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985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常州市名校学年中考物理统考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如图所示,在农业领域,一架普通无人机携带农药,一天可完成600亩农田农药喷洒任务,换作人工,则需要60人满负荷工作一整天,科技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假定无人机每次装20kg农药,喷洒的过程中是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无人机重力势能不变

B.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无人机动能不变

C.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无人机重力势能增大

D.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无人机机械能减小

2.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于2019年在山西省举办,届时将会有精彩纷呈的比赛呈现在观众面前。

下列有关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竖直上抛的排球离开手之后,动能逐渐变大

B.运动员骑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自行车的运动状态不变

C.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杠的拉力和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A.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B.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C.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4.下列四位科学家中,用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A.

瓦特B.

焦耳

C.

牛顿D.

欧姆

5.下列各种微粒中,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夸克质子

B.原子分子质子夸克

C.分子原子质子夸克

D.质子分子原子夸克

6.2018年7月28日,21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呈现“血月”奇观,如图所示。

月全食形成主要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

7.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8.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熔化

A.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

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D.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

9.观察身边的物理,下列估测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百米赛跑世界纪录是9.58s

C.人教版八上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5cm

D.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不变,灯L上标有“6V3W”字样。

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A,灯L正常发光;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电源电压U和灯L消耗的电功率P为(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

A.3V、1.5WB.3V、0.75WC.6V、1.5WD.6V、0.75W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_℃(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

12.一节可充电的五号电池,上面标有电压为1.5V,容量为2000mA•h,它充满电后,可以储存的电能是_____J,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储存。

13.某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一块长方形均匀铝箔的厚度:

他首先用天平称出其质量为m,再用刻度尺测出铝箔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

已知铝的密度为ρ,则铝箔的体积为_____,厚度为_____。

(用字母表示)

1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

在两个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在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所示,是通过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管口,水蒸气的内能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活塞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_____冲程相同.试管口出现了白雾,这是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6.郑小楚同学将一个“220V1000W”的电热水器接入示数为“0850.5”的电能表所在的电路中,且电路中只有这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5h后,电能表示数将变为“________”,假设电热水器烧水的热效率是84%,正常加热10min后,它可以把质量为________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100℃;当郑小楚使用该热水器加热水时,他发现水沸腾的温度为99℃,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A;再闭合S1,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则电源电压U=_____V,电阻R2=_____Ω.闭合开关S、S1时,R2的功率P=_____W。

18.某型号电饭锅具有保温与加热两种功能,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均为电热丝。

当S1、S2闭合时,电饭锅处于_____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饭锅处于_____状态(两空分别选填“加热”或“保温”)。

19.(6分)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

F浮______G(填“>”、“<”或“=”).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6分)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1.(6分)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8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

(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N+钩码NXNlN)。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15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大小,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选填“左”或“右”)调。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做为动力F1,B点处挂上l个钩码,做为阻力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计算后发现:

F1L1=F2L2,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

(4)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N。

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

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作用的影响。

(5)小明将图甲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请推算: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N。

23.(8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

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此时所成的清晰地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_____(填“烛焰”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

小明测出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明的眼睛,看到小明的眼睛如图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

A.小于10cmB.大于10cm且小于20cmC.等于20cmD.大于20cm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_____。

若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但仍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1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调节R3的滑片P从一端到另一端,电压表V1、V1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图象如图1.求:

(1)R1的阻值;

(1)滑片P在b端时,R3的电功率;

(3)R1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25.(10分)某电饭锅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和R2均为定值电热丝,S、S1为自动开关,煮饭时,把电饭锅接入220V电路中,电路中总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电饭锅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

(2)电热丝R2的阻值;

(3)若电压降低,S1断开,这时电路中的电流始终为1A,10min内电饭锅产生的热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D

【解析】

【详解】

一架无人机在农田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均不变,但质量变小,所以无人机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无人机的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2.C

【解析】

【详解】

A、竖直向上抛出的排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排球的质量不变,排球的速度在不断的减小,动能减小,故A错误;

B、当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杠的拉力与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

3.D

【解析】

【详解】

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一叶障目是指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

D、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4.A

【解析】

【详解】

A、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瓦特,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率的单位,符合题意;

B、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焦耳,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和能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C、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牛顿,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力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D、图片中的科学家是欧姆,它的名字被命名为电阻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5.C

【解析】

【详解】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由上述分析可知,分子大于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故选项中各微粒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分子、原子、质子、夸克;C符合题意

6.A

【解析】

【详解】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故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7.C

【解析】

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B、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传播的,听到的哨声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正确;C、哨音的响度由吹的力度决定,吹的力度不同管内空气柱振动幅度不同则响度不相同故C错误;D、音调的高度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向下拉活塞空气柱变长,振动变慢,发出的声音音调变低,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8.A

【解析】

【详解】

由题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G总;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F浮=G总,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浮力减小;由F浮=ρ水V排g可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浮冰浸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

故A正确,BD错误;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北极熊的重力不变,所以支持力大小不变,故C错误。

9.C

【解析】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符合实际的是哪些.

【详解】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长度较短,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故A符合实际;B.百米赛跑世界纪录是9.58s符合实际;C.人教版八上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9cm,故C不符合实际;D.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符合实际.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灯泡和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于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是:

U=U变=UL额=6V,

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是:

I变=I-IL额=1A-0.5A=0.5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灯泡的电阻是: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P实=I′2RL=(0.25A)2×12Ω=0.75W。

故只有D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小于80

【解析】

试题分析:

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即比热容,用到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源是为了使两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在两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温较慢的物质比热容大,故图中乙升温较慢,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根据Q=cmΔt可知:

Δt=

;因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故水从20℃升高到100℃,只升高了80℃.

