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326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8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高级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49000/400000=12.25%<25%

因此,该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而且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因而,应当基于公允价值对换入资产进行计价。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400000-49000-51000=300000(元)

第二步,计算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

甲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000元,账面价值为320000元,同时收到补价49000元,因此,

该项交换应确认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400000-320000=80000(元)

第三步,会计分录

借:

固定资产——办公设备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

银行存款49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400000

借: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80000

其他业务成本320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500000

(2)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300000+49000+300000×17%=400000(元)

资产交换应确认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300000-280000=20000(元)。

借:

投资性房地产——房屋40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银行存款4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300000×17%=510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280000

贷:

库存商品280000

2.

(1)丙公司:

换入资产的总成本=900000+600000-300000=1200000(元)

换入专利技术的入账金额=1200000×400000÷(400000+600000)

=480000(元)

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额=1200000×600000÷(400000+600000)

=720000(元)

借:

固定资产清理1500000

贷:

在建工程900000

固定资产600000

借:

无形资产——专利技术480000

长期股权投资720000

银行存款3000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1500000

(2)丁公司:

换入资产的总成本=400000+600000+300000=1300000(元)

换入办公楼的入账金额=1300000×900000÷(900000+600000)

=780000(元)

换入办公设备的入账金额=1300000×600000÷(900000+600000)

=520000(元)

借:

在建工程——办公楼780000

固定资产——办公设备520000

贷:

无形资产——专利技术400000

长期股投资600000

银行存款300000

第二章

1.

(1)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假定甲公司转让该设备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借:

应付账款10000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46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460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800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420000

累计折旧180000

贷:

固定资产6000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10000

贷:

银行存款100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30000

贷: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30000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60000

贷:

投资收益60000

借:

管理费用1000

贷:

银行存款1000

(2)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

固定资产46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460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80000

贷:

应收账款1000000

2.

(1)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

库存商品-------甲产品3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00

固定资产3000000

坏账准备380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130000

贷:

应收账款------B公司7605000

(2)B公司的会计分录。

1)借:

固定资产清理2340000

累计折旧2000000

贷:

固定资产4340000

2)借:

固定资产清理50000

贷:

银行存款50000

3)借:

固定资产清理610000

贷: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610000

4)借:

应付账款-------A公司7605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3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00

固定资产清理3000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510000

5)借:

主营业务成本2500000

贷:

库存商品2500000

 

3.

(1)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

应付票据550000

贷:

银行存款200000

股本100000

资本公积20000

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100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200000

累计折旧100000

贷:

固定资产300000

借: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800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80000

(2)B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

银行存款200000

长期股权投资120000

固定资产120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110000

贷:

应收票据550000

第3章

1、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用美元现汇归还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美元   $15000×6.92=¥103800

 贷:

银行存款——美元     $15000×6.92=¥103800

(2)用人民币购买美元。

借:

银行存款(美元)$10000×6.91=¥691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00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69200

(3)用美元现汇购买原材料。

借:

原材料34400

 贷:

应付账款——美元$5000×6.88=¥34400

(4)收回美元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美元$30000×6.87=¥206100

贷:

应收账款——美元$30000×6.87=¥206100

(5)用美元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1364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800

 贷:

银行存款(美元)$20000×6.86=¥137200

(6)取得美元短期借款。

借:

银行存款——美元$20000×6.87=¥137400

 贷:

短期贷款——美元$20000×6.87=¥137400

外币账户情况表

项目

计算公式

账面折合为人民币数额

期末的即期汇率

按期末汇率计算的折合额

汇率变动形成的差异

期末外币账户数额

银行存款

310950

310950

6.85

308250

-2700

45000

应收账款

71900

71900

6.85

68500

-3400

10000

应付账款

139100

139100

6.85

137000

-2100

20000

短期借款

20000

137400

6.85

137000

-400

20000

(7)对外币资产的调整

借:

应付账款(美元) 2100

短期借款(美元) 4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600

 贷:

银行存款(美元) 2700

应收账款(美元) 3400

2、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入长期借款。

借:

银行存款——美元$50000×6.98=¥349000

 贷:

长期借款——美元 $50000×6.98=¥349000

借:

在建工程——××工程349000

 贷:

银行存款——美元 $50000×6.98=¥349000

(2)年末,固定资产完工(设不考虑在建工程的其他相关费用)。

借:

长期借款——美元    2500

 贷:

在建工程——××工程 2500

借:

固定资产   346500

 贷:

在建工程——××工程 346500

  另,本题没有要求对借款利息进行处理。

如有要求,则第一年的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第二年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3)第一年末接受外商投资。

借:

银行存款——美元$100000×6.93=¥693000

 贷:

实收资本——外商         693000

(4)用美元购买原材料。

借:

原材料346500

 贷:

银行存款——美元$50000×6.93=¥346500

(5)第二年归还全部借款(设本题只考虑汇率变动,不考虑借款利息部分)。

借:

长期借款——美元$50000×6.89=¥344500

 贷:

银行存款——美元 $50000×6.89=¥344500

会计期末时:

借:

长期借款——美元2000

 贷: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000

第四章

1、融资租赁业务

(1)承租人甲公司分录

租入固定资产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400000×PVIFA(9%,3)=400000×2.5313=101252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400000×3=1200000(元)

  由于账面价值为1040000元,大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012520元,所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012520元。

会计分录为:

借:

固定资产1012520

未确认融资费用187480

 贷: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200000

计算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表(实际利率法)γ=9%

日期

租金

确认的融资费用

应付本金减少额

应付本金余额

 

 

9.00%

 

