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68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Word文档格式.docx

(P122)现代性危机的根源:

社会转型与失范

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的那种失范状态不是一种正当的,而是一种应该尽快加以消除的社会状态。

在涂尔干看来,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失范”状态虽然跟劳动分工的迅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但却并非源自于其他方面的因素。

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他说,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这也是一种比较平心静气的解决方式。

幸亏有了分工,不然竞争对手就会把对方置于死地,不能共同生存下去。

在某些同质性较强的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个人都是注定要被淘汰掉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分工的发展,这些人才能够自保和幸存下来。

涂尔干指出,劳动分工的发展有着许多的社会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纽带。

他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社会团结类型,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

(1)所谓机械团结指的是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而把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所有成员的共同观念和共同倾向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了成员自身的观念和倾向”,个体的独特意识或者说个性即使存在也极其微弱。

(2)所谓有机团结指的是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即使仍然存在也已经非常空泛和模糊,个体的独立人格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成员之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依赖而结合在一起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机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衰微、有机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递增的过程,而造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原因就是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一方面,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逐步削弱和瓦解着机械团结赖以存在维持的前提条件。

因为随着劳动分工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之间在劳动与生活方式、在生活经历与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人们之间的异质性程度越来越高,个体的独特意识也越来越强,集体意识之强势的维持也就越来越困难,建立在集体意识及其控制力基础上的机械团结也就势必逐渐衰微下去。

另一方面,劳动分工的发展也将传统的社会联结纽带逐渐摧毁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联结纽带,使得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能够得以继续存在,而不至于因为传统社会联结纽带的衰微而衰微。

这种新型的社会联结纽带就是劳动分工的发展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在职能上相互依赖。

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不仅促成了社会团结的主导类型从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而且总体上看也是一种值得欢迎的进步现象:

(1)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条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之间或群体之间生存竞争的残酷程度,使人们可以在社会容量和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继续共同生存下去。

(2)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人们不断得以在一种比以往更广泛的程度和范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削弱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涂尔干指出了劳动分工的三种“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反常形式:

(1)第一种反常的劳动分工就是失范的分工:

指的是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那样一种劳动分工。

他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分工不能产生团结,那是因为各个机构间的关系该没有得到规定,它们已经陷入了失范状态。

(2)第二种反常的劳动分工就是强制的分工:

指的是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

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

另一种是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分工形式。

(3)第三种反常的劳动分工就是不适当分工:

指的是在有些企业里,各种工作划分的过于细致,以至于每个工人的活力达不到他的正常水平。

这样一来,各种不同的功能被割断了,它们无法明确地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起来,采取一致行动,彼此分散的状态就这样突显出来了。

“强制的分工”和“失范的分工”之间的重要区别是:

后者主要是由于社会缺乏规定和调节分工关系的有效规范而使然,而与分工本身是否合理无关;

前者则主要是因为分工本身的不合理使然,而与分工本身是否受到有效的规定和调节无关。

他指出,导致上述强制性分工形式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在竞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外部竞争条件的不平等状况。

涂尔干指出,现代社会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去完成建立公正的使命”,去“建立一种更加平等的社会关系,保证所具有社会效用的力量得到自由的发展”。

他认为,要解决现代社会所遭遇的各种危机,就必须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消除现代社会的失范状态。

(P130)消除危机的处方:

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的建设

涂尔干也主要是把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丧失(由于社会类型正在发生转变,旧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已经失效,新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又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处于一种“价值真空”或“道德真空”状态)。

孔德曾经指出在现代社会重建社会秩序的两条基本途径:

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重建人们之间的思想一致,二是加强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调节作用。

这两种途径或措施都是着眼于在以民族国家为边界的现代社会整体层次上来实现社会整合。

他认为,现代社会是劳动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各个职业活动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内容,需要用一些各自特殊的职业伦理来加以规范。

而国家以及社会整体层次上的共同意识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来为这些各自特殊的职业活动领域分别制定不同的具体行为规范。

这种工作只能由一些特殊的群体——法人团体(或职业群体)来进行。

法人团体承担了确定本行业成员的道德行为规范、规定本行业成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调节行业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组织行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公共生活等,使得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有序进行。

国家既不能为工业制定出普遍性的原则也无力按照不同的工业种类去相应地制定不同的法律,只有一种新的法人团体即各种职业群体才有可能胜任这种对经济生活直接进行管理的任务,因为“职业团体与现实更加接近,对现实有更直接的、更频繁的接触,能洞察事物的细微之处。

而且它们也有足够的自主权,能够重视事物的多样性。

……职业团体的工作还包括解决同一职业中不同部门间经常出现的争端,对不同的企业用不同的方法制定各种不同的条件,而合同要生效就必须遵守这些条件,还可以为了共同的利益防止强者剥削者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只有(也只有)当法人团体按照大工业变化了的条件而重新建立起来,社会经济生活才可能重新得到有效规范,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才可能真正得以解决。

