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292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docx

最新学前教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是把本是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社会一员的工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

是指学校教育。

他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她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卖弄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

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其他名称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

早期教育:

为全面提高婴儿素质,而进行的基础教育。

它不仅包括早期智力的启蒙与开发,还包括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品德的培养与性格的陶冶。

★白板说:

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强调,人出生以后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

一切知识都是在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咋经验的基础上。

★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

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

3.幼儿自我发展原理

4.创制了恩物

5.协调原理

6.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地位和作用

7.重亲子教育

8.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有哪些意义

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脑的潜能,促进智力发展

3.培养幼儿美感,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4.发展幼儿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5.幼儿个体的发展,对其随处的社会也会产生效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2.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

3.发现式教学方法

4.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5.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

6.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7.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8.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主张的“六解“包含哪些内容

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

让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

让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

允许儿童发问,让儿童在自由发问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

幼儿园要给儿童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儿童全部的时间占取,让儿童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机会。

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让儿童去接触大自然。

要解放他们活动空间,从而扩大儿童的眼界,以发挥儿童的创造力。

第二章幼儿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教育目的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

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了幼儿园教育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把“体“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教育目的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3.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的原则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

3.教育目标要连续性和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

1.教育目的2.幼儿园教育的目标3.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的意义

1.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2.保证教育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

3.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

4.使教育工作更优针对性

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新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应是整体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3.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运用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特殊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和教育活动。

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自由游戏活动)。

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1)一日活动中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1)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儿童

(2)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应难度递增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4)因材施教

(5)多样化和纵向的教育评价

★保教结合的原则

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

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的,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体质的,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幼儿体育的内容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实施幼儿体育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幼儿智育的概念

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幼儿智育应当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来进行。

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幼儿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智育的实施

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幼儿的知识结构是建立在幼儿感性经验基础上的。

因此,它与中小学那种以科学概念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有本质的不同。

幼儿德育的实施

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应注意的问题:

1.热爱与尊重幼儿

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上。

具体应注意:

(1)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

(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

(3)注意个别差异。

3.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

幼儿目的地改变幼儿的行为是幼儿德育的重要任务。

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热情,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

常用的技巧主要有:

(1)强化行为的技巧

(2)预估行为的技巧(3)转移行为的技巧(4)让幼儿理解行为后果的技巧。

幼儿美育的概念:

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幼儿美育的内容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和创造

幼儿美育的实施

途径:

1.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

2.幼儿的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3.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美育的广阔天地

注意的问题:

1.幼儿园美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

2.重视通过美育培育幼儿健全的人格

3.重视陪阿姨能够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理解幼儿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之一。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自身应有的需要和权利。

2.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幼儿体、智、德、美等几大方面和谐发展。

3.幼儿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应是幼儿的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

4.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5.幼儿全面发展应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过程。

6.幼儿的全面发展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紧密关联的。

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1.培养全面素质。

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其目标从以往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转向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

使幼儿从小学会与自己的过去竞争,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3.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

鼓励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为幼儿适应未来变化万千的社会打下基础。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资本、只能为财富,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

学会学习和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时代精神。

幼儿教育中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相互关系。

第一,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作用。

(1)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育旨在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育是培养儿童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4)幼儿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第二,儿童体、智、德、美四育是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1)体育对智、德、美几方面发展起着物质保证的作用。

(2)知识和智力为进行德育、美育、体育提供了认识基础。

(3)德育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体育、智育任务的实现。

(4)美育又是德育和智育的催化剂。

第四章幼儿和幼儿教师

1.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以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历史使命。

2.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种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幼儿园小范围两方面来看

3.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4.“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一是直接“教”;二是间接“教”。

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儿童观的种类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儿童是“白板”2.儿童是“小大人”3.儿童是“花草树木”4.儿童是“私有财产”5.儿童是“有罪的”6.儿童是“未来的资源”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正确的儿童观

1.儿童拥有各种合法权利

2.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1)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

生物因素主要指的是遗传素质,它是儿童从父母身上获得的各种基因,为儿童后天发展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提供了生理基础和物质条件。

(2)社会因素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条件

社会因素主要指的是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环境,它为儿童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决定了儿童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3.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1)儿童的发展幼儿极大的潜力

