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542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docx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

课题:

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

教学目的:

1.识记早产与过期产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2.识记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3.理解异位妊娠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4.理解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5.学会各种类型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本章共11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

1.早产与过期产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2.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学会各种类型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

教学过程:

1.教学形式:

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

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每个任务的目标检测。

本课标题

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

课次

11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6

学分

授课对象

院系、专业:

护理专业

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妇产科护理》,主编:

黄群、姜梅;复旦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

周女士,30岁,孕3产1,平素月经规则,因“停经61天,腹痛伴阴道出血”由急诊收住入院。

患者自述停经33天时自测尿hCG阳性,停经50余天时,至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

宫内早孕,见心管搏动。

期间无明显不适及异常。

入院当天晨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少许出血,色暗,随之伴有轻微腹胀痛。

4小时后腹痛加剧,阴道出血量明显增加,遂来医院就诊。

入院时测T36.8℃,P88次/分,R20次/分,BP110/68mmHg,下腹部阵发性疼痛。

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精神紧张。

妇科检查:

子宫前位,增大如孕2月大小,双附件未扪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阴道畅,见大量鲜红色血液自宫颈口流出;宫颈口松,呈轻度糜烂,宫颈抬举痛阴性,后穹窿无触痛。

称重会阴垫估计阴道出血量达300ml。

入院后即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同时拟“孕3产1,孕8周+2天,难免流产”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

请问:

护士还应完善哪些评估和检查?

目前该患者需要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项目一流产

【概述】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abortion)。

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为晚期流产。

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本节仅讨论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早期流产占80%以上。

【病因】

病因包括胚胎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临床表现】

流产的主要症状是停经后阴道出血和腹痛。

【临床类型】

按照流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和完全流产。

还有3种特殊情况:

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和流产合并感染。

【治疗要点】

1.先兆流产保胎治疗。

2.难免流产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

早期流产者,妊娠物送病理检查;晚期流产者,促进子宫收缩,预防感染。

3.不全流产一经确诊,应尽快行吸宫术或钳夹术。

4.完全流产B超检查证实宫腔内无残留物,若无感染征象,不需要特殊处理。

5.稽留流产应及时促使胎儿和胎盘排出。

6.习惯性流产预防为主。

应在怀孕前进行必要检查,查出原因,若能纠正者,应于怀孕前治疗。

7.流产合并感染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若阴道出血不多,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2~3天,待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宫,清除宫腔残留组织以止血。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有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宫腔内有残留组织、宫腔手术等因素有关。

3.焦虑与担心胎儿健康等因素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的疲倦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状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妊娠及流产的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

(1)患者的血容量能尽快得到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正常。

(2)患者无感染症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3)患者贫血得到纠正,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正常。

(4)患者情绪稳定,能与医护人员交流自己的感受。

(5)患者了解流产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监测观察

3.预防感染各项检查和手术均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做好会阴清洁护理,监测体温,定期查血常规,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4.纠正贫血

5.提供心理支持

6.做好宣教指导

【护理评价】

(1)患者腹痛减轻,阴道出血停止,妊娠得以继续。

(2)及时进行手术,患者未发生失血性休克或感染。

(3)患者情绪稳定,能平静接受现状。

项目二早产

【概述】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天)间分娩,称为早产(prematuredelivery)。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体重多<2500g。

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

约15%的早产儿死于新生儿期。

【病因】

1.孕妇因素

2.胎儿、胎盘因素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律宫缩,常伴有少量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发展为规律宫缩。

其过程与足月临产相似,胎膜早破较足月临产多见。

表现为宫颈管先消退,然后扩张。

【诊断】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规律宫缩(20分钟≥4次,持续不少于30秒),伴宫颈缩短不小于75%,以及进行性宫口扩张2cm以上,诊断为早产临产。

诊断早产一般并不困难,但应与妊娠晚期出现的生理性子宫收缩相区别。

生理性子宫收缩一般不规则、无痛感,且不伴有宫颈管消退和宫口扩张等改变。

【辅助检查】

(1)阴道B超检查

(2)阴道后穹窿棉拭子检测

【治疗要点】

若胎膜未破,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无严重妊娠并发症时,应设法抑制宫缩,尽可能延长孕周。

若胎膜已破,早产不可避免时,应设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

2.身心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围产儿受损的危险与早产儿发育不健全、生存能力低下有关。

2.焦虑与担心早产儿存活率低、早产儿预后差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早产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

