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881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教案第二节 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docx

物理教案第二节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

物理教案-第二节欧姆定律-初中二年级

[标签:

来源]

第二节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

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使用投影幻灯片)表1、表2是某同学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的两组实验数据。

请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写出正确数值,并说明道理。

表1

U(伏)

I(安)

R=5欧

1.5

0.3

0.6

4.5

表2

R(欧)

I(安)

U=1.5伏

5

0.3

10

0.1

答:

表1填3伏和0.9安。

根据: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2填0.15安和15欧。

根据: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板书:

〈第二节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

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公式的物理意义:

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

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板书:

<2.公式:

I=U/R

I-电流(安)U-电压(伏)R-电阻(欧)>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例题1:

课本中的例题1。

(使用投影片)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电路图(如课本中的图8-2)。

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解题过程要求写好已知、求、解和答。

解题过程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

板书:

〈例题1:

已知:

R=807欧,U=220伏。

求:

I。

解:

根据欧姆定律

I=U/R=220伏/807欧=0.27安。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例题2:

课本中例题2。

(使用投影片)

板书:

〈例题2〉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

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

本题答: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

③解释U=IR的意义:

导体两端的

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

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

例题3:

课本中的例题3。

(使用投影片)

板书:

〈例题3〉

解题方法同例题2。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解释R=U/I的物理意义:

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的比值是一定的。

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

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

不能认为R=U/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②通过例题3的解答,介绍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

(书写于例题3解后)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3.小结

(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什么叫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是什么?

(2)讨论:

通过课本中本节的"想想议议",使学生知道:

①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按到电源的两极上。

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

②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

4.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4。

(四)说明:

通过例题,要领会培养学生在审题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解题。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学生实验: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

(2)问:

什么叫串联电路?

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

(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

(3)问: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1、I2和I。

板书: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1=I2=I。

(4)问: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1、U2)的关系是什么?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1、U2和U。

板书:

〈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进行新课

(1)实验:

测R1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

问:

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答:

用伏安法测电阻。

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1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放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逄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1=2欧、R2=4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

如课本图8-5所示。

进行实验:

①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

②测出R1(2欧)和R2(4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

③将R1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

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

讨论实验数据,得出:

R=R1+R2,R′=R1+R3。

实验表明: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

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

结合R1、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8-6)讲解。

板书:

〈设:

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

上一页  [1] 

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由于U=U1+U2,

因此IR=I1R1+I2R2,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I1=I2

所以R=R1+R2。

请学生叙述R=R1+R2的物理意义。

解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

指出: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板书: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1+R2。

口头练习:

①把20欧的电阻R1和15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串联后的总电阻R是多大?

(答:

35欧)

②两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千欧,已知其中一只电阻阻值是700欧,另一只电阻是多少欧?

(答:

300欧。

(3)练习

例题1:

出示课本中的例题1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

学生读题并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课本图8-7)。

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

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

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小结:

注意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

明确电路特点,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解。

本题R1、R2串联,所以I=I1=I2。

因U1、U2不知,故不能求出I1或I2。

但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知道,总电阻R可由R1+R2求出,根据欧姆定律I=U/R可求出电流I。

板书:

〈例题1:

已知:

U=6伏,R1=5欧,R2=15欧。

求:

I。

解:

R1和R2串联,

R=R1+R2=5欧+15欧=20欧。

电路中电流:

I=U/R=6伏/20欧≈0.3安。

答:

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

例题2:

出示课本中例题2的投影片,学生读题,画电路图(要求同例题1)。

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①问:

此题中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串联一个适当电阻的意义是什么?

