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7987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能力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98℃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

(2)B.

(2)(4)C.

(1)(3)D.(3)(4)

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4.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沸点随液体上方气体的压强增大而降低

B.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的蒸发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7.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汽化B.汽化、凝固、凝华

C.升华、凝华、液化D.熔化、汽化、升华

8.如下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9.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0.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冻冰的衣服不会变干

B.有风的秋天,游泳的人上岸时会感到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雾气”

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12.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华C.升华D.汽化

13.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14.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15.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得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关于“霜前冷,雪后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霜是小水滴凝固形成,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均需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

B.霜和雪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需要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只有温度足够低时水蒸气才能凝华,所以霜前冷

D.雪是小水滴凝固形成,下雪后雪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雪后寒

16.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天夜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或霜花.下列关于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霜前暖,雪后寒

B.水蒸气吸热形成了霜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水蒸气在高于零度时能形成霜

1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正确对应的是()

A.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冰棱正在慢慢消融﹣﹣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会很快消失﹣﹣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18.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19.在北方的冬天常会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A.户外行人嘴里呼出的“白气”B.拿到室内的冰块化成水

C.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D.树上出现的雾凇

20.如图8所示的四种常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二、填空题

21.2016年4月12日兴城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热量.

22.前段时间校园的广播里广播了和公布栏上张贴了这样一则公告:

由于气候较冷,各班早上暂停拖地。

目的防止水发生(填一种物态变化),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

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当她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2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25.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时热,使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2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汽.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珠,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态变化名称)

27.为了解除旱情,飞机在空中撒播干冰来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叫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28.下列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指出是吸热还是放热:

(1)严寒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热;

(2)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

,热.

29.今年3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0.按照我国登月计划,2017年“嫦娥五号”的载着月球土壤回归地球,地面科技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是靠(选填“电磁波”或“声呐”)来传递数据信息的。

“嫦娥五号”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将能转化为内能。

为避免飞船因高温而损坏,其外壳涂有的烧蚀材料在升温后,可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大量的热。

(填“吸收”、“放出”)

三、实验题

31.(l)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

(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填物态变化替名称)成霜.

32.为了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发现碘锤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汽,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明同学对此提出了疑义,他认为固态碘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同学们争论不休!

老师告诉同学们一组数据:

常温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数据,老师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该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1)碘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2)若要解决这个“争议”,必须对实验加以改进,你认为怎样改进实验更合理:

(3)通过这个案例,你对学习物理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四、综合题

33.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人工增(降)雨

“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

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________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人工降雨也可以在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m至5000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

34.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冰花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常常会结冰,玻璃上的冰花图案各异.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有的像一朵朵梅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房间里的热空气(含有水蒸气)遇到玻璃后放热结成的冰,当最初的冰晶形成后,就逐渐向四周发展,但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有的窗缝里有风进来,风大风小情况不同;有的玻璃光滑,有的毛糙,有的干净,有的脏,这样,水蒸气蒙上去的时候,就分布不均匀了,当冰晶向四周延伸时,遇到水蒸气多的地方,冰就结得厚一些,少的地方就薄一些,有的地方还结不起来,或者是结了,遇到一点点压力,又融化了,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纹,非常漂亮.

请回答:

(1)冰花在玻璃的外面还是在里面?

(2)下列现象的形成与冰花的形成相同的是

A.霜B.雾C.露

(3)有时玻璃上形成的是冰柱,这又是怎么回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在皮肤上涂一些酒精,酒精蒸发时带走部分热量,会感到凉爽,A错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98℃的水也可以沸腾.说明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减低,B错误;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甚至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先凝固了,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C正确;从冰箱中刚取出的易拉罐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D错误.

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

2.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冰雪融化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从冰箱取出的饮料罐“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是液态的小水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冬天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天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故C是正确的

考点:

物态变化

3.C

【解析】

试题分析:

雾和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冰棒周围的“白气”属于液化形成的,故B错;露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应选C。

考点:

物态变化

4.C

【解析】

试题分析: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由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而成,故选项A不正确;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而成,故选项B不正确;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因为钨丝先升华为钨蒸气,然后钨蒸气在内表面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而成,故选项C不正确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而成,故选项D正确。

考点:

物态变化

6.BCD

【解析】

试题分析: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增大时升高,气压减小时降低,故A错误;干手器吹出热风,可使手上液态水的温度升高、空气流动速度加大,所以蒸发加快,故B正确;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故C正确;寒冷的冬夜,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BCD.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7.C

【解析】

试题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放热.因为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故选C.