(1)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转归良好。

(2)产妇能与医护人员交流自己的感受,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3)产妇了解早产及早产儿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预防早产做好孕期保健,嘱孕妇保持心情平静。

2.病情观察

3.药物治疗的护理

4.为分娩做准备

5.预防新生儿并发症

6.心理支持

7.健康宣教

【护理评价】

(1)先兆早产症状得到控制,妊娠得以继续维持。

(2)保胎期间,孕妇未发生继发性感染。

(3)早产儿出生后,得到及时良好的护理。

(4)产妇及其配偶情绪平稳,很快进入早产儿父母的角色。

项目三过期妊娠

【概述】

凡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294天)尚未分娩者,称为过期妊娠(posttermpregnancy)。

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3%~15%。

【病因】

1.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2.头盆不称

3.胎儿畸形

4.遗传因素

【病理】

1.胎盘

(1)胎盘功能正常

(2)胎盘功能减退

2.羊水

3.胎儿生长模式与胎盘功能有关,可以分为以下3种:

(1)正常生长及巨大儿

(2)胎儿过熟综合征

(3)胎儿生长受限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核实孕周

(1)病史

(2)临床表

(3)实验室检查

2.判断胎盘功能

(1)胎动计数

(2)胎心电子监护仪检测

(3)B超检查

(4)尿雌激素与肌酐(E/C)比值

(5)羊膜镜检查

【治疗要点】

1.产前处理有以下情况时应终止妊娠:

①宫颈条件成熟;②胎儿≥4000g或胎儿宫内生长受限;③12小时内胎动<10次或NST为无反应型,宫缩应激试验(CST)阳性或可疑时;④持续低尿E/C比值;⑤羊水过少(羊水暗区<3cm)或羊水粪染;⑥并发重度子痫前期。

终止妊娠的方法应视情况而定。

2.产时处理过期妊娠的胎儿在临产后宫缩应激力往往超过其储备能力,出现隐性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对此应有足够认识。

尽可能应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可放宽剖宫产指征,适时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挽救胎儿。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心状况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知识缺乏与缺乏过期妊娠的相关知识有关。

2.焦虑与担心自身健康、胎儿安全有关。

3.有胎儿受损的危险与胎盘功能减低、胎儿过熟、难产手术有关。

【护理目标】

(1)产妇了解过期妊娠的相关知识,了解过期妊娠对母儿的影响。

(2)产妇情绪稳定,能与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感受,积极配合各项检查与治疗。

(3)产妇及胎儿无产伤发生,新生儿发育良好。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提供心理支持

3.配合医生做好引产准备

4.认真观察产程

5.加强宣教

【护理评价】

(1)加强产检,避免过期妊娠的发生,及时入院待产,适时终止妊娠。

(2)产妇及家属了解过期妊娠的危害,积极配合检查与治疗。

(3)产妇产后恢复良好,新生儿Apgar评分>7分。

项目四异位妊娠

【概述】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ectopicpregnancy),俗称宫外孕。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的不同而分为:

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

输卵管妊娠中,以壶腹部妊娠最多见,约占78%,其次为峡部、伞部妊娠,间质部妊娠少见。

【病因】

1.输卵管炎

2.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

3.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4.受精卵游走

5.辅助生育技术

6.其他

【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不规则阴道出血。

2.体征

(1)一般情况:

内出血多者,患者呈贫血貌,可出现休克表现。

少数有发热,但通常不超过38.0℃。

(2)腹部检查:

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为显著,但腹肌紧张轻微。

出血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有些患者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3)妇科检查:

阴道及宫颈口处可有暗红色血液。

子宫颈呈紫蓝色,变软,有明显宫颈抬举痛或摇摆痛。

内出血多时,子宫可有漂浮感。

子宫一侧或其后方可触及肿块,其大小、性状、质地不一,边界多不清楚,有触痛。

患侧附件区有明显压痛。

后穹窿饱满,有触痛。

【诊断】

当患者具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时,诊断多无困难。

但当病情复杂或症状体征不典型时,则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所以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月经史,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同时可结合一些辅助检查做出诊断。

1.症状停经后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出血。

2.体征有内出血体征。

3.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伴触痛,附件包块伴压痛。

4.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包括期待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心状态评估

3.诊断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潜在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与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有关。

2.疼痛与异位妊娠疾病、手术伤口有关。

3.焦虑与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内出血尽快得到控制,未发生休克或休克得到及时纠正。

(2)患者疼痛得到控制和缓解。

(3)患者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征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突然或剧烈改变体位的动作。

