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7050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docx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楼工程

一、总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用房建设工程

2、主管单位:

相山区教育局

3、承办单位:

淮纺路中学

4、建设地点:

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纲要》

(2)《义务教育法》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4)《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5)《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6)《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

(7)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6、项目提出的理由

淮纺路中学是相山区之一。

学校位于淮纺路,占地面积平方米,在校学生人,在职教师人,学校以鲜明的特点,丰富的底蕴,稳定而出色的升学率,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山区居民人口大幅增加,淮纺路中学现有的规模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尤其是淮北市提出“农村中小学向城区集中”的发展思路,更使学校难负其重。

为消除长期以来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拟选址在本校区内扩建教学用房,扩大规模,达标配套,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相山区淮纺路中学教学用房建设工程

2、项目选址:

拟选址在淮纺路中学校园内,具体位置在路

3、办学宗旨

通过增加投资,解决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满足长期以来居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促进相山区基础教育均衡快速发展。

4、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新建教学用房1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完善个教学班,新增学生人。

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工程建设投资550万元;

(2)新增学生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

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子女受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为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由此,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近些年来,城乡间教育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甚至在城市郊区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生活在市区的儿童少年享受着条件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多数城市郊区儿童少年接受的是薄弱的中小学教育。

个别学校长期未进行过维修和教学设备更新,学校门窗破损、墙壁斑驳、课桌凳破旧、设备残缺落后,有的学校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其办学条件完全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的要求。

广大居民群众意见越来越大。

推进教育均衡,就是要全面消除薄弱学校,从而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让所有儿童少年"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国民教育。

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享受公平教育的强烈要求,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淮北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始起步,一方面城区人口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失地农民转变成为城区居民。

部分家长、学生存在一定的择校心理,导致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逐年增加,出现新的"上学难"问题,导致城区中小学校的班额规模都在60至70人之间,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

淮纺路中学位于淮北市郊区,多年来一直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徘徊,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被边缘化,难以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根据淮北市城乡教育的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郊区教育质量;构建城乡终身教育体系,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加快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工作涉及每一个家庭,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教育公平,特别是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

淮纺路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城郊结合部学校的“灯下黑”现象普遍存在。

针对城郊工业发展区和居民集中区的发展规划,加强城郊结合部中小学校建设,破解发展瓶颈,为工业发展区、居民集中区提供合理优化的教育资源。

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对城郊结合部学校全面实施规划建设,着力加大城郊结合部学校改造建设力度,扩大学校现有办学规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全县城郊结合部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有利于全面提升素质教育。

 

三、需求分析

《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纲要》将“加快教育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任务提出,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

教育是人才开发的基础,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进程之际,教育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关键领域。

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加快教育发展,就是要突出体现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为方针,确立把教育发展全面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适度超前发展,走改革创新之路,着眼于解决教育更好适应、促进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教育以新的步伐迈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进而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保障条件。

目前,淮纺路中学服务范围涉及到等几个居委会,近1万人口,按照淮北市总体规划,淮纺路将逐渐发展成为城区,居民人口进一步增加,中小学就学人数也将随之增加,加快淮纺路中学扩建工程,市场前景看好。

四、选址方案

1、选址

本项目选址位于淮纺路中学校园内。

2、校址现状

淮纺路中学位于,占地面积亩,现有校舍、宿舍及其它用房占地面积平方米,学生公共用地亩,有亩土地可用于校园扩建工程。

校园周围环境相对安静,生态环境良好,风景秀丽,公共交通较为便利;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路)建设完善,完全符合项目建设的需要。

3、自然气候条件

相山区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为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自然气候条件有利于施工建设。

4、周边建筑与环境条件

淮纺路中学距离城区中心位置2公里,交通、通讯十分便捷,周围没有污染型、危险型工业项目,没有社会娱乐场所,该处环境优美,教学环境非常适宜。

周边地势平坦,落差很小,适合学校建设项目安排。

五、工程方案

(一)校园选址规范

1、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校内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2、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3、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4、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5、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二)用地要求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

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2、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3、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4、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三)总平面布局

1、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4、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区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

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2)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3)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四)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1)中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条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风雨操场应根据条件和情况设置。

(2)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2、普通教室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课桌椅的排距:

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

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2)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3)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

中学不宜大于8500mm。

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4)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

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3、实验室

(1)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分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

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

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2)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双人单侧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600mm;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1250mm;教师演示桌长不宜小于2400mm,宽不宜小于600mm。

(五)风雨操场

1、风雨操场宜设室内活动场、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及男、女更衣室等附属用房。

2、室内活动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活动场的类型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及条件确定。

一般不小于650m2。

室内活动场的设施、设备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条件设置;室内活动场窗台高度不宜低于2100mm。

