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689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3

停车场与道路面积

560.78

4

绿地面积

141

5

绿地率

%

10.5

6

建筑占地面积

637.67

7

容积率

% 

1.91

8

建筑密度

47.61

9

建设投资

万元

465.52

1.1.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465.52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

1.2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公司注册号:

331127000004458

公司住所:

xx县鹤溪镇复兴西路19号

法定代表人:

林守华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经营范围:

发、供电

注册资本:

1300万元人民币

xx电力工业局成立于1991年,1999年起由XX省电力公司实行代管,担负着xx畲族自治县的供电任务,负责xx电网的规划、建设、改造和管理工作,同时又承担xx畲族自治县电力行业的管理职能。

全局下设10个职能科室、15个二级机构(生产单位),共有正式职288人;

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45人、占50.35%,初级(技师)及以上职称113人、占39.58%;

另有农电工101人、省公司补充生产一线人员8人、县局补充生产一线人员9人、其它劳务派遣人员9人。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最大电量147.7万千瓦时,日最高负荷2.27万千瓦;

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97.654"

/o,农网供电可靠率99.700%,线损率10.26%。

截至2011年5月31日全局累计安全生产3172天。

多年来,xx电力工业局以电网建设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及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2011年5月底止,全县境内有22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1台,容量1x150兆伏安;

1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容量63兆伏安。

局属35千伏变电所10座,主变容量87.65兆伏安,已全部实现无人值班;

35千伏线路16条,长度187.941km,;

局属10kV线路46条,长度1194.43千米;

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主电源、110千伏为骨架、35千伏相配套,布局合理、供电质量高,较为现代化的县级供电网络。

(建议修改为2011年底数据)

近年来,xx电力工业局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进集体、省“农网安全生产竞赛”先进单位、省农电“两改一同价,,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连续六年荣获全县部门机关效能评议活动的前三名,并多次受到县政府的各项表彰,为xx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xx镇供电所是xx电力工业局下属机构,成立于1985年,负责xx镇48个行政村的供电任务,管辖区用户人口近万人。

有35kv变电所一座,装机容量10000KVA。

目前有员工30人,为了加快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该区域用电条件,预计电业管理与运行人员总数将达到40人。

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3.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其他相关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规程

《xx畲族自治县xx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XX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3)

《xx畲族自治县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备案号:

(2011)21号

关于《xx畲族自治县电力工业局xx供电所综合用房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意见

XX省xx畲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景土预字「2011」17号《xx畲族自治县电力工业局xx供电所综合用房工程建设项目预审意见》

xx畲族自治县建设局选字第景建村2011006号《xx畲族自治县电力工业局xx供电所综合用房项目选址意见书》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其它基础性资料。

1.3.2研究工作的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条件的实际状况,通过对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建设场址、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消防与公共安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以便为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1.4项目研究的主要结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强化农村电网改造,不断完善输电线路网络。

是该县“十二五”的主要任务之一。

农村供电是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供电部门的有力支持。

加快推进农村供电创新,建立起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供电体系,不仅能起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作用,而且能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由于现有营业、办公场所建于1985年,当时受资金等限制,建造质量低,功能简单,现在已是破烂不堪,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不及时重建将影响xx镇辖区48个行政村供电服务工作正常开展。

为此重建xx畲族自治县xx镇综合用房已迫在眉睫。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区域背景——项目所在地的基本情况xx镇概况

位置与面积:

xx镇位于xx畲族自治县东南。

镇驻地xx村,海拔579米,距县城22.5公里。

明属鸣鹤乡在上里,清为六都,民国2O年(1931)建乡,属一区。

1990年建镇,1992年扩镇,原白鹤乡、北溪乡并入。

面积173.2平方公里,东和文成县接壤(老昌降头山延到1392、1362高地,直至鸡冠花山主峰海拔1178米处为xx、文成县界,老昌降头立有界碑);

东南与泰顺县交界,西邻景南乡、大际乡,北连澄照乡、鹤溪镇。

辖xx、杨斜、北山、竹埠、章坑、徐砻、何村、马坑、罗山、自鹤、深洋、桃源、根底岘、汤北、茗源、吴山头、大张坑、方徐18个村民委员会,57个自然村。

人口2289户8292人,其中畲族1891人,占镇人口20.67%,全县畲族人口10.99%,是亩族比较集中的居住地。

xx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白鹤、北溪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

 镇政府驻xx村,辖1个居民区、18个行政村:

xx;

xx、杨斜、何村、罗山、马坑、徐砻、章坑、北山、竹埠、白鹤、深垟、桃源、根底岘、汤北、茗源、方徐、大张坑、吴山头。

xx镇地处xx东南部,地理位置独特,为浙、闽两省四县(东临文成县下洋乡,南倚泰顺县司前镇、XX省寿宁县坑底乡)交界处,距离县城30公里,面积173.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总人口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89户,8250人,畲族人口2100人,占总人口的21%,是全县的重点民族乡镇。