涂尔干指出,如果我们想在各种各样的经济职业中确立一种职业道德和法律准则,来代替支离破碎、混乱一团的法人团体的话,就得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组织群体,简言之,就是建立公共制度。

涂尔干虽然突出强调法人团体即职业群体以及职业群体层次上的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对于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所具有的重要性,但他也并不否认国家以及社会整体层次上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建设的意义。

他认为,除了在民族国家整体层次上规范和整合社会活动外,国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监督和节制各种法人团体,使之在管理和规范职业活动的同时不过分侵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应该享有的各种自由。

因此,在现代社会,国家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控制构成它的各种团体来捍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解放个人。

国家将在社会状态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实现最完整的个人化。

它也不再对个人实行暴政,而将个人从社会中解放出来。

他还认为,一方面,国家爱要在公共道德层次上大力倡导和宣扬爱国主义,使人们自觉意识到国家的重要意义,自觉地维护国家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要通过一些相应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国家的作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性措施就是要通过包括职业群体在内的各种中间团体来建立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不能让个人和国家来发生过于直接的互动。

总结起来,在涂尔干有关现代社会危机解决方案的理论中,国家、个人和法人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辅助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国家借助于法人团体这种力量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规范,又通过对法人团体的监督和节制来捍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受这些法人团体的侵犯;

个人从法人团体那里获得最直接的道德生活环境和生存意义,又从国家那里获得自由和独立的保障,但个人也必须接受法人团体和国家的规范与引导;

法人团体虽然受到国家的控制,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实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和调节。

(P144)自杀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涂尔干给自杀下的定义是:

“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

”按照这一定义,一件死亡事件是否属于自杀事件,要看它是否符合以下要点:

死亡是否导源于死者本身的行为;

死亡在实施导致自己最终死亡的行为时是否明确知道自己行为的这一后果。

所谓自杀率,即是按照上述标准被确定为自杀死亡的人数占其所属的统计群体人口(一国或一地区总人口、性别总人口、某年龄段人口等)的比例。

涂尔干指出,人们提出来用以解释自杀现象的非社会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即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和外部环境。

前者如精神失常、种族特质和遗传、模仿心理等;

后者则如气候、气温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因素,涂尔干运用所谓溯源学方法(即通过追溯导致现象的原因来对现象进行分类)将自杀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利己型自杀:

是由于极端的个人主义而引发的一种自杀。

通过进一步的仔细分析,涂尔干认为宗教对自杀率的影响实际上取决于它对其信徒的控制或整合程度。

一种宗教对其信徒的控制或整合程度越高,信徒之间的结合越紧密,其信徒的自杀率相对就会越低;

反之就会越高。

上述结论略加推广就是:

一个群体其成员自杀率的高低与该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整合程度密切相关,整合程度越高,其成员的自杀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为

首先,是因为集体力量是最能抑制自杀的因素之一。

当群体紧密结合时,团体能够把个人仅仅控制在自己周围,使之为团体服务,禁止他们随便以自杀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而当团体集合程度减弱时,它对其成员的控制力(包括对自杀的抑制能力)也就随之降低。

其次,紧密结合的团体也为成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生活目标,使他们的行动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意义。

反之,个人便常常会对生活的意义感到迷惑。

个人主义的兴盛削弱了个人依附的集体力量,使个人把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凌驾于体积的目标和利益之上,从而降低了团体的整合程度,提高了自杀的概率。

(2)利他型自杀:

是由过度的利他主义而导致的自杀。

有三种类型:

一是义务利他自杀——如古代社会中的老人自杀、寡妇殉节和仆人殉葬等;

二是自由利他自杀——如夫妻拌嘴导致一方自杀,为了获得某些名誉而自杀等;

三是强烈利他自杀——如在印度教等宗教教义的暗示甚至鼓励下产生的自杀。

利他型自杀和利己型自杀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

1、利己型自杀是由于极端的个性化造成的;

利他型自杀则是由于个性的极端退化而造成的。

2、利己型自杀出现的原因在于社会部分地甚至整体地涣散因而无力阻止自杀;

利他型自杀则是因为社会把个人严格地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造成的。

3、在利己型自杀中,社会禁止选择死亡,在利他型自杀中,社会却给人们以压力,使他们不得不选择死亡。

一句话,如果说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整合不足,那么利他型自杀的主要原因则是社会整合过度。

这两者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民族和文明国度之间的区别。

(3)失范型自杀:

这是由于人们的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而导致的自杀行为。

在正常时期,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能够对人们发挥有效的约束力,人们安心于自己的所得。