门窗玻璃、灯具等,均应设置护网或护罩;室内活动场不应采用刚性地面。

固定设备的埋件不应高出地面。

(六)图书阅览室

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学生阅览室座位数:

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2。

(七)各类用房面积指标、层数、净高和建筑构造

1、主要房间使用面积指标

房间名称按使用人数计算每人所占面积(m2)

普通教室1.12

实验室1.80

自然教室1.80

史地教室1.80

美术教室1.80

书法教室1.50

音乐教室1.50

舞蹈教室1.50

语言教室1.50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1.80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附属用房0.87

演示教室1.22

合班教室1.00

2、层数、净高中学教学楼5层,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为3.4米。

3、建筑构造

教室、实验室靠后墙的门宜设观察孔;有通风要求的房间的门,均应设可开启的上亮;门宜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宜设置固定门扇的定门器。

教室、实验室的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mm,并不宜高于1000mm;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

但距地面2000mm范围内,窗开启后不应影响教室使用、走廊宽度和通行安全;教室、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风沙较大地区的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药品室等,宜设防风沙窗;二层以上的教学楼向外开启的窗,应考虑擦玻璃方便与安全措施。

(八)交通与疏散

1、走道

教学用房:

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2、教学楼楼梯

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

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

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

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

楼梯梯段的净宽度大于30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

楼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

当超过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室内楼梯栏杆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

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

3、安全出口

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

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教学用房及其附属用房不宜设置门槛。

(九)给水排水

1、化学实验室给水水嘴的水头大于2m,急救冲洗水嘴的水头大于1m。

2、学生厕所大便器(或大便槽)应采用坚固耐用,便于管理维修的冲洗设备,并应保证冲洗强度和水量。

3、饮用水应设消毒处理设施。

4、自然科学园地和运动场地应设洒水栓。

(十)电气

1、学校建筑的照明用电和电力用电应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

2、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

3、电源引入处应设电源总切断装置,1-5层分设电源总切断装置。

4、室内线路宜采用暗线敷设。

5、配电系统支路的划分宜按以下原则:

(1)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

(2)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

(3)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二至三个教室为宜。

(4)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5)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专用线路,电源侧应设有切断、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学校用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凡规定设一组电源插座者,均为220v二孔、三孔插座各一个。

2、语言教室和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应根据设备性能及要求,设置电源及安全接地、工作接地。

3、照明灯的开关控制,应考虑节电、使用方便及有利维修。

灯具选型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应有利于清扫和维修。

4、实验室的电源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实验室电源插座宜设在实验桌上。

(2)准备室应设置电源和安全接地措施。

(3)物理实验室讲桌处应设三相380v电源插座。

(4)化学、物理实验室应设直流电源线路和电源接线条件。

(5)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室,设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在实验课桌上,应设局部照明。

 

六、设计方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根据相山区总体规划及淮纺路中学校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和施工。

应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现艺术构思和工艺精湛的完美结合,本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相山区教学楼建筑工程的典范。

2、建筑设计的原则:

(1)经济、实用、安全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以能充分体现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范。

(2)力求校园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

(3)统筹兼顾、量力而行、节约资金。

(4)实现建筑艺术和技术创新的结合。

(二)总平面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淮纺路中学校园规划用地分教学及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体育活动区三大部分。

本项工程为教学用房,应按照校园现有的的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

本项目主要为教学楼工程,涉及的道路工程较少,只需把新建教学用房与校园原有道路相连接,即可满足需要。

3、环境绿化

本方案尽量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创建绿色生态校园。

营造育人的环境,以规划、地景、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

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通过群体组合,形成不同层次的园林空间。

建筑空间设计注意与校园景观相互渗透和联系,整个环境的设计能够做到从整体把握,使校园建筑的理性与校园环境的浪漫自然的结合起来,建构新型的校园文化,营造有高雅文化品位的校园环境。

4、规划风格

本方案旨在创建一所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校园新建筑,红色面砖和暖灰色涂料一直是代表校园气质的主流黄金搭档,考虑到造价问题,并对建筑的布局、体形、体量、高度、材料、色彩和格调都做了认真的推敲,使造型既统一协调,又富韵律感,强调建筑的有序与校园环境灵活的组合。

建筑以淡雅的暖灰色为主调,并配以红色面砖和蓝灰色窗框,不同色彩和质感有机组合,造就了丰富生动的形象。

(三)设计方案

本方案为均为5层教学楼房,共1栋,设一处阶梯教层,每层设普通教室5间,教师办公室3间,卫生间位于端部,减少气味干扰。

在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教学楼本身的设计模式往往也相对稳定。

在这种稳定当中我们力求一些变化,变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充分满足学生交流活动需要的基础上,创造一个进退有序,收放有致,尺度适宜,符合人们心理、生理以及审美需要的建筑空间,它既是物质空间,又是精神空间,这一空间组合的创造是学校建筑的设计核心。

