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4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Word格式.docx

三、简答题

1、简述造成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答:

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的动物。

2、简述动物传染病不同的传播方式?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传染,这是防制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

一是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二是垂直传播,即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水平传播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

垂直传播又分为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3、实施动物检疫的主要内容?

实施检疫的动物包括各种家畜、家禽、皮毛兽、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蜜蜂、鱼苗、鱼种等;

动物产品包括生皮张、生毛类、生肉、种蛋、鱼粉、兽骨、蹄角等;

运载工具包括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船、飞机、包装、铺垫材料、饲养工具和饲料等。

4、简述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表现出季节性的原因?

某些家畜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

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这对那些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是不利的。

(2)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如节肢动物)的影响:

夏秋炎热季节,蝇、蚊、蛇类等吸血昆虫大量孳生,活动频繁,凡是能由它们传播的疾病,都较易发生。

(3)季节对家畜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

冬季舍饲期间,家畜聚集拥挤,接触机会增多,如舍内温度降低,湿度增高,通风不良,常易促使经由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爆发流行。

季节变化,主要是气温和饲料的变化,对家畜抵抗力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对于由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尤其明显。

5、什么是病原携带者?

并简述其类别?

病原携带者:

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带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病畜,但因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还可以随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新的暴发或流行。

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就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是指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3)健康病原携带者:

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

四、论述题

1、试述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动物免疫接种后,在免疫有效期内不能抵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仍发生了该种传染病,或者效力检查不合格均可认为是免疫接种失败,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三大方面,即疫苗因素、动物因素和人为因素。

(1)疫苗因素:

主要包括疫苗的保护性能差或具有一定毒力;

疫苗株与田间流行毒株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

疫苗运输、保管不当或疫苗稀释后未及时使用,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

使用过期、变质的疫苗;

不同种类疫苗间的干扰作用。

(2)动物因素:

接种活苗时动物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或前次免疫残留的抗体,对疫苗产生干扰;

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

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

(3)人为因素:

免疫接种工作不认真;

免疫接种途径或方法错误;

免疫接种前后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药物。

2、当发生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及时和准确地确定疫情

(2)由兽医主管部门根据疫情发生的情况和范围划定疫区和疫点

(3)实行封锁令并对疫区内的不同动物进行隔离

(4)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扑杀易感动物并建立免疫隔离带的法师控制疫情

(5)当疫情完全控制,最后一头患病动物死亡或痊愈,并且经过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后,经过终末大消毒,由发布封锁令的主管部门下达解除封锁令,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注意在封锁和隔离期间对于疫点或疫区的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可参看《兽医传染病学》第二章的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口蹄疫的七个血清主型有(A型)(O型)(C型)(亚洲1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

2、大肠杆菌可引起猪的传染病有(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猪水肿病)(断奶仔猪腹泻)。

3、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分为三期,即(前驱期或沉郁期)(兴奋期或狂暴期)和(麻痹期)。

4、“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该病原还可以引起那些疾病(绵羊痒病)(貂传染性脑病)(库鲁病)(克—雅病)。

5、写出下列疾病的病原,结核病的病原是(结核分枝杆菌)、AI的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猪水肿病的病原是(大肠杆菌)。

1、“虎斑心”:

是幼龄动物感染口蹄疫后的一种病理表现,具有诊断意义。

具体表现为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松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2、“珍珠病”:

是牛患结核病的一种病理变化,当牛感染分枝结核杆菌后,病势恶化可发生全身性结核,即粟粒性结核,胸膜、腹膜发生结核病灶即所谓的珍珠病。

3、传染性变态反应:

是指机体初次感染分支杆菌后,机体被致敏,当再次接触菌体抗原时,机体反应性大大提高,炎症反应也较强烈,这种变态反应是在结核传染过程中出现的,故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

4、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其病变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5、Q热:

是由贝氏柯克斯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热性传染病。

多种动物均易感,多为隐性感染,人可表现发热、乏力、头痛及肺炎临诊症状。

6、钩端螺旋体病:

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临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

7、附红细胞体病:

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

8、莱姆病:

又称伯氏疏螺旋体病,是由若干不同基因种的伯氏疏螺旋体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蜱传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临诊表现以发热、皮肤损伤、关节炎、脑炎、心肌炎为特征。

1、简述牛结核病的变态反应诊断方法?

