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5072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久气体充装站设置隔爆防护墙的相关问题Word格式.doc

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对永久气体充装隔爆防护墙设置规定各不相同,彼此差异很大:

2.1《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第5.0.9条灌瓶台应设置高度不小于2m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墙。

2.2《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7-93第6.0.8条氢气灌瓶间内,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防护墙。

2.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第6.1.5条氧气充装站的实瓶区与空瓶区之间必须设置防爆墙,其厚度不应小于120mm,高度不应低于2000mm,材料应为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不燃的强度不低于钢筋混凝土的材料。

2.4《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第4.6.5条灌装站房充装台应设高不低于2m,厚不小于200mm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墙。

2.5《氧气安全规程》(冶金工业部[88]冶安环字第856号文颁发)第3.4.1条a.氧气充瓶间充装台应设高不小于2m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墙。

上述规范、标准中对隔爆防护墙的保护范围、设置型式、结构、强度、安全防护标准均未做具体规定,相互之间矛盾,不统一,对规范、标准中的规定的理解和执行更是南辕北辙,达不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3隔爆防护墙的保护范围

隔爆防护墙要保护人员的安全,就要根据充装现场的情况确定保护范围,其基本要求是:

3.1 对操作控制人员的防护。

将充装排与充装操作控制台位置(充装控制阀门)之间隔离。

3.2 对临近充装排的防护。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为了减少充装间歇时间,每一组由一条总管控制,设两支充装排,倒排充装。

若正在充装的气瓶存在危险,会威胁在另一支充装排装卸气瓶的操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要将每一组的两支充装排之间隔离,同时还要将每组充装排之间隔离。

3.3 对人员活动区域的防护。

距充装排较近的人员活动区域包括往充装排运瓶通道、装卸车台、安全通道、休息室等,也在气瓶危险辐射区内,要将充装排与这些人员活动区域隔离。

3.4 对充装间外道路、设备和临近充装间厂外道路的防护。

充装间设置的门、窗、通道等使充装排直接朝向充装间外道路、设备和临近充装间的厂外道路时,要将充装排与这类门、窗、通道等隔离。

4充装排隔爆防护墙的设置

充装排隔爆防护墙主要是防止发生气瓶爆炸事故时爆炸冲击波和气瓶碎片扩散对人员的伤害。

因此,隔爆墙设置型式以人员隔离为主,同时要满足充装工艺要求。

4.1 在两支充装排之间设置隔爆防护墙。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为了控制充装速度不超过8m3/h(标准状态气体),且充装的时间不少于30min,同时提高充装效率,一般每一组充装排分为两支充装排,实现倒排充装。

当一支充装排对气瓶充装时,另一支充装排要拆卸已完成充装的气瓶、安装待充装空气瓶。

正在充装的气瓶危险性最大,当气瓶内压力达到充装压力的1/3时操作人员要完成对充装气瓶的检查,撤离充装排,这时保护在另一支充装排上拆卸、安装气瓶的操作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要。

在这两支充装排之间设置的隔爆防护墙是必要的保护设施。

两支充装排平行布置的,两支充装排之间隔爆防护墙为“工”字形。

两支充装排“一”字形布置的,两支充装排之间隔爆防护墙为“山”字形。

这两种型式既可以对两支充装排之间隔爆防护,又可以对充装操作控制人员隔爆防护,还可以对相邻充装排组隔爆防护。

4.2 对充装间内、外人员活动区域设置隔爆防护墙。

充装排安装于两支排之间的隔爆防护墙上,一侧有隔爆防护墙防护,另一侧则朝向充装间内和充装间外运瓶、卸车、存瓶等人员活动区域,全部暴露于危险环境中。

因此在充装排朝向充装间内和充装间外运瓶、卸车、存瓶等人员活动区域这一侧也必须设置隔爆防护墙保护。

此处所设置的隔爆防护墙为“ㄩ”形或“一”字形。

4.3 充装排隔爆防护墙由上述两类隔爆防护墙组合设置,缺一不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组合方式和设置位置有不同选择。

基本原则是隔爆防护墙对人要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5隔爆防护墙结构型式

5.1 最好的结构型式是迷宫式(图1):

适用于两支充装排平行布置,特别是充装间内设置多组充装排的情况。

<

FORMULAS>

/FORMULAS>

图1迷宫式隔爆防护墙

由一组“工”字形充装排隔爆墙和两组“ㄩ”形外侧隔爆防护墙组合而成,可以任意角度阻断气瓶爆炸碎片和冲击波扩散。

两组“ㄩ”形外侧隔爆防护墙的外侧都可以设置为存瓶区,充装间内使用面积可充分利用。

5.2 “山”—“一”式(图2):

适用于充装排“一”字形布置、一组充装排的情况。

由一组“山”字形充装排隔爆墙和一组

图2山—一式隔爆防护墙

“一”字形外侧隔爆防护墙组合而成。

如现场设置充装排另一侧为无人员活动的实体墙,可用“山”字形充装排隔爆墙与实体墙构成。

这种结构组合隔爆防护墙,占用空间小防护效果较好。

其不足一是进出气瓶通道相对区域不得设置存瓶区和人员活动通道,当这一支充装排气瓶充装时,人员要远离进出气瓶通道相对区域;

二是一支充装排区仅有一个进出气瓶通道,气瓶充装数量较少。

5.3 “工”—“一”式(图3):