但当社会被严重的危机或幸运的骤变打乱时,其约束作用便暂时地消失了,因而便可能扰乱人们的精神平衡,导致自杀率上升。

上述分析表明,自杀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却具有一种无可否认的社会性质。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自杀,本质上都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与个人主义的兴盛相随的社会整合不足、与利他主义相随的社会整合过度、与社会进步相随的秩序瓦解等)而造成的。

涂尔干认为,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中自杀率的变态上升主要是由于个人主义过度发展、社会整合程度过度降低导致利己型自杀过度增加所致。

因此,要消除这种不正常的自杀现象,关键的措施就是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重建新的社会整合。

利己型自杀源于这样的事实:

社会并非一切都完美无缺、协调一致,社会并不是在每一个领域都能把其成员统一起来。

如果利己型自杀过度增加的话,那就是因为这种自杀所赖以产生的思想状态超出了某种限度的缘故,那是由于社会已经混乱,完全逃脱它控制的人太多的缘故。

因此,防治这一病根的惟一方法是恢复社会组织的统一性,使它能把个人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个人产生依恋集体的感情,这样,个人就不会在他自己本身中去寻找行动的目标。

《自杀论》的成就与不足:

(1)成就:

发展了关于个人生活必须依赖于社会群体的基本观点。

一定的社会支持发挥着遏制自杀倾向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支持表现为社会整合(凝聚力)与社会规范(制约力)。

体现了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发展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2)不足:

“整合”与“规范”无明确定义;

自杀的总体理论不具有证伪性;

溯源学分类法有欠推敲。

(P152)宗教的起源与功能

宗教在其较狭隘的意义上来说是人类社会最初普遍采取的一种最为基本的集体意识形式(宗教乃是宇宙观、道德观等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知识赖以阐发和承续的最初形式,法律、道德、哲学和科学都是从宗教当中产生出来的),在其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则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形态的社会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的集体意识形式。

一切宗教现象最重要、最真实的特征是在于“它们经常将已知的和可知的整个宇宙一分为二,分为无所不包、相互排斥的两大类别”,并用两个截然不同的术语,即“神圣事物”和“凡俗事物”来分别称呼它们。

涂尔干指出,当一定数量的神圣事物确定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并以此形成了某种统一体,形成了某个不断被其他任何同类体系所包含的体系的时候,这些信仰的总体及其相应的仪式便构成了一种宗教。

他最终将宗教定义如下:

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规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规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涂尔干认为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最初普遍形式的一种最基本的宗教形式,在图腾崇拜中包含着宗教各种基本形式的萌芽,所以他以图腾崇拜的起源为例来说明和了解宗教的起源和功能。

图腾崇拜(以及一般宗教)的社会性质不仅表现在它起源于社会生活,而且还表现在它也通过各种膜拜仪式同时维持和再造着社会生活。

他描述了三种类型的图腾膜拜仪式:

(1)以各种禁忌仪式为主要内容的消极膜拜。

(2)以祭祀、祷告、模仿和纪念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膜拜。

(3)以哀悼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禳解仪式。

这些膜拜仪式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这就是定期地维持和再造人们的社会生活,所以说,宗教仪典的首要作用就是使个体聚集起来,加深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彼此更加亲密。

对图腾崇拜这种原始宗教的考察表明: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事物。

一方面,宗教本质上是社会的集体再现,宗教情感本质上就是社会情感,宗教信仰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信仰,宗教信仰所提供的宇宙观和分类图式本质上就是社会组织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扩展;

另一方面,宗教同时也是社会的再造剂,通过它的仪式性活动,宗教定期地强化和确认着社会成员的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使社会不断获得和维持其统一性。

没有宗教,人们的社会情感就会逐渐淡漠,社会的统一性就会逐渐弱化。

只要人们想不断维持社会的存在,就必然要不断维持宗教的存在。

为了发展自身,或者仅仅为了维持自身,宗教必须证实自身,换言之,它必须形成一种理论,这种新的宗教理论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一方面它必须要与现代科学相协调,从各门现代科学中吸取养料(“凡是科学否定的,他就不能肯定;

凡是科学肯定的,他就不能否定”)

(2)另一方面又必然要在某些方面超越现代科学,因为不管科学知识有多么重要,“它们始终是不够的,因为信仰首先是对行动的激发”,而科学,不论它能够把事物推进多远,都无法与信仰相提并论。

(P158)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简要评价

(1)对社会学的贡献

1、涂尔干继承孔德的思路并将其做进一步的发挥,为现代社会学确立了一个最基本的研究主题,这就是对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强调和关注。

所谓社会学实际上就是关于社会(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本身如何得以持续存在的科学,滥觞于孔德但最终由涂尔干加以确立的这一主题,对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成为现代社会学的正统共识之一。

