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222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docx

整理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

?

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

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6)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

4

工程开工报告

工程概述:

应包括楼宇名称、地址、楼宇性质、层数、建筑面积,WLAN系统覆盖范围、WLAN交换机安装位置,AP接入方式、出口带宽,物业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建设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代表(签名):

日期:

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防疫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XXX,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自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赢得鲜花和掌声,网但是我可以无愧地说:

我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没有辜负党和部队对我的多年培养,在奉献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立足本职,扎实学习,较快完成了从退伍军人到防疫人员的角色转变

我于1995年入伍,在部队中,我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刻苦训练,受到了部队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学兵”、“训练标兵”。

4年的军旅生活,磨练了我不怕吃苦、刚毅果敢的军人性格。

20xx年,我积极响应回家号召,回到地方参与家乡建设,被组织分配到防疫站消杀科。

分配后,我暗下决心:

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定要以军人的标准把工作干好。

为此,我始终把学习业务、提高工作本领第一要务,坚持做到三点:

一是扎实学习基本业务,主动购置了业务资料,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自学。

同时,参加了成人高考,系统学习了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身专业理论水平。

二是虚心向同事们请教,每当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其他同事请教,认真学习。

在相互交流中,既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储备,同时增近了同事间的友情,搞好了团结。

三是积极参与实践,主动要求下乡开展消杀工作,和同志们一道并肩战斗,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实践锻练,不断提高实际工作本领。

如今,我已经从当初的一窍不通成为了现在的业务骨干,成功地实现了角色转变。

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一心扑在事业上

作为一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党员,在我心中时刻想的都是工作,而自己家里的事却总是挂不上号。

为此,妻子没少数落我,但我始终认为:

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

参加工作后,父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作为他唯一的儿子,我是不称职的,因为我一直忙于工作,很少抽出时间守在他身边尽孝,伺候老人的事只能交给两个姐姐。

02年,父亲病危,急需照顾,我深知,这是最后孝敬他老人家的机会,而那时恰逢单位内的消杀科刚刚成立,面临人手少、任务重、工作难开展等一系列困难,同样需要我倾注全部精力。

一方面是难以割舍的父子之情,一方面是千头万绪的工作,我满情着对父亲的愧疚之情,坚持工作在第一线,仅用晚上时间,抽空陪陪老人,做点简单的家务。

期间,没有向组织讲过一次困难,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请过一天事假。

当年,父亲不幸去世,当我跪在他老人家坟前,用双手把最后一捧埋藏他的土壤填好后,号陶大哭,只有我清楚,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只有来世才能报答了。

三、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20xx年的防治非典工作是我经历的一场硬仗。

当初,面对这史无前例的疫情,我作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担负着防非督导的任务,始终站在了防治最前沿。

因为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可怕的疫情,而且深深知道它的危害性,心情极度紧张。

但是,想到自己是军人,军人应该以保家卫国、亲民爱民为民为已任,想到在部队训练时奋勇向前的情形,顿时血液沸腾,身先士卒,投入到一次次战斗中。

在为发热人员门诊时,我整天零距离接触隔离人员,有一次,一位从北京的封闭疫区偷跑回来的人员引起了大家的恐慌,这时需要有人对其进行医学观察。

我说:

“我还年轻,参过军,身体比你们棒,不要和我争,我去!

”说完穿上隔离衣,戴上口罩就走了。

在疫区消毒时,出于安全考虑,我和同志们一起,全副武装,穿着厚厚的隔离服,戴着十八层的口罩,背着60多个喷雾器,冒着酷暑工作在第一线,为疫区消毒。

这样在疫区坚持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没有被疫情吓倒,却由于身体不支,晕倒在消毒战场......

