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186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8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docx

岩土工程勘察模版样本

岩工程勘察(工民建详勘)模版

执行日期1月1起

1前言(一级标题小三号字加粗,顶格)

1.1工程概况(二级标体四号字加粗,退两个字符)

拟建***场地位于***,其交通位置图详见图1.1-1。

建筑总用地面积18861.28m2,净用地面积12751.25m2,总建筑面积63596.0m2,其中地下车库占地面积12640.0m2。

拟建项目由3栋高层住宅楼及商业楼和地下车库构成,其中1#楼高25F(首层为商业)、2#楼高32F、3#楼高22F,2#楼及3#楼北侧以及1#楼与2#之间设商业楼1F。

全场地普设地下车库1层,地下车库底板面埋深为地坪设计标高如下5.4m。

拟建筑物总体高度约97.50m。

地下室采用框架构造、地坪设计标高以上采用剪力墙构造,其基本形式、荷载、地基充许变形值及基本埋深待定。

地坪设计标高76.60m(为黄海高程基准),地下车库底板厚按0.60m考虑,地下车库底板底标高70.60m,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需附交通位置图;2.若为片区多栋建筑物或须特殊阐明建筑构造特性,建议采用列表形式描述,表见表1.1-1:

 

图1.1-1勘察区交通位置图(采用小四号字加粗)

拟建建筑物工程特性表(采用小四号字加粗)表1.1-1

建筑物

名称

工程重要

性级别

抗震设防类别

地上层数

建筑高度

(m)

设计地坪标高(m)

地下层数

(m)

地下室埋深(m)

基本埋深(m)

基本类型

1#商住楼

二级

乙类

28

90.5

75.00

1

4.60

待定

待定

本工程项目由***(如下称建设单位)承建,***(设计单位)设计,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拟建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1.2勘察目和任务规定

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细勘察,其目为:

详细查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详细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本形式、地基解决、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防治等提出建议,为基本设计和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和根据。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重要任务规定是:

1.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建筑总面图,场区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性质、规模、荷载、构造特点,基本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容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成因、类型、分布范畴、发展趋势和危害限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并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当性;

3.查明建筑场地内岩土层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变幅,鉴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

5.划分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分析地基抗震效应;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评估其液化也许性;

6.对场地土地震效应进行分析,鉴定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7.对地基基本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经济合理方案,提出持力层和基本埋深建议,对需进行沉降计算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变形特性;

8.查明与基坑开挖关于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提出解决方式、计算参数和支护构造选型建议;提出地下水控制办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建议;提出施工办法和施工中也许遇到问题防治办法建议;对施工阶段环保和监测工作建议。

9.提出地基基本施工过程中环保、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监测检查吖吖工作方案提出建议。

(以上内容应与勘察阶段及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相吻合,依照工程状况自行增减,对于工程地质条件较简朴且场地较小项目可恰当简化)

1.3根据技术原则

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国标《建筑地基基本设计规范》(GB50007-);

3.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国标《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5.国标《土工实验办法原则》(GB50123-1999);

6.国标《工程岩体分级原则》(GB50218-94);

7.国标《工程岩体实验办法原则》(GB/T50266-99);

8.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

9.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10.行标《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

11.行标《建筑地基解决技术规范》(JGJ79-);

12.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13.行标《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

14.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

1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原则》(50223-);

1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原则》(CECS99:

);

1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本设施工程勘察文献编制深度规定》();

18.地方原则《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T45-002-);

19.地方原则《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如下称(广西规程)。

(本节列出与本工程项目有关重要现行原则及代号,切忌多多益善,注意执行顺序:

国标、行业、地方)

1.4勘察级别

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及拟建工程性质和场地岩土特性,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级别为一级;勘察场地为冲积阶地地貌单元,地势起伏变化小,地形地貌简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二级场地(中档复杂场地);地基岩土种类较多,分布均匀性较差,土层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级别为二级(中档复杂地基)。

综合评估勘察级别为甲级,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应结合本工程项目设计特性及场地地质和环境特性及岩土工程条件进行阐述后作出勘察阶段划分,切忌概念式划分)

1.5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量

1.5.1勘察工作布置(三级标四号字加粗,退四个字符)

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及对场地地质条件初步分析,沿拟建建筑物轮廓线及角点和地下车库范畴布置孔位。

