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655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六国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国论.docx

《六国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国论.docx

六国论

2016年《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

2016-11-11编辑:

ksf手机版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率shuai赂秦耶小则获邑yì思厥jué先祖父暴pu霜露暴bào秦之欲洎jì牧殆dài尽当tā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liàng食之不得下咽yān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提问: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

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

  提问:

  

(1)问: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在第二段中找出。

  明确: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

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

  明确:

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3)、问:

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

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

引证法,作用:

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

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

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

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

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

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

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

赞扬什么?

批评什么?

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明确:

a有赞扬,有批评。

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d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

E智力孤危

  (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第一段的哪一句?

  明确: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

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

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

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明确:

a“三国各爱其地……良将犹在”。

B,这是一个假设论证,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

c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

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也说明六国有打胜秦国的可能。

  4.诵读第4段。

  提问:

  

(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明确:

“恐”:

恐怕,这里也是假设论证,表现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2)问:

“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

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3)问:

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

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

上段末句是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4)问:

“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

  5.诵读第5段。

  提问:

  

(1)问:

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中的“天下”是指什么说的?

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明确:

a、“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当时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b、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问:

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明确: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问:

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明确: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

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

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

  小结: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

)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

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

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

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

  分析:

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

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

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

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

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

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

“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

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

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

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附板书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第一段弊在赂秦故曰:

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1、得与失的对比--弊在赂秦

  第二段2、难与易得对比至于颠覆赂者灭亡

  3、有限与无厌得对比理固宜然

  4、引古人名言印证,比喻论证

  1、齐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反面

  2、燕国:

以荆卿为计,始速祸--正面

  赵国:

牧以谗诛,用武不终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三段3、齐人勿附,

  刺客不行,胜负或未易量--反面假设

  良将犹在。

  第四、五段:

提出策略,借古讽今

 

《六国论》教案

作者:

佚名教案来源:

网络点击数:

11146有奖投稿

《六国论》教案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www.5YkJ.Com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

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

“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

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

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

兵器,名词

或曰:

有的人

六国互丧:

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

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

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

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提问: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

“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提问:

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

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

弊在赂秦{}故曰:

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学生齐背第一段。

3:

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pu暴秦之欲无厌bao

胜负之数shu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ong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其实百倍:

他的实际数量。

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固不在战矣:

本来、当然,副词。

c.思厥先祖父:

泛指祖辈、父辈。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是两个单音节词

d.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

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

分几层意思?

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

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和“”相比,又用“”和“”相比,得出“”“”“”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与子孙的“,,”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与秦国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五:

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

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

布置作业

1:

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

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研习课文。

2.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

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

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

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

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齐国:

与赢不助五国反面

(2)燕国:

用荆卿为计速祸正面

赵国:

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胜负或未易量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并力西向:

名词做状语,“向西”

(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日削月割:

名做状,“日日”“月月”

(5)苟以天下之大:

假若,如果,连词

3.问:

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

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

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

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

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

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

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

四人一小组。

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

)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

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

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

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

分析:

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

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

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

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

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

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

“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

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

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

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