诊断牛结核病用牛分枝杆菌提纯菌素,将菌素稀释后经皮内注射0.1m1,72小时判定反应。

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在4mm以上者即判为阳性牛。

若在2.1~3.9之间为疑似反应牛,于第一次检疫30天后进复检。

如仍疑似,经30~45天后再复检,如仍疑似应判为阳性。

皮厚差在2.0以下为阴性。

2、简述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采取检疫加净化的方式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布鲁氏菌病进行防治。

(1)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

最好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

即将牲畜隔离饲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牲畜接触。

清净的畜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一年一次),一经发现,即应淘汰。

畜群中如果发现流产,除隔离流产畜和消毒环境及流产胎儿、胎衣外,应尽快做出诊断。

均应采取措施,将其消灭。

(2)消灭布鲁氏菌病的措施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畜群及主动免疫接种。

(3)通过免疫生物学检查方法在畜群中反复进行检查淘汰(屠宰),可以清净畜群。

也可将查出的阳性畜隔离饲养,继续利用,阴性者做为假定健康畜继续观察检疫,经1年以上无阳性者出现(初期1个月检查1次,2~3次后,可6个月检查1次),且已正常分娩,即可认为是无病牛群。

3、OIE判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标准是什么?

(1)含流感病毒尿囊液,做1:

10稀释,静脉内接种8只4~8周龄易感鸡,每只0.2ml,如果在10天内死亡6只以上,则该流感病毒为HPAIV。

(2)如果致死1~5只易感鸡,而且又不是H5或H7亚型,则将其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或MDCK细胞,在没有胰酶的情况下观察是否产生细胞病变,如不产生病变,该流感病毒就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

(3)对于所有的低致病性H5和H7亚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如果在没有胰酶的条件下在细胞培养能生长,则必须测定血凝素裂解部位的氨基酸顺序,如果相似于其他的HPAIV,存在多个碱性氨基酸顺序,泽该受检病毒被视为高致病性。

4、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如何预防?

由患病动物咬伤或伤口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犬是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对犬狂犬病的控制,是预防人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

(2).咬伤后防止发病的措施包括及时而妥善地处理伤口,个人的免疫接种以及对咬人动物的处理。

(3).免疫接种对家犬大面积的预防免疫是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根本措施。

我国目前应用的原代仓鼠肾细胞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近年来经改用连续10针法(0—9各1针),7针法(0、3、6、9、12、15、21d各1针)或变5针法(0、3、6、9、12d各1针),在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高峰均可提前至30d时出现,而常规5针法要在免疫后90d才出现血清中和抗体高峰。

国内常用的兽用狂犬病弱毒细胞培养疫苗,系将Flury毒株鸡胚低代毒(LEP)适应于BHK-21细胞培养后制成的活毒疫苗。

对猫和牛需用毒力更低的Flury株鸡胚高代毒(HEP)疫苗,免疫期均在1年以上。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ERA株狂犬病弱毒疫苗比LEP株毒力较弱,经肌肉注射成年牛、山羊、绵羊、犬和家兔均安全有效,可用于各种动物的免疫。

由于以注射途径对犬的免疫覆盖率达75%存在困难,已开始对犬进行口服免疫的研究。

在国外已有两种疫苗在犬作过口服试验证明安全有效,一种是广泛应用于狐口服免疫的基因重组活疫苗V-RG(痘苗-狂犬病糖蛋白),另一种是以SAG弱毒株制备的减毒活疫苗。

试述口蹄疫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畜及潜伏期带毒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因为病状出现后的头几天排毒量大、毒力强。

病牛排出的病毒量以牛舌面水疱皮中最多,其次是粪、乳、尿和呼出的气体。

病猪排出的病毒量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为呼出气体和粪便。

精液中也含有病毒,能使受精的母猪、母牛感染发病。

猪在本病的传播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为①猪排毒量远远超过牛排毒量,(呼出的毒是牛呼出的20倍);

②从牛分离的强毒、弱毒株对猪的毒力比牛更强;

③带毒牛所排的毒在猪群中增强毒力后,可能再传染牛而引起流行。

存在康复家畜的带毒问题,并且带毒期长。

(2)、传播途径:

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

当病畜和健畜在一个厩舍或牧群相处时,病毒常借助于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

这种方式在牧区大群放牧、牲畜集中饲养的情况下,较为多见。

消化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门户,也可经损伤的或没损伤粘膜和皮肤感染;

近年来证明呼吸道传染更易发生,感染量是口服量的1万或10万分之一,值得重视。

也能经精液传播。

并症实家畜在自然感染后不久,病毒就能随分泌物和呼出的气体排出。

通过各种媒介物(如牲畜产品、污染的车船、水源等)及非易感动物(犬、野生动物及候鸟等)而间接接触传播也具有实际意义。

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

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km以外的地方,故有人提出顺风传播的说法。

本病的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可能就是空气传播造成的。

有人认为气源性传播在口蹄疫流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3)、易感动物:

本病能侵害多种动物(33种),以偶蹄兽最易感。

不仅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驯鹿等家畜,而且野生的牛科、鹿科、野猪科的动物有数十种也能自然感染。

家畜中牛(黄牛、牦牛、犏牛、水牛)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猪次之;

犊牛比成年牛易感,病死率也较高。

马对口蹄疫具有极强的抵抗力。

但近年来口蹄疫的致病性有所变化,有的只感染猪,在自然条件下,仅个别水牛发病,而黄牛、奶牛不发病。

人的口蹄疫多因与病畜直接接触或饮用未经彻底消毒的病畜乳,经销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实验感染乳鼠、豚鼠、乳仓鼠均能发病。

(4)、流行特点:

(1)本病与一般传染病不同的是,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

(2)本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可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

在牧区表现为秋未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

但在农区,这种季节性表现得不明显。

(3)本病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其传播既有蔓延式,也有跳跃式。

(4)近来年猪发生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与上述不同:

仅猪发病,不感染牛、羊;

主要发生在集中饲养的猪场和食品公司的活猪仓库,分散饲养的猪较少发生,有时邻近的猪舍也不一定发病,甚至在一个猪舍内也不一定完全发病;

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未、冬春为发病季节。

(5)据大量资料统计和观察,口蹄疫的爆发流行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每隔1~2年或3~5年就流行一次。

第四章猪的传染病练习题参考答案

1、在猪的病毒性传染病中,可引起繁殖障碍性有:

(细小病毒感染)、(乙型脑炎)(为狂犬病)(蓝耳病)(猪瘟)。

2、由病毒引起的猪的消化道重要传染病主要有:

(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

3、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其野毒株独立差异很大,有强、(中)(低)(无毒株)以及(持续感染毒株)之分。

4、PR是指(伪狂犬);

PRRS是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PV是指(猪细小病毒);

AR是指(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PRDC是指(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5、由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那些临床病症(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繁殖障碍)。

1、猪血痢:

又称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其特征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打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2、“打火印”:

亚急性猪丹毒特征性的病变。

表现为在胸、腹、背、肩、四肢的皮肤出现疹块,呈方块型、菱形,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淤血,紫蓝色指压不褪色,俗称“打火印”。

3、气喘病:

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临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4、“泪斑”:

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由于鼻泪管阻塞,泪液增多,在眼内侧下皮肤形成弯月形的湿润区,被尘土沾污后黏结成黑色痕迹,称为“泪斑”。

5、仔猪红痢:

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端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

三、名词解释

1、简述慢性猪瘟典型的病理剖检变化?

慢性猪瘟的出血和梗死变化较不明显或完全缺乏,但回肠未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坏死和溃疡变化,呈钮扣状。

此外肠胃的变化也很常见,表现为从肋骨、肋软骨联合到肋骨近端有半硬的骨结构形成的明显横切线。

2、根据PRRSV的基因变异程度将其分为几个基因型?

其代表毒株是什么?

2个基因群;

即以欧洲原型病毒LV株为代表的欧洲基因型(简称A亚群)和以美国原型病毒ATCCVR-2332为代表的美国基因型(简称B亚群)。

3、猪患传染性胃肠炎时体内脱水严重,应如何救治?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患病期间要大量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可使较大的病猪加速恢复。

口服磺胺、呋喃西林、黄连素、高锰酸钾等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也可应用口服补液盐供猪自饮或灌服,疗效显著,康复迅速。

4、简述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要点?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

确实需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隔离饲养三个月,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方可混群饲养。

尽量减少仔猪寄养,避免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

(2)、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控制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

1、如何制定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

(答题要点)

(1)依靠基因缺失苗和与之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再配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根除猪为狂犬病。

(2)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

(3)种猪要定期进行基因缺失苗免疫,并配合鉴别诊断方法。

(4)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

(5)在猪场内要进行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

2、试述猪瘟的防治措施?

