?

是一杯半满的水,还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

当想到交通标志时,是先想到红灯,还是绿灯?

小心点,你的人生态度就在此表现出来。

记住,一个乐观的人当鞋子磨破时,仅会觉得更“脚踏实地”。

我曾听过一个很好的故事:

在大战期间,一个住在东部的新婚妻子,随先生驻防加州,住在靠近沙漠的营区里。

营区里生活条件很差,先生是不想让太太跟着吃苦的,但是太太坚持一定要跟他去。

他们只找到了一间靠近印第安村落旁的小木屋,白天那里气温闷热难耐,连阴凉一点的地方都有40多度;风又总是一年到头呼呼地吹个不停,把尘土弄得到处都是;旁边住的全是一些档次很低、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漫漫长日极其无聊。

一日,她的丈夫必须外出两周参加部队的演习,剩下她一个人在家,更是寂寞之至。

于是,她写信给母亲说她要回家。

母亲很快回信给她,信中写道:

“有两名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

她看了再看母亲所写的话,觉得很惭愧。

“好吧!

”她想,“我就去找那星星吧。

”于是她走出屋外,和邻近印第安人交朋友,并请他们教她如何织东西和制陶。

刚开始彼此还有点生疏,但是当他们了解到她真的是对这些有兴趣时,他们也真诚相待。

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历史、语言及所有印第安人的事物。

不仅如此,她还开始研究起沙漠来了,很快地,沙漠也从荒凉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一处神奇美丽的地方。

最后她成了沙漠专家,还写了一本有关沙漠的书。

是什么改变了她呢?

绝不是沙漠或是印第安人,只是她的态度转变,才能化逆境为顺境而已。

美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

“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生命。

居里夫人成功背后的故事(节选)

张豆

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

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失业后承包了学生食堂,年幼的居里夫人也要协助做饭,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不明白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不准看波兰书,还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

父亲和哥哥告诉她:

“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

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

为祖国解放而学习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着。

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

但是渴求知识的愿望从未改变,但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所以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姐姐幻想到巴黎学医,他们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去巴黎求学的费用。

最后姐姐先到巴黎去,她留在波兰挣钱供姐姐上学。

玛丽不仅刻苦自学,而且不辞辛苦地到波兰农村给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到工厂女工中传播波兰文化,而这样做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密探们发现,被沙俄监察员抓走的。

可是玛丽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念头:

为被压迫的祖国服务,为祖国的解放而学。

正象她给自己一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的信中所说:

“我用尽了力量来应付这一切,再接再励……我有一个最高原则:

不管是对人或者对事,都决不屈服!

……”五年后,姐姐获得了博士学位,玛丽来到巴黎索尔本学院求学,穿着破旧衣服,住着简陋小屋,用面包和茶水充饥。

大学的图书馆紧紧地吸引着玛丽,一次,她忘了吃饭晕倒在图书馆。

玛丽象块贪婪的海绵,拚命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汁。

忘记吃饭,对于玛丽来说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

每晚离开图书馆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在煤油灯下继续用功,一直到后半夜两点钟。

当她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又被冻得不得不爬起来,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

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习,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

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

著名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

“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

居里夫人拒绝为他的任何发明申请专利,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

毫不夸耀,谦虚忘我!

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她,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

她坚定地回答:

“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

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不应该这样做。

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我们不应当借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