适用于两支充装排平行布置的情况。

图3工—一式隔爆防护墙

由一组“工”字形充装隔爆墙和两组“一”字形外侧隔爆防护墙组合而成。

也可用充装间的实体外墙代替一侧“一”字形隔爆墙,与一组“工”字形充装隔爆墙和一组“一”字形外侧隔爆防护墙组合而成。

这样构成的隔爆防护墙结构紧凑,占用的空间小,进出气瓶通道顺畅。

但要求“工”字形充装隔爆防护墙的两横头要加宽至1800mm左右,以有效的遮挡充装气瓶工位的对外辐射;

与进出气瓶通道相对区域不得设置存瓶区和人员活动通道。

6隔爆防护墙的强度及安全防护高度

隔爆防护墙要达到气瓶爆炸时对人的安全防护,就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

气瓶爆炸时,产生很强的冲击波和震动波,其爆炸能量达到70×

105J以上,瞬间压力高达60~90MPa,冲击波峰压近20×

104Pa,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强烈的冲击破坏。

充装站设置的隔爆防护墙必须具有阻挡气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的强度和抵御气瓶爆炸产生的强烈震动波的性能,同时还要具有耐冲击韧性和吸收爆炸能量的性能。

因此隔爆防护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内钢筋布置按设计侧压力不小于冲击波峰压力值考虑;

墙体与基础连接深度不应小于1.5m。

隔爆防护墙主要是对人具有安全防护作用,隔爆防护墙必须满足对人体有效防护的要求,一般墙体应高于2m。

7隔爆防护墙设置示例

隔爆防护墙高度>2m钢筋混凝土C-30

200

充装排

待充装气瓶

充装气瓶

控制阀门

1200

图4迷宫式隔爆防护墙

隔爆防护墙设置示例见图4。

图4所示的隔爆防护墙设置示例是较理想的有效安全防护型式,它从各个角度完全隔断了在充装气瓶时对操作人员、运瓶通道、卸车台、存瓶区、充装间外道路等人员活动区域的辐射,可以有效的阻滞、减缓气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的破坏能量,隔断气瓶碎片对人员的伤害。

这种型式完全满足充装工艺要求,在同一充装间内可布置多组,每一组的一支充装排可以设置充装工位20个以上,即可以调整、降低充装气体流速,有能大大提高充装效率

8常见的几种错误布置型式

一些充装站的充装隔爆防护墙设置得很简陋,不但不能对人员活动区域有效防护,甚至充装操作控制台的位置也完全暴露于危险区域,未设置任何防护设施,这是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8.1“一”字形布置充装排

“一”字形布置充装排见图5。

这4种“一”字形布置充装排中,5-a型隔爆墙虽然将充装控制台与充装排隔离保护,但是,对充装排面对的区域和运瓶通道未设任何防护设施,使卸车台、存瓶区、充装间内外人员活动通道都暴露于危险区域。

5-b型也是常见的一种设置方式,这种设置方式根本无隔爆防护功能,充装操作控制台也位于危险区域,且很多没有钢筋混凝土隔墙,常常用充装间外墙做为充装排的支架,这是最简陋、最危险的。

5-c型设置只是增设了一道具有对充装排外侧防护功能的隔爆防护墙,充装操作控制台仍在危险区域,两隔爆墙之间运瓶通道的开口,仍可辐射到卸车台和存瓶区域。

5-d型对充装操作控制台和充装排朝向卸车台、存瓶区、充装间外人员活动区域都可以有效防护,但两支充装排之间却无隔爆防护墙防护,仍暴露于危险区域。

5-a型

5-b型

5-c型

5-d型

图5“一”字形布置充装排

8.2平行布置充装排

平行布置充装排见图6。

6-a型的两组充装排之间无隔爆防护墙保护,当一组充装时另一组处于危险区域,隔爆防护墙只隔断了同一组的两支充装排,对另一组和存瓶区、卸车台等人员活动区域不能有效防护。

6-b型设置缺少朝向充装间门方向的隔爆防护墙,一般布置气瓶充装间时都将卸车台和存瓶区设置于充装间门的位置,这一设置型式却使应防护的各区域都在气瓶爆炸冲击波辐射角内,不能得到有效的防护。

6-c型是很普遍的设置形式,虽然对卸车台、存瓶区及充装间外等处人员活动区域设置了隔爆防护墙,但两支充装排之间却没有设置隔爆防护墙,当一支充装排充装时,另一支充装排装卸气瓶人员完全暴露在危险区域。

6-a型

6-b型

6-c型

图6平形布置充装排

9现行规范、标准关于隔爆防护墙设置的规定亟待统一、修订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过程中爆炸事故时有发生,设置隔爆防护墙是减少事故损害,防止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

现行的规范、标准对设置隔爆防护墙的规定不同,也不明确,对此的解释也说法不一,GB17264-1998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氧气充装站的实瓶区与空瓶区之间必须设置防爆墙”,而“实瓶区与空瓶区之间”并不是设置隔爆防护墙进行安全防护的重点;

在规范、标准实际应用中更是各执一词。

目前很多气瓶充装站的隔爆防护墙设置都达不到安全防护的要求,使气瓶充装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隔爆防护墙设置关系气瓶充装安全,应尽早修订相关规范、标准,统一相关规定。

规范、标准中至少应明确规定以下几个方面:

1、隔爆防护墙设置的目的;

2、隔爆防护墙保护的范围;

3、隔爆防护墙设置的型式;

4、隔爆防护墙设置的结构、强度要求;

5、隔爆防护墙设置位置、几何尺寸;

6、隔爆防护墙设置的安全防护标准。

在永久气体充装站设计、改造中,必须充分考虑安全防护问题,合理设置充装排的隔爆防护墙,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充装人员的人身安全,把事故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