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790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9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docx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实施方案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内容汇总表

项目名称

x省x州x县x镇x葡萄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项目建设地点

x县x镇x村委会

项目法人单位

x县x

法人代表:

x

电话:

x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资质:

《实施方案》编制负责人:

电话:

x

项目拟施工单位

项目竣工后运行管理单位

x村委会农民用水户协会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区总计

喷灌

微灌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渠道防渗

节水灌溉面积(亩)

2048

2048

投资(万元)

563.35

563.35

亩投资(元/亩)

2750.73

2750.73

工程主要因素

新建管道进水池2座,过滤房3座,配套过滤、施肥设施3组;

新建50m³蓄水池3座,新建5m³减压池2座。

配套管网17.6km,其中引水管3条409m,主管4条1500m,干管25条7029m,支管50条8642m;配套阀门井41个;毛管10278条910298m。

配套阀门井41个;毛管10278条910298m,安装滴头2022883个,旁通10278个,堵头10278个。

总工程量(m³)

管道:

17.6km

土方:

10542.1

砼方:

104.04

总工期(月)

5

材料设备投资(万元):

452.54

其他建设费(万元)

112.21

工程效益

亩增产量

葡萄300kg

总增产量

葡萄184.32万kg

总增收(万元/年)

82.94

总节水量(万m³/年)

22.73

附图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背景

项目区位于x县x镇x村委会,总面积2048亩,均计划种植葡萄。

项目区由两个相邻的片区组成,即得勒母片区及很本楷片区,其中得勒母片区灌溉面积1046亩、很本楷片区灌溉面积1002亩。

两个片区均属于河口河水库干渠(已建)的灌溉范围。

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背景下,项目计划申请为项目区配套高效节水设施。

项目区属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种植区,具有很好的种植条件和管理模式,工程高效节水措施的配套将极大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

同时项目区为纯葡萄种植区,配套的节水措施也均为滴灌,项目的建成将为同类型种植区及同类节水措施灌溉区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内容

工程计划对x村委会2048亩葡萄种植面积配套高效节水措施。

项目区分为得勒母和很本楷两个片区,其中得勒母片区灌溉面积1046亩、很本楷片区灌溉面积1002亩,均采用滴灌方式。

本工程水源均为河口河水库干渠,工程共新建管道进水池2座,过滤房3座,配套过滤、施肥设施3组;新建50m³蓄水池3座,5m³调节池2座。

配套管网17.6km,其中引水管3条409m,主管4条1500m,干管25条7029m,支管50条8642m;配套阀门井41个;毛管10278条910298m,安装滴头2022883个,旁通10278个,堵头10278个。

三、设计依据、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以《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为主要设计依据,根据设计方案编制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563.3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458.74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28.30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9.74万元,独立费用39.74万元,预备费26.83万元。

亩均投资2750.73元。

本项目总投资563.35万元,根据x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申请省级财政资金225.34万元(占总投资的40%),州县级补助资金112.67万元(占总投资的20%),企业自筹资金225.34万万元(占总投资的40%)。

四、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年灌溉效益82.94万元,并可年可节约水量22.73万m³。

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

项目法人为x县x,由其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管理、资金管理等。

项目管护主体为x村委会农民用水户协会,项目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项目建成后由x欣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绿汁江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x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x县x进行技术指导。

 

第二章项目概述

2.1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x县位于东经101°03′~102°02′,北纬24°13′~24°55′之间,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系分水岭南侧。

东南与玉溪地区的易门、峨山、新平县毗邻,西与普洱市的景东县、镇源县接壤,北与本州的x市、禄丰县相连,距州府x58km,距省会昆明210km。

项目区位于x镇x村委会。

x镇位于县城东南方向,离县城70km。

x村委会位于x镇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km。

项目区位于x村委会南部,地理位置东经101°47′5″、北纬24°17′40″。

二、地形地貌

x县地处滇中高原南部,境内以中山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大梁山,海拔2946m,最低点三江口,海拔556m。

项目区位于x镇,海拔从660m~800m,为低中山斜坡。

三、地质构造

项目区地处x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与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中段的复合部位,基本构造特征为山字形构造与经、纬向构造交互过渡。

