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507383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

举国之战,概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常是患者就诊的首诊场所,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的关键环节;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参与者,是全市传染病防控体系的第一道屏障。

通过此次培训,使广大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一线人员掌握基本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隔离、防控工作的各项内容、方法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水平。

落实预检分诊,控制感染源,采取有效防控,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按要求处置医疗废弃物,传染病管理的基础知识,传染病管理的基础知识,传染病管理相关文件目录(部分),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

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病原携带者:

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关键词语基本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

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键词语基本概念,机构职责四大类传染病,甲类,乙类,丙类,其他,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

(1)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法定传染病39种,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传染病信息报告,部分呼吸感染的潜伏期存在传染性案例:

甲型H1N1流感原因:

发热、咳嗽等症状,作为早期发现不敏感,传染病预防,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日常监测报告,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传染病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感染链的三个环节,卫计委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类相关部分文件目录,关键词语基本概念,落实预检分诊,控制感染源,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号),1.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分诊点:

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3.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4.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号),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6.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8.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号),疫情控制传染病防治法,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疫情控制传染病防治法,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采取有效防控,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媒介血液和体液媒介生物飞沫感染气源性感染,隔离原则: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病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及时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空气硬件设施:

负压病房,良好通风,N95口罩飞沫给病人口罩,与病人保持间距,咳嗽礼仪接触手卫生,环境消毒,标准预防+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ution,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护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护用品选择,防护用品(PPE)的种类,1、口罩的选择2、护目镜3、手套: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一用4、隔离衣和防护服5、鞋套的使用:

防水、一次性使用6、防水围裙的使用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使用7、帽子的使用布制帽子:

应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一次性帽子:

应一次性使用,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7.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communicablediseasesrequiringcontactprecautions需要预防接触传播的传染病,Multi-drugresistantbacterialinfections多重耐药的细菌性感染Certainentericinfections某些肠道感染Zosterandotherskininfections带状疱疹和其他皮肤感染Viralhemorrhagicfever病毒性出血热Smallpox天花SARS,接触传播:

主要感染控制方法,隔离病室要求: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条件有限时,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安置于一间;患者的隔离:

1.限制活动;2.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应采取有效措施;医务人员:

采取有效防控。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的区别,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的主要因素对比,空气传播隔离与预防的主要方法,communicablediseaserequiringairborneprecautions需要预防空气传播的传染病,Tuberculosis结核Measles麻疹Varicella水痘includingdisseminatedzoster带状疱疹Smallpox天花SARS,空气传播:

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的隔离:

1.负压病房,无条件收治的应尽快转院;2.病情允许,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限制活动;3.严格空气消毒医务人员:

帽子、N95等。

2011年3-8月新疆兵团农一师医院4名ICU护士感染肺结核病,年仅24岁的徐婷婷今年3月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于8月7日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左肺上叶痰涂未检侵润型初治。

与徐婷婷一起工作的其他三位护士付颖莎、李晓红、常丽也于今年相继感染结核病。

她们4人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系,入院时体检一切正常,都分在同一科室工作。

从今年3月至8月,因有人被感染,所在科室的部分同事陆续开始做PPD检查。

结果显示有10多名护士诊断结果为“阳性或强阳性”院党工委书记黄学敏接受采访时说,ICU的通风确实不太理想,加上医院接触的人员比较复杂,难于避免发生一些感染,结核防控的薄弱环节,结核病集中收治的防控结核病人采痰室呼吸科诊室支气管镜室空气处理和个人防护,49,管理结核病患者和防止在手术室空气传播战略,1.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急诊手术,将此患者安排在最后手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实现适当的每小时通气量。

2.手术室人员应使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所(NIOSH)提供的没有呼出阀的N95呼吸罩。

3.患者插管后保持手术室门关闭,给予适当时间用于充分通风以去除99%的空气中微粒:

a)患者插管后,特别是插管引起咳嗽后;b)如果手术间的门必须打开,并且插管引起患者咳嗽。

c)患者拔管后和吸痰后(除非有闭合的吸引系统)。

胡必杰,50,管理结核病患者和防止在手术室空气传播战略,4.在手术室拔管或允许患者在空气隔离病房恢复,而不是普通房间实施补救设施。

5.临时使用便携式工业级别的高效过滤器可以加速空气中污染物清除(仍然需要适当通风来保证新鲜空气交换)。

6.作为辅助感控措施,可以使用0.10.2m的呼吸循环过滤器,飞沫传播隔离与预防的主要方法,communicablediseasesrequiringdropletprecautions需要预防飞沫传播的传染病,Invasivemeningococcaldisease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Mycoplasmapneumonia支原体肺炎Pertussis百日咳CertainGroupAstreptococcalinfections某些A群链球菌Adenovirus腺病毒Influenza流行性感冒Mumps病毒性腮腺炎Rubella风疹ParvovirusB19细小病毒B19Pneumonicplague肺鼠疫Smallpox天花SARS,53,飞沫传播:

主要感染控制方法,隔离病室要求: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条件有限时,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安置于一间;患者的隔离:

1.减少转运2.病情允许,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限制活动;3.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间保持距离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4.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医务人员:

帽子、N95等。

飞沫传播:

主要感染控制方法,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外科口罩安全距离,CoveryourmouthandnosewithatissuewhenyousneezeORCoughorsneezeintoyouruppersleeve,NOTyourhands打喷嚏时,用餐巾纸遮住你的口和鼻或:

用上衣袖挡住咳嗽或打喷嚏,而不是“手”。

Putyourusedtissueinthewastebasket把用后的纸丢入废物箱,1米,医疗废物处置,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ThankYou!

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五一快乐,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