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7050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docx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拼音

1、 基础知识回顾:

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 声调:

分为四声。

标调歌:

“有a不放过,无a 找o、e、u并列标在后”

3、 音节:

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 

4、 隔音符号:

当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平安)”、“’e(企鹅)”。

二、汉字

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 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

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

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 

5、多音字:

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

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义字: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

“张”

(1)展开

(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

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

(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

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

“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

“愉快”→“高兴”→“快活”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

“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

“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

“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

“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

“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

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

“前”→“后”;“高”→“低” 

3、  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例如:

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

“一群群”

            :

“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

“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

多读、多想、多记。

四、  语句

1、 单句:

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

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

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 复句:

(1) 并列关系:

……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

……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

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

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

(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

(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

(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

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

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

“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

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修改病句技巧:

(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

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

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

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

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

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

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五、标点符号

1、点号(7种):

句号“。

”;问号“?

”;感叹句“!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 

2、标号(9种):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专名号——

3、位置:

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对联:

大门:

1·喜庆胜利  喜气盈门  2·天增岁月地增产 春满乾坤喜满门

厨房:

1·巧做百样菜   喜迎四方客2·一人巧作千人食 五味调合百味食

书房:

1·要知天下事  须读古今书2·图书聚所好  竹柏得其真

客厅:

1·淡交唯对水   雅意在为民2·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佳书读胜看花

卧室:

1·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知识园

1、四大古典名著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2、匹诺曹是世界著名童话《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

3、倒挂起来睡觉的动物是 蝙蝠,合不拢眼睛睡觉的是 鱼 。

4、填反义词:

A、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B、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奖赏不论冤仇,(惩罚)不论骨肉。

5、历史人物与哪个成语有关:

孙膑—(围魏救赵)蔺相如—(完璧归赵)曹操—(望梅止渴)苻坚—(草木皆兵)

5、中国有和“四”不解之缘,你了解以下这些“四”吗?

(1)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2)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3)四个直辖市:

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4)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5)四大古典名著: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6)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古诗词中诗人总喜欢题花吟月,使诗词或香艳醉人,或清新脱俗,你知道含有下列事物的诗句吗?

梨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杏花: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桂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菊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月: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3)

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ﻫ1, 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 

4 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ﻫ5 来源于宗教的成语:

(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 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ﻫ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

 投鼠忌器,唇亡齿寒, 城门失火,秧及鱼池 

成语中的广告应用   (活用成语)

1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 )ﻫ2臭名远扬  香飘万里   (某臭豆腐广告)ﻫ3停电24小时 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

4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ﻫ5 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ﻫ6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ﻫ7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ﻫ8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

含“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

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

情同手足ﻫ形容医术高明:

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

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心灵手巧ﻫ形容十分喜爱:

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

手到擒拿

 填反义词:

A、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B、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奖赏不论冤仇,(惩罚)不论骨肉。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ﻫ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ﻫ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

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

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

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

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

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

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

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

李白杜甫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

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

松竹梅

 22.三辅:

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

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

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

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

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电雨"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39.公安三袁: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2.三体石经:

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43.三从四德:

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纲五常:

三纲:

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

  46.三姑六婆:

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六婆:

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

三皇:

伏羲燧人神农五帝:

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8.三教九流:

三教:

儒道释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49.三山五岳:

东海里的三座仙山:

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

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

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1.三一律:

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佛教三昧:

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

(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

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54.三省六部:

三省: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55.三军:

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57.三吴:

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

魏蜀吴

 58.三秦:

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59.三楚:

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60.三坟五典:

三坟:

伏羲神农黄帝五典:

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61.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

62.三公:

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城市别称:

ﻫ 福州(榕城)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成都(蓉城、锦城)

  广州(羊城、花城)日光城(拉萨)水城(苏州)  冰城(哈尔滨)ﻫ长城著名三关:

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江南三大名楼:

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ﻫ文学四大体裁: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五行:

金木水土火。

 古代四艺:

琴、棋、书、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