中西部以山字形构造西翼—北西西向背斜褶皱、断裂和北北东—北东向断裂为主要分布区,东北部为经向断裂构造带;东南部为纬向背向斜构造带。

项目区位于过渡带中东部的山字形构造区野牛场背斜东翼。

四、水文气象

x县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干季主要受西方干暖空气及高压气流控制,雨季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具有降雨少,蒸发量大,干旱严重的地区特点。

气温及蒸发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降雨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属高山立体气候区。

根据x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2%,多年平均降雨量949.9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048mm(Ф20),全县多南风,平均风速达2.9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m/s。

五、土壤

项目区土壤大多为砂岩发育的浅紫红色壤土。

六、自然灾害

项目区所在地x村委会历年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灾和冰雹等。

项目区由于水利设施的缺乏,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

2.2社会经济状况

x镇辖9个村民委员会,127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村,2593户,976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人。

201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3元。

x村委会辖15个村民小组,431户,1718人,其中农业人口1632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6.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3.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2.3节水灌溉现状

一、项目区生产概况

项目区总面积2048亩,由得勒母和很本楷两个片区组成,其中很本楷片区由x欣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得勒母片区由x绿汁江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x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行管理。

项目区建成后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新建基地管理办公室及农户管理用房,在基地内专业从事葡萄种植。

而基地管理办公室及农户管理用房主要从事统一施肥、打药、采摘、初加工等生产活动。

二、项目区作物种植情况

1、作物品种

项目区主要计划种植的葡萄均以鲜食葡萄为主,主要种植品种为“红地球”(红提)。

2、种植情况

项目区计划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葡萄种植株距为0.45m,行距为1.5m,每亩种植葡萄988株,每行葡萄均采用预制混凝土桩搭设有藤架。

三、项目区灌溉现状

项目区内现有无盖蓄水池4个(得勒母片区及很本楷片区各2个),为项目区提供平日生产用水。

水池运行多年无人管理,破损、淤积严重,引水设施报废,常年处于无蓄水状态。

项目区现有水池所处位置无法与本次工程布置相搭配,工程所用水池拟进行新建。

四、项目区交通条件

1、对外交通条件

x村委会距x镇政府所在地6km,距离x县城76km,大部分为沙石路面,状况良好。

2、区内交通

项目区内分布有多条生产作业便道,道路贯穿整个项目区,可满足场内交通要求。

2.4龙头企业概况

本项目由得勒母和很本楷两个片区组成,其中很本楷片区由x欣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该公司于2011年注册成立,为州级企业;得勒母片区由x绿汁江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x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行管理,x绿汁江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注册成立,为省级企业;x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注册成立,为县级企业。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项目区作物需水的要求

项目区较差的灌溉条件将对葡萄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进入挂果期后将严重影响产量,严重干旱时将会威胁到作物的生存。

因此,从配套自身的生长及日后保障、提高产量方面,项目区灌溉设施的配套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效节水措施是项目区减工增效的需要

高效节水措施的配套将极大地减少项目区进行灌溉所花费的劳动力,同时也方便了施肥作业,减工的同时还能收到较好的灌溉、施肥效果。

项目区种植的是鲜食葡萄,葡萄得到及时灌水,能将上市时间提前,可增加项目区出产收益。

三、为同类种植区配套节水措施提供示范的需要

项目区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为集中连片的纯葡萄种植区,种植规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

高效节水措施在项目区配套后能收到较好的对比效果,工程的建成将为同类型种植区及同类节水措施灌溉区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有基础示范效果更直接

项目区均规划种植葡萄,并长期以种植葡萄为主,作物结构短期不会发生变化。

项目区将采取是标准化、规模化的集中连片的种植模式,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对项目区进行管理,管理到位,其示范效果更直接、更明显,并能长期延续示范作用。

二、项目水源有保障

工程水源为河口河水库,河口河水库总库容718.3万m³,设计灌溉面积0.7万亩(项目区2048亩均属于灌区范围内),水库年供水量575.6万m³,可充分保障项目区的用水需求。