2、涂尔干在继承和发挥孔德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对现代社会学所做的另一贡献,是为现代社会学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察社会的视角。

他则从功(职)能关系角度出发将现代社会理解为工业社会,侧重于从劳动分工的发展所引起的功(职)能关系转型这个方面来对现代性进行描述、诊断和分析,这也成为日后西方主流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

3、涂尔干依然是在继承和修正孔德思想遗产的基础上,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为现代社会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从而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学在现代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地位。

这套方法的根本特征就是强调要把社会现象真正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要用社会现象本身(而不是心理现象或生物等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

4、涂尔干还通过对社会分工、自杀现象、宗教现象以及教育现象的具体研究,从经验研究方面为现代社会学提供了诸多经典性的研究范例,推动了相关领域中社会学研究的开展。

他对社会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思想方面,而且也通过其他一些方面表现出来:

他是在法国乃至欧洲大学中系统讲授社会学的第一人;

他帮助建立了法国乃至欧洲大学中的第一个社会学系;

他创办了著名的《社会学年鉴》杂志,不仅使社会学的形成和传播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媒介,而且还通过所谓“年鉴学派”的形成为社会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研究人才。

另一种版本涂尔干的贡献:

1、通过规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使社会学从社会哲学和心理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2、规定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对自杀的研究为应用这些方法树立了典范,推动了社会学走上实证研究之路。

3、明确阐述了功能分析方法,并在宗教研究中和社会分工研究中应用了这些方法,开现代功能学派的先河。

4、提出了在社会整体层次上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唯社会论的观点,影响了现代社会学的发展方向。

5、其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和观点,如社会对个人的决定作用,社会团结的类型,功能性社会分工,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及其内化过程,人的双重本性,社会解组与失范理论等,都已成为现代社会学的基础。

(2)受到的批评意见

1、人们批评涂尔干的社会学主题过于保守。

他的理论却主要关注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一面,致力于探讨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如何得以形成和维持的条件与机制,而对于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过程则很少予以讨论。

2、人们批评涂尔干的社会学视角也有嫌片面。

他把全部社会关系的核心或基础都归结为由劳动分工状况所决定的功能(或职能)关系。

他用劳动分工所引起的功(职)能关系的变化来解释同样包括上述内容在内的全部社会变化。

3、人们批评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主张过于极端。

涂尔干坚定地主张“社会”是一个独立于我们个体意思之外的客观存在,因此要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加以看待,要用并且也只能用一种社会现象来解释另一种社会现象。

4、人们质疑涂尔干所引用的那些有关自杀的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另外人们对涂尔干就自杀率的变化所做出的解释也有一定的疑问。

有人指出涂尔干认为新教徒的自杀率比天主教徒高是因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高的整合度的观点由于案例的比较的不纯粹性而缺乏可靠性。

(P137)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涂尔干从三个方面对社会现象作出界定:

(1)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他认为,在社会中其实存在着一种确定的团体现象,如宗教和信仰、语言符号系统、货币制度、信贷手段、职业规范、法律制度、时尚潮流以及政党、行会一类的政治团体等等,它们具有一些非常不同的性质,只有这些具有“社会”性质的现象才是“社会现象”。

(2)社会现象是独立于个人的独特现象。

构成社会现象的是集体性信仰、倾向和守则,那些名义上为集体的、实际上仍然属于个人的思想总合起来却并非就成为社会现象。

只有当某种思想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加工,成为一种集体思想时,它才能够称为社会现象。

(3)社会现象还包括动作状态和存在状态两部分。

表现为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些社会现象称为“动作状态”现象,它们是社会现象的基本部分。

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外貌、形态的现象,如组成社会的各个基本分子、这些分子的形式和集合程度、各地区人口的分布、人们的居住环境等等,可以称之为“存在状态”现象。

概括起来,涂尔干将社会现象界定为:

所谓动作状态,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

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叫做社会现象。

涂尔干指出,社会学研究方法最基本的准则就是“要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

社会现象所具有的外在性、突生性和强制性,使得它们和物质事物那样,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尽管是另一种形式的客观事物)。

涂尔干认为,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

(1)对社会现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客观的观察。

从外部特征来观察和确定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研究者观测社会现象的基本准则。

他又指出,在观察社会现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具体准则:

1、在科学研究中要排除所有成见。

这个准则是一切科学方法的根本。

2、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

定义要研究的对象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3、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首先要在观察中尽量排除个人的主管感受;

其次是要从那些比较确定的对象入手。

(2)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

我们在解释社会现象时,必须把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分开,用功能以外的因素来解释它的产生和变化。

研究一种现象,首先寻找它的原因,然后再考察它的功能,这是顺理成章的、符合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