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748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学习文档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第1课时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定义: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45页练习与应用的4、7题.

【选做题】

教材第45页练习与应用的1、2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向1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2.5%B.20%

C.22.5%D.25%

2.在20℃时,从2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1000g5%的NaOH溶液,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  )

A.0.5gB.5g

C.10gD.50g

【能力提升】

4.(陕西中考)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5.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

【拓展探究】

6.(平凉中考)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 

【答案与解析】

1.B(解析: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20%.)

2.B(解析:

溶液具有均一性,从2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比值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密度不变,由于取出5g溶液,故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减少,③④不变.)

3.D(解析:

NaOH固体的质量等于NaOH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0g×5%=50g.)

4.D(解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小;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答案为:

D.)

5.B(解析:

根据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判断30℃时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同理,90℃时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判断9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

(1)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75 (3)b>a>c (4)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大于吸热,溶液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解析:

(1)据图可以看出,P点时a、c相交于一点,表示在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且在此温度下b的溶解度大于a,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据图可以看出小于a;(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说明有固体析出,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缘故.)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特色如下:

①以“死海”的真实情景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②在几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中,有“嫁与春风不用媒”的效果;

③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和溶液的组成知识,运用了生活中的物品实例教学,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及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与以前所学质量分数建立联系,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学生对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学习打下基础.收到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④在设计反馈练习时,让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建议:

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可以增设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1.溶液的浓度

几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对照表.(在20℃时)

HCl

HNO3

H2SO4

HAc

NaOH

NH3·H2O

KCl

KNO3

NaCl

NH4NO3

1%

1.0032

1.0036

1.0051

0.9996

1.0095

0.9939

1.0046

1.0045

1.0053

1.0023

2%

1.0082

1.0091

1.0118

1.0012

1.0207

0.9905

1.0110

1.0108

1.0125

1.0064

4%

1.0181

1.0201

1.0250

1.0040

1.0428

0.9811

1.0239

1.0234

1.0268

1.0147

6%

1.0279

1.0301

1.0385

1.0069

1.0648

0.9730

1.0369

1.0363

1.0413

1.0230

8%

1.0376

1.0427

1.0522

1.0097

1.0869

0.9651

1.0500

1.0494

1.0559

1.0313

10%

1.0476

1.0543

1.0661

1.0125

1.1089

0.9575

1.0633

1.0627

1.0707

1.0397

12%

1.0574

1.0661

1.0802

1.0154

1.1309

0.9501

1.0768

1.0762

1.0857

1.0482

14%

1.0673

1.0781

1.0947

1.0182

1.1530

0.9430

1.0905

1.0899

1.1009

1.0567

16%

1.0776

1.0903

1.1094

1.0209

1.1751

0.9362

1.1043

1.1039

1.1162

1.0653

18%

1.0878

1.1026

1.1243

1.0236

1.1972

0.9295

1.1185

1.1181

1.1319

1.0740

20%

1.0980

1.1150

1.1394

1.0263

1.2191

0.9229

1.1328

1.1326

1.1478

1.0828

25%

-

1.1469

1.1783

1.0326

-

-

1.1623

-

-

-

30%

1.1492

1.1800

1.2185

1.0384

1.3279

0.8920

-

-

-

1.1277

40%

1.1980

1.2463

1.3028

1.0488

1.4300

-

-

-

-

1.1754

50%

-

1.3100

1.3951

1.0575

1.5253

-

-

-

-

1.2258

60%

-

1.3667

1.4983

1.0642

-

-

-

-

-

-

70%

1.4134

1.6105

1.0685

-

-

-

-

-

-

80%

-

-

1.7272

1.0700

-

-

-

-

-

-

90%

-

-

1.8144

-

-

-

-

-

-

-

95%

-

-

1.8337

-

-

-

-

-

-

-

  2.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

(1)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因为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g,则Ag×a%=Bg×b%(其中B=A+m水).

(2)关于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溶液增浓通常有几种情况:

①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

因为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g×a%+Bg=(Ag+Bg)×b%.

②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

因为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g×a%=(Ag-Bg)×b%.

③与浓溶液混合

因为混合后的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所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

Ag×a%+Bg×b%=(Ag+Bg)×c%.

3.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

(1)化学方程式下相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溶液质量,而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

(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

(3)单位要统一.

4.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1)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3)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4)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5)关于酸、碱、盐溶液间发生1~2个化学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问题的计算.首先要明确生成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往往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时

1.会计算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能解决溶液稀释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通过溶液的稀释计算和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习计算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重点】 

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稀释问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 

稀释过程中溶液变化的分析.