三、技术可行

工程设计采用的滴灌措施是较为常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滴灌措施比较适合葡萄种植,易于实施、便于管理、又方便施肥。

项目的实施主体具备滴灌工程的建设管理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资金有保障

工程建设的资金以省级财政、市县财政及企业自筹投入为主,企业已对工程建设自筹资金的保证作出承诺,能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到位。

五、管理体制健全,建设积极性高

项目区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该套机制在项目区可良好运行,从而为工程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障,使项目效益得到长期发挥。

受益区对工程的建设积极性较高,能配合好工程的建设并负责好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

 

第四章技术设计方案

4.1目标与任务

一、工程计划对x村委会2048亩葡萄种植面积配套高效节水措施。

项目区分为得勒母和很本楷两个片区,其中得勒母片区灌溉面积1046亩、很本楷片区灌溉面积1002亩,均采用滴灌方式。

本工程水源均为河口河水库干渠,工程共新建管道进水池2座,过滤房3座,配套过滤、施肥设施3组;新建50m³蓄水池3座,5m³调节池2座。

配套管网17.6km,其中引水管3条409m,主管4条1500m,干管25条7029m,支管50条8642m;配套阀门井41个;毛管10278条910298m,安装滴头2022883个,旁通10278个,堵头10278个。

二、构建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区水资源管理和农业节水的长效机制。

三、建设量测水设施2处,均为管道量水设施。

四、推广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农业企业为主体的运行管护方式,落实管护主体,制定工程运行管护人员和经费“两落实”的方案。

五、支援技术单位为x县x,制定技术指导和培训方案。

4.2技术设计方案

4.2.1设计标准和规模

一、灌溉范围

项目区总面积2048亩,分布于海拔660m~800m之间,分为得勒母和很本楷两个片区,两个片区集中相连。

其中得勒母片区位于x村委会西南部绿汁江边的得勒母地;很本楷片区位于x村委会东南部绿汁江边很本楷村周边。

连个片区均采用滴灌方式。

二、灌溉保证率

工程采用滴灌灌溉方式,设计灌溉保证率取90%。

三、灌溉水利用系数

项目区采用滴灌灌溉方式,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

四、工程建设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小型输水管道及取水构筑物、泵站、蓄水池等,均为5级建筑物。

4.2.2总体设计

一、水源

本工程水源为河口河水库,项目区属于河口河水库灌区范围,河口河水库干渠总长16.47km,设计灌溉面积0.7万亩,现状为M7.5浆砌石衬砌,运行良好,得勒母片区取水口有两处分别为里程K10+675(得勒母Ⅰ片区)、里程K11+080(得勒母Ⅱ片区),根据干渠设计资料,该段渠道设计流量0.3m³/s;很本楷片区取水口为干渠终点倒虹吸出口K16+465处,该段设计流量0.17m³/s。

二、首部枢纽

结合工程灌溉措施及工程布置、水源条件,本工程所需配套的首部设施主要包括管道进水池2座(得勒母片区),引水管3条(得勒母片区2条,很本楷片区1条),过滤房3座(得勒母片区2座,很本楷片区1座)及水池5座(得勒母片区3座,很本楷片区2座)。

过滤房内安装离心、网式组合过滤器及施肥罐。

三、灌溉方式选择

项目区均计划种植葡萄,整个种植区规划采用相同的株行距,种植较为规范。

葡萄为需水量较小的作物,滴灌是葡萄常用的高效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明显。

与常规漫灌相比滴灌对葡萄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区域限制性,采用滴灌时葡萄根系更加集中,吸收根的总量也会增加30%左右,可起到很好的节肥效果,且方便施肥。