2.严密观察病情

3.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

4.保守治疗

5.手术治疗

6.出院宣教

【护理评价】

(1)患者治疗经过顺利,保留生育功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2)患者术后无感染迹象。

(3)患者情绪稳定,生活能自理。

项目五胎膜早破

【概述】

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ce,PROM)。

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

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

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等并发症。

【病因】

1.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引起胎膜炎,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引发破裂。

2.羊膜腔压力增高常见于双胎、羊水过多及妊娠晚期性交。

3.胎膜受力不均头盆不称、胎位异常使胎先露部不能衔接,前羊水囊所承受压力不均,导致胎膜破裂。

4.营养因素缺乏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和铜,可使胎膜抗压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

5.宫颈内口松弛宫颈组织结构薄弱,使宫颈内口松弛,可使胎囊失去正常的支持力,加之此处胎膜接近阴道,缺乏宫颈黏液保护,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胎膜早破。

6.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升高,可激活溶酶体酶,破坏羊膜组织,导致胎膜早破。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孕妇突感有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有时可混有胎脂及胎粪,继而少量间断性排出,无腹痛等其他产兆。

2.辅助检查

(1)阴道液pH测定

(2)阴道液涂片检查

(3)羊膜镜检查

(4)其他检查

【治疗要点】

1.期待疗法

(1)卧床休息

(2)一般要求

(3)严密观察

(4)实验室检查

(5)适时用药

2.终止妊娠

(1)经阴道分娩

(2)剖宫产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心状况

3.诊断检查

(1)正确判断胎膜早破

(2)产科检查

(3)生命体征监测

(4)实验室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躯体移动障碍与绝对卧床有关。

2.焦虑与环境改变、知识缺乏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胎膜早破有关。

4.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脐带脱垂和早产儿肺部不成熟有关。

【护理目标】

(1)在护士的简单协助下,产妇生活能基本自理。

(2)产妇无焦虑的症状体征,熟悉病房环境,每天保证正常进食与睡眠,能与护士交流胎膜早破的相关知识。

(3)产妇无感染症状,生命体征平稳,血常规检查正常。

【护理措施】

1.观察

(1)记录破膜时间,及时监听胎心。

(2)观察羊水的色、质、量并记录。

(3)无宫缩时每小时听取胎心,若胎心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并用胎心电子监护仪连续监护。

(4)每天测量产妇体温2次,如体温>37.5℃,每4小时测量1次,并报告医生,及时遵医嘱留取血常规标本送检。

2.对症护理

(1)保持会阴清洁,勤换消毒会阴垫,每日会阴护理2次。

(2)对破膜>12小时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对胎先露未入盆或胎位异常者,应抬高孕妇臀部,绝对卧床休息,以防脐带脱垂。

(4)胎儿出生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如早产不可避免时,应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工作。

3健康宣教

(1)加强产前检查,发现异常胎位者,应及时纠正。

不能纠正或有头盆不称者,在接近临产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

(2)加强孕期卫生宣教,积极预防和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妊娠晚期避免性生活,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活动。

(3)孕妇若宫颈内口松弛,应卧床休息,并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环扎术。

(4)加强孕期营养,避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5)一旦发生突然性阴道流液,应及时就诊。

阴道流液量大时,应取臀高卧位,及时送医。

(6)做好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与产妇交流胎膜早破的相关护理知识,向产妇解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护理评价】

(1)产妇生命体征保持平稳,无感染迹象。

(2)产妇顺利分娩,新生儿健康无并发症。

(3)产妇与医护人员能进行良好的交流,理解胎膜早破的发生、治疗过程,每天保证较正常的进食与睡眠,无明显焦虑症状。

项目六胎盘早剥

【概述】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placentalabruption)。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

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2%,国内报道为0.46%~2.1%。

【病因】

1.血管病变

2.机械性因素

3.宫腔内压力骤减

4.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5.其他

【病理及分型】

1.外出血

2.内出血

3.混合性出血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1.分度

(1)Ⅰ度:

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小,患者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

(2)Ⅱ度:

胎盘剥离面为胎盘面积1/3左右。

(3)Ⅲ度:

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临床表现较Ⅱ度严重。

2.并发症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

(2)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发生子宫胎盘卒中时,影响子宫肌层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3)急性肾衰竭:

主要原因是大出血使肾脏灌注严重受损所致。

(4)羊水栓塞:

胎盘早剥时,羊水可经剥离面开放的子宫血管进入母血循环,导致羊水栓塞。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2.实验室检查