四、严格执法,铁面无私,义不容辞的履行防疫监督责任

监督执法主要面对的是管理相对人,为了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确保百姓平安,我和科内同志百余次地深入到街乡村镇调查、踩点,迅速出击,发现一户取缔一户,不放过一个非法行医人和非法行医场所,切实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执法过程中,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简直是家常便饭,所以经常挨骂,我总是耐心解释。

去年,我县某地一家诊所的非法问题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经过三番五次上门劝阻,苦口婆心,仍起不到群众满意的效果,该诊所是你来我走,多次反弹。

针对这种情况,我同科内人员一道现场执法,先对诊所负责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对诊所的卫生基本设施提出要求,同时按照规定,拟对其进行行政罚款。

诊所负责人一听罚款,立即开始耍赖,胡搅蛮缠,并拉出他年近80的老母出来与我们对抗。

针对这种阵势,我一方面耐心解释,好言相劝,搀扶他老母离开,一方面对诊所负责人进行严厉批评。

最后,迫于我的强硬态度,他终于妥协,接受了罚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一些违法人员见我硬的不吃,就来软的,想方设法请吃饭、送礼品给我,想用“糖

 

衣炮弹”将我打倒。

我对此,坚决不予理睬,始终做到不拿群众一根线,不吃群众一顿饭,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同时警告家属,把好关口,不犯错误。

几年来,在组织的关怀下,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大家的认可,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但在荣誉面前,我感到最多的是责任和压力。

今后,我将继续以军人的标准、以党员的先进性严格要求自己,扎扎实实、无怨无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全身心热爱的卫生防疫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军人争光,为党旗添彩。

村计划生育干部事迹材料

好一个“四股劲”

——记双峰县永丰镇杨树村计生专干彭京南

步入不惑之年的彭京南,已在双峰县永丰镇杨树村的计划生育专干岗位上摸爬打滚了13个春秋。

10多年来,杨树村没有出现过一例违法生育,成为全娄底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典型。

彭京南同志在困境中接受挑战,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使出浑身解数,凝成了“四股劲”,展示了一个基层计生干部的独特风采,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拗劲

1991年,杨树村原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专干都因违法生育,引起了永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把该村列为计划生育重管村。

在当年的党员冬训会上,镇党委、政府分别给三名违法生育村干部作出了党内警告、撤销职务的处分,同时酝酿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的选举产生。

当时,经过调查摸底,确定了5名计生专干候选人。

但其中有4人认为计划生育是费力不讨好得罪人的事,都主动退出了竞选。

只有彭京南以坚定的口气说:

“这个重担我来挑!

”然而,那几个被处分的原村干部和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尤其是那些还想超生、违法生育的群众却对彭京南指桑骂槐,说她“官瘾很大”,“爱出风头”,是个“蛇蝎心肠”的女人。

听了这些风言风语,彭京南的丈夫及家人犹豫了,也劝她别干这档子差事了。

越是有阻力,彭京南越是有股拗劲,甚至一拗到底。

就这样,她在谩骂、嘲讽、劝阻和期望中走马上任了。

彭京南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由于杨树村穷,当时没有服务室,给计生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为了建好村服务室,彭京南在村支两委会上提出了“四个一点”的筹资建议:

即村上出一点,村干部带头捐一点,她本人出一点,有条件的群众和驻村单位捐一点。

由于当时村干部们的认识不一致,致使她的建议流产。

可彭京南没有气馁,再次“拗”上了:

她自己带头从卖猪崽的收入中拿出500元钱,又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去做工作。

一次又一次地入户向群众宣讲服务室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的举动终于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并在村支两委的积极协助与配合下,有效地从镇上和驻村小企业中解决了一笔建设资金,服务室终于在几经周折中建成了。

闯劲

杨树村之所以成为计生重管村,与经济落后、群众婚育观念陈旧是密不可分的。

为了有效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彭京南闯出了两桩事:

一是亲自带头从全村的协会会员中,挑选文化与身体素质较好、且有文艺才能的会员组成了一支文艺小分队,根据当地的民俗和老百姓的喜好,农闲时到各村民小组巡回演出,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身边少生快富典型;二是给两女结扎户购买养老保险。

她借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给独生子女和两女结扎户购买养老保险的做法,并结合村里的实际,草拟了《方案》,向村支两委作了汇报。