孔距及孔深对低层商业层和纯地下车库按浅基本兼桩基本规定、高层住宅楼按桩基本规定控制,孔距纯地下车库区域普通不大于30.0m、高层建筑地段普通不大于24.0m。

共布置40个钻孔,其中高层建筑场地钻孔20个,钻孔编号为ZK1~ZK20。

本次勘探钻孔实际孔深为:

高层建筑区域钻孔深35.00~39.01m,纯地下车库区域钻孔深21.80~25.80m,其中技术孔占钻孔总数1/2以上,在技术孔中取土样或做原位测试。

测放勘探点40个,各勘探钻孔孔口坐标及高程依照场地北侧控制点P1(X=2525585.190,Y=520663.787,H=76.350m)、西侧P2(X=2525487.829,Y=520605.803,H=75.760m)进行引测获得,控制点坐标系为54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56黄海高程系。

(对布孔(孔位及孔深)根据、布孔办法、钻孔施放办法、控制点(点号、坐标及高程和采用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交待坐标及高程引测点位置,当采用假定高程时,假定基准点应有相对稳定性和可追溯性,标志醒目)、不同类型钻孔技术规定(布孔间距及钻孔深度、控制(技术)孔规定)均应作详细阐明)

1.5.2勘察办法

勘察办法手段重要是在收集附近已有资料、现场踏勘基本上进行详细勘察,采用野外踏勘、钻探、原则贯入实验、重型动探实验(N63.5)、取土(岩)、水样及室内实验等相结合办法进行勘察,对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本次勘察使用GY-100型钻机,采用套管跟进及泥浆护壁取芯钻探工艺钻探。

原则贯入实验使用导向杆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锤质量63.5kg,落距76cm。

原则贯入器外径51mm,内径35mm,记录贯入30cm锤击数,标贯实验前清除孔底残土;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实验记录贯入10cm锤击数。

原则贯入实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实验击数均作为评价岩土层力学特性根据之一。

软土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采用,可~硬塑黏性土样采用回转取土器采用,取土样品质量级别为Ⅱ级以上;采用扰动土样直接从取芯管中凿取,取出后用袋装,贴上标签;采用岩石样直接从取芯管中凿取;地下水样采用干净样瓶放置钻孔一定深度采用水样。

土工实验采用Yisoft数据采集及解决系统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及自动解决。

取芯、取样、测试及编录均按关于规程规定进行。

各勘探孔在完毕各项测试后均采用黏性土或原岩芯样对钻孔进行回填解决。

(该节阐述完毕勘探设备及办法、取样器类型及取样办法、原位测试类型及办法,质量评述、钻孔测试完毕后解决办法均应作详细描述阐明)

1.5.3完毕工作量

本次勘察采用采用GY-100型2~3台,土层钻进办法为锤击钻进。

本次勘察野外作业工作于7月4日开始至7月24日结束,历时计22天。

所完毕工作满足本次勘察质量规定,合计完毕重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1.5.3-1:

完毕勘探工作量登记表表1.5.3-1

项目

工作量

项目

工作量

项目

工作量

测量放样(个)

40

重型动力触探实验(m)

33.5

膨胀实验(组)

6

钻探孔(个)

40

室内常规实验(组)

32

易溶盐分析(组)

2

总进尺(m)

土层:

500.00

颗分实验(组)

6

波速实验(孔)

3

圆砾:

230.00

基岩:

234.40

土试样(件)

32

岩石抗压实验(组)

6

封孔(个)

40

岩石样(组)

12

水简分析实验(组)

2

标贯实验(次)

113

三轴(UU)实验(组)

6

注:

土工实验委托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毕。

(1.表格内文字及备注采用小四号字,若文字太多时,可采用五号或小五号字;表格行距采用单倍行距,表格为单行文字行高0.7cm,若有多行文字,可按单倍行距规定拟定行高,如有跨页,一定放在同一页面内;2.该节阐述外业工作时间、完毕钻孔数量进尺(可分为土层、卵砾石、基岩等)、原位测试、取岩土水样状况、岩土室内实验和水(土地)腐蚀性分析完毕状况;勘探孔回填状况;引用已有资料状况等;有些场地仅有基岩或碎石土,未取原状土样也可以在这采用备注形式交待)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自然地理、气象及水文

拟建场地所处区域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受海洋湿暖气流和北方冷气团交替影响,是国内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21.6°C,极端最低温度-2.1°C,极端最高温度40.4°C;年平均降雨量1283.2mm,年平均蒸发量为944.5mm;枯水季节一月平均降雨量41.8mm,平均蒸发量为33.4mm;丰水季节六月平均降雨量241.8mm,平均蒸发量为115.7mm;年平均降雨天数约150.8天,年暴雨天数为88.6天;风向除七月份为东南风外,多为静风、东风及东北风。