【治疗要点】

控制休克,迅速终止妊娠是胎盘早剥患者的处理原则。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心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4.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潜在并发症DIC、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竭、羊水栓塞等。

2.胎儿有受伤的危险与胎盘血供减少或中断有关。

3.恐惧与母儿生命受到威胁有关。

4.预感性悲哀与担心切除子宫不能再生育有关。

【护理目标】

(1)未引起并发症或没有引起不良后果。

(2)新生儿Apgar评分>7分。

(3)产妇生命体征平稳。

(4)产妇情绪稳定,能与医护人员交流自己的感受。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急救护理

3.积极配合治疗,协助终止妊娠

4.预防产后并发症

5.提供心理支持

6.产褥期护理

【护理评价】

(1)产妇产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2)新生儿出生后情况良好。

(3)产妇情绪稳定,生活能自理。

项目七前置胎盘

【概述】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在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placentaprevia)。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阴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5%,国内报道为0.24%~1.57%。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

2.胎盘异常双胎及多胎的胎盘面积过大、有副胎盘等。

3.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子宫腔,而滋养层尚未发育到可以着床的阶段,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下段发育成前置胎盘。

【临床表现与分类】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偶有发生于妊娠20周左右者。

阴道出血时间的早晚、反复发作的次数、出血量的多少与前置胎盘的类型有关。

1.完全性前置胎盘

2.部分性前置胎盘

3.边缘性前置胎盘

【治疗要点】

前置胎盘的治疗原则是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根据阴道出血量、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儿是否存活、是否临产及前置胎盘类型等综合情况做出对因、对症治疗。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心状况评估

3.诊断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组织灌流改变与前置胎盘所致出血有关。

2.胎儿有受伤的危险与出血导致胎盘供血不足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易逆行感染有关。

4.焦虑与担心自身及胎儿的安全有关。

【护理目标】

(1)产妇阴道出血尽快减少或停止出血。

(2)产妇无感染的迹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3)胎心正常,胎儿出生后结局良好。

(4)产妇情绪稳定,能与医护人员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一起讨论分娩方式。

【护理措施】

(1)嘱产妇绝对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佳,定时、间断吸氧。

保持会阴清洁,每天会阴护理3次,禁止阴道检查和灌肠。

(2)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阴道出血量,注意有无早期休克和感染征象。

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定时听诊胎心音,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3)遵医嘱用药,包括宫缩抑制剂、促进胎肺成熟药物、抗生素等,及时送检标本,协助安排B超等辅助检查。

(4)做好剖宫产的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备血等,并准备好母儿的抢救用品。

(5)若产妇有休克,应首先纠正休克,开通静脉通路,输血输液,吸氧,注意保暖等。

(6)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介绍前置胎盘的有关知识,耐心解答产妇的问题,消除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

鼓励家属给予产妇关心和支持。

嘱产妇注意安全,防止因头晕、跌倒引发不必要的损伤。

(7)做好产后健康宣教。

告知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恶露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指导产后膳食,鼓励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产后短期内避免食用温热、活血的食物,如红糖、桂圆等。

【护理评价】

(1)产妇生命体征平稳,阴道出血量减少,未发生休克、感染等并发症。

(2)胎儿于足月或近足月出生,新生儿出生后无窒息,结局良好。

(3)产妇产后恢复良好。

(4)产妇情绪平稳,精神放松。

项目八羊水量异常

任务一羊水过少

【概述】

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

发生率为0.4%~4%。

羊水量<50ml,围生儿死亡率高达88%,应高度重视。

【病因】

1.胎儿畸形

2.胎盘功能不全

3.羊膜病变

4.胎膜早破

5.孕妇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羊水过少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孕妇于胎动时感腹痛,胎盘功能不良者常有胎动减少。

检查见宫高、腹围较同期妊娠小,有胎儿生长受限者更明显,可出现子宫紧裹胎儿感。

子宫敏感,轻微刺激可引发宫缩。

临产后阵痛明显,且宫缩多不协调,发现前羊水囊不明显,胎膜紧贴胎儿先露部。

人工破膜时,羊水极少。

2.B超检查

3.直接测量羊水破膜后,直接测量羊水,总羊水量<3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少。

4.其他检查

【治疗要点】

1.胎儿畸形

2.胎儿未见异常

(1)终止妊娠

(2)期待疗法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体状况评估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有胎儿受伤的危险羊水过少使胎儿内环境受损,有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可能。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3.焦虑与担心自身与胎儿的安全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羊水过少的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