全镇共有党支部25个,党员573名,其中农村党支部18个,农村党员469名(女党员50名,少数民族党员119名,老党员8名)。

xx的主要特点是生态环境好,可以说是全国生态环境强县的中心,周边的庆元、文成、泰顺、龙泉,包括我们xx都是全国生态十强县;

是XX绿色生态屏障前的屏障,每年台风来临时,我们干部群众虽然都有很重的抗台任务,但是xx一带林立的高山也为省内其他地区遮住了风雨,同时,我们xx还是瓯江、飞云江和乌溪江的源头,我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下游地区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意义重大;

我们xx还是XX绿谷中的绿谷,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2.1%,活立木蓄积量53.7万m3,水质全部是国家Ⅱ类以上的水(大部分是Ⅰ类水),空气质量基本每天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且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是真正的“天然氧吧”,境内有大白坑(九重漈)和大章坑两处万亩以上原始次森林,还有全县最大的林场——大仰林场,全县面积最大的高山湿——大仰湖湿地,全县目前唯一的一处省级森林公园——草鱼塘省级森林公园,全县森林植被保护最好的林场——源头林场,周边还有泰顺乌岩岭和文成石洋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xx望东洋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连绵不绝的原始次森林不仅是我们发展生态旅游宝贵的资源,还是野生动植物的美好家园,据专家研究,xx一带是动植物种群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二级保护植物10余种,其中很多是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群。

近山者仁,近水者智。

大山造就了xx人仁义厚德、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爱憎分明的大山性格,也孕育了以耕读文化为主,廊桥文化、畲族文化、生态文化为辅的地方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xx是全国廊桥最多的乡镇,全镇共有12座廊桥,其中木拱廊桥8座;

xx人曾经为粟裕大将的部队一起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过,对党有特别深厚的感情,xx人也特别爱好和平稳定,历来是全县最稳定的地区;

xx人对山林树木和野生动植物有一种天然的感情,他们也凭借着这种感情和自己的智慧保护下了全国最好的森林植被,形成了非常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

xx的自然风光非常秀丽,是真正的“蓝天、碧水、青山”的生态休闲胜地,境内的大白坑(九重漈)、大章坑、大仰湖都极具开发价值,xx还有近20万亩林地,其中有3.5万亩的毛竹林,还有7356亩耕地,人均享有的生态资源也可以算得上全国一流,发展山区生态经济可以称得上得天独厚。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镇党委政府立足于xx特色,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3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到3.1亿元,是xx为数不多的工业乡镇之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301元,全镇18个行政村到今年底将全部通上康庄路,全部自然村实现机耕路连接,全部18个村完成有线电视和广播村村通工程,14个村完成村庄整治,18个村全部完成饮用水工程,20%的农户做了生态沼气池,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变。

由于全镇上下近年来的不懈努力,xx还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镇、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省级体育强镇和市级兴林富民示范镇,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把xx打造成为xx的经济重镇、丽水的生态文明中心镇、XX的知名生态旅游乡镇和全国的民族示范乡镇。

气候、水文:

xx畲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

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着垂直地带。

据县气象部门测计,县城年平均气温17.5℃。

其内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约降低0.59℃。

1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

200-300米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400-600米的丘陵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5——16℃左右,800——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4-12℃左右。

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6.6℃;

七月份为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为27.7℃,县域极端最低气温-8.3℃,一般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3—-4℃,极端最高气温为40.5℃,一般年份为38℃左右。

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最长259天,最短230天,平均初霜期为11月中下旬,终霜期为3月份的上旬。

年平均降水量为1542.7毫米,年日照时数1774.4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仅为40%,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县之一自然资源:

xx畲族自治县内有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

处于浙南山区,流域范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植被覆盖较好,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其水文性质也较好,但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水位涨落迅速。

每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

有较大的洪水,自起涨到峰顶不会超过10个小时。

但洪峰滞留时间短,甚至转瞬即退,长则达几小时。

落水1-2天便到常见水位。

二是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

雨季4、5、6三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径流总量的50%。

枯水季每年的11、12月至年的1月三个月仅占年总量的65%左右。

三是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丰水年径流量要比枯水年径流量大2-3倍。

四是含沙量较小,水质好。

江河水清撤见底,洪水来时才较浑浊。

暴雨期间输沙率较大,冬季少雨季节输沙率可以零计算。

由于流域内工业经济欠发达,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人为工业污染,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及许多小支流水质均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xx土地类型丰富。

根据2000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全县土地总面积193859.47公顷,其中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79076.14公顷,土地利用率为92.37%。

其中:

耕地14577.28公顷,占7.52%,人均0.084公顷。

园地:

2177.77公顷,占1.12%:

林地:

156788.58公顷,占80.88%;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1357.74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0.7%;

交通用地:

674.48公顷,占0.35%;

水域3415.82公顷,占1.76%;

未利用土地14783.33刀公顷,占7.63%。

耕地土质条件优越,利用价值较高,土壤结构好。

全县土壤种类有红壤、黄壤、潮土、水稻土四个土类,十个亚类,二十七个土属,五十二个土种。

其分布比例是:

红壤分布在海拔7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含3个亚类,10个土种,占42.21%;