答:

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是2.5伏,如果将其直接连到6伏的电源上,小灯泡中电流过大,灯丝将被烧毁。

给小灯泡串联一个适当电阻R2,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1+U2。

串联的电阻R2可分去一部分电压。

R2阻值只要选取合适,就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伏,正常发光。

②串联的电阻R2,其阻值如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分步板书(参见课本例题2的解)。

本题另解:

板书:

〈R1和R2串联,由于:

I1=I2,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得:

U1/R1=U2/R2,

整理为U1/U2=R1/R2。

3.小结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4.布置作业

本节后的练习:

1、2、3。

(四)说明

1.本节测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实验,由于学生已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一般掌握较好,故实验前有关要求的叙述可从简。

但在实验中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

2.从实验测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结果一致。

在此应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在推导串联电阻总电阻公式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解答简单的串联电路计算问

上一页  [1] [2] 

题时要着重在解题思路及良好的解题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

 

第五节电阻的并联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2.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

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答略)

问:

请解答课本本章习题中的第1题。

答:

从课本第七章第一节末所列的数据表可以知道,在长短、粗细相等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铜导线和镍铬合金中的电流一样大;根据欧姆定律得U=IR,可得出镍铬合金导线两端的电压大于铜导线两端的电压。

问:

请解本章习题中的第6题。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

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五节电阻的并联〉

(2)问: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

〈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即:

I=I1+I2。

(4)问: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实验:

明确如何测R1=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将这个阻值与R1、R2进行比较。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

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板书:

〈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问:

10欧和1欧的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

(答:

小于1欧。

(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

(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

板书:

〈设:

支路电阻分别是R1、R2;R1、R2并联的总电阻是R。

根据欧姆定律:

I1=U1/R1,I2=U2/R2,I=U/R,

由于:

I=I1+I2,

因此:

U/R=U1/R1+U2/R2。

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

U=U1=U2,

可得:

1/R=1/R1+1/R2。

表明: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练习:

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5欧,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

(3)练习

例题1:

请学生回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

(回答略)

简介:

当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计算式:

R=R/n。

例题1中:

R′=10千欧,n=2,所以:

R=10千欧/2=5千欧。

例题2.在图8-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36伏,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L2的电阻是60欧,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

(出示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

学生读题,讨论此题解法,教师板书:

认请此题中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

(解答电路问题,首先要认清电路的连接情况)。

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

解题要写出已知、求、解和答。

(过程略)

问:

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且U1/U2=R1/R2。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此题中,L1、L2中电流之比是多少?

答:

(略)

上一页  [1] [2] [3] 

板书: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即:

I1/I2=R2/R1。

4.小结

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5.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9、10。

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

,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

(四)说明

1.关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教学大纲上未做要求,建议对基础较差的班级不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

2.在课时安排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增加一节复习题。

总结第4-8章所学内容,并做适当的练习vvv

物理教案-第二节欧姆定

上一页  [1] [2] [3] [4] [5] 

课   题 3.1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

技能目标 学会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重   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   点

“像”的概念,区别实像和虚像

 

教学过程

复习

1. 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3. 光路可逆

导入

学生 观察课本P54照片

设问 湖中的倒影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与湖面上的景物对称?

展示 表面平的镜子、玻璃板、表面抛光的金属板、平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明塑料片等都能产生与物体对称的影子。

     这类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新课 

一、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实验1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1

记录 将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连起来,

量出蜡烛到镜面的距离和蜡烛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实验2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2

           观察 比较描画与原画的大小、左右和朝向关系

           结论 虚像、对称、大小相等

练习  课本P56思考与练习1.2.5.

《浮力》说课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

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

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

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任教班级属重点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分组实验、直观演示、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

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

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

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

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

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

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

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

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下沉、悬浮,上浮和漂浮。

为提高课堂效率,我将已经设计好的表格内容在学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用电脑渐进地展现出来(如表1所示),并以动画形式将用实验难以缓慢展现的物体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也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较生动的感性认识。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来引入:

乒乓球在水中会上浮,这个现象大家都很熟悉,但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中,这个塞在瓶口的乒乓球为什么不会上浮?

这里又制造了本节课的一个兴奋点,使学生有了一种急切需要解惑的心情。

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

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

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并设计了一个软件,将抽象、难懂的压力方向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加强了直观性。

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

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最后再用如图2器材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作好了准备。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重点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设计了一个软件,用图示方式将实验方法和步骤表现出来(如图3~图7所示)。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

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

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