考点:

比热容

12.1.08×104化学

【解析】

【详解】

该电池一次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

W=UIt=1.5V×2000×10﹣3A×3600s=1.08×104J;电池的充电和供电是相反的过程,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3.

【解析】

【详解】

铝箔的密度为ρ,由ρ=

得铝箔的体积:

V=

,又因为铝箔的体积V=abh,所以V=

=abh,解得铝箔的厚度:

h=

14.小于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A、B所处的深度hA>hB,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A<ρB;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因为pA=pB,ρA<ρB,所以pA+ρAgh<pB+ρBgh,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底乙,

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

p底甲=

,p底乙=

,可得:

两烧杯内液体重G甲<G乙;

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液,

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G杯+G甲,

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乙=G杯+G乙,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p=

,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15.热传递减小做功液化

【解析】

【详解】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图中所示,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把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做功改变内能时,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管口,水蒸气的内能减小,在活塞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同;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在塞子冲出时会看到水蒸气液化的白气.

16.0855.51.6低于

【解析】

(1)由

可得,电热水器正常工作5h消耗的电能:

W=Pt=1kW×5h=5kW•h.

原来电能表的示数是0850.5kW•h,现在电能表的示数为:

0850.5kW•h+5kW•h=0855.5kW•h.

(2)电热水器正常加热10min后消耗的电能:

W′=Pt=1000W×10×60s=6×105J;

可得水吸收的热量:

Q吸=W′η=6×105J×84%=5.04×105J;

根据Q吸=cm(t-t0)可得水的质量:

(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他发现水沸腾的温度为99℃低于100℃,说明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0855.5;1.6;低于.

17.6301.2

【解析】

【详解】

闭合S,断开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由I=

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0.3A×20Ω=6V;

若再闭合S1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然为0.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

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通过R2的电流I2=0.2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2的阻值:

R2=

=30Ω,

R2的功率:

P=UI2=6V×0.2A=1.2W。

18.加热保温

【解析】

【详解】

当S1、S2闭合时,R1短路,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

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阻大于其中任一电阻,由P=

可知:

当S1、S2闭合时,电饭锅功率较大,处于加热状态;

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饭锅功率较小,处于保温状态。

19.=上浮

【解析】

试题分析:

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

F浮=G.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此时浮力会大于自身的重力,即潜水艇将上浮.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

【解析】

【详解】

根据长方体对角线的交点确定出重心,然后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即重力G示意图;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压力F示意图;如图所示:

21.

【解析】

【详解】

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作图如下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

(1)平衡

(2)力臂右(3)没有经过多次测量就得出结论,实验没有普遍性(4)3.3杠杆重力(5)1.1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于杠杆此时静止不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的大小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便于测量;图15甲杠杆的右端较高,所以应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3)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或具有普遍性的结论,需要进行多次的实验才能得出来,而本题中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4)由图示可知,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3N,由于杠杆本身也具有重力,当支点不在中点时,杠杆本身的重力对杠杆的影响将不能忽略,所以会得两边的乘积不相等的结果;(5)当测力计的位置移动时,力臂增大了三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力的大小要减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等于1.1N。

【考点定位】杠杆的平衡条件

23.照相机右左光屏BC下

【解析】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如图1,物距为50.0cm−10.0cm=40.0cm,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右移动蜡烛少许,根据物近(物距变小)像远(像距变大)像变大,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像较原来提前了,这时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烛焰成虚像时,像与物同侧,故人眼应该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4)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甲2所示,即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眼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物距大于10cm小于20cm,选B;(5)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物距逐渐增大,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时有:

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像距逐渐减小,从v>2f到f

(6)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其像向上移动,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把凸透镜向下移动。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

(1)1Ω

(1)7W(3)0.4Ω;8.4V

【解析】

【详解】

(1)分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三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两和R3两端的总电压,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1、R1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R3两端的电压变小,R1和R3两端的总电压变小,由此可知图象中上半部分为R1和R3的I﹣U图象,下半部分为R1的I﹣U图象;R1的阻值:

R1=

=1Ω;

(1)b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R1、R3的总电阻:

R=

=8Ω,R3的电阻:

R3=R﹣R1=8Ω﹣1Ω=7Ω,R3的电功率:

P=I1R3=(1A)1×7Ω=7W;

(3)由图象可知:

P在b点时,Ib=1A,电源电压为:

U=8V+IR1=8V+1A×R1=﹣﹣﹣﹣﹣﹣﹣﹣﹣﹣﹣﹣﹣﹣﹣﹣﹣﹣①

P在a时,R3=0,U1a=6V,Ia=6A

电源电压为:

U=6V+I′R1=6V+6A×R1﹣﹣﹣﹣﹣﹣﹣﹣﹣﹣﹣﹣﹣﹣﹣﹣﹣﹣②

联立①②解得:

R1=0.4Ω,U=8.4V.

25.

(1)最大功率为660W,最小功率为440W;

(2)220Ω;(3)6.6×104J。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电路图可知,当S和S1都闭合时,电阻R1与R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3A,则电饭锅的最大功率:

P大=UI大=220V×3A=6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