1012520

2009.12.31

400000

91126.80

308873.20

703646.8

2010.12.31

400000

63328.21

336671.79

366975.01

2011.12.31

400000

33024.99

366975.01

0

第一年末支付租金时

借: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400000

 贷:

银行存款400000

同时:

借:

财务费用91126.80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91126.80

第二年末支付租金时

借: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400000

 贷:

银行存款400000

同时:

借:

财务费用63328.21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63328.21

第三年末支付租金时,

借: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400000

 贷:

银行存款400000

同时:

借:

财务费用33024.99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33024.99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由于租赁期为3年,使用寿命为5年,应当按照其中较短者3年计提折旧。

采用直线法,每月计提折旧费用=1012520/36=28125.56元,最后做尾差调整.每月末的分录为,

借:

制造费用28125.56

 贷:

累计折旧28125.56

或有租金支付

2009年

借:

销售费用40000

 贷:

其他应付款40000

2010年

借:

销售费用60000

 贷:

其他应付款60000

2011年,退还固定资产

借:

累计折旧1012520

 贷:

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012520

(2)出租人租赁公司分录

租出固定资产

由于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400000×3=1200000(元)

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是1040000(元)

首先计算内含利率。

内含利率:

400000×PVIFA(i,3)=1040000,

1049720>1040000

1030840<1040000

故I在

之间,

会计分录:

借:

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1200000

 贷:

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1040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160000

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表

日期

租金

确认的融资收益

租赁投资净额减少额

租赁投资净额余额

 

 

7.51%

 

1040000

2009.12.31

400000

78104.00

321896

718104

2010.12.31

400000

53929.61

346070.39

372033.61

2011.12.31

400000

27966.39

372033.61

0

合计

1200000

160000.00

1040000

 

2009.12.31

借:

银行存款400000

 贷:

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400000

同时:

借:

未实现融资收益78104.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78104.00

2010.12.31

借:

银行存款400000

 贷:

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400000

同时:

借:

未实现融资收益53929.61

 贷:

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53929.61

2011.12.31

借:

银行存款  400000

 贷:

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甲公司400000

同时:

借:

未实现融资收益27966.39

 贷:

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27966.39

收到或有租金

2009年

借:

银行存款      40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400000

2010年

借:

银行存款     60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600000

2、经营租赁业务

(1)乙公司是承租公司

租金总额=90000+90000+120000+150000=450000(元)

每年分摊=450000/3=150000(元)

会计分录为

2008年1月1日

借:

长期待摊费用90000

 贷:

银行存款 90000

2008.12.31

借:

管理费用——租赁费150000

 贷:

银行存款 90000

 长期待摊费用  60000

2009.12.31

借:

管理费用——租赁费150000

 贷:

银行存款 120000

   长期待摊费用 30000

2010.12.31

借:

管理费用——租赁费150000

 贷:

银行存款 150000

(2)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其会计分录为

2008年1月1日

借:

银行存款90000

 贷:

其他应收款90000

2008.12.31

借:

银行存款90000

 贷:

其他应收款 60000

其他业务收入——经营租赁收入 150000

2009.12.31

借:

银行存款 120000

 贷:

其他应收款30000

 其他业务收入——经营租赁收入150000

2010.12.31

借:

银行存款150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经营租赁收入150000

第五章

1.

(1)20×6年末。

会计折旧=3000×5/15=1000(万元)

计税折旧=3000÷5=600(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3000-1000=2000(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3000-600=240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00-2000=40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15%=60(万元)

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6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60

本年应交所得税=(5000-600)×15%=660万元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66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60

(2)20×7年。

1)20×7年开始税率恢复至25%,需调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调整后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15%×25%=100(万元)

应调整增加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60=40(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4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40

2)20×7年末。

会计折旧=3000×4/15=800(万元)

计税折旧=3000÷5=600(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2000-800=1200(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2400-600=180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00-1200=60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0×25%=150(万元)

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100=50(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5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0

本年应交所得税=(5000-600)×25%=1100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1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100

(3)20×8年末。

会计折旧=3000×3/15=600(万元)

计税折旧=3000÷5=600(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1200-600=600(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1800-600=120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200-600=60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0×25%=150(万元)

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150=0(万元)

本年应交所得税=(6000-600)×25%=1350(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35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50

2.

(1)20×1年末。

会计折旧=4500000÷5=900000(元)

计税折旧=4500000÷8=562500(元)

账面价值=4500000-900000=3600000(元)

计税基础=4500000-562500=39375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937500-3600000=337500(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337500×25%=84375(元)

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8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84375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84375

本年应交所得税=(5000000+900000-562500)×25%=133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334375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34375

(2)20×2年末。

账面价值=3600000-900000-400000=2300000(元)

计税基础=3937500-562500=33750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375000-2300000=1075000(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075000×25%=268750(元)

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8750-84375=18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184375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84375

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000+900000-562500+400000)×25%

=68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684375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84375

(3)20×3年末。

本年会计折旧=2300000÷3=766667(元)

账面价值=2300000-766667=1533333(元)

计税基础=3375000-562500=28125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812500-1533333=1279167(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279167×25%=319792(元)

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19792-268750=51042(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51042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1042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4000000+766667-562500=-3795833(元)

年末应确认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795833×25%=948958(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948958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948958

(4)20×4年末。

账面价值=1533333-766667=766667(元)

计税基础=2812500-562500=22500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50000-766667=1483333(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483333×25%=370833(元)

本年应追加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70833-319792

=51041(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51041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1041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3000000+766667-562500=3204167(元)

20×4年纳税亏损造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3204167元。

年末应调整(减少)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204167×25%

=801042(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801042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801042

(5)20×5年末。

账面价值=766667-766667=0(元)

计税基础=2250000-562500=16875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87500-0=1687500(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687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