同时,通过挨家挨户的宣传,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然后,她又积极向镇里争取资金,采取镇里补一点、村里公益金中挤一点、对象出一点的方式,为29对两女结扎户投保,每户投保资金500-800元,全村投保资金达220xx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纯女户家庭的后顾之忧。

彭京南这一“闯”,闯出了群众新的婚育观念,全村出现了少生快富的新局面。

拼劲

彭京南堂叔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无生育能力,带养了一个女孩;其他两个儿子均生育了两个女孩。

彭京南多次上门做工作,劝两个堂弟嫂实施女扎手术。

可堂叔一家思想不通,特别是在外地打工的小堂弟表示“死活都要生一个男孩”。

后来,他专程从外地赶回,将生下才几个月的小女孩抱到彭京南家厅堂中,对着神龛指着彭京南骂她是“六亲不认的家伙”。

此时,彭京南的丈夫也开始埋怨起她来,说她有点太不懂人情味。

彭京南当着众人的面表示:

拚了命也要拉下这个“拦老虎”,否则,不好做别家的工作。

她顶着谩骂和怨言,坚持连续半个月上门做堂叔、堂弟一家人的工作。

最后,弟嫂心悦诚服地去做了节育手术。

在担任计生专干的13年中,彭京南做了许多诸如此类“六亲不认”的事,甚至得罪了丈夫单位的领导。

最后丈夫只好办理停薪留职手续,走上了打工之路。

痴劲

彭京南在计生专干岗位上干了13年,共有57位已婚育龄妇女做了结扎手术,每例手术她都要坚持亲自陪护,少则两三天,多则一个星期。

1997年中秋前两天,彭京南从群众口中得知计外怀孕的陈某已回到了离村三十多里外的娘家。

当天下午,彭京南就只身步行到陈某娘家,结果没见到其对象本人,只好又返回了。

第二天天未亮,她又摸黑步行到陈某娘家,结果又扑了个空。

第三天是中秋节了,远在广东的丈夫正好赶回家来过节,彭京南和丈夫说明情况后,又往陈某娘家跑。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某果然腆着已有四个多月的身孕的肚子坐在堂屋看电视。

彭京南连续三次登门,实实在在地把陈某及她的娘家人感动了,表示愿意回去落实结扎术。

到下午四点,彭京南又决定留下来陪陈某过中秋之夜,再借机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就这样,第二天陈某随彭京南到县计生技术服务站做了节育手术。

等她回到家中时,

 

已是农历8月17日早上。

此时,她忙碌的丈夫已返粤了。

计生对象谢永平于去年冬季外出打工,到今年春季孕检时还未回,真把彭京南急坏了。

经她四处打听,得到了她留下的一个手机号码。

可每次拨打总是关机。

没办法,彭京南只好坚持每天发一条短信给谢永平。

当她发到第25条信息的时候,终于有了回复:

“京南姐,你太痴了,真让我感动。

如果不回来参加妇检,我太对不起你了。

”到第三天,谢永平就从深圳赶回来落实了妇检。

13年来,彭京南这种无私奉献、倾心计划生育的故事太多了。

但她仍然痴心不改,“咬定青山不放松”。

她向党委政府和村民庄重地许下了承诺:

“只要是计划生育的事,不论巨细,我都会尽力去管;只要是有益于计划生育的事,不论大小,我都乐意去做;只要是违反计划生育的事,不论软硬,我都敢于去碰。

当群众满意的计生专干

——记双峰县三塘铺镇东合村计生专干谭长喜

   在双峰县三塘铺镇东合村,有一个和蔼可亲、精明能干的女村干部,她热爱计生工作,认真学习计生专业知识,严格执行计生法规。

她群众观念强,办事公道正派、乐于无私奉献,热心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广大育龄群众的高度赞扬。

她在平凡的计生岗位上认真实践着“xxxx”重要思想,实现了新时期女性的人生价值,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 谱写了计生工作群众满意的新篇章。