潮土分布在小溪两岸的滩地,占0.38%:

水稻土分布在溪涧峡谷两侧不同海拔的山垄梯地上,占11.82%。

动植物资源丰富,以上标望东洋湿地保护区最为突出,全县有植物178多科,691多属,1552余种。

植被以马尾松、杉木等会叶林为主,夹杂着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甸等。

林相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鹅掌楸、XX柏、香果树、银杏、厚朴等30多种。

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麂、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雕、短尾猴等44种。

全县共有脊椎动物31目,78科,272种。

兽类8目,20科48种;

鸟类15目40科162种;

爬行类3目9科30种;

两栖类2目5科18种;

鱼类3目4科40多种。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县域内已发现或探明的矿种有:

铁、锰、铅、锋、铜、钼、钨、金、银、叶腊石、莹石、硫铁、高岭土、石英、紫砂、大理石、花岗岩等20余种,产地100多处。

钼矿的储藏量占全省的首位,为本县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保证。

湿地资源丰富。

人称地球之肾的湿地,全县境内有三个较为集中的高山湿地群,望东洋高山湿地、大仰湖湿地、仰天湖湿地,总共湿地面积约1200多亩。

最为突出的望东洋高山湿地,海拔1230米,面积达600多亩,湿地内的江南恺木林属省内罕见,绝无仅有,国内也属凤毛麟角。

而以高山地湿地群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在省内至今仍是空白。

2.1.2xx供电所用房现状

xx畲族自治县电力局xx供电所现有营业、管理与生活用房约1000㎡建于80年代。

现因陈旧危险需拆除重建,为了尽快恢复xx供电所服务功能,需实施场所重建。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

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投入巨资对全国城镇电网进行建设改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群众负担做出了巨大贡献。

xx镇供电所是我县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辖区18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总人口近1万人的供电提供服务。

他的重建可以进一步改善该所营业场所环境条件与员工生活条件。

2.2.2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聚合

项目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供电服务体系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迫切需要农村供电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聚合。

电力基础设施与电网建设是现代经济的发展的支柱产业、服务创新是供电事业发展的必然,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供电企业的自身硬件建设。

2.2.3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城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加快我县农村电网建设速度,农村供电单位就要发挥职能作用,需要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多方面入手。

要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xx畲族自治县电力工业必须加快对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用电需求,促进镇镇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xx畲族自治县农村供电单位本着立足“三农”的宗旨,依托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增加有效投入,完善自身服务功能、提升农村供电服务水平,继续为辖区内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2.4原有建筑陈旧,设施老化需要重建

xx畲族自治县电力局xx供电所现有营业、管理与生活用房约1000㎡建于80年代初。

由于当时建设标准较低,使用寿命已到,需拆除重建,为了尽快恢复xx供电所营业场所服务功能,需实施场所重建。

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与用地

3.1建设规模

根据公司生产性小型基建模块测算研究报告中供电营业所建筑面积标准的要求,xxxx供电所项目占地面积1339.4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37.67平方米,重建营业性与业务用房2550.68㎡。

xxxx供电所建筑面积测算表

 

用途

单位(㎡)

供电营业所建设标准

xxxx供电营业所

营业厅

100

144.72

办公室

650

496.8

档案室

45

54.32

会议室

80

82.88

接待室

25

40.32

资料室

41.58

物流仓库

300

366.17

工器具间

100.8

备品备件用房

105.84

10

三级表库

60

11

信息机房

35.28

12

值班室

20.79

13

文印室

20

14

卫生间

50

81.84

15

更衣室

16

淋浴房

30

17

活动室

60.48

18

楼梯、过道

632.74

19

食堂

132.3

门厅

19.04

21

阳台

9.9

22

小计

2135

3.2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室内给排水、电气、采暖、消防安全建设。

内部主要设置营业性与业务用房。

3.3项目用地

项目拟用地1339.45㎡,建筑占地637.67㎡,容积率1.9。

项目建设用地为xx电力局原有营业用地。

xx畲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景土预字「2011」17号已出项目预审意见,详见附件。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4.1场址建设条件

本工程项目选址已确定,所在地块的南侧是供电所变电所,对今后设施管理运行与维护都很方便。

本项目建设用地所处位置建于xx镇环城西路与河西路叉口交通便利的地段,同时符合xx镇建设规划,有利于为当地企业与农民服务。

4.2自然条件

4.2.1、项目地形、地貌与地质概况

项目选址位于xx畲族自治县xx镇,xx镇位于xx畲族自治县城西南部,xx镇位于xx畲族自治县东南。

 镇政府驻xx村,辖1个居民区、18个行政村。

是xx的工业大镇

4.2.2、气侯条件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

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6.6℃;

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最长259天,最短230天,平均初霜期为11月中下旬,终霜期为3月份的上旬。

年平均降水量为1542.7毫米,年日照时数1774.4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仅为40%,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县之一

4.2.3、防震

据区域地质资料,地质构造位于中国东南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南段,江山——绍兴深大断裂东南侧的浙闽隆起区,新华夏系上虞——丽水——寿宁断裂带,龙泉——奉化地幔凹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