【教师准备】 实验教具:

多媒体、玻璃棒、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等;化学药品:

氯化钠、水.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44页的【例题2】.

导入一:

【提问】 生活中所存在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就是你所要的那个浓度.比如周末你打完球回到家,你妈妈给你配制了一杯盐水给你喝了一口感觉太咸了,会怎么办?

加水.这个行为在化学里就叫做溶液的稀释,那在稀释前后溶液里哪些量是不变的呢?

导入二:

【展示】 《煮粥诗》: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需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

【讲解】 粥是我们正常饮食里经常遇到的一种食品.不但大家都吃过粥,而且还将继续“捧碗而啜”地吃下去.你可不要小瞧了这被称为“稀饭”的粥.粥中加水后,米粒不变,粥变得更稀.类似的现象如在菜汤中加水,汤中食盐质量不变,汤的味道变淡.这种现象与溶液的稀释相似.

三、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过渡语] 在化学实验里也常遇到这种类似的情况,我们要将浓的溶液稀释成所需要的稀溶液,需要向浓溶液中加水,如何计算稀释过程中需要加入水的质量呢?

如何计算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呢?

在这个计算过程中只要抓住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就可以了.

  思路一

【展示例1】 将1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mL水,搅拌.(水的密度为1g/cm3)

【提问】

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讨论交流】

1.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g,溶液质量是9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g,溶液质量是20g,溶质质量分数是5%.

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

【解题关键】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展示例2】 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设问】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

【提示】 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

【学生活动】 50g×98%=(50g+x)×20%.

【解析】 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上练习,教师强调解题格式.

解法1:

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50g×98%=(50g+x)×20%,x=195g.

答:

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g.

【提示】 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

【学生活动】

解: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98%=x×20%,x=245g,245g-50g=195g.

答:

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g.

【课堂练习】

1.把200g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把3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讨论交流】 1.200g. 2.6%.

【展示】 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多少毫升?

【提问】 此题与上述练习题有何异同?

能否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回答】

1.相同点都是溶液稀释问题.不同点是上述练习题中已知和求都是指质量,而此题是已知质量求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提问】 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

【回答并板书】 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问】 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程式?

解:

设需38%的盐酸体积为x.

5000g×20%=1.19g/cm3×x×38%,x≈2211mL.

答:

需38%的盐酸2211mL.

思路二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44页【例题2】.

【展示例题2】 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讨论】 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分析】 抓住关键:

    . 

【点拨】 

解法1: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98%=x×20%,x=245g.

245g-50g=195g.

解法2:

设把50克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50克+x),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得:

50克×98%=(50克+x)×20%

解得:

x=195克.

答:

把50克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加水195克.

【讨论】 课本的解法和老师的解法有什么不同?

你习惯哪种解法?

【拓展】 如果把50g换成50mL,那么还需什么条件才能解题?

【点拨】 涉及体积时:

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示例题3】 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

解:

设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得:

500mL×1.14g/mL×20%=x×1.84g/mL×98%.

解得:

x≈63.2mL.

答:

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63.2mL.

【分析】 将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和密度公式综合起来解题.

四、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过渡语] 我们学习了有关溶液的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会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

思路一

【展示】 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 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

【讨论交流】 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 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总结】 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求出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引言】 根据以上分析,求解此题.

解:

设100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

65  98

13g x

=

x=19.6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19.6%.

答:

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思路二

【引入】 化学反应经常在溶液中进行,参加化学反应的多数是溶液中的溶质,溶剂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请看例题.

【展示例题】 12克Mg条与100克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是    克,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生成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分析】

Mg+H2SO4

MgSO4+H2↑

24  98   120   2

12g z   x   y

24∶98=12g∶z,解得z=49g.

24∶120=12g∶x,解得x=60g.

24∶2=12g∶y,解得y=1g.

因12克Mg条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逸散到空气中,故生成的溶液为MgSO4溶液,其质量为12克镁条+100克稀硫酸-氢气质量=111克.

Mg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54.05%.

【小结】 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步骤.

[知识拓展] 1.溶液的稀释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可得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则可得A×a%+B×b%=(A+B)×c%或

=

.

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算,可列成十字交叉图示如下:

=

这种运算方法叫十字交叉法.

例:

利用95%的浓硫酸和5%的稀硫酸配制成30%的硫酸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