平均风速:

夏季1.1m/s,冬季1.5m/s,年最大风速35.2m/s;依照全国基本风压区别布图,南宁市基本风压为0.35KN/㎡。

邕江为本区重要河流,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南宁市区,50年一遇洪水位为79.60m,百年一遇洪水位达到80.89m,正常水位为61.17~64.67m。

(该节论述拟建场地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临近河流、溪沟水文条件等)

2.2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依照依照区域地质资料及1:

20万南宁幅地质图及构造纲要图(图2.2-1)等资料综合分析,南宁在地质历史发展中重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喜山期三个发展阶段,沉积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区内断裂构造在盆地边沿比较发育,按走向划分,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走向三组,其中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另一方面为北西向断裂。

重要断裂有韦村——西乡塘断裂和老桥断裂。

韦村——西乡塘断裂位于南宁盆地北缘,距市区约10公里,走向北东,形成于加里东期,切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经历了多期活动,第四系初期仍有活动,规模长达70公里;老桥断裂位于南宁盆地西南部,距市区约24公里,走向北西,切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属右江深大断裂带构成某些。

区内重要褶皱构造为南宁向斜,形成于喜山期,向斜轴部位于心圩至四塘一带,向斜轴走向北东。

分布地层为第三系北湖组泥岩,向斜北翼发育较窄,分布地层重要为第三系里彩组砂岩,地层产状倾向南东,倾角5°~18°;向斜南翼发育宽阔,分布地层重要为第三系里彩组砂岩和南湖组泥岩,地层产状倾向北西,倾角15°~30°。

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南宁市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相应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总体上,南宁市区域地质条件较稳定,地震危险性较小。

 

图2.2-1勘察区构造纲要图

(1.应描述场地与构造相对位置;2.有条件可附上构造纲要图)

2.3场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地貌上属邕江北岸冲积Ⅱ级阶地地貌单元,南距邕江约250.0m,原场地地势有一定起伏,原场地内西部为一水塘,原地面标高约72.0~74.5m,地势大体为东高西低,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中地形图(平面布置图中地形图为人工堆填整平前地形)。

后经人工堆填整平,现场地地势除西部地段及南侧地段有一定起伏外大某些地段较平坦,现地面孔口高程为73.83~77.03m,与地坪设计标高(76.60m)相差不大。

勘察期间,除场地内西部局部地段因填土层松散呈现开裂及水塘边填土小型滑塌外,场地内其她地段及邻近区域未发现滑坡、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影响地基稳定不良地质作用。

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四周除西侧外均已砌筑围墙,距离基坑边线约3.0~5.0m,除南侧为浆砌石重力式挡墙(墙基置于黏土层中)外,别的地段墙围(墙基置于填土中)均为砖砌。

其中东侧围墙外为规划道路,现为南宁大明电力塔厂,距离相对较远;南侧围墙墙顶标高78.70m,墙高约4.00m,距基坑边线约3.0m,围墙外为在建5F检察院(该在建检察院边线距围墙约9.20m,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基本,以圆砾层为桩基持力层);西侧为南宁万康疹所(高5F),距离基坑边线约5.0m,该则红线地段已砌筑好重力式挡墙,墙顶标高约为75.80m,墙基持力层及埋置深度不详;北侧为石埠路,距基坑边线约5.0m。

依照野外调查,勘察期间场地控制线范畴内未见有架空线路、地下管线及地下光缆标记等对本工程有影响地下埋藏物。

但场地北侧沿用地红线有-架空高压(10KV石百Ⅱ线)线及架空电信通过,架空高压线高约8.0~9.0m,距基坑边线水平距离约4.0~7.0m;该则ZK37西侧6.0m有一北西向雨水管道,管径为600mm,管道埋深不详。

(对本工程基坑开挖与支护、基本设计及施工和使用有影响场地内及周边地上及地下建(构)筑物等环境进行详细描述)

2.4场地岩土层分布及其性质

依照地面地质调查,钻探揭露和实验等资料综合分析,场地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ml)、淤泥质土(Qh)、第四系望高组冲积(Q3wal)成因黏土、粉质黏土及圆砾,下伏地层为第三系北湖组(E3b)湖相沉积泥岩等,依钻探揭露,场地地基土层自上而下详细论述如下:

1.填土①-1层:

黄褐、黄色,稍湿~湿、某些地段底部饱和,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石英砾石颗粒,局部含少量建筑砼块或碎砖,砼块块径多为20~50cm。

填筑时间局限性,场地内西北部地段该层顶部约2.0~3.0m段回填时间局限性2个月,回填时未经专门性碾压,土质均匀性及密实性差,为欠固结土,呈松散状态。

该层做重型动力触探实验经修正后锤击数0.92~5.53击/10cm,平均值为N=2.14击/10cm,原则值1.98击/10cm,高压缩性。

全场地分布,层厚0.50~7.20m。

2.淤泥质土①-2层:

褐黑色,很湿~饱和、软塑状态,为淤泥质黏土,含少量有机质,土质均匀性差。

该层作原则贯入实验6段,实测击数2~3击/30cm,平均值N=2.17击/30cm,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1.90击/30cm,原则值N=1.65击/30cm,高压缩性。

重要分布在场地内西部原场地为水塘地段,层顶埋深3.50~6.90m,层顶标高73.28~68.34m,层厚0.30~6.00m。

3.黏土②层:

褐黄、黄色,稍湿~湿,土质较均匀,构造致密,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某些地段低部粉粒含量较大,变相为粉质黏土,干强度及韧性较高,无摇振反映,切面较光滑。

该层取原状土样13组,液性指数IL=0.02~0.22,平均值为0.08,硬塑状态;压缩系数а1-2=0.12~0.24MPa-1,平均值a1-2=0.18MPa-1,中档压缩性。

作原则贯入实验41段,实测击数10~15击/30cm,平均值N=11.88击/30cm,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10.63击/30cm,原则值N=10.25击/30cm。

基本全场地分布,层顶埋深0.50~8.20m,层顶标高74.70~67.04m,层厚1.60~9.90m。

4.粉质黏土③-1层:

褐黄、少量灰白色,稍湿~湿,硬塑状态,底部呈可塑状态,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土质较均匀,构造致密,干强度中及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切面稍光滑。

该层取原状土样6组,液性指数IL=0.09~0.22,平均值为0.14;压缩系数а1-2=0.15~0.20MPa-1,平均值a1-2=0.18MPa-1,中档压缩性。

作原则贯入实验6段,实测击数11~14击,平均值N=11.83击,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10.16击,原则值N=9.21击。

场地内某些地段有分布,层顶埋深5.20~9.50m,层顶标高70.43~65.50m,层厚1.20~4.80m。

5.粉质黏土③-2层:

灰、灰褐色,湿~很湿,某些地段底部饱和,可塑状态,底部呈软塑状态,某些地段底部含粉细砂,局部变相为粉土,土质均匀普通,干强度中及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切面稍光滑。

该层取原状土样6组,液性指数IL=0.45~0.72,平均值为0.60;压缩系数а1-2=0.30~0.38MPa-1,平均值a1-2=0.33MPa-1,中档压缩性。

作原则贯入实验27段,实测击数5~8击/30cm,平均值N=6.74击/30cm,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5.36击/30cm,原则值N=5.1击/30cm。

场地内大某些地段有分布,层顶埋深8.10~12.30m,层顶标高67.15~62.31m,层厚1.20~6.30m。

6.粉质黏土③-3层:

灰色,饱和状态,以软塑状态为主,粉粒含量较大,底部含较多粉细砂,局部变相为粉土或粉细砂,土质均匀性较差,干强度及韧性低,局部稍有摇振反映,切面较粗糙。

作原则贯入实验8段,实测击数4~5击/30cm,平均值N=4.63击/30cm,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3.65击/30cm,原则值N=3.32击/30cm,高压缩性。

场地内某些地段有分布,层顶埋深9.20~13.60m,层顶标高66.47~60.85m,层厚1.30~3.10m。

7.圆砾④层:

灰、灰白色,饱和,以稍密~中实状态,顶部以稍密状为主,圆砾成分为石英、砂岩、硅质岩,某些为燧石,呈圆状、亚圆状。

骨架颗粒外径多为2~30mm不等,最大达80mm,级配普通,磨圆度中档,其中不不大于2mm颗粒约占总质量50~80%。

充填为中粗砂,顶部含较多黏性土和粉细砂颗粒,局部夹薄层钙铁质胶结层,其中在高层建筑场地某些地段夹多层薄层状钙铁质胶结层。

该层做重型动力触探实验经修正后锤击数6.7~17.1击/10cm,平均值为N=11.6击/10cm,原则值11.3击/10cm,为中档偏低压缩性。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埋深11.20~17.40m,层顶标高64.47~58.11m,揭露层厚7.10~12.10m。