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8.A

【解析】

试题分析: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冰凌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冰冻的衣服晾干属于升华现象;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故应选A。

考点:

物态变化

9.B

【解析】

试题分析:

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A正确;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故B错;干冰升华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故C正确;汽水瓶外面的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所形成的,故D正确;应选B。

考点:

物态变化

10.BC

【解析】

试题分析: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因为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有风的秋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会发生蒸发现象,而风又加快了蒸发的速度,蒸发时需要从身上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比较冷,故B正确;C、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会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饮料瓶上形成小水珠,故C正确;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从室内走出室外时,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低于眼镜片的温度,液化现象不可能出现,故D错误.故选BC.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11.BD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液化过程中要放热;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凝华过程中要放热;故应选BD。

考点:

物态变化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雾淞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状态,属于凝华现象,故应选B。

考点:

物态变化

13.A

【解析】解:

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C、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液化放热,故C符合题意;

D、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

14.D

【解析】解:

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此选项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

C、雪糕周围冒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此选项正确;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定义做出判断.

15.C

【解析】解:

A、霜是由高温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雪后雪发生熔化,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故A错误;

B、霜和雪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凝华需要放热,而雪后发生熔化时,需要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故B错误;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只有温度足够低时水蒸气才能凝华,所以霜前冷;雪后雪发生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雪后寒.故C正确;

D、雪是小水滴凝华形成,下雪后雪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雪后寒.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解决此题主要是对凝华、熔化两个过程需要的条件的理解.

16.C

【解析】解:

A、发生凝华时的温度较低;故在形成霜的前期,温度会很低;即霜前冷;故A错误;

B、凝华过程中放热.故水蒸气凝华成霜时放热;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

D、发生凝华时的温度较低;故水蒸气是在温度低于0℃时发生凝华现象形成霜;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7.C

【解析】解:

A、灯泡钨丝变细是一部分钨丝吸收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物体的升华现象,故A错误;

B、冰棱正在慢慢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故B错误;

C、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酒精会蒸发,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

D、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8.C

【解析】解: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冬天室外温度很低,室内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为小冰晶,就是“冰花”.

故选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9.A

【解析】解:

A、“白气”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产生的,属于液化现象;

B、冰块正在慢慢地熔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冰变为气态水蒸气过程,属于升华现象;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粒,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20.BD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A是凝华放热,B是熔化吸热,C是液化放热,D是升华吸热。

故选BD。

考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21.液化;凝华;放出

【解析】

试题分析:

气象部门将碘化银洒向云层,可以加速水蒸气的液化或水蒸气的凝华,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多,当空气承受不住小水滴和小冰晶重量时,就会降落下来;液化和凝华的过程都是放热的过程。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22.凝固凝华凝固

【解析】

试题分析:

天气冷,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固现象。

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拿湿抹布去擦时,抹布粘在了上面,是水遇冷结冰造成的,是凝固现象。

考点:

物态变化

23.凝华吸

【解析】

试题分析:

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吸热,所以会出现“霜前冷,雪后寒”的说法。

考点:

物态变化

24.液化;升华;吸热.

【解析】解: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瓶子外壁,液化成为小水珠,所以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故答案为:

液化;升华;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液化现象和升化的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5.升华;吸;熔化.

【解析】解:

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云层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会迅速的吸热升华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并吸热,熔化成水,形成降雨.

故答案为:

升华;吸;熔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概念进行判断.

26.汽化;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

【解析】解:

①水变为水蒸气,液态变为了气态,是汽化现象;

②水蒸气变为了小水珠,气态变为了液态,是液化现象;

③水蒸气变为了小冰晶,气态变为了固态,是凝华现象;

④小水滴变成了小冰晶,液态变为了固态,是凝固现象;

⑤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固态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

⑥雪变为了水,固态变为了液态,是熔化现象.

故答案为:

汽化;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各种物态变化定义的理解.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我们要能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7.升华;液化.

【解析】解:

干冰在空气中遇热会变成二氧化碳,发生升华现象,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这样周围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

故答案为:

升华;液化.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人工降雨形成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