因此项目区均计划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

四、灌溉分区

项目区总面积2048亩,分为得勒母和很本楷2个片区。

其中得勒母片区有两个取水口,故工程设计时将其分为两个片区,即得勒母Ⅰ片区和得勒母Ⅱ片区进行设计。

根据灌溉方式选择,本工程均采用滴灌灌溉方式,得勒母片区灌溉面积1042亩,很本楷片区灌溉面积1002亩。

五、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

(一)、灌溉制度

1、设计灌水定额

项目区均种植葡萄,采用滴灌灌溉方式,设计灌水定额选用《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中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项目区最大净灌水定额按下式计算:

mmax——最大净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重,g/cm³。

项目区为砂壤土,取1.4g/cm³;

z——土壤计划湿润层的厚度,cm。

项目区主要种植的葡萄品种为红提和黑提,根据调查同类葡萄品种根系深度分布调查,土壤中近90%的根系分布在0cm~50cm深的土层中,其中93.2%的根系分布在0cm~60cm土层内,60cm~100cm深的土层根系仅占6.3%。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取h=50cm;根系深度分布调查数据详见表4-1。

p——设计土壤湿润比,%。

根据根系水平分布调查,土壤中近90%的根系分布在树基距10cm~55cm范围内,其中98.8%的根系分布在树基距10cm~70cm范围内,树基距70cm~90cm范围内根系分布仅占1.2%结合项目实际,灌溉设计湿润面积取树基距55cm的范围,项目区葡萄种植间距为0.45m×1.5m,则设计土壤湿润比为35.2%。

根系水平分布调查数据详见表4-2。

——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

项目区为沙壤土,田间最大持水量取土壤容重的22%;适宜葡萄根系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2%~87.9%,β1取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7.9%,则β1=19.3%;

——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

β2取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2%,即β2=13.2%;

通过计算,mmax=15.0mm,即10m³/亩。

项目区采用滴灌灌溉方式,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则毛灌水定额m'=16.7mm。

即11.1m³/亩。

表4-1滴灌方式下葡萄根系垂直分布吸收根干重及分布率统计表

样本

土层深度(cm)

0~20

20~40

40~60

60~80

80~100

1

97.54

52.63

29.87

12.48

0

2

128.06

63.98

35.11

5.8

3.25

3

146.78

56.07

32.04

19.65

4.82

4

113.77

49.92

28.65

9.14

0

5

114.69

78.54

17.24

13.8

1.01

平均干重(g)

120.17

60.23

28.58

12.17

1.82

分布率(%)

53.4

27.02

12.82

5.5

0.82

表4-2滴灌方式下葡萄根系水平分布吸收根干重及分布率统计表

样本

树基距(cm)

10~30

30~50

50~70

70~90

90~110

1

133.21

68.05

19.87

0

0

2

101.89

76.02

28.64

7.11

0

3

121.64

59.68

36.04

0

0

4

119.27

67.45

31.96

1.24

0

5

121.1

81.58

34.24

5.35

0

平均干重(g)

119.42

70.61

30.15

2.74

0

分布率(%)

53.57

31.68

13.53

1.23

0

2、设计灌水周期

设计灌水周期按下式确定:

T≤Tmax

Tmax=

式中:

T—设计灌水周期,d;

Tmax—最大灌水周期,d;

mmax—最大净灌水定额,mm;

Ia—设计供水强度,取值等于设计耗水强度,项目区无实测资料,葡萄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设计耗水强度根据规范提供参考范围为3mm/d~7mm/d,取3.5mm/d;

通过计算:

Tmax=4.3(d),设计灌水周期取为4天。

3、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按下式计算:

式中: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m’—设计毛灌水定额,16.7mm;

Se—灌水器间距,按每株葡萄布置一个滴头考虑,则Se取0.45m;

Sl—毛管间距,按每行葡萄布置一条毛管设计,取1.5m;

qd—滴头设计流量,2L/h。

通过计算:

t=5.6h。

设计按单个片区每天灌溉3组考虑,则日灌水时间为16.8h,符合《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规定的微灌系统设计日工作小时数不大于22h的要求。

4、灌水次数

葡萄灌水次数根据葡萄各生长阶段生理需水特性,并结合项目区降雨情况和灌水经验拟定。

葡萄各生长阶段生理需水特性分述如下:

萌芽水:

结合施催芽肥进行灌水,在萌发抽枝前灌水1~2次,可有效防止抽条。

花前水:

葡萄从萌芽至开花需44天左右,一旦出现较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即会导致高峰花期前后出现严重的落蕾落果,尤其是中庸或弱树势的植株较重,该时段需灌水2~3次。