8.强风化泥岩⑤层:

灰、兰灰色,稍湿、强风化,泥质构造,为半成岩状态极软质岩,岩芯多呈柱状,多体现为硬塑~坚硬状态黏土、粉质黏土状,顶部强度稍低,底部强度较高,为坚硬状态,遇水易膨胀软化,暴晒后易开裂。

该层取样做固结实验,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13MPa-1,中档~低压缩性。

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Ⅴ级。

作原则贯入实测击数45~72击/30cm,平均值N=57.4击/30cm,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39.9击/30cm,原则值N=37.3击/cm。

全场地分布,因勘察深度所限,本次勘察只在高层建筑场地揭露并揭穿该层,层顶埋深21.10~28.60m,层顶标高54.02~48.43m,层厚2.90~4.30m。

9.中风化泥岩⑥层:

灰、兰灰色,稍湿、中风化,以泥质构造为主,为半成岩状态软质岩,岩芯呈柱状,多体现为坚硬状态黏土、粉质黏土状,局部地段该层夹薄层煤线。

该层强度较高,为坚硬状态,遇水易膨胀软化,暴晒后易开裂。

取样做天然抗压实验强度值为0.91~3.36MPa,平均值1.94MPa,原则值1.13MPa,岩体完整限度为较完整,岩体质量级别为Ⅴ级。

作原则贯入实测击数73~100击/30cm,平均值N=82.4击/30cm,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55.4击/30cm,原则值N=53.3击/30cm。

该层是以实测经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50击进行划分。

全场地分布,厚度大,因勘察深度所限,本次勘察只在高层建筑场地揭露该层,但未揭穿该层,钻孔进入该层最大深度为13.61m,层顶埋深24.80~32.00m,层顶标高50.92~45.03m。

10.煤:

褐黑色,碳质、泥质成分,呈泥煤状,稍湿,硬塑~坚硬状态,薄层状,场地内只在局部地段呈透镜体夹薄层状分布于泥岩中。

注:

场地内分布泥岩为第三系湖相沉积,为半成岩状态软质岩,无明显风化界线,由上至下逐渐变硬,强度逐渐增高,只局有所变化。

本场地强风化岩与中风化岩划分是依照实测经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50击/30cm并结合南宁市经验综合拟定,其风化界线也许会起伏0.50~1.00m。

以上各层岩土层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某些《钻孔柱状图》。

(注:

1.对各岩土层须描述其埋深、层厚,对层面起伏较大岩土层还须描述其层面标高等;2.对黏性土须描述土质构造、压缩系数,液性指数范畴值和平均值,对红黏土还须描述土体构造、液限、含水比等;3.对填土层须描述其成分、堆填时间、堆填时与否通过碾压等压实解决,土质构造及密实度和均匀性等;4.对孤石、溶洞(土洞)及其充填物不适当采用地层编号进行分层划分,宜在不良岩土层(特殊性岩土)或不良地质作用中作描述;4.对砂土应描述其标贯实测击数和修正击数(对砾砂可采用重型触探实验击数),对碎石土应描述其重型触探修正击数;5.对软质岩风化限度和花岗岩风化限度划分应描述其划分根据;6.对石灰岩宜采用完整性结合风化限度进行描述;7.对花岗岩风化限度及其残积土定名应按GB50021-第6.9.6条和DBJ/T45-002-第10.1.2条进行,并描述其岩土特性)

2.5岩土参数记录分析与拟定

2.5.1岩土参数记录分析

本次勘察通过现场原位实验及取土样进行室内土工实验等办法,综合评价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各岩土层实验办法选取得当,操作过程和样品质量均符合规范规定。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详见《土基本性质实验报告》、《岩石实验报告》、《标贯实验成果登记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实验成果登记表》。

岩土体重要物理力学指标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关于规定进行数理记录,并提供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范畴值、平均值、原则值和变异系数。

记录成果表白:

除抗剪强度指标及液性指数、中风化抗压强度和填土层重型动力触探实验外所有实验数据变异系数均不大于0.30,表白各岩土层划分较合理,各测试数据较精确、可靠。

记录成果详见附表1及《标贯实验成果登记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实验成果登记表》。

注:

岩土层抗剪强度指标及液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