(2)儿童发展的潜力只有通过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才能挖掘出来。

4.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5.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1)儿童的发展有性别差异

(2)儿童的发展有个别差异

▲表现在对物体的感知上

▲表现在儿童的判断推理上

▲表现在儿童的兴趣爱好上

(3)儿童的发展有文化差异

幼儿教育的价值

幼儿教育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

2.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

3.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就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1)教师重视体育锻炼,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2)教师重视音乐训练,能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

(3)幼儿期是儿童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准备时期,幼儿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4)幼儿期儿童所受的教育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幼儿教育观是如何看待、对待幼儿教育目标、幼儿教育任务、幼儿教育内容、幼儿教育途径、幼儿教育手段、幼儿教育方法等观点的总和。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1.热爱幼儿

2.尊重幼儿

3.全面教育幼儿

4.寓教育活动之中

5.教育要幼儿化

6.多种教育形式结合

7.因幼儿而施教

8.争取家庭配合

达成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

师幼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刚要》中指出: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伙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受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

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2.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

3.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4.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5.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保育员与幼儿。

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身体,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

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教师和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

促进几哦按时和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相互作用的策略,就是让教师和幼儿有更多的、有效的相互影响和沟通的办法,就是让教师“教”得更有效,让幼儿“学”得更好的办法。

这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当是在教育过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无论是直接“教”还是间接“教”教师都始终控制着教育规程的方向,引导幼儿向着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2.直接“教”时要注意的问题

⑴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

⑵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⑶重视情感效应

⑷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⑸重视随机的“教”

⑹直接“教”和间接“教”相结合。

3.间接“教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与直接“教”的方式相结合

⑵正确的角色定位

⑶环境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幼儿学习的形式:

幼儿的学习室其好奇心的表现,幼儿的学习是个积极、主动、持续的过程,幼儿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1.操作:

这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

2.游戏:

这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

3.模仿:

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

4.交往:

这是幼儿学习的积极形式。

☆★幼儿教师应如何重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典型性与多样性。

从学前阶段的一般发展进程来看,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有共同规律,但具体到某个学前班或某个学前儿童,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儿童主观心理活动不同,其发展又各有具体的特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

因此,应根据具体班级的特点和个别幼儿的特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1.作为幼儿教师,要对全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

只有了解幼儿,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进行教育。

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观察、专门的测查,了解儿童在语言、数学概念、智力、动作及身体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有数,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其具体条件因材施教。

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但还应该根据幼儿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小组活动和个别辅导,但不同水平的幼儿只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反之,如果忽视儿童实际存在的个别差异,在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上都是机械划一,那么,就会使教育工作成为盲目或徒具形式的活动,不能很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甚至给儿童发展带来有害的影响。

如何正确理解幼儿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接受学习。

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是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与之相应的幼儿学习方式只要是“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幼儿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今后学校学习的主要方式。

2.发现学习。

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学习”。

即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在幼儿期,这是比“接受学习”更适合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题性,如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发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态度等。

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是教师能否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而不在于用哪种学习方式。

教师应当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注意倾听。

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

一名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艰巨性2.细致性3.自主性4.创造性5.示范性和感染性6.整体性

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1.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2.沟通能力

(1)教师与幼儿。

方式有:

非言语的沟通、言语的沟通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技巧:

了解家长的技能、与家长交流的技巧、与家长的情感沟通

(3)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主要有:

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幼儿间冲突的解决、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1)分组能力。

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进行影响很大。

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

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2)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促进幼儿小组活动的开展,帮助每个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

它要求教师:

指导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必须了解幼儿,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灵活地改变指导方法。

幼儿教师的素质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

”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

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忠诚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健康的身心素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宽阔和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因此,有效、高质量的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幼儿教师的角色

1.幼儿教师是教育者

2.幼儿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

3.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人母亲

4.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5.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和理论的建构者。

第五章:

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幼儿的内部环境和幼儿园外地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即幼儿园内部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形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

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物质环境:

广义的物质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起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质要素的总和。

狭义的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

精神环境:

广义的精神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精神因素的总和。

狭义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

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教育性2.环境的可控性3.安全性4.生活性5.探索性6.可变性7.交往性8.参与性9.支持、鼓励性

★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