花期控水:

从初花至末花期10~15天,花期灌水会引起枝叶旺盛生长,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影响花粉发芽和授粉受精,导致落花落果,因此在开花期应避免灌水。

坐果后至浆果硬核末期:

随果实负载量的不断增加,新梢的营养生长明显缓弱。

此期应加强水、肥,由于处于雨季,应根据降雨情况适时灌水,以增强副梢叶量,防止新梢过早停长及高温干旱引起表层根系伤害和早期落叶。

浆果上色至成熟期:

为提高浆果品质,增加果实的色、香、味,抑制营养生长,促进枝条成熟,此期应控制灌水。

若遇连续干旱天气,宜小水灌溉。

采后及越冬期:

采后要及时灌水1~2次,以恢复树势,促进根系在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大量发根。

根据项目区降雨资料选定1981年为P=90%设计典型年,根据葡萄各生长阶段需水特性及典型年降雨情况,结合项目区灌水经验拟定项目区各时段灌水次数详见表4-3。

表4-3项目区各时段灌水次数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灌水次数

1

2

1

3

1

1

1

10

该灌溉方式可根据降雨情况和农业生产计划作适当调整。

经折算项目区每亩葡萄灌溉年需水量为111.0m³/亩。

(二)、系统工作制度

项目区灌溉面积2048亩,设计灌水周期为4天。

为有效利用系统设备,减少工程投资,方便工程运行管理,拟采用分组轮灌方式进行灌溉。

结合灌水器选型,将各片区划分为12个轮灌组,每天灌溉3个组,划分情况详见表4-4、表4-5、表4-6。

六、项目供需水分析

本工程水源为河口河水库,项目区均属于河口河水库干渠设计灌溉范围,河口河水库总库容718.3万m³,设计灌溉面积0.7万亩,水库年供水量575.6万m³。

根据《绿汁江异地开发扶贫水源工程河口河水库初步设计报告》,水库灌区万亩净用水定额为656万m³,灌溉水利用系数0.7,则灌区其余4952亩耕地年灌溉用水量为464.07万m³,项目区溉总面积2048亩,年灌溉需水量22.7万m³,水库年供水量575.6万m³,可满足用水要求。

得勒母片区取水口处干渠里程为K10+675、K11+080,根据干渠设计资料,该段渠道设计流量0.3m³/s;很本楷片区取水口为干渠终点倒虹吸出口K16+465处,该段设计流量0.17m³/s。

经分析,当得勒母Ⅰ片区、得勒母Ⅱ片区、很本楷片区第十一轮灌组同时工作时流量最大,为439.32m³/h,即0.12m³/s。

得勒母片区系统工作时最大流量发生在第十一轮灌组,为256.31m³/h,即0.07m³/s。

故渠道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表4-4得勒母Ⅰ片区轮灌顺序表

灌溉时间

轮灌组

田块编号

面积(亩)

毛管长度

毛管条数

滴头个数(个)

控制支管

控制干管

控制主管

(m)

(条)

编号

长度(m)

编号

长度(m)

编号

长度(m)

第一天

第一轮灌组

Ⅰ-①

23

44

10449

67

23220

43124

Z-1

99

G-1

125

主-1

517

Ⅰ-②

20

8956

67

19903

第二轮灌组

Ⅱ-①

22

43

9952

68

22115

42018

Z-2

100

G-2

125

Ⅱ-②

20

8956

68

19903

第三轮灌组

Ⅲ-①

25

47

10947

79

24326

46441

Z-3

118

G-3

125

Ⅲ-②

22

9952

79

22115

第二天

第四轮灌组

Ⅳ-①

27

44

11942

104

26538

43124

Z-4

154

G-4

3012

Ⅳ-②

17

7464

104

16586

第五轮灌组

Ⅴ-①

20

38

8956

82

19903

37595

Z-5

121

G-5

100

Ⅴ-②

18

7961

82

17692

第六轮灌组

Ⅵ-①

35

70

15425

111

34278

69661

Z-6

165

G-6

135

Ⅵ-②

36

15923

111

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