并适当布置敞厅及休憩平台。

教学楼长边之间距大于30米,有效的防止声间的干扰,楼间设置硬质铺地供学生课间活动使用。

(四)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及地方有关规定

2、本工程建筑按国家规范为二类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50年。

(五)卫生防疫设计

本工程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后进入城市管网,并进行雨污分流,对卫生健康有害的内容均不设置。

(六)建筑方案

1、建筑艺术与风格:

教学楼设计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定位、造型风格以凝聚文化意蕴和文脉传承的生态园林风格为主,突出建筑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内在逻辑联系。

在教学楼的风格设计中,造型明块、大方、形成具有的皖北城市风范和学校特色的建筑风格。

注重与整个园区绿的协调,塑造出园林化、书香气的学府环境。

2、建筑功能及方案:

(1)建筑工程:

建筑面积为5000m2,框架结构。

基础:

毛石垫层,混凝土圈形基础。

墙体:

除钢筋混凝土墙以外,维护墙及隔墙,采用240m/m厚MV10以上粘土小孔空心砖。

楼板:

现浇混凝土梁、预制楼板。

上人屋面:

预制混凝土板、20m/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分仓缝(6000×6000)、隔汽层(1.5厚氯化聚工烯卷材),找坡层(1:

2.5水泥砂浆)保温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型塑料板35厚),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沅乙丙橡胶防水片材)25厚粗砂垫层。

外立面:

墙面贴6×120面砖。

地面:

水磨石地面。

顶棚和内粉:

石灰砂浆、水泥砂浆、乳胶漆。

门窗:

塑钢窗带纱窗、木门。

卫生间:

白色面砖

(2)辅助工程:

连接校园现有道路为水泥辅设,碎石垫层,1:

20混凝土,每隔6米留伸缩缝。

大楼四周5米为集中绿地、植以花草和灌木美化环境。

(3)配套设施:

A、给水:

日用水量:

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新增学生为430人,加上教师及后勤人员估算每天住校约520人,日生活供水标准为150升/日·人,日供水量为:

80m3。

水源:

本新校区已有完整的供水管网,且水源充足本项目不另建新井。

B、排水:

大楼雨期排水和学生生活清洁用水均排放到大楼窨井,纳入校区排水管网达标排放。

C、供电:

用电负荷:

每个教室内配40w荧光灯10只、电风扇4个(90w),每个教室用电负荷为750w;另有试验室、办公室等总容量约为30kw。

电源:

本新校区已有供电系统变压容量可满足本次用电要求。

D、通风:

吊扇通风。

E、集成布线系统:

本教学楼集成布线系统参照《建筑建筑辟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ESC)21:

95》,《建筑与建筑辟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SC89:

97》标准设图象声音和数据“三合一”的宽带信息传输网。

(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5000m2

建筑占地面积:

1000m2

生均用地面积:

31.1m2

生均校舍面积:

11.6m2

生均运动地面积:

6.3m2

生均绿地面积:

11.9m2

建筑密度:

12.3%

容积率:

0.4

绿地率:

38%

 

七、环境评价

(一)项目建设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法规

1、建筑施工场所噪声限制(GB12523-90)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发[1999]99号)

(二)项目的生态评价

1、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基础建设配套完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备,周边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草坪花木相映成趣,婉如美丽的公园,是办学的绝佳环境。

2、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建设期可能造成的影响,一是挖掘、搬运渣土和运输水泥、黄砂等建材时的扬尘,会造成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二是施工时机器设备噪音造成的场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项目施工竣工后运行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界定,本项目属“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

因为项目运行基本上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声等不利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的环保措施,重点是在建设期。

对施工挖掘的渣土要洒水抑尘,渣土和粉尘类建材运输车辆要用蓬布覆盖,并不得超载,尽量减少洒落污染。

对噪声大设备,尽量避免同时开动,造成噪声叠加。

晚7点至早7点时限内,要停止启动噪音>40bd的机器,以免影响学生和附近居民的休息。

 

八、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节能

(一)劳动安全卫生

1、项目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学校安全卫生标准和规程,加强对师生的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2、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校方领导和教职工必须对学生日常活动如体育的监管。

特别是对食堂食物、饮水卫生的监控,杜绝各类事故。

(二)消防设施

根据消防安全规范,确定本项目应为二级消防单位,在设计施工中按标准设计、施工配套与之相适应的消防设施。

本项目所有楼层都应设置消火栓。

室外沿主干道每隔120米调上地消火栓一处。

建筑间距要留足消防通道。

消防设施的设施和施工都必须经消防管理部门审查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1、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2、消防措施

(1)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按标准15m3/s、同一时间内的火灾为一次、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设定,消防用水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的统一给水系统。

根据给水工程规划,规划用水量已将消防用水量计算在内。

沿主次干道每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