在我国免疫接种是当前防制猪瘟的首要环节和主要手段。

平时预防中国的兔化毒疫苗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优秀的疫苗,接种后1周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1年以上。

自繁自养的养猪户最好控制母猪同期发情、配种、产仔和仔猪免疫,免疫应进行两次,第1次在20~25日龄,第2次在60~65日龄,直至出售或屠宰。

种猪在配种前10~15天再免疫一次。

目前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来减小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4天)的干扰。

接种剂量用4头份免疫剂量较好。

外购仔猪育肥的养猪户要确保仔猪进行免疫,如果仔猪没有进行预防免疫要及时免疫。

在断乳(60日龄)时初免,剂量可小些,用1头份免疫剂量即可。

另外,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疫苗注射剂量亦应加大到正常量的2~4倍。

在猪瘟疫情严重地区对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

指仔猪出生后吮吸初乳前进行的免疫接种。

在仔猪出生后马上接种猪瘟弱毒疫苗,接种后30~60分钟让其吸吮初乳。

猪瘟的扑灭⑴及早确诊,迅速扑杀。

对发生猪瘟的养猪户,应立即采取紧急防疫措施,以期迅速扑灭疫情。

应尽快确诊,及早上报疫情立即隔离病猪,严格消毒场地、猪舍、用具等。

特别是栏内猪群密度大,易感猪较集中(20~45日龄)更应坚决扑杀、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以利用的病猪应尽早屠宰。

污染场地、用具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消毒,防止散毒。

20日龄发病猪治愈率低,死亡率可高达100%。

⑵紧急接种。

立即作兔化弱毒苗进行紧急接种,应先注射周围无病区和受威胁的猪;

对病猪群的猪,应逐头测温,对体温、体况正常的猪,一律注射疫苗,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二联苗或三联苗。

疫苗开封后应于当天用完。

稀释后的疫苗应在3~4小时用完。

猪瘟的防制,主要依靠综合性的防疫措施。

平时预防措施的基本原则是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规模较大的养猪户应坚持自繁自养,若非从外地引进种猪,应选无病猪场购买,购进后隔离饲养20~30天,经诊断和观察无病后,才能合群饲养。

第五章反刍动物的传染病练习题参考答案

1、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包括(羊快疫及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

2、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牛传染病有(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出败)(牛黏膜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无浆体病)。

3、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昆虫)为传播媒介,主要易感动物为(反刍动物)。

4、以繁殖障碍为主的牛的传染病有(布鲁氏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黏膜病)(牛赤羽病)(蓝舌病)(牛沙门氏菌病)。

5、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牛传染病有(狂犬病)(恶性卡他热)(为狂犬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破伤风)

1、三日热: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Threedayfever)或暂时热(Ephemeralfever),是由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一般取良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2、茨城热:

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突发高热、咽喉麻痹、关节疼痛性肿胀。

3、梅迪—维斯纳病:

是成年绵羊的一种不表现发热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经过一漫长的潜伏期之后,表现间质性肺炎或脑膜炎。

病羊衰弱、消瘦,最后终归死亡。

4、赤羽病:

又称阿卡班病,是牛、羊的一种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

5、小反刍兽疫:

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下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米兰、腹泻和肺炎。

6、牛肺疫:

又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所致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肺炎。

该病以肺间质淋巴管、结缔组织和肺泡组织的渗出性炎症以及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

7、无浆体病:

是由无浆体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和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消瘦、黄疸和胆囊肿大。

1、简述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理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

特征性损害是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

瘤胃黏膜偶见出血和糜烂,第四胃炎性水肿和糜烂。

肠壁因水肿增厚,肠淋巴结肿大,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较为严重,盲肠、结肠、直肠有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及坏死性等不同程度的炎症。

在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可能有出血斑及溃疡。

2、简述牛副结核病的防制措施?

预防本病重在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