她就是该村计生专干谭长喜。

东合村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50名。

1990年,25岁的谭长喜受聘担任村计生专干。

该村因计生工作基础差,很多工作都得从零做起,谭长喜深知担子之重,也深感责任之大。

上任伊始,她就一个心眼扑在计生工作上。

在镇计生办的指导下,她认真学习计生法规和业务知识,利用各种方式很快熟悉了本村的计生状况。

谭长喜的最大特点就是讲奉献。

当时村里没有人口学校,她把自己的房子进行装修改造,办起了人口学校,对育龄妇女进行生育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她同育龄妇女实行零距离交流,了解她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各自的实际开展相应的服务。

为了落实计生措施,她跑遍了全村育龄群众家庭,常常忙到很晚才回家;为了计生信息的收集,她用自家电话与外出对象联系,有时跑上几十里路,或行车找对象做工作,从未在村里报销分文;为了保证孕检参检率和孕检质量,她总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登门逐个落实,为了更好地落实计生政策,她做到术后随访,每户必到,对计划内怀孕者,她保证定期入户随访,随时掌握情况。

在去年的计生专项清理中,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反复走访群众,直到弄清楚搞明白为止。

为了计生工作,她几乎放弃了家务,常常和丈夫闹别扭,最后都是丈夫理解她、支持她,“输”给了她。

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有人劝她注意身体,但她总是这样说,为了工作牺牲点个人利益,值得!

东合村的150名孕检对象,谭长喜做到摸到门,找到人。

她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为落实计生政策,她不怕反复登门,她不惜放弃自己的利益为育龄妇女服务,每年,她上门做育龄群众工作要上200余次。

育龄妇女戴再英,由于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全家思想都不通,二胎女孩出生后仍不愿做结扎手术,谭长喜在戴再英女孩出生的第二天就登门去做工作,起初任凭她如何苦口婆心,她们一家都无动于衷。

但谭长喜不厌其烦,先后10次与戴再英促膝长谈,向她宣传计生政策及法律法规,讲解少生快富的道理。

在她的努力下,该对象终于想通了,高高兴兴做了女扎手术。

谭长喜总是把育龄群众当作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只要能够做到的,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全村育龄群众办理生育证、婚育证都是她亲力亲为。

为提供有效证明,她经常往返于东合村和镇计生办、民政所之间。

育龄妇女贺爱民,丈夫不务正业,贺爱民赌气离家外出,不愿回家参加妇检,谭长喜一方面多次打电话与她谈心,另一方面与一家企业联系,为贺爱民的丈夫找到一份工作,现在,贺爱民的丈夫痛改恶习,勤劳创业,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贺爱民工作做通了,夫妻俩还对她感激不尽。

有人问她为群众做这么多事图个啥,她说为群众办点好事,只图把计生工作干好,干得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谭长喜办事很讲原则。

她常常说,当村官要清白,给群众要有一个明白。

东合村所有计划生育工作内容全部按期公开,她坚持利用计划生育公示栏,每月公布一次生育证发放、社会抚养费征收和节育措施等情况,勇于接受群众监督。

她说没有监督我就没法开展工作,就有可能犯错误,就会有损计生干部形象,就会淡化党群、干群关系。

她的一个邻居在孕检中想蒙混过关,对她说,我们天天见面,填上就是了,没必要再做孕检了,谭长喜坚持一定要取样检查,为此,她“得罪”了一些亲戚朋友。

   随着计生的深入和发展,人口与计生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难点,谭长喜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她除了按时收集、整理计生资料,规范业务管理外,还经常阅读《今日女报》、《人生》等报刊杂志,坚持学习计生法规,吸取先进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谭长喜就是这么一个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乐于奉献的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东合村连续三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在民主评议中,群众满意率达99%,该村上报准确率达100%,节育手术到位率达100%。

群众政策知晓率达100%,业务工作完整规范,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面对成绩与荣誉,谭长喜总是谦虚地说,这些都是大家的。

她决心继续努力,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人口环境而不懈努力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